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9日 星期六

在台港人百態:苦惱加監學習融入 生意難做隨意過活

<轉載自20231210 明報 加東版 中國版>

採訪時正值中午,徐百弟從淡水到台北剛辦理完一些選舉事務,與記者茶敍完又趕下一場活動。此前一天,他才到台灣大學參加會議。如此日程,是參選後常態。因此,他在淡水捷運站旁邊開設的餐廳「百弟館」目前暫時停開,記者開初就摸了門釘。

「百弟館」主張台港共融,也面向在地服務,平時有電影欣賞、聚餐,書畫等文化活動。徐百弟慨嘆,在台灣的香港人「很苦的」,但又不願公開訴說,擔心被利用。

移民署延觀察期 不知原因

「這種事情,好難跟人講,不是自己經歷過,是不會知當中的辛苦。」前香港傳媒人Bobby透露,他在申請定居時被移民署延長觀察期一年,而在他認識近年來台的港人中,「幾乎100%被延期觀察」。

「延期不是問題,問題是不知道延期原因,(移民署)要觀察甚麼。」Bobby稱,大家都補交文件,交完還是被延期,但政府又不白紙黑字改制度。今年9月有報道披露,從2018年到今年8月,44,817港人獲准在台居留,僅7916人獲定居許可。

對於有港人申請身分證因被「加監」感到氣餒,入籍台灣3年的康駿銘表示,本來台灣政府也沒有義務一定要為香港做些什麼事情,各地移民政策都會隨時間調整,「目前我看來很多的狀况是處於雙方對互相的理解並不足夠,所以就變成衝突的情况」,而且台灣前線公務員的訓練不太足夠。

康駿銘說,台港兩地雖然共同使用中文,卻是不同的社會,就連他自己也時有遇到誤解。「大家互相的認知、邏輯,其實是有不太一樣的地方。」康說香港人講話比較直接,更容易引發誤會。

Bobby也認為香港人在台灣生活要學習當地人情世故、語言藝術,不能像在香港一樣「有什麼都馬上罵人」。與台灣人交往,什麼都要客客氣氣,「先遊個大花園再鬧人」。為甚麼留在台灣?Bobby說,香港已經「回不去了」,相對而言,台灣是文化上、生活上最接近香港的地方。

林榮基店宿合一 陽台煮飯

台北銅鑼灣書店位於中山區南京西路一棟商住樓10樓一個單位,決心定居台灣的店長林榮基提到,目前生意難做,書店說不定一年內就搞不下去,一來店租貴,二來街客難上樓,而大廈又不給掛招牌,主要靠熟客和海外訂單。

目前林榮基「店宿合一」,店內一角是生活工作區,辦公桌後面擺放升牀,牀下有雪櫃等電器,還掛着他的招牌鴨舌帽和一件G2000西裝褸。該單位還有一個淺窄陽台,是他煮飯和洗滌之處。

採訪當天,有一名在希臘生活多年的武漢年輕人專程來書店探訪,穿着皮褸的他,看到林榮基的生活狀况和裝束,脫口而出「你怎麼這樣寒酸」,逗樂了林榮基和在場顧客,林稱生活要舒服隨意,開書店也是這樣。

舒適生活,也是港人在台目的。據Bobby了解,其實還有不少香港人,其實不太想申請定居台灣,他們的目標是在台灣生活,沒興趣投票,所以每兩年續一次居留證或就業金卡(專業人才就業證件),就已滿足需求。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