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月28日 星期四

疫苗護照多波折 跨境人物流復甦難

 <轉載自2021129 社評>

環球疫情居高不下,航空業苟延殘喘。國泰航空僅約半年前,才接受港府注資兼供股籌集390億元,昨日又再發債逾67億元,令股價創逾12年來最大跌幅。變種病毒肆虐,全球檢疫限制易收難放,削弱各地航企賴以續命的貨運生意,疫苗接種進度和功效雙雙存疑,客運復常遙遙無期,業界或仍要苦候新一代針劑促成國際「疫苗護照」,才能真正脫困。

受限嚴格防疫 貨運難救航企

本港經歷的4波新冠疫情,源頭皆是外地,港府為外防輸入、填補潛在漏洞,萬不得已對機組人員設限,卻變相令國泰流血更不止。國泰昨日宣布發行可換股債券集資67.4億元後,股價暴跌9.71%,收報全日最低的5.95元。

由於機員最快下月在抵港後,須酒店檢疫14日和醫學監察7天,國泰料每月將額外消耗多達4億元營運現金。彭博行業預測,國泰發新債後應能撑到至少2022年中,且可在市場進一步融資。

多得渴市貨物如芯片,華航和大韓去年或成極少數的賺錢航企,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亦曾預期貨運今年仍會是續命丹,疫苗快運甚至能帶貨運重回疫前水平。

海運吃緊,疊加內地廠房農曆年不休假,中國空運歐美價格本來按年大升2.5倍,但港府新策下,國泰即使招募員工自願連續工作21天,貨運力恐仍要跌25%。為應對新要求,聯邦快運準備把180名駐港機組機師和其家人遷至三藩市,惟貨運難免更迂迴,個別英國送港貨物由過去僅經巴黎,要額外途經新德里和廣州。

IATA不久前批評,各國再收緊邊境措施,恐將扼殺客運任何復甦苗頭。為嚴防變種新冠毒株進一步擴散,德國周二宣布,正考慮禁止近乎全部國際航班降落;日本全日空同日宣布,由於客運需求疲弱,3月要停運16條國際綫;澳洲周一亦因應新西蘭再現社區感染,連番煞停兩地的旅遊氣泡。新事態發展情況,全將削弱機腹載貨力。

疫苗長遠救藥 還待改良針劑

疫苗毫無疑問是環球航企旅業的曙光,但不少專家及業界人士擔心,今年恐怕未能出現。首先,各地政府的接種進度遠遜預期,未來還有更多供應樽頸;再者,公眾仍對疫苗副作用存疑,港大醫學院的調查就顯示,僅46%港人願接種;第三,第一代針劑技術有限制,美國抗疫猛將福西(Anthony Fauci)指出,它只能預防病發,未能真正防止感染,故大家仍未能任意外遊。

IATA研判,經歷2020年這航空史冊上最慘痛的一年後,疫苗才是業界真正的長遠救藥。愛沙尼亞和丹麥等國家正研究推出「疫苗護照」,讓已打針的國民自由往來,但觀乎西方大國至今仍排拒中國和俄羅斯疫苗,各航企勢要等待便宜兼更有效的新一代疫苗未來取信四海,才能重回疫前,再次接載乘客任意翱翔天際,人流、物流才能真正復甦。

2021年1月25日 星期一

選舉vs.協商:為解決什麼問題而費煞思量?

 <轉載自2021126 明報 觀點版 撰文:張炳良 香港教育大學公共行政學研究講座教授、運輸及房屋局前局長>

全國政協副主席、前特首梁振英早前輕輕幾句:「若明天宣布特首改由協商產生,英國人不能說我們違反《中英聯合聲明》,亦不需修改《基本法》及人大釋法」,雖未有鼓吹行政長官改以協商方式產生,但一石激起千重浪,引來社會上不少遐想、揣測。在此我無意闖進今天香港政局風聲鶴唳的怪圈中,我只想評論一下,究竟我們要為解決什麼問題而費煞思量。

從字面上言,梁振英有所依據。中英聯合聲明附件一「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對香港的基本方針政策的具體說明」這樣寫道:「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和立法機關由當地人組成。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在當地通過選舉或協商產生,由中央人民政府任命。」而基本法第45條規定:「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在當地通過選舉或協商產生,由中央人民政府任命。行政長官的產生辦法根據香港特別行政區的實際情况和循序漸進的原則而規定,最終達至由一個有廣泛代表性的提名委員會按民主程序提名後普選產生的目標。」

為何選舉和協商同時寫進中英聯合聲明及基本法

選舉和協商應屬兩碼子事,但為何同時寫進中英聯合聲明附件一?而基本法卻又規定以普選行政長官為最終目標?有一說法是上世紀80年代初,中英談判就行政長官的產生方法存在分歧,於是中方在附件一留有空間,讓制訂基本法時考慮香港各界意見才作定奪。

到起草基本法時,香港工商專業界精英不贊成普選行政長官,傾向較近政治協商的方式,不過剛冒起的民主派則爭取直選,雙方膠着(註)。後來由協商提名演化為大選舉團的概念,一些愛國左派人士主張由一提名團提名後全民直選。最後內地草委提出所謂「時間表」協調,即初期以選舉委員會方式選舉,回歸10年後可在民意支持下轉為有規限提名的普選,基本法遂以此定稿,並同時確定立法會全部議員最終由普選產生。

可見,基本法的立法原意,不是以協商、而是以選舉去產生行政長官。由於基本法內不少條文,都依中英聯合聲明附件一的基本方針政策,照搬字眼,故關於行政長官的產生,也是採用聯合聲明的表述為前提,至於何時及如何達至普選目標,則有所留白,由基本法附件一定下程序。20044月,全國人大常委會再作出政改「五部曲」的規定。

以愛國者為主體去治港

1980年代一個最大的政治問題,是在「一國兩制」下如何實現「港人治港」。中央當時的政治底線是治港者「以愛國者為主體」(鄧小平語),其後再確定為「愛國愛港」者。若靜態去看政制設計,由中央信賴的工商專業界和愛國陣營,合組成親北京、親政府、不會逆中央旨意的建制派力量,既主導立法機關,也同時主導產生行政長官的選舉委員會,不會選出中央難以接受甚或與中央對抗的人。立法不會凌駕行政而改變中央有關特區奉行「行政主導」的原則;至於司法,若緊守不干預政治、遵從基本法憲政秩序,則也是各安其位。

