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月15日 星期三

蔡藉「守護民主」勝選 無撼和平統一大局

<轉載自2020115 明報 觀點版 撰文:節大磊 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副教授>

剛剛落幕的台灣地區領導人選舉,民進黨候選人蔡英文和賴清德不僅贏得選舉,更是創下突破800萬票的歷史紀錄。民進黨在台灣「立法機構」所獲席次雖然不及上次,但是以61席比38席大大超過國民黨,繼續單獨過半。另具指標意義的是,一年多以前被「韓流」席捲的高雄市,這次韓國瑜得票率卻以34.6%大敗予蔡英文的62.2%,得票數61萬,也比2018年「九合一選舉」的89萬票大幅滑落。不惟如此,儘管國民黨籍縣市長在15個縣市執政,但是韓國瑜卻僅在6個人口較少的縣——苗栗、新竹、花蓮、台東、金門和連江得票數領先對手。整體而言,這次選舉對於國民黨而言是不折不扣的慘敗。

「守護民主」似較「統獨」更迫切 假議題操作收效

蔡英文和民進黨能夠在短短一年多的時間裏,翻轉201811月「九合一」選舉的頹勢,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蔡的政策及其對韓國瑜的抹黑戰、國民黨內整合不力、韓國瑜本身「落跑市長」的天然劣勢等等。韓國瑜陣營最後幾天造勢火熱,但是事實證明,同溫層的熱度無法擴展支持者的廣度。

但是,決定這場選戰結果的關鍵因素,在於蔡英文把民進黨以往擅打常打的「統獨議題」悄悄置換成了所謂「守護台灣民主」的議題。民進黨曾經習慣於在選舉期間打「統獨牌」。陳水扁擔任台灣地區領導人時期,不顧台灣人民的利益、兩岸的和平穩定以及美國政府的關切,大肆操作「統獨議題」,最終慘淡收場,讓這樣的行徑為後者戒。很多台灣人也慢慢意識到,「統獨議題」較為遙遠、抽象、無感,甚至是「假議題」。相對而言,在蔡英文操作下的「守護台灣民主」的議題,似乎更加迫切、具象、有感。台灣「中研院」所做的調查顯示,20193月,台灣人重視「國家安全」首次超越重視「經濟利益」。蔡英文抓住國際局勢的變化和香港議題的發展緊緊不放,促其發酵,營造所謂「芒果乾(亡國感)」。與此同時,蔡英文塑造自己「辣台妹」的形象,強力推動所謂「修訂國安五法」和「《反滲透法》」,煽動和利用台灣人民的危機感和恐懼感。儘管所謂「守護台灣民主」也是假議題,但是蔡的操作收到了成效。這也部分解釋了此次選舉的投票率為何創下近幾次選舉的新高,以及有大量年輕人返台、返鄉投票。

兩岸關係改善前景更黯淡 對抗或增

這次選舉的結果使得兩岸關係改善的前景更加黯淡,雙方對抗有可能進一步升高。蔡英文在第一任期內,一方面試圖通過強調台灣的自由民主價值來突顯其對國際社會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則把台灣問題歪曲成「區域問題」乃至「全球問題」來突顯中國大陸的威脅。換句話說,蔡英文希望國際社會相信,台灣處在抗擊中國大陸「對外擴張」的第一線,因此值得國際社會的同情和幫助。在第二任期內,蔡英文政府應該會繼續這樣的路線,甚至變本加厲。未來4年可能的最大危險,是美國政府愈來愈把台灣看作是與中國大陸進行戰略競爭的資產,而台灣當局認為,更加堅定明確地在中美之間選擇後者,是台灣最好甚至唯一的選擇。

大陸經濟繁榮國力升 是反獨根本保障

儘管如此,筆者認為,也大可不必對推進兩岸和平統一過度悲觀。借用矛盾論的觀點,台灣內部的變化是次要矛盾,兩岸之間的實力對比才是主要矛盾,而在這個主要矛盾中,中國大陸又是矛盾的主要方面,決定着未來的發展方向。中國大陸經濟繁榮、綜合國力和國際影響力穩步提升,依然是反獨的根本保障和促統的動力源泉。保持戰略定力,就是要綜合考慮、長期打算,不以台灣內部的一次選舉結果而過憂或過喜。其次,台灣政局和民意始終處於變化之中,政黨輪替是常態,台灣不存在民進黨一黨長期執政的社會基礎和制度特性。最後,儘管可能性很小,但是蔡英文的第二任期開始之時,也是她主動緩解兩岸關係緊張程度的一個契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