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自2023年12月24日 明報 加東版 中國版>
時隔數年再到台灣,沒有新聞事件的採訪任務,記者得以深入訪談朝野官民各行各業人士。在民主社會裏,觀點言論看似紛紛擾擾,但脈絡清晰,讓人體會到島內有幾點共識。
台灣大陸非一體
台灣人都希望維持現狀,而這個現狀的重點在於不被統一,「台灣和大陸不是一體」是當前很大一部分人共識。台北市民崔先生指摘民進黨多年來不斷抹黑醜化中共,製造兩岸隔閡,把台灣年輕人對「中國」保持距離,羞於自稱「中國人」。他談到家庭教育時說,女兒小時候十分困惑,於是他不斷強化身分認同:「世界上有兩個中國,一個是很大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另一個是1949年從大陸遷移到台灣的中華民國」。
實際上,深藍的崔先生沒有意識到,他也是「兩個中國」論的認同者。在台灣期間,記者接觸的無論是服務業者,或商販、政治人物、學者和普通市民,所有人都對台灣以外的地方稱為國外。在淡水找不到香港人徐百弟時,鄰居順口猜測「他可能出國玩」;辦不到手機卡時,電訊人員稱國外來的受限制;的士司機介紹,國內(全台)有9萬多輛計程車。看來「台灣主權事實存在」在民間有很大市場。
不信台海會打仗
對於大陸會不會採取武力統一手段,即便是國民黨政治人物不斷公開高喊「兵凶戰危」,宣稱2024大選關乎「戰爭與和平」,但該黨智庫執行長接受本報訪問時認定,至少當前一段時期「中共不會武統」。而記者在台接觸的人們,包括親大陸的陸配團體,都不相信台海會打仗,無論是否受當局宣傳影響,這也是普通民眾共識。反而有人提出疑惑,島內外部分政治人物或媒體,為何要不斷強調台海隨時戰爭?
新時期兩岸關係受關注
兩岸對立,交流銳減,「淺淺的海峽」又變深壑。專家學者們都相信,國民黨重新執政會讓兩岸關係緩和,「起碼大陸有個下台階」,可以順勢恢復各項措施。但他們也都認為,台灣實現普選,某程度上強化了民心的獨立。當台灣民意形成共識之後,就像美國形成對華強硬共識後,換個執政黨,雙方關係也很難走回頭。
對於台灣社會底色,北京應當十分清楚。延續20幾年的「寄希望於台灣人民」口號和政策,效果顯而易見。未來會否有新時期的兩岸關係,備受外界關注。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