民主派乃傳統愛國左派外最早支持回歸中國者,後因「六四」衝擊與中央有分歧,但依原來設想,可參與特區體制作反對派。不過,基本法未能預料回歸後香港複雜政局的變化,以及民主運動的不斷分化和新世代激進主義的冒起。

邁向普選的不斷蹉跎

「雙普選」進展緩慢,當中涉及中央與泛民主派之間缺乏互信;而且,中央作為政權,要求循序漸進、照顧既得利益,泛民則尋求一步到位。回望過去,假若在機會之窗出現時,有能力影響大局者能拿出承擔和勇氣、展現較大胸襟、少些傲慢、多些務實,則香港之民主路不至如此崎嶇。經歷多次爭議僵持,中央終於在200712月同意,行政長官最快可於2017年普選,之後才可考慮立法會全部普選。

無奈2014年的「佔中」運動,改變一切,反對派提出公民提名,使普選行政長官注定失敗。同年全國人大常委會的「831」決定,給出2017年落實普選的極高安全系數的安排,由與現行選舉委員會組成相若的提名委員會提名23名候選人,每人須得半數以上委員支持,全民普選後由中央任命。「佔中」及「傘運」後,泛民主派已變得急進,缺乏與中央妥協的戰略和條件,以及說服支持者的論述能力,於是政改再度拉倒,港人失去有條件下普選行政長官的機會。

最讓中央憂心的大局

俱往矣。至2019年,反修例抗爭變質為挑戰國家主權和中央權威的政治對抗,加上激進抗爭派玩火攬炒,引美英等外力介入香港,中央視為一場顛覆政權的顏色革命,急立《港區國安法》,過去對選舉進程曾有的善意和有限度的政治信任,皆已成疑。中央現要收拾政治殘局,對泛民主派自決派等,固然視為破壞力量,怕他們藉選舉佔領足以癱瘓特區「有效施政」的位置。

201911月反對力量(包括大批「素人」)在區議會換屆選舉中,輕易打敗建制派,奪得大多數席位,為北京敲響警鐘,對建制派穩定大局缺乏信心之餘,又感到再難一廂情願,以為公務員精英可有效掌握形勢、處理危機、管好香港。這些過去中央信賴的建制隊伍,都未能發揮領導民情和輿論的作用,這才最讓中央憂心。

為何民情多不信任政府及建制派

當然,中央需反思,對港政策哪裏不對勁,為何港人尤其年輕一代日趨疏離?為何不信任政府、不認同建制派的民情仍然佔優?否則,中央何懼選舉。困擾中央的,是無論立法會選舉還是行政長官選舉委員會的界別席位選舉,皆「不容有失」,卻肯定會遭受極大挑戰。雖然國安法遏止了社會動亂、清除分離主義,但是不等於主流市民便回歸政府一邊,他們不少仍會藉投票去擊敗建制派,令政局更為詭異,這點京官應心中有數。

泛民政黨或許會弱化瓦解,但其原有支持民眾若失去代言,只會加深政治分裂。建制派若仍自我感覺良好、不思革新,也難令中央對特區的未來放心。當務之急是如何撫平社會創傷、促進復元和解、爭取中間民眾,而非挑動更多的社會政治矛盾。任何延後立法會和選舉委員會界別選舉、甚至改選舉為協商的主意,都是斬腳趾避沙蟲,得不償失,徒增民怨,對聚焦解決管治危機毫無積極作用。

為何回歸20多年特區仍未做到政通人和?皆因政制發展只停留在表面,一直未進入實質問題,包括如何產生有政治能量的執政團隊、行政立法如何才既有制衡也有配合、如何善用公務員的執行力但又明白其政治局限、如何好好發揮政黨的作用、如何發展具視野和歷練的從政人才等,故空有普選或否定普選,皆無助突破管治困境。至今香港體內各種矛盾撕裂已悉數浮面,如不全面改革,體制只會進一步劣質化。

註:時任草委查濟民早於1985年中建議,設一顧問局經協商後提名1名候選人,由中央任命為行政長官,維持3屆,至2010年左右可提名23人,經中央同意再交港人全民直選。而當時據稱反映官方一些想法的評論員「古星輝」,在同年12月《廣角鏡》一篇〈未來基本法藍圖芻議〉文章中,主張成立以資產階級為主體的行政顧問院,經蒐集各階層意見後,以民主協商或投票產生行政長官候選人,由中央任命。

中國GDP破百萬億 亦喜亦憂變數仍多

<轉載自2021125 明報 社評>

日前公布的2020年中國經濟數據顯示,內地去年國內生產總值(GDP1015986億元(人民幣,下同),首度突破百萬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增長2.3%,增幅雖然是40年來最低,但在新冠疫情肆虐的今日,卻是全球1萬億美元以上的主要經濟體中,唯一實現增長的。這意味中國經濟總量與美國的差距進一步收窄,成為現代歷史上首個經濟總量達到美國七成的國家,亦標誌中國進入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關鍵時刻。雖然成績亮麗,但中國經濟仍有隱憂,在疫情反覆、消費不振的背景下,今年必須防止「黑天鵝」效應。

總量相當美國七成 史上首度招惹嫉恨

按照2020全年人民幣平均匯率計算,中國經濟總量約為14.7萬億美元,若按當前匯率計,約為15.6萬億美元,穩居世界第二,佔全球經濟比重17%左右。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最新預測,2020年美國GDP會下跌4.27%,約為20.81萬億美元。此消彼長之下,中美經濟總量差距收窄至6萬多億美元,中國的GDP相當於美國的逾七成。這也是世界現代歷史上,首個國家的經濟總量如此接近美國。

上世紀,蘇聯的GDP曾經超過美國的60%,美國對其加大遏制力度,導致其最終解體;日本GDP一度亦超過美國的60%,引起美國警覺,逼日圓升值,一度令日本經濟一蹶不振。有分析認為,60%是美國對崛起對手的警戒線。中國的GDP2014年首次達到美國的60%2018年達到約66%,而且逐年追貼。依此趨勢,IMF曾經預測,最快可能2030年,中國GDP就會超越美國。近期一些經濟智庫和研究機構認為,這一幕可能20272028年,甚至最快在2025年就會出現。這一切,被認為是美國近年對華頻頻發難的原因。

