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0月18日 星期二

勿為討好90後 增建公屋養懶

<轉載自2011年10月18日 經濟日報 國事港事 撰文: 沈帥青>

「你滿18歲了,申請咗未?」

這並非選民登記呼籲,而是80後、90後爭相申請公屋的現象。年輕人申請公屋,好過買六合彩,買六合彩也要花10元,中獎機會極微;申請公屋無成本又易中獎,當然人人申請以免蝕底。社會助長年輕人領公屋,會鼓勵年輕人不思進取,變相懲罰默默耕耘但無受資助人士。

人人怕蝕底 一滿18歲申公屋

在評論公屋政策前,想分享兩則友人目睹的故事︰

1.住私樓的親友,替剛滿18歲女兒申請公屋,並要求女兒暫不要找工作,以免超出入息限額。

2.鄰居公屋戶成功分戶,獲配兩個單位,其中一個只供戶主約20歲孫兒與女友同居。

以上例子或許以偏概全,無可否認,社會上仍有一些經濟有困難的單身人士,正輪候公屋單位。不過,公屋資源遭濫用,人人怕蝕底爭相申請也是實況。

房委會數字顯示,18至29歲單身輪候公屋人數,由07年的1.34萬宗,升至今年第二季的3.16萬宗。據資料分析,這批申請者三分之一為學生,申請者大多是想獨居。

單身申請者大致可分為兩類︰現時於公屋居住,以及非公屋住戶。前者已享受政府資助,與家人(父母)同住公屋;後者可能是家庭入息或其他原因,不符入住公屋條件,改以個人申請,又或是租住私樓等候上樓人士。

房委會在05年實施公屋計分制,供非長者單身人士輪候(見表),公屋聯會主席王坤認為,單身人士申請個案增多,與年輕人盼獨立的風氣有關,所以政府應增建公屋回應訴求,既然制度許可,年輕人或學生申請,也不算打茅波。

不過,這正正是公屋政策荒謬之處,因為︰

˙濫用資源,真正有需要人士受累︰社會資源有限,若公屋資源遭濫用,真正有需要人士,如房住戶、租住私樓的基層戶,便會因輪候人士競爭而要苦等。

青年要獨居 不該納稅人買單

˙納稅人無休止補貼︰現時一個公屋單位,單是建築成本便要44.2萬,這還未計算地價成本,以及長年的管理維修費補貼。中產支持適度增建公屋,助基層住戶安居樂業脫貧,但公屋是滿足住屋需要,而不是滿足年輕人的欲望。年輕人與父母相處困難,或渴望自由等理由,只是他們個人的生活態度,沒有必要以公帑資助。

˙雙重資助,世代受惠︰以現有公屋戶為例,家庭已享一次房屋資助,若再鑽制度空子,讓子女在求學期申請多更多單位,便是接受雙重資助,世世代代受惠。

˙鼓勵不思進取,懲罰上進年輕人 中原集團主席施永青指出,年輕人一到18歲便申請公屋,等同過早判斷自己不能自力更生,須接受社會援助,提早判自己死刑,若然人人爭取住公屋,只會形成「下流社會」,特首候選人應該是提倡如何帶領年輕人自力更生,而非鼓吹年輕人向下流動。這亦是變相懲罰那些沒有接受房屋資助,肯自力更生的年輕人。

特首候選人應該是提倡如何帶領年輕人上進,而非鼓吹他們申請公屋。可是,兩位疑似特首熱門候選人唐英年及梁振英,近日均提出要大幅增建公屋。

特首候選人 應鼓勵青年上流

其中前政務司長唐英年,在今年1月,批評年輕人「剛愎自用加上勇往直前,最後很容易車毀人亡」,招致80後、90後的不滿。唐英年上周便撰文提出:「青年人想有自己的空間,不少人一夠年齡就入表申請公屋……下屆政府要大幅增加公屋興建數量,以滿足不求置業只求安居市民的需求。」

疑似特首候選人的論述,是否要「補鑊」討好年輕人、以增加民望?無論動機如何,但客觀效果只會火上加油,讓年輕人憧憬更易分配公屋,鼓勵更多人未畢業便先去申請公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