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自2021年1月19日 明報 加東版 中國版>
國家發改委秘書長趙辰昕去年12月3日在記者會上說,「十三五」易地扶貧搬遷任務已全面完成,960多萬易地搬遷貧困人口全部脫貧勝券在握,並將這形容為「人類遷徙史和世界減貧史上的偉大壯舉」。
說到易地搬遷,不能不提到被稱為「懸崖村」的四川涼山州昭覺縣支爾莫鄉阿土列爾村。這個村坐落在海拔1400至1600米山坳中,村民外出需要攀爬落差800米的懸崖。由於這裏「與世隔絕」,也成為全國最集中連片的貧困地區之一。從去年5月起,「懸崖村」的84戶貧困戶作為易地扶貧搬遷的人,陸續搬進縣城的集中安置點新家被認為人生也多了一種選擇。作為首批全國鄉村旅遊重點村,「懸崖村」村民也開始重點發展旅遊和土產資源,改善生活。
早在1983年,甘肅定西、河西和寧夏的西海固地區就已開啟扶貧搬遷先河。根據公開資料,從1983年至2015年「十二五」規劃結束的32多年時間,中國易地搬遷扶貧的人口是680萬。其間國家發展計劃委員會(現國家發改委)在2001年提出「易地扶貧搬遷」概念,並安排專項資金,從國家層面展開易地扶貧搬遷工程。
土房換1500呎小樓 受訓做陪月
國家發改委、扶貧辦等部門聯合印發的《「十三五」時期易地扶貧搬遷工作方案》,提出用5年時間完成1000萬人口搬遷任務,助建全面小康社會。其中除了沿海幾個省份外,全國22個省(區、市),不僅要易地扶貧搬遷的建檔立卡(即貧困戶檔案)貧困人口約981萬人,還計劃同步搬遷與貧困人口同村的647萬人。
經過5年,各地陸續完成易地扶貧搬遷。其中貴州在2019年底完成188萬人易地扶貧搬遷;《貴州日報》去年12月3日引述遵義市正安縣的搬遷者米莉稱,搬遷前丈夫外出打工,她帶着兩個孩子過着入不敷出的日子;搬遷後,經過社區培訓,她拿到陪月員初級證書,工作應接不暇,「每月收入7000元左右」。《甘肅日報》也報道了30歲搬遷戶趙干干一家七口的生活,他原住在土房子裏,現在則搬進約1500呎的三層單棟小樓。
漸失民族特色 難耕種影響生計
不過,易地搬遷也引來爭議,特別是一些少數民族住進了新居,卻失去了民族特色;一些老人家也不願離開故土。還有的人抱怨,搬遷後不能耕種,打工收入又不穩定,「掙不了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