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2月29日 星期三

私院立場軟化 速削雙非配額

<轉載自2012229日 經濟日報 國事港事 欄名:港是港非 撰文: 沈帥青>
雙非孕婦問題激發民怨,過去認為減收內地孕婦不合理、言詞強硬的私家醫院,近日鬆口會配合政府人口政策,願意跟隨。既然私院立場軟化,政府此時應展現「牙力」,調低日後私院的內地孕婦分娩名額,符合民情要求。
立法會衞生事務委員會昨討論非本地孕婦問題,私家醫院聯會會長劉國霖表示會配合政府,形容私院「肉隨砧板上」,若果港府不准雙非孕婦到私院生仔,私院只得跟隨。
年收3萬內地婦 13億生意
私院反對減收內地孕婦之聲言猶在耳,是否肉隨砧板上,見仁見智,但政府即將與私院商討明年接收內地孕婦分娩名額,迫使私院減收內地孕婦,肯定是市民的強烈訴求。
雙非嬰兒數目由01年的620人,增至去年的35,736人,急升逾50倍,當中最受惠的團體,莫過於私院。根據衞生署提供數字,在私院生產的非本地孕婦(包括雙非及中港家庭孕婦),由09年的2.7萬人,增加至去年的3.3萬人。若以收費約4萬元的32夜自然分娩套餐推算,一年產科生意額達到約13.2億元!
產科生意源源不絕,私院坐擁巨額利潤,例如在2010年,聖德肋撒醫院和浸會醫院盈餘分別達到4.4億元和2.8億元。
公立醫院的非本地孕婦分娩名額,今年是3,400個,與私院的3.1萬個相比,只是小巫見大巫,就算完全取消公院名額,也不能解決雙非問題,必須有私院配合。
罔顧社會責任 賺錢仍加價
可是,對於減少內地孕婦分娩名額問題,過去私院代表一直言詞強硬,認為限制於理不合,去年私院與食衞局商討2012年的分娩名額,政府擬調低名額,私院就大力反對(見表1),甚至有私院即稱擬加價,彌補減收損失。過往私院反對減收的理據包括:
1. 私院是商營機構,沒理由因為政治壓力,要他們減少收客。
2. 私院已落實本地孕婦有優先床位,之後才把床位給予雙非孕婦,毋須再減收。
但市民的怨氣沒有因此而減少,反而隨着雙非嬰兒數目愈來愈多,民怨也節節上升,甚至有市民上網組織到其中一間私院門口遊行,要求私院停止接受內地孕婦預約。市民的不滿情緒要被正視:
1. 大部分私院屬非牟利團體,免交稅免地價,可是醫院卻不顧社會責任,一邊獲取內地孕婦湧港產子的龐大利潤,一邊加價,本地孕婦受害。
2. 私院為求賺錢,接收大量內地孕婦,嬰兒有居港權,令私院變相取得國籍審批權,而非入境處。
3. 民主黨醫療政策發言人張文光便表示,問題不只是私院收客,更關乎雙非孩子將有可能長期佔用本港資源,如醫療、教育等福利,才是港人不順氣的地方。
張文光稱,政府應有強硬的人口政策,不容許雙非孕婦來港產子,私家醫院如今的說法,是較以前「無咁霸道」,最好私院以白紙黑字承諾,減少收雙非孕婦。
放任私院 市民「肉隨砧板上」
在巨大民怨情況下,私院稱願意配合政府人口政策,既然港府即將與私院商討訂立明年內地孕婦來港分娩的名額,港府務必要增加牙力,大幅推低名額,符合市民期望。作為私院,日後也不能反口,與政府在商討名額問題時,處處不讓步。
雙非問題造成社會動盪不安,若然再放任私院大量接收雙非孕婦、產科加價,最後「肉隨砧板上」的,只會是本港市民!

私院醫院回應雙非政策言論




私院醫院孕婦分娩數字

從貪小便宜到貪污

<轉載自2012229日 信報 欄名: 專家之言 撰文: 王弼 獅子山學會行政總監>
兩周前,本欄曾說美國人針對社會問題,第一個方法是成立民間慈善團體,招聘義工,一手包辦募捐、寫信、包禮物等關懷行動,而不是大安旨意、攤大手板等政府接濟,或者要求政府成立某某部門。在香港,特區官員條件反射學歐洲,社會有某一類問題,政府成立一個部門,請數十個官員,管理數百個文員,直接批錢給有需要人士,或把審批權外判給社福機構,經過重重手續,「過水濕腳」,受助人所得的水瓜打狗,唔見一截。
 
廉潔得來不易
 
近期就有一個例子:勞工處的「鼓勵就業交通津貼計劃」,去年10 月初接受申請,根據政府新聞網數字,截至本年2 20 日,共發放6300 萬元津貼,受助總人數約1.8 萬人,每人最多可以得到每月600元的資助。可是,因為這個計劃,政府額外聘請多260位員工,每月薪酬支出增加了506萬元,每個員工平均月薪近2 萬元!受助人得600 元,派錢的人收2 萬元,這是一個合理的比例嗎?最大的得益者屬誰?所以,什麼叫利益輸送,哈!
 
