<轉載自2024年1月12日 明報 加東版 中國版>
台灣2024大選倒數1日,各方已在關注選後兩岸關係何去何從,包括經濟合作前景及其對區域影響。多數意見認為,若民進黨繼續執政,《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FA)的關稅減讓恐將無得保留。台灣經濟學者李明軒昨指出,台灣政府將以優勢晶片產業盈餘補貼受影響產業,她直言大陸這種「一邊友台一邊加壓」的做法讓事情變得複雜,令台灣難以和大陸安心做朋友。
大陸在台灣選前4天預告研擬擴大中止ECFA農漁、機械、汽車零配件、紡織關稅減讓,高雄國立中山大學政治經濟學系教授李明軒接受本報訪問時表示,如果是民進黨勝選,這些「一定都會一個個砍掉」;如果是國民黨,那就還有談判空間。
李明軒指台灣農產品受到影響最大,「之前停釋迦(番荔枝)、鳳梨(菠蘿),農民們就得趕快找現在種的東西往哪裏賣;石斑魚停了,全台灣要吃石斑魚。」台灣經濟向好,政府得以用優勢產業稅收進行資源再分配,補助受傷害產業。和大陸斷掉的部分,政府鼓勵大家往新南向去,「連學術也是一樣,只要肯收那裏的學生,去跟那裏的學校交流,都有很多補助。」就像大陸前推「一帶一路」合作,只要願意做相關研究、去項目下設廠投資,都可以分到一杯羹。
她總結,最後其實是在比政策,比耐性、比誰錢多。「我們(台灣)這邊新南向政策錢很多的時候,政府就很好號召,等到市場覺得你真的是在跟潮流對幹,政府錢也不夠了,那就是一場拉鋸。」這背後離不開人工智能、電子產業發展,「台灣在目前這波晶片戰爭裏是有位置的」。李明軒說,台灣的晶片發展至少比大陸早了10年,搶佔先機造就了優勢。
她亦觀察到,中美科技戰下,產業鏈斷掉,台企開始外移出大陸,一些台企抵不過強脫鈎死掉,也有重生的,轉移到越南、印度重整產業鏈。「所以也有這種看法:強行脫鈎很痛,也會有反作用力。再生之後,兩邊就徹底沒關係了。」
台灣師範大學政治學研究所教授曲兆祥也對中通社表示,預期在經濟發展上,如果賴清德繼續延續「蔡英文路線」,意味着台灣跟大陸之間經濟貿易的比例會保持下滑。雖然民進黨當局試圖擴展其他外貿的空間,但疫情過後,全球經濟復蘇的狀態並不理想,台灣經濟要在短時間內想要有出色的表現,看起來並不太容易。
針對大陸擬再取消ECFA關稅減讓,台灣經濟部昨稱當局已備妥輔導計劃與經費,協助業者分散市場、強化競爭力,且紡織業、汽車零組件等業者已提早分散市場,對大陸的出口佔全球出口比例顯著下降。
台灣海基會副秘書長蔡孟君昨呼籲大陸應該停止各式干預與脅迫,指摘大陸卻一再地片面作為,損人不利己,也進一步地傷害兩岸經貿正常往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