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5日 星期六

美國制裁國際法院 世界再臨叢林法則

 <轉載自202096 明報 社評>

美國國務卿蓬佩奧上周宣布制裁國際刑事法院(ICC)檢察官本蘇達以及ICC的部門負責人莫喬喬科,原因是ICC展開調查美軍在阿富汗犯下的戰爭罪行。早在兩年前ICC醞釀對美軍相關罪行調查之時,美國就提出了威脅,現在美方一意孤行,將制裁進行到底,清楚暴露了特朗普政府的「美國優先」政策,實質上是「美國至上」的霸權思維,在當今全球無任何力量可以制衡美國的為所欲為,華府儼如黑幫老大,世界彷彿又重陷弱肉強食的叢林法則。

國際刑事法院是依據聯合國1998年通過的《羅馬規約》,20027月於荷蘭海牙正式成立,專責就種族滅絕罪、反人類罪和戰爭罪等罪行做獨立公正的調查和起訴,屬於聯合國系統的國際司法體系組成部分。美國時任總統克林頓2000年底離任前曾有保留地簽署了《羅馬規約》,但小布殊政府上台後,立即正式通知聯合國,美國的簽署「失效」。

美國兩年前發出威脅 ICC無懼堅持調查罪行

今次被制裁的檢察官本蘇達來自岡比亞,莫喬喬科來自萊索托,都屬非洲小國。2017年下半年他們發現,有理由相信美國有人在阿富汗犯下戰爭罪和反人類罪,準備展開調查;同時巴勒斯坦也要求ICC調查以色列的戰爭罪行。20189月時任特朗普國家安全顧問博爾頓就威脅,如果ICC展開任何針對美國和以色列的調查,美國將對其特定官員和法院本身實施制裁。今年3月,ICC不理恐嚇,授權調查阿富汗戰爭罪行指控,範圍包括美軍和美國情報官員的罪行。特朗普遂於6月簽署行政命令,批准制裁參與調查的ICC人員。

蓬佩奧6月時曾想拉攏參與阿富汗戰爭的北約盟國站在同一陣線,恐嚇說「你們的人民可能會是下一個(受害者)」,然而美國的制裁做法還是受到了廣泛的譴責。在特朗普簽署行政命令後,ICC123個締約國中,有67國聯署了由哥斯達黎加和瑞士起草的聯合聲明,表示對ICC及《羅馬規約》下的國際刑事司法體系的「堅定支持」,聲明重申,「堅定不移地支持國際刑事法院作為一個獨立而公正的司法機構的存在」。歐盟外交與安全政策高級代表博雷爾當時亦譴責美國的決定,說「在範圍與內容上都是不可接受的,而且是前所未有的」。

在蓬佩奧宣布落實制裁後,ICC締約國大會主席權敖昆指摘美方的行為是「令人無法接受的」;ICC則批評美國政府的制裁決定是對法治的「嚴重攻擊」;歐盟再度表示支持ICC;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質疑,「美國的所作所為哪裏還有負責任正常大國的樣子?」委內瑞拉外長阿雷亞薩更指美國的制裁無異於承認自己對ICC調查的罪行負有責任;聯合國秘書長發言人亦表示,秘書長對美方的制裁表示「關切」。

美國對本蘇達和莫喬喬科的制裁包括拒發入境簽證、凍結在美資產,而且制裁還適用於任何協助兩人的其他個體。本蘇達早在6月接受美國傳媒採訪時就表示,「對國際刑事法院的攻擊,也是對犯罪暴行受害者利益的攻擊,對他們很多人來說,國際刑事法院代表了正義的最後希望。」

成立18年來,ICC曾經受到各種攻擊,早年該法院的罪行調查多集中於針對非洲國家,引起外界對其只敢對落後國家選擇性執法的質疑。菲律賓總統杜特爾特2016年上台後,因在「禁毒戰爭」中的「法外處決」情况,也遭ICC調查,菲律賓因此於20183月宣布退出ICC。當時調查杜特爾特的,正是本蘇達檢察官。

美方反對ICC調查美軍在阿富汗的戰爭罪行的理由,除了美方並非ICC締約國外,還聲稱阿富汗和任何簽署過《羅馬規約》的政府都未有向ICC提出過調查要求。殊不知ICC調查並懲處的罪行,正是針對「一些國家當局不能或不會起訴時」進行干預。否則,一些超級大國就可憑藉實力,簽訂更多具約束力的雙邊協議,防止其他國家將該國公民送交ICC受審,讓該國的犯罪者永遠逍遙法外。

國際規則選擇遵守 美國優先霸權虛偽

諷刺的是,美國總是將「以遵守規則為基礎的國際秩序」掛在嘴邊,以「世界警察」的身分「替天行道」,即使是自身未加入的聯合國海洋法公約或已退出的世界衛生組織,都要插手干預,但對國際規則卻有選擇地遵守,合己則用,不合則棄。特別是特朗普上台以來,往往以「美國優先」為藉口,先後退出了十多個國際條約,退約數量超過以往任何一屆美國政府。今次制裁ICC官員,更讓全世界看清楚,美國是如何以自身國力凌駕於國際法之上,其所作所為完美展示了什麼是霸道,什麼是虛偽,什麼是雙重標準。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