說開利益輸送,最近公眾焦點當然放在特首曾蔭權身上。出自戰國時代的成語「三人成虎」,大家都應該聽過。所謂「曾貪」事件的覆蓋面很廣,由坐遊艇、私人飛機,到捐紅酒、租樓,當中亦有很多人和事參與其中,要每件事詳細理解,界定這是貪污、貪小便宜、或無心之失,又要從中判斷特首和公職人員能不能享有師奶們貪小便宜的特權,靠讀報紙、看電視提供的片面資料,容易牽動公眾的情緒,使有心人達到其政治目的。正如三人成虎,似是而非的事多說幾遍,不難動搖公眾對特首的信心。
 
事實上,坐私人遊艇,如何決定「市價」,相信找十個經濟學家,有十個不同的答案;又例如,尊貴的議員長毛說他用「市價」租住公屋,像沒有什麼人質疑(我們例外),但曾蔭權說用「市價」租深圳的東海花園,就惹來傳媒炮轟。這些傳媒對人不對事、雙重標準的取態,背後有其政治動機,市民對這些報道和分析,不應照單全收。然而,事件引出市民對政府的廉潔度有很高的要求,不難理解,因為經歷上世紀六十年代官員大貪特貪的噩夢,香港社會現今的高度廉潔,得來不易。
 
回顧歷史,1974 年廉政公署成立,香港的廉潔程度即大幅提升,這觀察沒有錯,但如果只歸功於廉署,卻是美麗的誤會,因為一個社會,貪污的文化根深柢固,不可能只靠一個機構,揮一揮魔術棒,政府便廉潔起來,不然,中國大陸和印度的問題便容易處理了。香港的廉潔,是港英政府當年在廉署成立的前後,做了很多事情,打貪才水到渠成。
 
當時政府貪污最猖狂(最少公眾得知的)當然首選警隊,政府的打擊方法是把警隊削權:警隊原本管小販的,串通「陀地」收保護費,港英就把管理權給了有民意代表的市政局(1973 年改組);緝毒,就讓海關來做;違例泊車,就由交通督導員分擔(成立於1974 年)。警隊權力大減,黑社會賄賂的誘因減少,再加上廉署打「大老虎」,港英拿當時社會公認權力最大和貪腐的部門來開刀,其他貪污勢力知道政府認真起來,頓時收斂,以後香港如何走上廉潔的康莊大道,都是歷史了。
 
削弱政府權力因此,削弱政府的權力,不事事立法或發牌規管,政府官員沒有太多酌情權,經濟活動毋須公務員太多的介入,社會便會廉潔。其實,一個國家廉潔不廉潔,跟有沒有民主,沒有必然關係。印度是世界上最大人口的民主國家,貪污卻猖獗,因為做各類生意,形形式式的批文,手續繁複,申請時間又長,怎不成為貪污的溫床?
 
問題是,近年香港的政客,高舉政府凡事監管、立法,市場不做的,例如起機場、郵輪碼頭、到焚化爐,就由政府做;更甚者,競爭法立法, 監管私人市場,但對99%的公營機構,連做生意做到擁有本地最大展覽業市場的香港貿易發展局,卻不受競爭法監管;市區重建局發展永利街,以數千元把市值3 萬元的單位租給外國藝術家和港大學生,不經公開投標,「筍盤」要租給誰就租給誰,這樣的機構,也不受監管。
 
莫說我們沒有民主,就算有,政府權力愈來愈大,又自製特權,特首由貪小便宜,變成貪污,恐怕只是遲早的事。

中俄阻美橫行 正符人道主義

<轉載自2012229日 經濟日報 國事港事 欄名:大國博弈 撰文: 凌鵾 經濟分析員>
近日美國在阿富汗惹上大麻煩,因美軍燒毀可蘭經而引發連日的全國等地民眾大規模示威,鄰國巴基斯坦民眾亦示威聲援。其實這只是美國東西亞、中東地區深陷困局的反映之一,而這對於中國及中美戰略對抗的發展將有重大意義,看來好戲或還只剛開始。
阿伊反恐十年 美製人道災難
美軍在阿富汗及伊拉克兩國的胡為早引起當地民眾的仇恨,以至親美政府的不滿,故一有事故民眾情緒便如火山爆發。在阿富汗,北約部隊便受到阿富汗軍警攻擊的威脅,自2010年起問題日趨嚴重,導致北約有50多人死亡。
由美國扶植及保位的阿政府,在與美國協商美軍行動策略時,亦堅持維護主權,要求美方停止晚上進入民居搜捕武裝分子,和將阿籍犯人移交阿政府拘押等。在伊拉克,近期恐襲事件又重新升溫,如上周便曾在一天中有六個地區發生襲擊事件,導致400餘人傷亡,首都巴格達情況尤劣。由此可見美軍撤出阿伊後,當地局勢將難以維持平穩,而美國亦難以維持其影響力。
美國的阿伊反恐戰已約十年,造成了超級人道災難,當地民眾傷亡以數十萬計,流離失所者以數百萬計,社會及經濟的破壞更難以估計。但美國及西方盟友意猶未足,還想借「阿拉伯之春」在中東等地區維持或擴張勢力,從而製造更多的人道災難。例如在利比亞,借鼓動內戰打倒卡達菲,又造成了大量傷亡及家園破毀,且部族及不同利益間的仇恨將累積難消。
煽動派系鬥爭 美欲坐收漁利
現在又想在敘利亞重施故伎,並煽動中東地區及阿拉伯世界、回教世界內的遜尼派及什葉派鬥爭,從而坐收漁利。中東等地民眾要求改革的意願是應予肯定及支持的,但不是通過鼓勵仇殺對抗,而應鼓勵通過協商與談判來尋求妥協。從伊拉克及利比亞的情況看,將來是否能保持這兩個國家完整也難有保證。
即使在埃及,本來親美親西方的軍人過渡政府,稍前亦毫不客氣地抓了一些美國人(其中有美國權貴者親屬),指其通過民間組織煽動暴亂製造事端,令惡慣了的美國大為光火,明言如不放人將要終止援助云云。此類問題在伊拉克及阿富汗亦常發生,兩國政府已就夜搜民居及無人機空襲等事表達不滿。
看來,美國的胡為連其鷹犬都「頂唔順」,民間的仇怨自深。現時尤令人矚目者是,以沙特阿拉伯為首的海灣國家,已成了干預利、敘等國的急先鋒,不單是為虎作倀,簡直是引虎出山肆虐,美國等若無沙特等支持,還不至於放手大幹。當然,遜尼派的沙特自有其如意算盤,希望借西方力量遏抑伊朗等什葉派勁敵,並引開對內部不滿的注意,從而保住皇族權位。
華拒「愚忍」霸權 須還以顏色
中俄在聯合國的否決票,至少阻緩了美國及其盟友在中東的行動,從長遠看或影響深遠。在中東已形成了上合與北約對峙局面,既可阻撓美國稱霸,還可令其要多放精力於維持地區影響力上,因而可延續其「重返亞洲」部署及「1+」軍事部署,乃進可攻退可守的戰略。
有不少評論(包括親北京者)認為中國不應挑戰美國,不應插手中東,故應在敘利亞事件上如利比亞般保持中立。這表面上似言之有理,實則未明形勢已變,一是在利比亞事件俄國無出頭,中國便不強出頭,二是經過一年來美國推行「重返」戰略日益猖獗,中國已不能再「愚忍」,而必須還以顏色。對霸權主義者忍讓是無用的,只會令對方得寸進尺,適當還擊卻反可令其投鼠忌器。
當然,西方自會對中俄之舉作出攻訐,特別是站在道德高位說中國支持暴君暴政,不顧人道主義等等。但正如本文前述,西方等尤其美國在伊阿各地早已造成人道災難,滿手血腥,絕對沒有資格批評中俄,同樣也無資格批各地暴君。
筆者並不支持如薩達姆、卡達菲及阿薩德等專制領袖,但他們殺人雖多卻只以萬計,與美國等造成的超級災難可謂小巫見大巫,何況他們亦曾經維持了各國的一段長期安定,並取得一定發展,與美國等帶來的連年戰火實不可同日而語。中俄阻止美國等橫行,從長遠看,正是人道主義的表現。何況中俄亦非無條件地盲目支持敘利亞政府,還是可以促使其進行改革的。