福兮禍所倚,迅速發展的中國經濟,已經無法再韜光養晦、悶聲發大財了。在國際上,首先,市場原本預測拜登新政府可能會放鬆針對中國貿易及科技公司的打壓措施,現在恐怕會落空,未來美國對華經貿政策可能更加嚴苛;其次,已經完成談判的中歐投資協定,可能因中歐經濟狀况反差太大,簽署生效或會生變數;再者,面對相當於自身總量3倍的中國經濟,日本會更加戒慎恐懼,更加抗拒中國加入《全面進步跨太平洋伙伴協定》(CPTPP)。

對內來講,中國人均GDP2019年以來已連續兩年保持在1萬美元以上,約為1.05萬美元。而IMF預計,新冠疫情給世界經濟造成巨大衝擊,2020年全球人均GDP將由2019年的1.156萬美元縮減至1.095萬美元,其中發展中國家人均GDP約為5170美元,這意味中國人均GDP雖已接近發展中國家水準兩倍,卻仍未達到全球人均GDP平均水準。

按照世界銀行標準,高收入國家的人均GDP,應在1.25萬美元以上,中國目前正處在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關鍵時期,看似差距不大,但要跨過這一門檻並非易事。一些拉丁美洲國家長期在此水平止步不前,正是陷入了「中等收入陷阱」。其中的關鍵原因,是當人均GDP達到1萬美元時,若科技水準無法與已開發國家競爭,成本又高於低收入國家,最終會導致經濟發展缺乏動力。

當前,中國正是處於這種不進則退的階段。一來國民收入的提升速度正在放緩,如果一直維持2017年以前的增速,中國將在2022年躋身高收入國家行列;但隨着經濟增速放緩,人均國民收入達到1.25萬美元門檻的時間也隨之拉長。二來技術提升並不順利。中國與先進國家的科技差別仍大,在美國發起貿易戰、科技戰的背景下,獲得先進科技的難度進一步加大。此外,經濟發展與技術進步,最終都要看制度設計,尤其是在勞動力廉宜等紅利因素消退之後,新的發展動力往往來自制度改革,中國也需要持續有效的改革。

跨越中等收入門檻期 防中美疫情成黑天鵝

儘管中國經濟去年取得令人艷羨的成就,而且,IMF和世界銀行都不約而同地預計,2021年中國經濟增速可達到7.9%,但中國經濟的隱憂也不容忽視。國家統計局就提醒,疫情變化和外部環境存在諸多不確定性,經濟恢復基礎尚不牢固。

作為經濟增長的主要引擎,2020年內地消費仍是負增長,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較上年下降3.9%。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扣除價格因素的實際增幅僅2.1%,低於經濟增幅。中低收入群體就業和收入水準將影響消費走勢,提升就業質量、保障民眾收入,仍然是關鍵。

2021年中國經濟仍然存在一些不確定的「黑天鵝」因素,不可輕忽。除了中美關係的不明朗外,最大的變數仍然是揮之不去的疫情陰霾,近期北方部分省份出現本地疫情聚集性爆發,給「內防反彈」帶來巨大壓力,會否影響經濟復蘇的進程,值得密切留意。

China's GDP reached RMB100 trillion

China's economic figures for 2020 released the other day show that the country's gross domestic product (GDP) reached RMB101.5986 trillion last year, surpassing RMB100 trillion for the first time. In comparable terms, the growth rate was 2.3%, the lowest in 40 years. Still, China is the only major economy worth more than US$1 trillion to achieve growth amid the raging pandemic. This means that the gap between China's economy and the US's has narrowed further, making China the first country in modern history to reach 70% of the US economy. It also marks a critical moment for China, as it crosses the ''middle-income trap''.

Based on the average exchange rate of RMB in 2020, China's economy totals about US$14.7 trillion, or about US$15.6 trillion at the current exchange rate, placing it firmly in second place in the world. China accounts for about 17% of the global economy. According to the latest forecast by the 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IMF), the US's GDP fell by 4.27% in 2020 to about US$20.81 trillion. With the US's GDP decreasing and China's increasing, the gap between the US and Chinese economies will be narrowed to US$6 trillion or so, with China's GDP equal to more than 70% of the US's GDP. This is the first time in modern world history that a country's economic output is so near that of the US.

According to the World Bank's standards, the GDP per capita of a high-income country should be above US$12,500. China is now at a critical stage in crossing the ''middle-income trap'', and while the gap may not seem large, it is not easy to cross this threshold. Some Latin American countries have been stuck at this level for a long time exactly because they have fallen into the ''middle-income trap''. The key reason for this is that when a country's GDP per capita reaches US$10,000, if its technological standards cannot compete with those of developed countries and costs are higher than those of low-income countries, economic development will eventually lack momentum.

Despite the enviable success of China's economy last year, and the fact that both the IMF and the World Bank have coincidentally predicted that China's economic growth could reach 7.9% in 2021, the country's economic malaise should not be ignored. The National Bureau of Statistics has warned that there is a lot of uncertainty about the changes in the pandemic and the external environment, and the foundation for economic recovery is not yet solid.

As the main generator of economic growth, mainland consumption remained negative in 2020, with total retail sales of consumer goods declining by 3.9% over the previous year. The real growth of disposable income per capita net of the price factor is only 2.1%, which is lower than the economic growth. The employment and income levels of low- and middle-income groups will influence the trend of consumption, and it is still crucial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employment and protect people's income.

中國GDP破百萬億 亦喜亦憂變數仍多

日前公布的2020年中國經濟數據顯示,內地去年國內生產總值(GDP1015986億元(人民幣,下同),首度突破百萬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增長2.3%,增幅雖然是40年來最低,但在新冠疫情肆虐的今日,卻是全球1萬億美元以上的主要經濟體中,唯一實現增長的。這意味中國經濟總量與美國的差距進一步收窄,成為現代歷史上首個經濟總量達到美國七成的國家,亦標誌中國進入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關鍵時刻。

按照2020全年人民幣平均匯率計算,中國經濟總量約為14.7萬億美元,若按當前匯率計,約為15.6萬億美元,穩居世界第二,佔全球經濟比重17%左右。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最新預測,2020年美國GDP會下跌4.27%,約為20.81萬億美元。此消彼長之下,中美經濟總量差距收窄至6萬多億美元,中國的GDP相當於美國的逾七成。這也是世界現代歷史上,首個國家的經濟總量如此接近美國。

按照世界銀行標準,高收入國家的人均GDP,應在1.25萬美元以上,中國目前正處在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關鍵時期,看似差距不大,但要跨過這一門檻並非易事。一些拉丁美洲國家長期在此水平止步不前,正是陷入了「中等收入陷阱」。其中的關鍵原因,是當人均GDP達到1萬美元時,若科技水準無法與已開發國家競爭,成本又高於低收入國家,最終會導致經濟發展缺乏動力。

