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0月10日 星期一

台灣為何對辛亥百年冷冷淡淡?

<轉載自20111010日 明報 筆陣版 作者:南方朔 《亞洲週刊》主筆>
 
星期一是1010日,以前的1010日,台灣的中華民國至少在形式上,尚能以民國的主角身分,在這一天大事慶祝「光輝的10月」這個日子。今年是辛亥百年,照理說台灣的中華民國更應大事慶祝及討論才是。但實際的情况又如何呢?
 
燙手山芋 原就無意大談
 
現在的台灣對辛亥實在處於一種獨特的情緒之下。100年前,辛亥革命推翻了滿清王朝,建立了中華民國,但那個中華民國卻已在1949年在中國大陸失敗被趕到了台灣,依靠着國際權力結構而苟存。由於中華民國在1949年已經失敗,就大歷史的角度而言,它只能算是近代中國發展過程中的一段插曲,由於現在的世界,乃是以主權國家為終極的實體,中華民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目前在政治上尚可階段性的共存,但這種共存必不能長久。今天台灣的中華民國在經濟上高度依賴中華人民共和國,在政治上則左閃右躲,希望將國家的分裂永久化,處於這樣的情境,辛亥簡直已成了台灣的燙手山芋。不談不對,大談特談也不對。台灣原無意大談辛亥百年,直到台灣的國安系統在今年45月間得知大陸將大做辛亥百年這個題目,台灣才臨時決定由台灣中研院的近代史研究所,趕快辦一場辛亥百年國際來和大陸別苗頭。
 
於是,我們看到了103日台灣唯一的一場「辛亥革命百年回顧」國際學術研討會,與會的學界人士只有五六十人。雖然馬英九也參加這個會,但就是炒不熱氣氛。主辦的中研院近史所所長黃永武最近去過大陸及香港,所到之處都有辛亥革命的紀念討論活動,大陸更是從北京、武漢到成都各地都有,他表示﹕「在台灣,我們是唯一一場。」「台灣學界太不注重辛亥革命!」

辛亥百年,大陸辦得很大,武漢的國際學術研討會,不但包機把學者送到武漢,甚至國家主席胡錦濤、總理溫家寶都親自出席,而台灣就只有近史所的一場小會而已,由此已可看出,辛亥百年,辛亥的主角已變。

對中華人民共和國而言,辛亥革命建立民國,它雖然不是主角,但辛亥革命拉開了中國現代革命的序幕、中華人民共和國成了後來的主角。意思是說辛亥革命儘管偉大,但它只是個階段,中華民國也只是個階段。中華人民共和國由於是後來的主角,當它的歷史位置已經穩定,不必像1949年後那樣否定前朝,這乃是近年來北京比較能客觀對待辛亥革命和中華民國史的原因。因此近年來大陸出現民國熱,真正所反映的應該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本身的穩定,它已掌握住了在近代中國的發言權,它比較客觀對待民國史,只不過是一種勝利者的寬宏大量而已。但再怎麼寬宏大量,它也不可能承認在台灣的中華民國是個主權獨立的國家,而只會承認兩岸分立只是國家未統一前的一種過渡狀態而已。

在歷史哲學裏,人們都知道所有的歷史都是當代史,歷史的事實不可能變,但解釋的角度卻常會根據後來的變化而解釋從前。今年的辛亥百年,乃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肇建迄今,形勢最好的一年,改革開放30餘年的成果,它也的確成了崛起的大國。當大國地位已定,在對內事務上有些事當然可以放寬。共產黨以前視中華民國為「蔣幫」、為「美帝走狗」,這是革命語言,現在當然已可改變。北京大事慶祝和紀念辛亥百年,乃是北京已毫無疑問的取得了近代史的正當話語位置。

重點談民國百年 閃躲心態

相對的,台灣卻顯得極為尷尬;
(一)今年是辛亥百年,又是民國百年,但台灣的國民黨卻把重點放在民國百年上,很少去碰辛亥百年。這點其實很容易理解。談辛亥百年,整個語境乃是近百年中國的革命大環境,它以全中國為場景,台灣只是很小的一部分,談辛亥百年談到最後必然離不開中國的國家統一,而這乃是國民黨一向在閃避的問題。而談民國百年,則可以表示中華民國的正當性,這也與國民黨宣傳上「中華民國自1911年即已存在」、「中華民國是個主權獨立的國家」的說法可以聯繫起來。不談辛亥百年,只說建國百年,其實是一種很微妙的閃躲心態。

(二)近年來的台灣,那種偏安心態日益增強,國民黨只想「中華民國在台灣」、「中華民國是台灣」,要把兩岸分立永遠化,這乃是我一直在說的B型台獨。中華民國這個標籤只有台灣內部選舉上的意義。國民黨用中華民國這個標籤打擊它的對手民進黨,但國民黨和民進黨其實並沒有多少實質上的不同,一個是B型,一個是A型而已。108日,民進黨主席蔡英文表示,「台灣即是中華民國,中華民國就是台灣」,台灣的民進黨以前被國民黨迫害而有仇,現在由於總統民選,選戰打來打去,相互抄襲,A型與B型已愈來愈相似,這是台灣版的「政黨趨同論」(Party Convergence)。當台灣兩黨都認為「中華民國即台灣」、「台灣即中華民國」、「中華民國是主權獨立國家」、「台灣是主權獨立國家」,怪不得台灣愈來愈不談辛亥百年了。辛亥百年是中國的問題,不是台灣的問題。問題是,沒有辛亥革命就沒有中華民國,台灣的中華民國難道是平空跑出來的?這乃是台灣不談辛亥百年、只談建國百年的歷史及知識盲點。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