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自2016年9月19日 經濟日報 國事港事 欄名: 大國博弈 撰文: 凌鵾 經濟分析員>
在G20及東盟峰會後,中美、中日間的對抗繼續,南海、東海及薩德等成為鬥爭焦點。軍事及外交博弈全面展開。這將為東亞的地緣政局掀開新頁,新格局正隨之形成。
中國悄然提升 對抗日本水平
9月中俄按計劃在南海北部進行軍演,同時間美軍亦在關島與菲律賓之間的西太平洋進行軍演。中國則以軍演為名,急派大批軍機(包括戰鬥機、轟炸機等)前赴西太平洋,顯然是去監察美軍活動。之前俄國亦以夏威夷為假想目標進行了最新的巨型導彈試射,該武器可攜帶12個彈頭。
外交方面,繼G20及東盟的博弈(見本欄9月14日《峰會博弈‧美孤立中國反被孤立》)後,美日尤其日本仍對南海仲裁案死纏不放。新任防相稻田朋美在訪美致辭時更表達強硬態度,指日本會與美國一道在南海巡航及進行軍演。據報之前日本還曾以廉價售武為餌,引誘印度在南海問題上表態反對中國。
故中日矛盾看來將嚴重激化:中國曾表明若日本巡航南海中國將不會坐視。當然對美日還要聽其言觀其行,看看有無實際的挑釁性巡航行動。與此同時中國已悄然提升對抗水平:日前迅速及主動地宣布了4艘海警船巡航釣魚島,且透明度甚高,把船隻的號碼清楚列出。
雖然此前中國船隻已多番巡釣,但都只由日方公布。這次首度自行報料雖未算是行動升級,但卻是恣態升級,意在顯示巡釣的常規化和凸顯中國對釣島的管治權,亦即以行動反駁了美國的由日方管治說法。
可派人登釣島 擴東海油氣開發
現時就看中國會否再把抗日行動升級,首先要看兩個外交事項的進展:中日間就海空聯絡機制和東海油氣開發的商談,和年內能否如計劃舉行中日韓三邊峰會等。周前在東京舉行了三國外長會,目的主要是為峰會鋪路,而聯絡機制的協商便曾因關係惡化而擱了兩年。
此外,中國還有其他對付日本的重手招數,包括:(一)派人(如漁民等)登釣島,並在島上設立標記甚至建燈塔、氣象站等設施。這等於實際佔島,將挑戰美國底綫和有引發衝突的可能。
(二)擴大東海油氣開採範圍。日本對中日東海海域有所謂中綫劃分的設想:東面屬日西面屬中,但中國不予承認。目前中國的油氣田如春曉等都在綫西,而日本均以太接近中綫會抽走綫東油氣蘊藏為由表示反對。過去中國為了息事寧人對有關油田的開採活動只做不說,以免刺激日本,近年因中日關係惡化才公開其事。現時可做的是擴大綫西油田數目,和開發綫東油田。這樣日本必暴跳如雷,對中國來說由於不在美日安保條約範圍內不會踏美國底綫,風險較小,且可直接帶來經濟利益。
(三)冲之鳥礁護漁。日本擁有冲之鳥礁主權,並以此為由宣布也擁有海域經濟專屬區,不准外國漁船進入捕魚。並因此與台灣發生矛盾,馬英九在位時曾派船護漁。中國可號召漁民前往捕撈並派船保護,並涵蓋台灣漁民。
(四)提出琉球歸屬問題。近年有一些內地學者指出琉球在二戰後美日私相授受而歸屬日本,並不符合國際法。與釣魚島由美國不當地撥歸日本性質類似,故中國應考慮提出反對。這是一枚外交「核彈」,不單會大大刺激日本,也將挑戰美國的霸權。
(五)加大中國企業參與北方四島開發建設力度。日本聲稱擁有的北方四島現歸俄國所有,幾年前俄方招商開發時中國企業參與,便引來了日本的不滿。此舉還可強化中俄在共同抗日上的合作。
日動南海 華動東海回禮
無疑,中國要對付日本的招式甚多,除上述的幾項外還有許多經濟及外交手段可供選擇。上述中以東海油田開發及冲之鳥礁護漁為首選,風險較低且還能強化中國在東海及台灣東面外海的監控能力,同時又有經濟收益。還須考慮東海、南海鬥爭的軍事戰略因素。
東海接連台海乃中國重點防守之域,涵蓋在解放軍岸基火力之下,日方不易進入。南海大部分海域都離大陸較遠,但日本要遠程參戰吃力不討好,故早有官員指出日本對南海事態只能作道義支持,而要實際行動則力有不逮。
日本涉足南海對中國是好事,可分薄其軍力「拉開來打」,並在日本與南海間部署截擊。還有更狠一招是「日動南海我動東海」。
中日關係看來又到了十字路口,何去何從日方宜三思。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