儘管中國經濟去年取得令人艷羨的成就,而且,IMF和世界銀行都不約而同地預計,2021年中國經濟增速可達到7.9%,但中國經濟的隱憂也不容忽視。國家統計局就提醒,疫情變化和外部環境存在諸多不確定性,經濟恢復基礎尚不牢固。

作為經濟增長的主要引擎,2020年內地消費仍是負增長,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較上年下降3.9%。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扣除價格因素的實際增幅僅2.1%,低於經濟增幅。中低收入群體就業和收入水準將影響消費走勢,提升就業質量、保障民眾收入,仍然是關鍵。

2021年1月22日 星期五

華學者:帶路「十四五」轉向服務業 邀發達國參與

 <轉載自2021122 明報 中國版>

中國人民大學外交係教授王義桅認為,一帶一路的推動工作,將繼續在「十四五」規劃中得以完善;從基礎建設等重資產向服務類輕資產進行轉換,更加注重軟聯通的效益;與此同時,邀請發達國家參與,一同打造一個更加開放包容和共贏的全球化。英國有專家指出,一帶一路項目已轉而從商業衡量,而不是只顧擴展政治影響。

提高話語權 「支持我們的還是沿線伙伴多」

王義桅稱,過去6年的一帶一路倡議,使中國有了新的投資方向和合作重點,並藉此在規則和標準制定能力與話語權都有所提高。「比如這次抗疫,支持我們(中國)的還是一帶一路沿線的伙伴多。」他表示,「十四五」規劃的一帶一路,將聚焦可持續性融資、債務問題、綠色環保、廉潔理念等議題;建立技術標準「通用」、當地人掌握「通達」和與國際標準對接的「通約」;完善空間規劃佈局,更加強調早期收益和長遠收益的結合,強調為百姓提供就業和增加政府稅收等共贏。

「將以國內大循環為主,國內投資的主體也多元化,包括民營、國企、各種混合所有制。項目不光有大型基建、產業園區、還有數字絲綢之路。從重資產向輕資產轉化,從硬聯通到軟聯通,從大寫意到工筆畫更高質量標準建設,」王義桅說,同時邀請發達國家參與,打造更加開放包容共贏全球化的國際合作,去對冲外圍全球化、自由化風險。

英專家:不是只顧政治影響

英國智庫Chatham House專門研究中國的資深研究員Yu Jie指,中國近年強調透過本土投資及消費推動經濟,而不是透過出口,對一帶一路項目已轉而從商業可行性來衡量,而不是只顧擴展政治影響力。

缺海外投資經驗 沿線基建屢受挫

 <轉載自2021122 明報 中國版>

中國推動一帶一路,主要聚焦基建和民生,但在建設過程中,大量項目因各種因素被擱置。專家稱這與國企在海外缺乏足夠投資經驗及沿線國家國情複雜多變有關。《金融時報》報道,中國兩家政策銀行過去兩年大幅削減借到境外的貸款,反映中國的一帶一路戰略已修訂。

美國華盛頓RWR諮詢公司(RWR Advisory Group)資料顯示,中國金融機構2013年以來,透過一帶一路發放貸款超過4,610億美元(約3.5萬億港元)。該機構在2018年的研究稱,中國於一帶一路沿線66234項投資計劃未能順利展開,原因包括公眾反對,所在國因擔心國家安全、抗議中國勞工政策等。

66234計劃未能順利展開

美國企業學院(American Enterprise Institute)數據指出,2018年下半年,中國在東南亞一帶一路的投資計劃僅剩12個項目、約39億美元(約305億港元),馬來西亞、巴基斯坦、緬甸、孟加拉及非洲塞拉利昂已喊停部分基建項目,泰國及越南已無中國基建項目。不過在去年10月,一波多折的中泰高鐵曼谷至呵叻段一期工程簽約建設,預計2025年完成。

中國一帶一路專家王義桅稱,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之初,華企沒有從效益規劃出發或缺乏投資經驗,只側重與執政黨或政府溝通,缺乏對反對黨,甚至NGO(非政府組織)的溝通,導致後來出現問題。加之一些沿線國家國情複雜動盪,印度或歐美在內的國家,也擔心中國擴大影響力而深度介入。「要想富先修路。這是中國經濟發展的重要經驗,也是很多發展中國家都羨慕。」王義桅稱,中國將這些經驗傳授給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就是希望幫助其實現產業化,同時聚焦民生基建,基建互聯互通,經濟擺脫單一性和依附性。

境外借貸萎縮 專家:貿戰影響減資金外流

《金融時報》引述波士頓大學全球發展政策中心數據顯示,在2017年及以前,中國兩家政策銀行(國家開發銀行及中國進出口銀行)提供的貸款一直較世界銀行借出的貸款還多,但在20182019年卻急速萎縮。該中心主任Kevin Gallagher分析,自美中貿易戰以來,中方對一帶一路的策略有重大轉變,貿易戰觸發的不確定性令中國選擇保留美元資產,減少資金外流。

與138國簽約合作 智庫憂政經依賴北京 帶路工程遇疫境 債務風險增

<轉載自2021122 明報 中國版>

2013年提出的「一帶一路」建設,於十三五規劃定位為推動沿線國家加強經濟合作、基建互聯互通,中共中央黨校教授趙磊2016年更表示一帶一路是「中國話語權的提升」;官方表示至今已與138個國家及30個國際組織簽署200份相關合作文件。不過,計劃近年被外界質疑是透過巨額貨款製造「債務陷阱」,例如德國科隆經濟研究所(IW)報告指出,對華巨額債務造成部分成員國對北京的經濟及政治依賴。有內地專家則反對「債務陷阱」一說,稱中國以「替代償還債務」方式協助解決債務,避免這些國家經濟陷入惡性循環。

去年8月德國科隆經濟研究所(IW)發布報告指出,中資機構在境外放貸由於缺乏透明度,其信用評級機構也難以獲得相關數據來評估。中國在過去20年間成為全球最主要債權國之一,其中大部分資金都涉及2013年後一帶一路計劃。