2012年2月28日 星期二

十八大前 改革之爭

<轉載自2012228 明報 論壇版 作者:歐陽五>
 
中共十八大之前,一場涉及廣泛人群的改革之爭正悄然在內地蔓延。
 
在廣東的市場化媒體連續發文紀念鄧小平南巡講話20周年後,終於迎來中央的回應,溫家寶總理在廣東考察提出「不改革開放只能是死路一條」,官媒新華社發長文呼籲全面推進政治、經濟、文化、社會「四位一體」的改革;中共中央機關報《人民日報》於上周推出「深化改革認識論」系列文章首章,疾呼「寧要不完美的改革,不要不改革的危機」;曾經為中國早期市場改革提出建議的世界銀行,與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本周一共同發布報告稱中國急需深層次改革,目標直指國有央企……
 
顯然,無論是新華社、《人民日報》還是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所發出的有關改革言論,都不可能是其自選動作。選在十八大前的政治敏感期大聲鼓呼改革,既有中央在政治上的考量,也有多種現實因素「倒逼」而不得已為之的苦衷。
 
——民間改革力量積聚。30多年前的中國改革開放源自安徽小崗村農民,而現今,這種自下而上的改革內在動力又已有了相當的積蓄。無論是汶川地震引發的公民社會覺醒,亦或是溫州動車事故讓民眾對鐵道部的憤怒轉化為對政府改革的焦慮,乃至廣東烏坎事件讓所謂「素質民主論」的破產,都顯示出民眾對於改革尤其是政治改革的關切已是急如星火。
 
「寧要微詞,不要危機」
 
——經濟改革迫在眉睫。雖然中國的改革屢被詬病為「只經不政」,但當下就連如何進一步實施經濟體制改革也頗令中南海頭疼。胡溫政府從執政之初就力推經濟發展轉型,但近十年來,既得利益者的消極懈怠、特殊利益集團的阻撓掣肘、權貴資本的盤根錯節等等,都讓深層次的經濟體制改革躑躅難行,再加上全球金融危機的來襲,作為改革創新動力源的小微企業活力喪失,壟斷央企的尾大不掉,使得「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的改革」更加舉步維艱。
 
——外部壓力。當中國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世界對於中國「守規則」地參與世界貿易更加期望,亦愈發關注中國的改革和開放。而當今世界正在發生的種種變化與動盪也給中國帶來外部環境的壓力。

「寧要微詞,不要危機」,中共已經表明了態度,而時機的選擇也有其深意。但此種輿論攻勢究竟能在多大程度上產生實際效應,尚待時間和實踐來檢驗。

拒做「樓奴」 適時置業

<轉載自2012228 AM730 欄名 C觀點 作者:施永青>

有青年人發起拒做「樓奴」運動。「樓奴」當然不值得做,為買樓而放棄人生中更值得追求的目的真是得不償失;但亦不用下定決心,在一生中都不買樓。當時機許可,負擔能力又配合時,買樓亦可以是一種明智的選擇。

在年輕的時候,有條件的話,首選應是繼續進修,增加自己的知識與技能。沒有這個做基礎,縱有遠大理想,也沒法一展抱負。因此,如果手上積累了一筆錢,我會寧願拿來交學費,也不會拿來做買樓的首期。

當學業已基本完成,自己已掌握自學能力的時候,青年人當然要出社會工作;但在選擇工作時,就應該先着重自己的志趣與工作的社會功能,而不應該只着重工資的多少。做「錢奴」與做「樓奴」一樣不值得。當在社會工作了一個時期,如果量入為出,堅持儲蓄習慣的話,不難會有一筆資金積累。與其拿這筆錢作買樓的首期,不如考慮創業。一旦買了樓,每月都有分期付款的責任,就會不敢去冒風險,有創業的機會也不敢去把握,這就不值得。

但我亦見過有些青年人,既不進修,又不創業,有點積累,就去買名牌、去旅遊、吃喝玩樂,沒有為將來的生活早作打算。這就更不值得,不如儲蓄買樓。

我在未買樓之前,就只求實用,不理牌子,看旅遊書代替去旅遊,去大排檔代替上館子,目的就是要儲首期買樓。我並不認為我是在做「樓奴」;相反,我是想努力擺脫成為「樓奴」,以免不斷為住屋問題而困擾一生。

