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地產新聞中的熱話,一定離不開居屋可能恢復興建,市場普遍預期特首於10月的施政報告中宣布復建居屋的決定。首先,筆者並不反對政府資助市民置業,原則上,這並不是一個單純的房屋或經濟問題,更加牽涉到政治。政府的任何資助,都是利用廣大市民的資源去補助社會上另一部分特定的受助人士,似是一種福利,是一種資源分配的事情。不過,居屋應否復建,政府在過去不斷持否定態度,認為「置安心」才是居屋的升級版。如果政府突然打倒昨日的我,就必須清楚回應筆者下列的疑問。
當政府不斷強調樓市有周期,外圍因素又會惡化,利息又可能會升,買家買樓要量力而為;金管局又收緊按揭,減少買家的入市能力,潛台詞好像告訴大家現在樓價屬高位,不要急於買樓,可以要等到回落後才買。
樓價續升 鼓勵高位接貨?
如果這個推論離事實不遠,政府現時宣布復建居屋的話,由規劃到落成,估計最少3至5年才能出售。到時樓市可能如政府估計,已經自然下滑,居屋的再出現只會增加樓市下跌的壓力。相反,政府坐言起行,特事特辦,打破一切阻力,全速推行,甚至不惜取消「置安心」計劃,利用現有熟地立即興建,趕及在樓市未爆破前推出市場,結果居屋樓盤反應熱烈,申請人遠超預期,又要抽籤決定「幸運兒」。這樣的話,政府豈不是又變成推動買家高價接貨。
更不幸是,抽籤並不確保最有需要的人優先獲分配單位,更加不能避免一部分經濟能力不足的人士,在高價買樓後遇上經濟環境惡化,樓價下跌的同時,遇上失業,或重複沙氏時期,負資產令人透不過氣的悲劇。究竟政府的立場是怎樣?必須清晰告訴大家,否則對市場每個置業者都不公平。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