部分沿線國對華債務超本國GDP一成

世界銀行數據顯示,中國佔有非洲國家公共債務總額的17%債權;巴基斯坦、埃塞俄比亞、肯尼亞、斯里蘭卡、白俄羅斯等對華債務規模,也突破本國GDP10%。報告還指出,新冠疫情爆發加重以上國家違約的風險。IW的學者亦認為,對華巨額債務造成這些國家對北京的經濟及政治依賴。不過,世界銀行駐孟加拉首席經濟學家侯賽因(Zahid Hussain)在接受德國之聲採訪時表示:「儘管目前並沒有太多關於中國貸款的公開資訊,但是中國資金還沒有到『債務陷阱』的程度。」

根據美聯社去年4月引用加納財政部數據的報道,非洲國家積欠中國的債務超過1450億美元(約1.12萬億港元),其中2020年可還債總金額預計僅為80億美元(約620億港元),加納財長曾稱中國應減輕非洲國家的債務負擔。去年的疫情使全球的債務風險增大,一帶一路研究學者、中國人民大學外交係教授王義桅接受本報採訪時稱,一些發達國家尤其是美國大量印鈔,將債務風險轉嫁到其他國家;而中國主動減免了77個欠發達國家,尤其是非洲國家的到期債務。「歐美這些發達國家在原來殖民時對這些國家的經濟的榨取如同敲骨吸髓,這才是造成債務危機的黑手。」

在疫情期間,中國從去年3月已向第一個加入一帶一路倡議的G7成員意大利派出醫療隊及運送醫療物資。隨後中國亦先後向巴基斯坦、伊朗、埃塞俄比亞、柬埔寨、菲律賓、老撾等沿線國家派出醫療隊和物資,並承諾優先向發展中國家提供中國疫苗。國務院旗下《經濟日報》也報道,去年111月,中國對一帶一路相關國家非金融類直接投資159.6億美元(約1237億港元),同比增長24.9%。先後向15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提供280多批緊急抗疫援助,通過「空中絲綢之路」,向很多國家和地區提供幫助,疫情期間累計運送防疫物資超過1700噸。

王義桅:會否成不良債務 視「經濟造血能力」

王義桅認為中國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製造債務陷阱的說法不成立。「中國與138個國家簽訂合作備忘錄,這些國家都是傻瓜嗎?」他說,債務是否會演化成不良債務,拖累經濟發展,要看「經濟造血能力」。即便是中美做大型基建,都會舉債。王義桅以斯里蘭卡此前向世銀舉債為例,稱舉債令該國負擔沉重。中國招商集團以替償債務的方式,取得漢班托塔港(Hambantota99年特許經營權,就是幫助解決國債,避免經濟惡性循環的合作模式。「只是時間比較長,印度和美國就懷疑中國是否有軍事戰略目的,並以此抵消美國的經濟影響力。炒作債務陷阱,但是他們真的在關心斯里蘭卡的債務問題嗎?未必。」

非洲建軍事基地 帶路國撐新疆「反恐」

「債務陷阱外交」(Debt-trap diplomacy)一詞最先由印度學者布拉馬·切拉尼(Brahma Chellaney)於2017年提出,他認為中國透過一帶一路支持佔據戰略要地的發展中國家基建項目,通過巨額貸款使之墮入債務陷阱,從而影響這些國家。同年12月,斯里蘭卡因無法還債,把漢班托塔港租予中國99年。此外,非洲國家吉布提因積欠中國數十億美元債務,將多哈雷港(Port of Doraleh)租給中國建設海外軍事基地。巴基斯坦將瓜達爾港(Gwadar)租給中國43年等事例,也成為批評者提及「債務陷阱外交」時最常列舉的案例。

202010月的聯合國大會辯論期間,古巴代表45個國家做共同發言,支持中國在新疆「反恐」,而當中有41個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人權觀察組織中國部主任理查森(Sophie Richardson)接受台灣傳媒「報導者」訪問稱:「中國非常富有,可以創造其他國家的支持來回應對中國潛在罪行的批評。」

2021年1月21日 星期四

36萬陸軍駐訓高原島嶼 官媒:全軍心思聚焦打仗

 <轉載自2021122 明報 加東版 中國版>

2021新年伊始,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14日即向解放軍發布開訓動員令,要求聚焦備戰打仗,全面提高訓練實戰化水平和打贏能力,確保「全時待戰、隨時能戰」。官媒披露,「十三五」期間,解放軍陸軍組織36萬人次抵高原、島嶼、叢林駐訓演習,在內蒙古朱日和舉行首次沙場點兵,南海和東海舉行海上大閱兵;此外,包括海軍、空軍、火箭軍及戰略支援部隊,均舉行了實戰化訓練。

「十三五」規劃關於「全面推進國防和軍隊建設」中,包含「紮實開展實戰化軍事訓練,着力提高基於網絡信息體系的聯合作戰能力」的要求,同時「加強國際軍事交流與合作,積極參與國際維和行動」。新華社去年1124日刊發解放軍訓練紀實文章,披露解放軍依照「十三五」規劃完成的相關情況。

文章稱,海軍利用戰備巡邏、跟蹤監視、支援掩護等時機,組織300餘次海上突擊、反潛、兩棲、援潛救生等作戰行動實案化演練;多型戰機首次飛越宮古海峽,201612月,首支航母編隊遼寧艦編隊赴西太平洋海域展開遠海訓練;空軍數十個航空兵旅團1300餘名機師赴高原和遠海訓練;火箭軍數十個導彈旅完成全防護條件下連續發射訓練;戰略支援部隊數萬人次進行機動支援訓練,「熟悉了戰場,檢驗了裝備,驗證了戰法」。

解放軍駐東非吉布提保障基地在成立3年多來,先後與法國、意大利、西班牙等多國駐吉軍隊展開聯演聯訓聯賽,為吉方組織7期近400人次軍事技能訓練,文章形容「發揮了中外軍事交流合作『前哨』作用」;中俄兩國轟炸機去年1222日第二次在東海、日本海進行聯合戰略巡航。

此外,文章稱,中共十八大以來,解放軍與10餘個國家軍隊形成穩定聯訓機制,與30多個國家軍隊開展80餘場聯演聯訓,與15個國家開展68場軍事競賽。

央視稱,「十三五」期間全軍官兵不斷強化練兵打仗思想,緊盯強敵對手、嚴格按綱試訓、苦練作戰本領,戰備水平和戰鬥力建設穩步提升。「全軍官兵始終牢記能打仗、打勝仗是強軍之要,全部心思向打仗聚焦,各項工作向打仗用勁,確保召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必勝。」