在香港生活,最大的開支是住屋,買了樓就一勞永逸,租樓就一世都得交租,還要被業主加租逼遷,經常搬來搬去,非常被動。供樓只是頭段辛苦,分期供樓的金額,初段常比租金高,但租金每個租約都可能加,而分期付款多是定額的,加多幾次工資之後就愈供愈不覺辛苦。因此,我選擇買樓而不是租樓,樓供滿後就不用再供,我就可以每月都有餘錢,做我喜歡做的事。再者,房地產始終是世上最佳的財富儲存工具。別的資產大都會折舊,只有土地可以永存,而且還可以隨着社會生產力的上升而同步增值。有樓收租是退休生活的最佳保障。此之所以,很多人有餘錢的時候都喜歡置業。投資者的這種偏好,大大增強了地產的升值能力。

人可以有兩種收入,一種來自工作的報酬,另一種來自投資的回報。自住物業沒有租金回報,但一樣可以有資產升值,這種資產升值,只有買了樓的人才能享受得到,租樓的人就分不到這杯羹。

此之所以,我們雖然不用急急去做「樓奴」,但亦不用為了抵制地產商而拒絕置業。在條件許可的時候,選擇置業還是勝過一世租樓的。

人口結構變 房策需調整

<轉載自2012228 經濟日報 國事港事 撰文:麥萃才 香港浸會大學工商管理碩士課程拓展總監>

雙非嬰兒成為香港問題之一,隨着雙非嬰兒的成長,對於香港的醫療及教育會造成壓力。但特區政府似乎未有周詳的計劃去應付。於是有政黨批評特區政府沒有人口政策。加上特區政府的治港班子會在今年7月換屆,剩下4個月的時間,可做的不多。批評者多相信現屆政府只會是看守的政府。

出生率偏低 人口老化加劇

早前統計處發表了2011年度香港人口普查。今次普查的內容比以往的更多,而且很值得制定政策的官員參考。

根據最新的估算,2011年底香港人口已升至710萬人,比對2010年上升了0.7%。這個人口增長速度比較溫和,自然增長有54,000人,所謂自然增長人口是指出生人口減除死亡人口,而2011年共有95,500人出生。在香港出生的嬰兒之中,究竟有幾多本地嬰兒,又有幾多是雙非嬰兒,報告之中就沒有提及。

至於2011年人口普查是截至20116月底的,所以在數字之上會與上述數字略有出入。2011年中香港人口是707萬人,其中685萬人是常住居民,其餘22萬為流動居民。因為出生率偏低,所以人口增長輕微,使到人口老化的問題加劇。

2001年之時,香港居民年齡中位數為36.7歲;但到了2011年,已升至41.7歲,比對10年前普查上升了5歲。而這人口年齡中位數有相當意義,例如以房屋政策為例,現在因應社會聲音,要多建細單位,給予市民多些選擇。但人口普查的結果,平均香港居民的年齡中位數是41.7歲,當人屆中年之時,所希望的居住的環境又會是甚麼?

發展商過去幾年,多發展大單位,以及把單位豪宅化,便是因應社會的需求。在有能力置業的市民之中,如果年屆40多歲,很可能已擁有一層自置物業,而這物業正可能是細單位。統計處的資料顯示,男性首次結婚年齡為30歲,女性為28歲,那麼如果家庭有小孩的話,小孩可能已經就讀小學,快將升至中學。因此假設家庭要改善居住環境,最大可能是要由兩房細單位,升至三房以上。而限呎地影響了大單位數目的供應。除非這些家庭無兒無女,否則很少由一個細單位搬至另外一個細單位。

單位豪宅化 迎合市場所需

為何發展商要豪宅化,除了發展商可賺取更多利潤之外,也因為這批中年的市民經濟能力較強,能夠負擔更高的樓價。

現在的樓價是否過高,市民又能否負擔?2011年工作人口的每月主收入中位數是11,000元,比對2001年的數字上升了10%。這表示香港市民收入在10年間是有上升的。至於家庭收入方面,收入升幅亦相若,家庭住戶每月收入中位數是20,500元,較十年之前升了9.6%

居住於私人永久性房屋的有364萬人;居住於公營租住房屋的有209萬人;而居於資助自置居所單位的有121萬人。而在123萬個擁有自置居所的家庭住戶中,有60.1%是沒有按揭供款或借貸還款需要支付的。那麼這六成的業主,就算樓價升升跌跌,也不影響他們能夠繼續使用物業的權利,只不過影響他們的財富罷了。而這個統計數字亦解釋了,為何在周末或深夜的電視廣告雜誌,會有大量以物業作抵押的廣告播放,因為其潛在顧客的數量龐大,商機很多!

私樓負擔重 正視房屋需求

統計又顯示要支付按揭供款或借貸還款的住戶每月付款中位數為7,000元,而按揭供款及借貸還款與收入比率中位數為19.6%。如果只計居住於自置私人永久性房屋住戶,這兩項數字為8,000元及20%。由此可見,大部分住戶的供樓負擔,仍在一個合理的水平。

至於租金開支,撇除了公營房屋的租金,租住私人住宅單位住戶開支較高,其月租中位數為7,500元,相對於收入比率中位數為25.7%。如果與自置私人永久性房屋住戶的每月供款中位數比較,其實相差不遠,只是相差500元而已。但私樓住戶供樓支出比率只為家庭收入的20%;但私樓租戶租金卻佔家庭收入的25.7%,反映租住私人物業的住戶收入不及自置物業的住戶高,但房屋開支比例卻比私樓住戶大。

在統計處的網頁有是次普查分區統計數字刊登,還有一些互動的工具,可協助用家分析統計資料。有關資料可用於教育、房屋、交通、醫療、社會服務等各個範圍之上。商界也可利用這些資料制定商業策略。因為今次人口普查有一半是透過自行填報方式郵寄或網上回應,因此回應率較佳,而資料亦較為豐富。希望政府能好好運用有關數據,制定更加符合市民期望的社會政策。

