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4月17日 星期五

抗疫援助措施真的史無前例?

<轉載自2020417 撰文:周永新 香港大學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榮休教授>

政府推出第二輪防疫抗疫基金,涉及金額達到1375億元,其中800億元用來補貼僱員薪金,特首形容這次政府行動「史無前例」。在香港勞工福利史上,政府補貼僱員薪金,確實史無前例,與政府一貫以來實行的福利政策也有矛盾。不過,因應新冠肺炎疫情,英國、澳洲、加拿大等國家,先後推出「保就業」措施,直接或間接的補貼僱員薪金,連一向強調「自力更生」的新加坡,也為了避免企業倒閉和失業率飈升,推出補貼僱員工資。所以,特首的史無前例,用在香港也算適合,世界上卻不是什麼新鮮的事物。

應對疫情 多國補貼員工薪金

香港的疫情能否在夏季結束,連傳染病學專家也不樂觀,現在唯一可以確定的是,市民生活要回復正常,看來仍要等候一段長時間,若然學生能夠在5月陸續返回學校,家長應該感到高興。市民現在最擔心的,是經濟下滑後,多少店舖和企業會倒閉?多少打工仔會失去飯碗?而今次政府推出第二輪防疫抗疫基金,可見政府也怕失業率不斷飈升,到時才推出救亡措施,實在太遲了!况且,今年9月立法會將進行換屆選舉,政府在推行防疫抗疫措施時也不無考慮。

無論政府背後有什麼想法,這次政府在短短兩個月內,接二連三推出近3000億元的民生補救措施,總算贏得市民的讚許,對提升特首和官員的民望,也應有一定裨益。這樣,政府這次推出的防疫抗疫基金,又能否達到「撐企業、保就業」的效果?在構思上,政府又是否真的拋棄過往理財的原則,史無前例地為了保住工人的飯碗,不惜做了一些有違自己信念的舉動?經過一番思量,筆者發覺,政府這次推出的一連串補救措施,金額雖然龐大,背後的理念卻非無迹可尋,與政府一貫的做法其實也沒有違背;不過,正因如此,措施能夠發揮的效果明顯受制,而打工仔得益的程度也打了折扣。

政府仍只針對性提供援助

第二輪防疫抗疫措施中,最受關注的,是政府將會動用800億元為僱主提供薪金補貼。一向以來,政府向市民提供援助的方式,大致可用「剩餘模式」(Residual Model)來形容,就是市民必須憑一己之力解決自己的問題和需要,自己解決不了,應先尋求親友的協助,最後政府才會伸出援手;換言之,政府只應針對性地協助那些最無力自救的市民(Help for those least able to help themselves)。回歸後,雖然《基本法》訂明香港居民有享用社會福利的權利,但負責決策的官員,想的看來仍是舊有的一套,也就是政府能夠運用的資源並不是無窮無盡(not unlimited),而政府既不能滿足全部市民的要求,唯一的辦法是訂立緩急次序,首先協助那些最有需要的市民,絕對不能「一刀切」地為全部市民提供援助。

這次新冠肺炎疫情爆發,政府為了紓解民困,開始時採取的策略,還是離不開「針對性」的思維,所以第一輪設立的防疫抗疫基金,受助的是疫情爆發後最受打擊的零售業。到政府限制市民聚集,市面變得冷清,受影響的行業不斷增加,政府在第二輪基金中,於是用上210億援助其他受挫或被勒令關閉的行業。這種提供援助的辦法,政府承認難免「有所遺漏」,但給市民的印象是:只要誰大聲叫苦,誰就可得援助,看不到政府的準則。為什麼政府不參考日本的做法,補助較去年同期營業額減少一半以上的中小企?

領取工資補貼權由僱主話事

第二輪防疫抗疫基金中,爭議最大的還是政府補貼員工薪金的方法。措施公布後,勞工團體即時的回應是:僱主拿了補貼,如果同時削減僱員的工資,政府豈不變相代支部分,甚至是工人全部的薪金?政府的答覆是:這樣總好過工人被炒,勞福局長也說很難做到「滴水不漏」。政府這次願意補貼工人的薪金,雖然為期6個月,但總算打破過往的慣例,或許這正是特首所指的史無前例;不過,在打破慣例之餘,措施還是要避免「全民」的做法,所以不會如新加坡一樣,向全部年滿21歲或以上國民派發現金補助。政府可能辯說:這樣做是為了打工仔「有糧出」。但補貼僱主支付薪金,是把領取補貼的決定權交給僱主,如果僱主最終還是結束營業,僱員豈非一無所得,一分錢援助也拿不到!換言之,政府補貼僱主支付薪金,只會造成僱員受制於僱主,能否得到補貼,僱員無法話事,說得通俗一點,是任人宰割。

以目前的情况來看,中小企的老闆會否經營下去,還是要看疫情會否拖延更長的時間,至於政府補貼僱主支付薪金,應只是僱主考慮因素之一。這樣,政府可否直接援助僱員?政府的解釋是技術上做不到,但強積金成立已有20年,僱員透過強積金繳交供款,為什麼不可透過強積金收取補貼?看來最大的障礙,還是官員那種抗拒「全民福利」的思維,所以就算不同政見的工會要求成立失業援助金,政府只願意放寬申請綜援的資產限額,情願有工作能力的市民去申請綜援。但失業援助金與綜援是兩碼子事,各有不同的目的和作用,叫受疫情影響的工人去倚靠綜援,除了無法幫助他們重返就業市場外,對被解僱的工人,根本就是羞辱。

「大市場、小政府」思維仍然作祟

去年中,筆者曾在這欄呼籲政府放棄「大市場、小政府」的管治方式,原因是市民對政府的期望已不一樣,政府再不能如以往任由市民「自生自滅」,更不應相信市場無形之手可以滿足市民的需要;今時今日,香港很多民生問題,政府若不插手,根本就無法解決,例如市民的住屋困難,花上薪金的一半卻換來「家不成家」的居所,結果民怨愈積愈深,成為社會的深層次問題。

這次政府對抗新冠肺炎疫情的做法,再一次顯示,「大市場、小政府」的思維仍在作祟:所以,補救措施仍是短暫的、針對性的、見步行步的,欠缺公允和透明度,沒有顧及受助市民的感受。結果,推出兩輪防疫抗疫基金,做老闆的反應是工資補貼「有好過冇」,打工仔覺得補貼只益了僱主,失業的仍是前路茫茫,市民不覺得自己有「着數」。筆者想指出的是,若然政府仍然沿用這種「大市場、小政府」的管治思維,不但無法應對今次新冠肺炎疫情出現的危機,要徹底地解決香港的深層次問題,更是緣木求魚。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