華專家:台海交火佔盡優勢 南海開戰美軍天下

 <轉載自2021122 明報 加東版 中國版>

中共十八大後一改鄧小平提出的「韜光養晦」外交政策,奉行更為進取的「戰狼式」外交,解放軍對外形象亦更顯強硬,在南海和東海,多次與西方國家和日本的軍機艦船周旋對抗。南海學者認為,南海的局勢出現「動盪不安」,甚至已「局部失控」。有軍事專家則表示,中國仍難在南海與美國對抗。

中國南海研究院院長吳士存對本報表示,2016年南海仲裁裁決之後,南海局勢經歷相對較長時間的平穩可控,但2020年是轉捩點,「美國想利用南海問題牽制中國,挑撥中國和東盟的關係」。他說,美國軍機戰艦頻頻進出南海,致使局勢出現「動盪不安」,甚至已「局部失控」。

時任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去年713日發聲明,首次否定中國的「九段線」主張。越南、菲律賓雖沒有表達公開立場,但表示「歡迎美國在本地區發揮作用」。針對美國極力拉攏南海區內國家,吳則表示,相信南海和中國周邊領海爭議主權聲索國跟從美國戰略可能性較低,但同時不會明確在中美之間選邊站。

軍事上,東盟國家對於中國來說並不能構成實質的威脅,即使是海空力量較強的新加坡、泰國等,軍力也僅可作為自保,難以在海上與中國一較長短。

有軍事觀察家認為,對中國構成威脅的,只有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和日本等軍事同盟。新任首相菅義偉上任後首先與美國、澳洲領袖通話,日澳「準同盟關係有所加強」。吳士存認為,這幾年來,日本在南海採取的策略是步步為營,而「日本對南海進入程度只會加強,不會減弱」。

海權戰略專家、上海政法學院教授倪樂雄對本報表示,以美國為首的這些準同盟國,在亞太地區的軍事實力不容小覷,即使中國加速建造軍艦,在南海仍難佔優勢。「美軍過去在南海咄咄逼人,軍艦進入(中國)造島12海里,甚至揚言要炸平人工島,就是希望把戰場設在南海。」

倪樂雄認為,若台海爆發戰爭,解放軍艦隊在「家門口」作戰,將佔盡天時地利人和,可獲得陸空軍的全力支持;一旦在南海開戰,遠離大陸,那將是「美軍天下」,中國解放軍毫無勝算。不過他認為,如果美軍在南海挑起戰事,中國是不可能示弱的,「老百姓也不會答應,必須不怕硬拼到底」。

領土紛爭不斷 海空軍力崛起 國防部:軍隊改革基本完成 實力未配國際地位

 <轉載自2021122 明報 加東版 中國版>

「十三五」期間,中國與周邊國家的紛爭不絕。在海上,西方國家的戰艦飛機頻頻進出南海與東海,尤其美軍多次穿越台灣海峽,英國、加拿大海軍亦緊隨其後。在兩岸關係陷入谷底五年間,此類舉措被中方視為偏向台灣的挑釁,緊張局勢再升溫,而中美在海上的軍事對峙亦漸成常態。在陸上,中印爭端再起,停火45年後在爭議邊境拉達克首鳴槍。解放軍為「有效維護領土主權和海洋權益」,依照規劃逐步推進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在機械化、信息化等領域取得突破,空軍第五代隱形戰機成軍,海軍艦下水總噸位世界領先,造艦速度之快被稱如「下餃子」。

2014年,中國在南海永暑礁等7處島礁大規模填海造陸,惹來西方多國反對,也引發菲律賓等周邊國家擔憂,菲方就主權爭議訴諸國際法庭。對此,中國並未予太多理會,「不參與」仲裁。最終仲裁庭一致裁定中方對「九段線」內南海自然資源主張的歷史性權利並無法律依據,中方對裁決也「不接受、不承認」。自填海後,中方為「有效維護領土主權和海洋權益」,對周邊國家在南海鑽探石油的活動逐步施壓。

中國的填海工程引來美國等西方國家不滿。2016130日,美國海軍「威爾伯」號導彈驅逐艦進入西沙群島的領海,是「十三五」期間美艦首次駛入南海。南部戰區的海軍艦機予以警告驅離。南海之爭持續至今,類似事件此起彼落。去年歲末,美國指中芯國際等60多家中國企業與中國軍方關係密切,列入貿易黑名單;時任美國商務部長羅斯(Wilbur Ross)曾發聲明,有關企業行徑違反美國國家安全或外交利益,包括支持南海軍事化及非法海事主張等。

伴隨着南海紛爭,軍方依照「全面推進國防和軍隊建設」的「十三五」規劃目標,「加強各方向各領域軍事鬥爭準備加強新型作戰力量建設」,「統籌運用各種手段維護和拓展國家海洋權益」,逐步朝世界一流的藍水海軍目標邁進,新型艦艇「下餃子」般急速列裝部隊。

2017426日,中國首艘國產航母在大連正式下水,其後命名為「山東艦」。

2018年,中國的下水艦艇總噸位,佔全球下水艦艇總噸位的約40%,達20萬噸,位居第一。

2019年,中國海軍9艘驅逐艦、1艘綜合補給艦、1艘綜合登陸艦、1艘兩棲攻擊艦,12艘輕型護衛艦入列,排水量共約20萬噸,超越美國的15萬噸,以及多數國家海軍的總噸位數,蟬聯世界第一。

20201月,海軍首艘萬噸055型導彈驅逐艦「南昌艦」亦正式入列。

與此同時,中國空軍也在迅速發展。20197月,空軍官方微信號「空軍發布」披露中國最先進第五代隱形戰機殲-20成軍的消息。殲-20隸屬東部戰區空軍某旅,是空軍第一個整旅全部裝備第五代機的部隊。中國空軍成為繼美國之後第二支使用第五代隱形戰鬥機的軍隊,東風-41、東風-17導彈,運-20、直-20等先進武器亦相繼列裝。《人民日報》上月報道稱,「我軍在機械化、信息化、智能化融合發展的多個重要領域取得突破,技術不斷進步,成果不斷刷新」。

在「十三五」即將結束,「十四五」開啟之際,國防部新聞發言人任國強於去年1126日記者會上說,「十三五」時期,中國的國防和軍隊建設水平大幅提升,軍隊組織形態實現重大變革,開創「強軍興軍」新局面。依照《軍隊建設發展「十三五」規劃綱要》,到2020年,軍隊要如期實現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三步走」發展戰略第二步目標,基本完成國防和軍隊改革目標任務,基本實現機械化,信息化建設取得重大進展。