2012年2月27日 星期一

「空中棺材」運海豚 港航遭鬧爆

<轉載自 2012227日 爽報 要聞版>
 
香港航空上月16日以「空中棺材」把五條海豚從日本運到越南,一趟賺得85萬元。公司內部貼出告示宣揚「壯舉」。事件曝光後惹來動物團體鬧爆,網上有近3,000人聯署發起杯葛行動。
 
內部告示的圖片顯示,機艙內的塑膠擔架分成五格,每格僅容一頭海豚,其中兩頭灰色海豚肢體凸出,無水覆蓋。香港海豚保育學會會長洪家耀怒斥:「呢個根本係空中棺材!以前聽就聽得多,第一次見到相,港航一啲都唔知錯。」有人在網上發起罷坐港航,至昨午已有近3,000人聯署。
 
港航網頁亦有文字版告示,指貨機從大阪關西機場起飛,經香港加油再飛越南。外界估計行程最少七小時,洪家耀指關西靠近太地町,該處是聞名世界的「海豚屠場」,即奧斯卡最佳紀錄片《海豚灣》的拍攝場地,懷疑海豚來自該處。
 
飛機引擎聲令海豚痛苦
 
洪指出,海豚對氣壓和聲音十分敏感,飛機升降和引擎聲會令牠們十分痛苦,注射麻醉藥入睡後雖不會即時死亡,但最終因各樣原因死傷,「據知每10頭喺主題公園存活嘅海豚,背後就死咗100條。每條海豚身價達100萬港元,所以先肯畀咁高運費」。
 
多個海洋團體致函香港航空抗議,洪家耀上周五得到回覆,港航稱運載過程是依足國際航空程序,海豚全部生存;至周六群情洶湧後,港航再回覆指感謝各團體讓該公司知悉「海豚故事的黑暗面」,又指對於保護野生動物的行為,該公司會義不容辭,語氣明顯軟化。



香港航空內部文件圖片顯示了運載海豚的情況

還內地人以公道 顯港人質素

<轉載自 2012227日 經濟日報 國事港事 欄名: 新香港人 撰文: 耿春亞>
很抱歉,我的標題也許讓你覺得不愉快,但希望和你分享。
為兒籌謀 可憐天下父母心
「雙非嬰兒」很無辜。香港的法律制度不反對內地孕婦在港生子並享有港人身份,雙非父母希望孩子出生在香港,將來能在香港這個「他們心目中的好地方」有一席之地,可憐天下父母心,天經地義,同當年偷渡來港的香港人沒有甚麼不同。但如果政府修改規定,不發出世紙,不給雙非嬰兒香港身份,我相信沒有內地人會遊行抗議,不來罷了,畢竟這是一國兩制之下香港人制定的遊戲規則。
「自由行們」很無辜。到香港來旅遊,知道香港是個法治社會,但畢竟沒有在香港生活過,不了解那麼多的規規矩矩,來香港也是想體驗一下發達社會的文明法制成果,並不想蓄意破壞,自己的習慣不好,做的不足的地方請多多包涵。簽證是香港政府簽發的,嫌內地遊客太多,很簡單,每年少發500萬個簽證,控制一下quota嘛!不是沒有別的地方去。
置業雖難 不應推諉內地客
「買樓內地客」很無辜。香港樓價高不是今天才有的現象,香港自己人絕對是推高樓價的主力軍。此外香港樓市作為與香港股市並重的投資市場,起起落落是必然規律,也是香港社會制度優越性之一,所謂自由資本主義就包含願賭服輸的道理,投資者本身亦承擔巨大風險。再說豪宅投資市場和公居屋保障性市場,是兩個不同的範疇,不能把香港年輕人買不起房的原因歸結為內地人在香港買豪宅。香港如果不想讓內地人來買房,向北京學習,下道限房令就可以解決問題。
當然,如果問題可以這樣簡單處理,人人都能做特首了。「雙非嬰兒」涉及基本法,涉及人權,政府需要時間解決。「內地遊客」訪港消費,是香港經濟的晴雨錶,失去大批遊客,經濟將遭受打擊,不利民生。「買樓內地客」引入的個人財富,對香港社會帶來諸多經濟價值,能夠促進解決就業,增加庫房收入,間接解決一個甚至多個公屋資源的供給成本。
訪港消費 助推經濟利民生
我已來港10年,我也要在香港買樓,我也要在香港生兒育女,我也希望買到奶粉,從這些立場上,我能夠理解香港人的難處,但絕對不是怪罪於內地人就能夠解決這些問題的。特區政府如何制定涉及人口、土地、房屋、經濟、教育等方方面面的政策,必定要有審慎的態度和不斷完善的過程。給政府以信心,給內地人以公道,這是我心目中的香港人具備的素質,也是齊心協力解決問題之道。
順便說一句,我更無辜,我在內地出生,大學畢業22歲來香港,在香港讀書工作10年。所以,我既是「狗」又是「蝗蟲」。不過我相信,中國人有句話︰「不打不成交」,在矛盾衝突中建立理解和包容,「中港一家」,不會離我們遙遠。

2012年2月25日 星期六

台北札記﹕察納諍言 中國政策何足道哉?

<轉載自 2012年2月25日 明報 中國版 作者:金柚子>  
 
蔡英文主導的民進黨敗選報告出爐後,廣受黨內外各種批評,各方批評與討論議題雖多,但主要還是圍繞在中國政策上。這雖是民進黨最迫切的問題,但是制訂出符合現實並具有前瞻性的中國政策對民進黨而言並不困難,真正的難題在於民進黨無法接受批評的性格,更沒有客觀討論與研究外界批評的機制。
 
敗選報告的反彈聲浪極強,包括前副總統呂秀蓮發表的萬言書,挑明要求蔡英文回應;前陸委會副主委游盈隆則指該報告自曝其短、避重就輕,是弱智的表現。黨內精英亦透過媒體各陳己見,包括調整黨內初選制度、改變台獨黨綱等等,蔡英文亦就此發表回應,但主要焦點仍在中國政策上,言明要「從和中國的互動中找出面對中國的方法」。

