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25日 星期二

稚者自辱民族 蠻者借勢而噬

<轉載自20161025 明報 觀點版 撰文:劉銳紹 資深時事評論員>
青年新政梁頌恆、游蕙禎在立法會的「宣誓風波」,至今仍不知如何了結。很多人認為,這是大是大非問題,不能隨便;也有不少人認為,不能因為這次「宣誓風波」而隨意扭曲制度、踐踏主流共識。由於此事角度很多,矛盾重重,環環緊扣,利害關係錯綜複雜,我嘗試再用「條塊分割法」,先把此事的主要環節一條一塊地切割,方便分析。
(一)對於梁、游兩人的言行,我會嚴厲批評。
原因有四:(1)無論他們是出於對歷史無知,還是意氣用事、明知故犯,把中國說成「支那」,也是不應該的,對民族感情造成巨大傷害,我也感到不能接受。此外,不願反省和承認錯誤,還效法某些人的語言偽術,這些都是不應助長的。(2)從策略而言,他們也十分錯誤和不智,因為隨時會因小失大,完全體現了政治智慧毫不足夠。(3)「宣誓風波」轉移了梁君彥國籍問題的視線,讓利益主義的典型事例避過討論和監督。(4)此事餘波未了,勢必造就別人乘機達至個人或小集團之利。上述4點的後果,就是逆了民意、亂了陣腳、壞了大局、傷了自己。
(二)泛民基於現實考慮,普遍未能表現出「是其是、非其非」的政治標準。泛民既反對建制派胡亂借勢,但同時對梁、游的言行不作有力的批評,未能建立理性的政治文化。也許,泛民不想進一步碎片化,也不想被建制派借勢進逼,令梁、游更陷於被動。我理解這個動機和兩難的現實,但如果在這次事件上仍然不敢有力批評,那只會繼續被激進力量牽着走。
一股強大力量正在背後發揮作用
(三)種種迹象說明,稚者自辱民族,蠻者借勢而噬,官方正抓準這個機會窮追猛打。梁振英和袁國強不惜向法庭提出緊急司法覆核,禁制梁、游兩人再次宣誓。建制派同時向梁君彥施壓,甚至不惜用他們多次咒罵的流會方式,阻止梁、游宣誓。梁君彥也傾向與建制派妥協,否定自己先前作的決定,讓梁、游再次宣誓,實質也是向政治壓力屈服。林鄭月娥又為建制派流會護航,說與泛民的流會「性質不同」,這更是隨意「搬龍門」,任由解讀,為我所用。與此同時,建制派重量級人馬空群而出,反對梁、游的政治廣告排山倒海,新聞和評論界部分人士收到提示(近乎警告),要「站穩立場」。在在顯示,一股強大的力量正在背後發揮作用,指示建制力量集中火力,按中央精神完成任務,不能讓梁、游正式成為立法會議員。
官方和建制派振振有辭,抓住一點民族大義(我也不一概否定),但實質是借勢達至其他政治意圖,把政治界線劃到更有利於管治的領域上去;乘機強化行政主導,排斥三權分立;趕走梁、游之後,杜絕港獨言論借立法會的平台擴散。總之,就是借勢壓縮「兩制」的政治空間。
(四)眼前的情况是亂鬥亂、氣鬥氣,還引出一個很弔詭的局面:從主流民意角度看,本來對梁、游兩人的言行十分不滿,民意的鐘擺傾向建制派;但當港府美其名「維護憲制」,胡亂出招之後,建制派又搞流會,人們看得清楚,他們都在落實北京的意圖,民意的鐘擺又慢慢擺向另一邊。可以說,梁、游的言論救了梁君彥,而官方和建制派的舉動又減低了梁、游兩人的壓力。官方只能維持它的宣傳攻勢,繼續狂轟濫炸。所以說,政治的勝負有時不在於自己做得怎樣好,而在於對手做得怎樣差。眼前光景,正好說明了這個規律。
建議讓兩人再宣誓一次
上面已經把此事的主要方面一條一塊地切割分析,現在不妨把這些條塊重組起來。我的目標只有一個:解結。具體的建議是:讓梁、游兩人再宣誓一次。這不是寬待他們,而是從策略上的考慮,收收放放,讓市民感到官方不是要一棍打死;如果梁、游冥頑不靈、依然故我,官方屆時再進一步施壓,也會增加民意基礎。如果官方不肯這樣做,那麼,還說什麼「懲前毖後,治病救人」?官方的強硬只說明他們希望抓住一點(梁、游宣誓的錯),不及其餘,乘機取得更多政治控制權。
不過,按現實情况而言,我可以預測沒有任何一方會接受我的意見,官方不會讓梁、游再度宣誓,而梁、游也不會退讓。未來的碰撞只會延續下去,因為中國人的政治元素裏從來甚少妥協基因,尤其是權力愈大的人,更不懂妥協的藝術,甚至認為毋須要與弱的對手妥協。所以,香港政局在可見將來只會繼續亂,內地的政治文化只會進一步侵蝕,無可避免。眼前香港人只能做的,就是努力減慢香港的下滑速度,能做多少就多少,避免你死我活、甩皮甩骨,進退有度,等待內地公民社會盡早形成,協助內地民間力量上升。
愈是高壓 反彈愈大
與此同時,北京也要知道,愈是高壓,反彈愈大。舉例說,台獨的思潮在台灣只是一小部分的傾向,長期民意調查顯示,支持台獨的人士大約只有10%,八成台灣人支持維持現狀。可是,江澤民後來推動通過《反分裂國家法》,結果支持台獨的人驟增至20%,不支持但也不反對台獨的人也有一成,與支持台獨的人加起來共有三成。
我深深記得,幾年前我到台灣觀選,台灣人對「今日香港,明日台灣」的說法毫無反應,但今年年初台灣大選期間發生「周子瑜事件」,台灣人馬上感到這句話對他們的意義何等重要,更提出「警惕今日香港,避免明日台灣」。可見,如果北京只懂得崇拜權力、財力、武力,只會進一步增加離心力。
籲各方勿只從單一角度看問題
此外,外國對香港的民主發展其實並不關心,但他們關心北京的治港政策最終連香港的司法制度也在有意無意之間被打破。港府胡亂要求司法覆核,如果北京又貿然釋法,那麼香港的司法體系就更危如累卵了。如果北京真的不計後果、不計政治成本,以為這樣可以打擊港獨、台獨,或阻兩者合流,那就只有等待碰個半死不活吧。

最後,勸喻各方不要只從單一角度看問題,這樣只會很容易墮入政治陷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