任國強又表示,中國經濟實力、科技實力、綜合國力在「十三五」時期「躍上新台階」,但國防實力與之相比仍未匹配,與中國國際地位和安全戰略需求不相適應。「這就需要同國家現代化發展相協調,充分利用全社會優質資源,加快國防和軍隊現代化,確保強軍征程行穩致遠。」十四五期間,中國料將向軍隊投入更多資源。

融合難解政治矛盾 香港前車可鑑

 <轉載自2021121 明報 加東版 中國版>

回望過去5年,香港與內地在空間、制度上不斷融合,帶來人心向背,也讓香港社會以及內地與香港關係愈發撕裂。「十三五」延續「十二五」規劃設立港澳專章,稱要提升港澳在國家經濟發展和對外開放中的地位和功能,支持港澳發展經濟、改善民生、推進民主等。「十四五」規劃建議關於港澳工作的300字論述,則強調維護特區憲制秩序,落實中央全面管治權,維護國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執行機制。

劉銳紹:「十三五」談經濟 「十四五」重政治

本港時事評論員劉銳紹對本報表示,「十三五」規劃涉港內容主要是關於經濟融合,「比較務實、側重操作性,沒有太多談政治問題」,「十四五」則更側重政治。「『十三五』可以說是(描繪)香港經濟未來的出路,如粵港澳大灣區的構想,經過實際推動,的確能吸引一部分香港年輕人到國內創業」;但另一方面,不論兩地經濟怎麼融合,都不能解決香港政治矛盾,「永遠無法吸引到(對內地)很不滿的那部分年輕人回去」。劉銳紹指出,中央對香港事務的處理方法令港人對內地政府缺乏信任,並且感到政治訴求和日常生活的自由受到打壓。

劉銳紹表示,中央對港的總體規劃方向是好的,但轉向政治「就錯了」。他認為香港現在很政治化,未來5年中央若還是側重以政治考量處理問題,會令「十四五」的執行大打折扣。

2019年香港的社會運動以及大陸提出「一國兩制」台灣方案,令綠營成功藉「今日香港,明日台灣」的口號爭取民眾支持。劉銳紹認為,北京不可能用對待香港的方法對待台灣,兩地情况不同,香港沒辦法擺脫內地的影響,而如果大陸對台用武,就是逼台灣「走出去」,反彈將超出大陸預估;另一方面,對台強硬不是大陸內部共識,「香港已經從『黃花閨女』變成『黃面婆』,中央沒有顧忌」。

「對台用武 就是逼台灣走出去」

台灣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教授趙春山亦表示,台港情况有本質差別,「香港1997年就主權移交,大陸實際上沒辦法治理台灣。我們交稅、服兵役,年輕一代哪有兩岸過去的歷史經驗?」他認為,香港應該跟從《基本法》,「大陸認為香港問題再拖下去不僅影響香港,還影響大陸,必須提早採取行動。在我看來它確實變成『一國一制』,但也是從國家安全考慮」。

和平統一成「票房毒藥」 藍綠冷處理

 <轉載自2021121 明報 加東版 中國版>

雖然兩岸經貿聯繫緊密,但兩岸官方和民間的對立不斷加劇,對於「和平統一」的可能愈趨看低。201912日,中共總書記習近平在《告台灣同胞書》40周年之際,提出探索「兩制」台灣方案,並多次強調統一的緊迫和必然,被視為是大陸對「九二共識」的新定義,引起島內強烈反彈,藍綠陣營均表態反對,當年有份促成「習馬會」的台灣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教授趙春山認為,今天的「九二共識」已經變味,台灣亦應該提出新方案。

台學者:「九二共識」變味 台應提新方案

「以前九二共識主要是發揮『事務性談判』功能,現在大陸的定義已不僅如此,還想用它來處理兩岸政治分歧。」趙春山指出,過去九二共識是為擱置爭議,現在已沒空間可擱置,所以九二共識回不到過去「原汁原味」狀態;再加上民進黨一直不接受,要恢復談判,一定要有「九二共識2.0」。他表示,「一國兩制」是大陸的統一方案,「我鼓勵台灣要提出台灣的統一方案」。

在島內,「和統論」已然成為「票房毒藥」,立場親中的國民黨亦不敢觸碰,甚至在去年大選慘敗後增強反共親美色彩。而民進黨曾主張「一邊一國」、現有憲法和《兩岸關係條例》「雙法體制」,均不被大陸接受。藍營學者近年有「聯邦」、「邦聯」、「一國兩府」、「一中兩國三憲」、「大屋頂」等論述,但均未正式被政界採納。

廈門大學台灣研究院副院長張文生觀察,大陸官方亦有空間討論「一國兩制」之外的「統一方案」。「大陸90年代就提過,在堅持一中原則之下,什麼問題都可以談。大陸學者也會討論他們的方案,也有不同意見」,不過他強調,「如果是和平下實現的『一國兩制』,大陸可能不派官員、不派軍隊到台灣,讓台灣繼續普選領導人,選舉和政治制度都可以維持。非和平的話,就不存在這些」。

陸學者:和平「一國兩制」 台制度可維持

趙春山說,大陸要的是不分裂,其他的可以談幾十年,「統一不能是大陸說了算」。他稱,大陸總說統一很好,台灣人民一定會問:有比現在更好嗎?「講中華民族尊嚴這些,老百姓聽不進去。我們這裏可以罵總統,不管社會福利、言論,很多方面都是不一樣」。但他又稱,台灣現在忌諱談統一,但國民黨如果不提,跟民進黨就沒什麼兩樣,「中國終極還是要統一」。

陸學者料未來「冷和平」 兩岸交流嚴寒 台美關係熱熾

 <轉載自2021121 明報 加東版 中國版>

「十三五」規劃目標任務局部完成,但兩岸關係卻風高浪急,不進反退。在剛剛過去的2020年,連任的台灣民進黨政府繼續不承認「九二共識」,疫下民間交流停擺、政府間缺乏互信,台美關係不斷升溫,大陸內部武統聲浪漸強。對於下一個5年,兩岸學者均抱持審慎態度,惟台學者仍寄望復談,大陸學者則直言無望,稱最好局面即維持「不打仗的冷和平」。