路線十多年沒進展

民進黨檢討中國政策原就在預料之中,十多年來採取的仇中政策已經讓它昧於整體世界形勢的變化,黨在理論與路線上幾乎沒有任何進展。國共兩黨近幾年快速調整政策路線,現在連中共都準備好與民進黨打交道,倒是民進黨仍拒絕面對中國,在兩岸政治競合上,明顯然落於下風。

檢討中國政策其實並不難,民進黨內也有學養極佳的專家,只是這些專家提出的意見在黨內偏執的氣氛下,難以受到重視,而黨外的批評更易被指為國民黨鷹爪或是中共同路人,其僵化的性格與二十年前中共將批評者一概打為國際反華勢力與帝國主義走狗如出一轍。

自認「正確」 難接受指摘

民進黨在執政前曾是廣納各方意見的活力政黨,各方對它愛護有加,即便犯了錯誤也不忍苛責,養成了民進黨自認「一貫正確」的心態。或許是不習慣於接受指摘,成為執政黨後把黨外的反對意見視為敵人,最後連黨內的異見者都因遭到攻訐而噤聲或脫離政黨,這樣的政黨如何能集結能人智士而發展壯大?

因此,光是檢討中國政策是不夠的,民進黨必須由心胸寬大的領導人推動接納批評的黨內氣氛並建立機制,譴責用來遂行派系鬥爭的偏激言論,並廣納雅言以調整政策綱領,若能如此,台獨黨綱或中國政策何足道哉?

台北札記﹕為選舉演戲的破冰之旅

<轉載自 2012年2月25日 明報 中國版 作者:金柚子>  
 
民進黨發言人羅致政與綠營人士去大陸參加兩岸關係研討會,被外界解讀為「破冰之旅」,但這個指標性動作的實質卻只是藉機向選民證明,民進黨也具備與中共打交道的能力,若認為民進黨要藉此調整其中國政策,恐怕是過分樂觀。
 
了解中共何需在研討會

總統敗選迫使民進黨必須要調整中國政策,但參加這種行禮如儀的官式論壇最多只有宣傳作用,以此向民眾展示其面對中國的意願與能力。民進黨內本來不乏深入研究中共的學者,黨內大老與青壯派私下與北京打交道早已進行多時,要了解中共,何需在研討會聽報告、餐桌上作溝通呢?說穿了就是演戲與表態,其目的在讓選民相信即使民進黨執政,兩岸關係也不會有劇烈變化。

對於2009年曾因參加該論壇而被開除民進黨大老許榮淑、范振宗來說,黨內同意羅致政高調訪問大陸,頗有今非昔比之嘆。何以兩年多之前不行,現在卻能大張旗鼓?這不是民進黨對中國的觀念或心態改變,改變的只是選舉策略,許、范2人因選舉策略遭開除,羅致政亦因選舉策略而必須高調。

民進黨並非不了解中共,他們與國民黨所認識的中共差異不大,但其中國政策卻受制於黨內獨派的態度,更因派系運作的現實而遭綁架。而與國民黨充競爭時為路線區隔而選擇「仇中」策略,令黨內幹部去大陸或與中共官員接觸要擔心被冠上「通敵」之名。如此既不尊重專業與處處防範自已人被中共收買的心態,才是令民進黨始終不敢客觀地正視兩岸關係發展的現實問題。

從台灣政治發展與兩岸關係大局來看,民進黨「登陸」當然是好事,但外界實在不宜過於樂觀。從黨內核心人士態度觀察,民進黨現在認識到選舉時無法迴避兩岸關係議題,卻未認識到台灣未來發展同樣也不能回避兩岸關係。若黨內核心人士仍舊以為台灣只要依靠美國與日本就可完全不理會中國大陸,那麼民進黨人就算與再多的中共官員握手寒暄或溝通交流,也只是為選票演出的虛情假意而已。

2012年2月24日 星期五

港航延誤18小時 內地客拒落機

<轉載自2012224日 明報 港聞版>
 
香港航空一班由上海來港班機,昨日凌晨飛抵本港,但因較原定時間延誤近20小時,十多名內地乘客拒絕下機抗議。航空公司派員上機談判,並報警處理。雙方於停機坪擾攘4小時,最終達成協議,航空公司向每
名乘客賠償港幣350元。

上海飛港 大霧阻起飛

延誤18小時的香港航空HX235班機,原定於前日上午755分由上海浦東機場出發,同日1035分到港。惟飛機由虹橋機場往浦東機場接載乘客時,因航道被大霧籠罩未能起飛,故延至昨日零時35分方到達浦東機場,並於凌晨158分起飛,於454分飛抵香港。

飛機抵港後,機上有17名乘客鼓譟,不滿在浦東機場滯留多時,航空公司未有適當安排,一度不願下機,要求賠償。香港航空派員上機交涉,其後職員報警,經警方介入協調,雙方終達成協議,由香港航空向全機每名乘客賠償港幣350元。所有乘客已於9時許下機,並於客運大樓領取賠償金及簽名確認,涉事飛機亦已飛離香港。

港航:已向乘客提供糧水

事後有兩名來自上海的乘客在微博表示不滿香港航空拒絕道歉,並稱「原說好賠償300人民幣,竟是300港幣,最終因乘客不想耽誤行程,無奈接受賠償350港幣,以後死也不坐香港航空」。本報於微博上留言聯絡了解,惟至截稿前二人未有回覆。香港航空發言人解釋,飛機起飛前已向滯留乘客提供水及食物,並與他們商議賠償。

近日華北地區被大霧籠罩,上海浦東機場於周三(22/2)發出通告,稱「自216時許開始,機場遭遇自開航以來最嚴重的低雲天氣」,多班航班取消或延誤,部分往返航機需轉飛其他機場。大霧亦令京滬高鐵班次延誤,其中3班列車停駛。

