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8日 星期二

中國的歐洲政策欠缺什麼?

 <轉載自202099 明報 觀點版 撰文:劉銳紹 時事評論員>

最近,王毅和楊潔篪接力出訪歐洲多國,包括最重要的法國和德國,但成效小,壓力大,還出現一些意想不到的「小逆流」。本文不是分析王、楊二人出訪的成敗,而是要探討由此而折射出來的中國外交以至歐洲政策,到底欠缺了什麼東西?為什麼外國(尤其是美國)經常Nothing to Pay(不用付出什麼代價)就可以取得成效?而中國卻是Pay for Nothing(付出代價而沒有收穫)?不少內地的理性派學者也有同感。

就香港形勢發聲 「小國」也不客氣

首先簡略回顧王、楊之行。事前意想不到的「小逆流」是,不少國家竟然直接提及香港問題,包括《國安法》,連荷蘭等「小國」也表示關注。中國一向以為,只有對華不善的大國才會就香港形勢發聲,豈料「小國」也不客氣。答案很簡單,因為國安法的範圍太闊了,外國也擔心本國企業和國民受到影響。更有甚者,很多國家認為國安法是中美角力的戰場,但卻影響全球。不少外國分析同時認為,國安法實際是中共擔心內部分裂勢力利用香港進行權力鬥爭而採取的阻嚇手段,但卻把外國人都牽扯進去,所以一定要表達聲音。

歐洲新印太戰略不是「反華政要獨腳戲」

另一個意想不到的是,王毅剛離開德國,德國就發表「印太戰略指引」,明言「柏林希望協助塑造未來的國際秩序,令其基於規則和國際合作,而非強者法則」;雖然沒有提及中國,但已意有所指。德方又說「這是為何我們正跟歐盟伙伴合作、尤其是法國,從而勾畫出以我們的原則和價值觀為目的之歐洲版印太戰略」。還有,德國現在是歐盟輪任主席國,表示將修訂歐盟的對華政策,要真正推動新的印太戰略。

這明顯是歐盟認為中國在印太地區的影響力不斷擴大。分析指出,德國表明「推行亞太戰略也在經濟上擺脫對中國的依賴」,同時要保障它在印太地區的利益。此前,德國宣布首次派出國防武官常駐越南。須知,德國與中國的關係是歐洲諸國中最重要和牢固的,而且經濟關係仍在增長中,但仍採取上述戰略轉移,背後的思考就必須注意了。

更值得注意的是,原來法國比德國更早推行它的「印太戰略指引」。這就說明歐洲的新印太戰略有一定普遍性,而不是「反華政要的獨腳戲」了。

還有一件意料之外的事。王毅訪德期間,捷克參議院議長維斯特奇爾正訪問台灣,王毅自然口誅筆伐。但德國外長馬斯在記者會上主動表明,以歐盟名義拒絕中方對上述訪問發出的恫嚇,要求中國撤回《港區國安法》。如此清晰和對立的表態,也許是中國意料之外。

中國以為財大就可氣粗

那麼,從上述變化中可以看到什麼呢?這也是中國外交政策所欠缺(至少是忽略)的東西。

其一,中國近年的外交表現,總以為財大就可以氣粗。這種政策在弱國身上可以順暢推行(例如在非洲等地的第三世界國家),在東盟或南美地區也基本有效。久而久之,中國感到對一些日漸沒落的國家也可以照辦煮碗。舉例說,中國對英國就是這種態度。李克強數年前訪問英國,帶了300億美元合約,但有指中國要求英女王接待李克強(這個要求不一定是李提出的)。不過,李克強不是國家元首,後來英國安排在溫莎堡見面。這類事例在外交界不斷積累下來,已形成「欺善怕惡」的形象。

忽略歐美理念上凝聚

其二,中國總以為歐洲是基於美國的壓力,才跟美國走在一起。殊不知,「歐美同流」既有經濟、外交、軍事等方面的共同利益,但還有不少理念上的凝聚。尤其在文化根基方面,歐洲多國都認為歐洲文明是它們的瑰寶;自從「文藝復興」之後,不單出現文化藝術的開創和提升,還有個人價值的煥發。以民主、自由、人權、法治的探索為例,歐洲遠早於美國,深層次的底蘊也比美國強;美國則有後發優勢,而且側重於應用層面。

可惜,這些都是中國最容易忽略和輕視的,經常只從可見實力的角度看歐美關係,認為美國一直在控制歐洲,歐洲才會跟中國對抗;所以,中國只要用經濟實力,適當地選擇歐洲作為美國產品的替代,就可以「分拆歐美」。這些都是表面的,體現了中國外交的盲點。中國看外國(包括效法的部分),往往是到皮不到肉,到肉不到骨。

再以德國外長維護捷克參議院議長訪台為例,他們不單基於同屬歐盟的關係,更重要的是,兩國在二戰期間是敵對交戰國,而捷克被吞併;戰後捷克也對德國人民作出殘酷的報復。但最重要的是,兩國後來都有反省,從而明白民主、自由、人權、法治的重要,並願意共同實踐。這才是真正的精神支柱,但這又是中國忽視了的。

把意識上「反共」視為「反華」

其三,在現實上,國際鬥爭從來是一種常態,我也不否認。但關鍵是必須分清政治取態和策略,更必須在思維和行動上分清。以歐美的對華政策為例,它們有一個共同點──其實它們並不反華,但卻反共;這個「共」,不是共產黨,而是共產主義。它們認為共產主義是政治病毒,但中國的實質已不是共產主義,而是國家資本主義;如發展得好,雖然對外國也許不利,但國際政治一向是在實力上進行的,西方世界目前並不擔心。

不過,中國卻把意識上的「反共」,等同反對共產黨,頭腦發熱時更認為西方世界在「反華」。所以,鄧小平提出「韜光養晦」的24字方針;江澤民提出「悶聲發大財」;胡錦濤時代實行全方位外交,以經濟為主軸,意識形態擱在一旁。但現在,中國認為不單要崛起,而且要影響甚或主導世界,這又引起內地最近的討論──中國是否過早冒尖和亮劍呢?

歐「抗融有度」 看北京能否策略行事

上述問題十分值得思考。當然,西方世界主流仍然不是杯葛或孤立中國。以歐洲為例,主要策略是「抗(衡)融(合)有度」,跟美國的「以壓為主」不同。未來中歐關係如何發展?要看北京能否冷靜和策略行事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