「習馬會」到蔡英文連任:未來大陸著重自身發展

回望2015117日,海峽兩岸領導人習近平及馬英九在新加坡舉行歷史會晤,兩岸關係迎來了最好的時期。翌年,大陸「十三五」規劃揭開帷幕,而台灣也迎來政權更替,「『十三五』開局時期,大陸對台灣抱有較多期待;『十四五』則將重點放在大陸自身發展」,廈門大學台灣研究院副院長張文生對本報表示。「十三五」規劃綱要涉台章節如此表述:「在堅持原則立場基礎上,以互利共贏方式深化兩岸經濟合作,擴大兩岸合作領域,增進兩岸同胞福祉,鞏固和推進兩岸關係和平發展」。 外界普遍認為,「十三五」對台著重經濟交流,其間官方陸續推出惠台措施,除惠及台商投資,更給予台灣民眾在大陸生活同等待遇。「5年間還是取得不少成就,經濟交流上了高峰、經貿關係愈來愈密切,推動兩岸融合發展,包括大陸推出同等待遇等政策、向金門供水等。維持兩岸關係的和平穩定。也遏制了台獨的聲音。」張文生說。

而在去年11月發布的「十四五」規劃綱要草案,「推進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和祖國統一」的「統一」前無「和平」二字,因應台海局勢,不少輿論認為大陸趨向「武統」。台灣前總統馬英九兩岸政策重要智囊、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榮譽教授趙春山對本報表示,「如果台灣沒有跨過紅線,大陸就沒有動武的理由」。他認為台灣總統蔡英文第二任期內,台灣不會搞「法理台獨」,因要解決內政問題,如美國牛、萊豬(含俗稱「瘦肉精」萊克多巴胺的豬肉)進口,及日本核食問題等,緊接着又要籌備地方選舉,「蔡政府會基本維持不挑釁、不冒進的局面,在兩岸問題上不會有什麼作為」。

陸學者:蔡不認「九二共識」 大陸不抱希望

趙春山認為,新一年兩岸大致延續「冷對抗」局面,而隨着台海局勢的重要因素——中美關係在美國新政府任期緩和,兩岸將迎來機遇。

不過,張文生對此表示懷疑,反問「在蔡英文任內兩岸還有什麼機遇」,稱蔡英文不可能承認「九二共識」,「大陸對她不抱希望」;而中美關係如果緩和,兩岸局勢會處在相對穩定狀態,即所謂「冷和平」。

趙春山又指,「現在最重要問題還是看兩岸能不能復談,不恢復談判就可能產生誤判,誤判就有擦槍走火風險。各自按自己的語言和想法『高空喊話』,是沒有辦法解決問題」。張文生則強調,兩岸的政治對立不太可能有緩和空間,「未來4年不可能復談,就看隨着疫情緩和,民間交流或有所恢復」。

台學者:中美關係或緩和 兩岸或迎機遇

「『十三五』為大陸發展爭取良好機遇。『十四五』仍是機遇期,維護兩岸和平也是機遇期的必要條件」,張文生說。疫情環境下,兩岸去年的貿易額仍逐月攀升,據陸委會「兩岸經濟統計月報」,兩岸2020年前10個月貿易總額達1331.2億美元,遠超其他國家,同比增長9.4%。而根據大陸海關總署統計,2020111月台灣從大陸的貿易順差達1277.3億美元。國台辦不久前強調,台灣對大陸出口(含港澳)已達出口總額43.8%,大陸是台灣最大出口市場、最大貿易順差來源地,「如果沒有大陸,台灣對外貿易將出現巨額貿易逆差,2020年經濟將難以維持正成長」。

趙春山指出,大陸現在是「一隻手硬一隻手軟」,「硬的方面是為施壓,不一定是打仗。惠台方面沒停,習近平也不需要這個時候動武,大陸和平統一的工具很多,比如說經濟,它可以用很多別的方式來統一,不見得一定要用武力。

2021年1月20日 星期三

有線中國組重生 但觀眾真想認識國情?

 <轉載自2021121 明報 觀點版 撰文:陳帆川 新聞工作者、文化評論人>

有線中國組原班人馬加盟眾新聞,令支持者喜出望外。不過觀眾除了準備課金,還是否準備好迎接真實的中國資訊呢?

北京對香港的影響愈來愈大,香港媒體卻愈來愈不重視中國新聞,一來派駐大陸或出差開銷大(其實已經很便宜,不過媒體太窮),二來很多中國新聞的收視還不及一宗本地車禍甚至網絡炒料,三來怕話題太敏感老闆不喜歡。

所以有線中國組支持者眾,一來他們敢於並有財力在前線報道大陸負面消息和維權新聞,二來他們夠入屋,報道不全是硬繃繃的貪官下馬和死人塌樓,還有不少趣聞和生活百態。例如上海迪士尼開幕,他們記者不會好像香港網民般,懷疑「強國」安全問題而拒絕踏足,反而親身上陣試玩過山車。以facebook反應來看,中國組的出品是香港最受歡迎的中國新聞。

他們跟紙上談兵的KOL不同,他們有馳騁神州的經驗,比較客觀公正地了解大陸的正反面,不會一味唱衰。所以即使他們失去電視台的保護傘而暫時無法進駐大陸,但單憑深厚的人脈和經驗,相信仍足以為觀眾帶來可靠的中國新聞資訊。在資訊氾濫的時代,最值錢的不是create(創作),而是curate(策展),即是如何包裝資訊。

不過,隨着港人對北京的情緒升溫,對優質新聞的定義也一直飄移。大家過往拿來當笑話看的一些聳人聽聞的媒體,因為反中國、撐特朗普,短短一年間就金蟬脫殼,成為網民爭相轉發的「敢言」媒體。很多勤勤懇懇地寫稿的媒體,只要有一篇報道被發現對大陸作正面報道,即遭狠批為染紅。

藍絲強調強大 黃營強調醜惡 網民只想看笑料

最有趣的是,有線中國組原班人馬於11日在facebook發的最後一則新聞,內容講北京一家麵店向失業食客派免費愛心麵,竟然也引起「炒車」,很多網民湧入留言欄,批評中國組換班後極速變調歌頌祖國,沒有發現該報道其實是原班人馬的告別作。

香港人要全面認識中國,為什麼難?因為政權與藍絲只想強調祖國強大,黃營KOL和黃媒卻只強調她的醜惡,而很多網民其實只想看她出醜提供笑料。政權愈打壓,觀眾愈警惕,對一切疑似歌功頌德的文宣說不。

中國組在這緊張的氛圍下,藉網民課金而重組,既要迎合網民暨金主的口味,又要秉承客觀公正的新聞原則,殊不簡單。祝願中國組在新平台大展拳腳,讓香港人保留一扇認識真實中國的重要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