空姐津貼納假期得直 終院受理國泰上訴

<轉載自2012224日 明報 港聞版>
  
國泰航空多年來與3名空姐就4項津貼是否納入「工資」興訟,去年在上訴庭被判敗訴的國泰,昨獲終院發出上訴許可,案件將排期開審。
 
國泰空中服務員工會發言人表示,尊重法院決定,將與律師商討終審聆訊的準備工作。

原訴為國泰航空有限公司,被告為國泰空服員工會前主席關笑華、空姐胡綺薇和何潔雯。3名被告於2008年入稟勞資審裁處,要求將國泰航空空中服務員的飛行津貼、地勤津貼、售賣免稅品佣金及外站津貼,納入法定假期薪金計算,原審時獲判首3項申索得直。國泰於09年上訴至高院,推翻所有申索,3名被告不服再上訴,上訴庭去年判3人「失而復得」。

【案件編號:FAMV45/11

2012年2月22日 星期三

保釣聯合會籌款登島

<轉載自2012222日 明報 中國版>  
 
中國民間保釣聯合會現正籌款並招募出海人員,準備再起行試圖登島宣示主權。負責人稱,日方最近的挑釁太厲害,但具體行程要視天氣和時機而定。此外,南京市政府宣布,由於名古屋市長否認大屠殺史實,暫停與名古屋市官方交往。
 
中國民間保釣聯合會會長童增對本報說,日方近期在釣島問題上不斷挑釁,現在互聯網上招募「海軍退伍人員、戶外運動愛好者、不會暈船者」出海前往釣魚島宣示主權。消息在在騰訊微博上被網友轉發,並有人聲稱願意為行動捐款。
南京停與名古屋官方交往
此外,南京外事辦昨晚公布,由於名古屋市市長河村隆之否認南京大屠殺史實,嚴重傷害南京人民的感情,南京市暫停與名古屋市官方交往。
河村否定南京大屠殺引發爭議之際,日本人河源啟一郎日前在湖北武漢丟失價值逾萬元的單車,武漢市民幫他找車、警方調派人力查案,但輿論質疑警方從不立案查中國人丟單車,是「選擇性執法」,質疑為什麼別國的單車「含金量特別高」。

2012年2月21日 星期二

青年人應急於買樓嗎?

<轉載自2012221 AM730 欄名 C觀點 作者:施永青 >
昨文指出,以現時的宏觀環境,本港樓市不似會出現大規模的衰退,希望樓價大幅回落後才入市的想法並不實際。
 
我相信,尚未買樓的年輕人看到這樣的意見一定不好受。他們覺得樓價已高得離譜,遠超他們的購買能力,沒有理由我還要說樓價會繼續升。他們一定會猜疑我在為地產商鳴鑼開道,好讓自己的代理公司多做點生意。
 
然而,樓市的起跌受很多客觀因素影響,我只能如實地說出我的評估,我不能因為想幫青年人買樓,而說樓價會跌。這只會令人有不切實際的期望,甚至作錯置業時機的判斷。
 
倫敦與紐約的樓價,很多英國人與美國人都買不起,但那裏的樓價都不似會按當地人的購買力而調整,原因是有外來投資因素的影響。香港的情況也愈來愈這樣。
 
我只有指出這個客觀現實,才能促使政府調整房屋政策,讓青年人更容易買樓。如果認為樓市即將崩潰,政府豈不是甚麼也不用做,香港也很快就會有平樓買了。這似乎更加遠離事實。
 
擺在青年人面前有兩種選擇:要麼就是努力工作,節衣縮食,儲首期買樓;要麼就是暫且不以買樓為生活目標,待將來條件成熟時,才作這方面的打算。
 
我剛出社會工作時,從不敢考慮買樓問題,一是自知一時之間買不起,二是年輕的時候有很多理想,覺得有很多比買樓更值得努力的事等着我去做。如果一旦買了樓,就會成為「樓奴」,自己的思想與行為就會受制於供樓還債的需要,人生的發展必然會受到局限。
 
當時的年輕人比較現實,知道社會上只有一小部分人可以成為業主(現時也只是一半多少少),所以都不會認為未買得起樓就是社會欠他們的,非要歸咎政府不可。現實是世上大部分地方,年輕人都得工作十年左右,才有機會首次置業,能否買得起,還得看你在事業上的進展。
 
孔子說:「取乎其上,得乎其中;取乎其中,得乎其下;取乎其下,則無所得矣。」青年人沒有家庭負累,最有條件去「取乎其上」,大可以先關心國家的前途,人類的理想。目標遠大的人,才有視野,才有學習的胃口,才能引發自己的潛力。我認識不少事業上有成就的人,年輕的時候都是理想主義者,甚少只顧一己的私利。以買樓做人生目標,只能算「取乎其中」,結果可能「得乎其下」,連買樓的目標也達不到。

我見過一些自稱拒做「樓奴」的年輕人,口中雖說不願做「樓奴」,但心中卻充滿買不起樓的怨恨,一心只想促使政府在政策上幫助年輕人買樓,關注面仍十分狹窄。思想上仍受「急當業主」的情意結所制約。一個真有理想的年輕人,何須這麼快為急做業主而自尋煩惱?

2012年2月15日 星期三

香港內地 和而不同

<轉載自2012年2月15日 明報 論壇版 作者:葛惟昆 香港科技大學榮休教授、清華大學物理系教授>
 
龍年伊始,輿壇鼎沸,一個萬眾矚目的焦點就是大陸人與香港人的關係。龍年向有龍騰虎躍之謂,也常逢動盪起伏,甚至多災多難。1976丙辰龍年之險惡,至今令人心有餘悸,2012壬辰龍年,更早被渲染成世界末日,但作為投身科學的人,並不迷信流年運道之說;作為香港大陸人,即出身大陸而定居香港的香港新人,也不相信大陸人和香港人的關係會因為一些個別事件和個別言論而蒙受傷害。縱觀歷史、展望未來,兩地和兩地民眾之間「和而不同」的理念一定會愈來愈深入人心,成為發展的大趨勢。
 
感謝孔老夫子在兩千多年之前,就提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這樣極富哲理的命題。聯想到「一國兩制」的偉大思想和偉大實踐,我由衷地欽佩鄧小平先生的政治家胸襟,領略到他以君子氣度治國的理念和風範。香港主權的回歸,最大的難題是它與內地的差異。百年分割,使香港和祖國內地從政治、經濟、法制,到文化、觀念、意識形態,都具有重大的差異。這種「不同」,是歷史的產物,也是必須面對的客觀事實。「一國兩制」則為這種差異下的回歸給出了最可行、最理想的方案。「和而不同」也正為「一國兩制」做了最好的哲學詮釋。

「和而不同」「一國兩制」最好哲學詮釋

香港與內地之不同,延續至今,但今日之不同,與回歸之前相比,已不可同日而語。今日的不同,以及與之相關聯的兩地民眾間的分歧、矛盾,甚至衝突,是在回歸的大前提下,在一國的天空下,因此不是不可調和的。香港回歸祖國,為兩地民眾的交往、溝通和相互理解提供了一個與從前完全不一樣的大背景。一言以蔽之,兩地和兩地民眾之間的關係可以概括為:「回歸是大前提,融和是大趨勢,振興是大前途」。

我理解孔夫子的原意,是指君子之間了解和尊重各自的特點、承認彼此的不同,而這種相互的理解和尊重,是彼此和睦相處、共同和諧發展的基礎。反觀小人之間,總力圖使別人與自己苟同,把自身的意志強加於人,即使在強權之下表面趨同,內心實質是不和的。「一國兩制」,就是正視和尊重香港的歷史和現實,不求全「同」,而求大「和」,這是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也為世界政治開闢了先河。如果一味求同,把內地的制度法規強加於香港,其後果必然是不能和諧、無法融和,兩敗俱傷。事實已經證明,「一國兩制」的偉大創舉,為香港展示了光明的前景,也為國家的發展提供了一個重要的契機。

一味求同是不可行的

一味求同是不可行的。有些人希望香港和內地愈一致愈好,以內地的習慣和眼光來觀察香港事物和香港人,自然會產生偏頗。不客氣地說,就是小人之見。但是把兩地的不同僵化地理解,甚至誇張、放大,也違背歷史發展的進程,必然產生消極的後果。今天的香港,已經不是外國人的殖民地,它是祖國熱土的一部分,它上面飄揚的是五星紅旗,難道它還可能一成不變、與回歸前的香港雷同嗎?香港回歸這樣一個偉大的歷史事件,必然對香港自身和整個國家都帶來深刻和長遠的影響。如果不然,回歸又有什麼意義呢?香港和祖國大陸的紐帶必然愈來愈緊密,經濟文化和思想的交流必然愈來愈頻繁、愈深入。《基本法》規定了香港的資本主義制度不變,但香港回歸到祖國的懷抱之後,必然不同於殖民地時代的香港,這是任何一個有頭腦的人都會認識和接受的事實。

港人與內地人關係問題,是回歸後必然會出現的問題,也必須在回歸的大前提下來認識和討論。這其中重要一點的就是香港的人心回歸。由於各種複雜的歷史原因,香港雖然回歸這麼多年了,但人心的回歸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在這樣的背景下,香港人和內地人有分歧、有矛盾,有時產生衝突,是很自然的事。

對任何一個地方的人,都不能以個別事件和個別人來論斷,我們要從歷史和文化的角度來概括最有代表性的特點。香港人民經受過百年的殖民統治,可以說是中國人裏受洋人欺辱最厲害也最長期的一部分。香港民眾的絕大多數熱愛祖國,鍾情中華傳統文化,也對內地民眾懷有深厚的感情。歷次天災降臨,香港民眾都踴躍捐獻,赤心可鑑、感人至深。這應當是內地人認識香港人的基本出發點。

當然,在香港人裏有沒有一部分人有崇洋媚外之類消極的方面呢?有沒有對內地人的歧視偏見呢?當然不可避免,正像在大陸也可以看到崇洋媚外,也能看到對不同地域民眾的歧視偏見一樣。因此,信口雌黃、不加嚴格區分地把香港人說成洋人走狗,顯然是荒謬的。同樣,少數內地人的文明修養不夠,或者對香港規章制度不了解,不懂得,不適應,也是可以理解的;對於這些,或對大陸個別人的偏頗言論、不當行為,予以誇張渲染,激化矛盾,也顯然是有害無利的;對自由行、「雙非孕婦」的歧視與侮辱性言論,也在製造着地域對立與群體緊張。我相信,在愈來愈多的交往中,在整個國家向現代化迅猛發展的進程中,兩地民眾之間的問題或矛盾會逐漸化解。一個無法抗拒的現實是:融和將成為不可逆轉的大趨勢。需要警惕和反對的是一些人有意無意地激化和製造矛盾,撥弄是非,唯恐天下不亂。像孔慶東這種位處最高學府的人物,更應當謹言慎行,不要讓香港民眾受傷,也給內地人士添亂,使北大校友蒙羞。

回歸和融和,是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時代的偉大事件,也必然會極大地推動國家的振興偉業。香港高度發達的金融、管理和法制,香港人的勤勉、自律和守法,都值得內地的同行和同胞借鑑、效仿;同樣,內地的飛速發展和國家動員,內地人的愛國、拼搏與親情,也會給香港人以啟示。我參觀過香港的廉政公署,留下深刻印象,它的獨立運作和執法經驗對大陸的進一步改革顯然富有教益,而內地在天災人禍面前的國家力量和在國際事務中的大國風範,也是香港人的驕傲。

長久的分離難免產生隔閡

回溯歷史長河,100多年前的香港和中國是何等的悲慘和羸弱,而今的世界又是多麼的不同。香港人和全體中國人一樣,都在經歷一個最美好的時代。長久的分離難免產生隔閡,但時代在進步,國家在發展,人心在交融,親情和理解必然會成為兩地人民交往的主流;互動、雙贏,融和、發展,必然是大趨勢、大前途。讓我們牢記「和而不同」的啟示,共同走向更加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