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24日 星期六

70年前被迫以戰止戰 70年後選擇實力避戰

 <轉載自20201025 明報 社評>

朝鮮戰爭70周年,北京舉辦了重要紀念大會,觀乎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大會上的講話,對外對內都傳遞了重要的信息。講話沒有點名攻擊美國現任政府,但處處數落侵略者必敗,更大的篇幅着眼於對內鼓舞人心,要壯大綜合實力,擺脫落後就要捱打的局面。其實,美國和中國都沒有誘因再次兵戎相見,中國要加強綜合實力,以實力避戰,將美國動武之念頭拒於千里之外。

在新中國成立第二年,百廢待興,朝鮮就發動內戰徵求中國意見,未獲中國支持,朝鮮軍隊625日揮軍南下,美軍第七艦隊在3天後駐防台灣,翌日中國政府譴責美國侵略朝鮮、台灣和干涉亞洲事務。美軍9月大規模在仁川登陸,將朝鮮軍隊趕回三八線北面,直抵中朝邊境的鴨綠江,並派軍機轟炸中國東北,造成平民傷亡。習近平在回顧這段歷史的時候說,當帝國主義侵略者將戰火燒到家門口,就得以戰止戰、以武止戈。

二十萬將士成白骨 換來美國簽停戰書

任何戰爭都是慘酷的,朝鮮戰爭對中國來說,特別殘忍,中國軍隊在沒有炮火掩護下對美軍發動攻擊,在武器裝備懸殊之下,只能用血肉之軀去堵敵軍的槍眼,血流成河的慘劇比比皆是;在戰爭初期完全沒有制空權的情况下,慘遭美軍狂轟濫炸,死傷枕藉。最後,中國犧牲了19.7萬將士,換來美國停火。

習近平在總結中國軍隊能夠以弱勝強的意義時表示,這一戰,換來山河無恙、家國安寧;東亞病夫的帽子徹底扔掉,中國人民揚眉吐氣;彰顯了中國的大國地位,並且塑造亞洲乃至世界的戰略格局。當他講到:「西方侵略者幾百年來只要在東方一個海岸上架起幾尊大炮就可霸佔一個國家的時代一去不復返」,獲得紀念大會與會者經久不息的掌聲。

然而,這是一場「糊塗」的戰爭,即使打了將近3年,交戰各方損兵折將百萬,但中美雙方從來沒有向對方宣戰,19537月三方簽訂的是停火協議,而不是和平協議。嚴格來說,這場戰爭美國沒贏、中國沒輸,只是暫且停火,中美雙方在此後幾十年在越南繼續對抗,在美國圍堵中國和中國反圍堵之間繼續明爭暗鬥。

停戰67年後,中國高調紀念這場戰爭,西方的報道多認為中國在做民族主義宣傳,以好戰的言辭做政治動員。是耶非耶,習近平的講話確實將重點放在中國今天的處境和未來的發展,他呼籲國民必須有捨生忘死的血性、不畏強暴的風骨、萬眾一心的精神,以抵禦可能發生的侵略,這些都是陳義甚高的大義凜然,關鍵在於如何發展,習近平闡述勇於創新者進,善於創造者勝,他說面對風險挑戰和各種阻力壓力,中國人民總能逢山開路、遇水架橋。講的是中國軍隊在朝鮮戰爭中的經驗,同時也可以理解為今天中國面對的壓力和挑戰,也可以用大智大勇的創新智慧來解決問題,並不一定非打不可。

如果西方人認為習近平所講的,「落後就要捱打,發展才能自強,中國必須要堅持推進經濟社會發展」,是民族主義宣傳,中國人會認為這樣的民族主義放諸四海而皆準,也許是因為西方人沒有像中華民族所經歷過的百年恥辱,關鍵是中國富強了有沒有擴張的野心。

落後就要捱打 實力能夠避戰

習近平在講話中確實講了,任何一個國家、一支軍隊,如果侵略擴張,必然會碰得頭破血流;中國人民已經組織起來了,是惹不得的,如果惹翻了,是不好辦的;還說中華民族是嚇不倒、壓不垮的。這些言辭西方人聽起來好像是十分好戰,但講的是內部不怕外來侵略,而不是要去對外發動侵略戰爭,美國政客對此十分忌諱,可能是以本身的思維模式來量度中國的君子之腹。

事實上,中國目前確實面對十分嚴峻的威脅,美國在全方位遏制中國的發展速度與步伐,不惜打台灣牌和愈來愈頻繁的軍事挑釁,習近平在講話中提到:「決不會坐視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受損,決不會允許任何人任何勢力侵犯和分裂祖國的神聖領土。一旦發生這樣的嚴重情况,中國人民必將予以迎頭痛擊。」警告的信號十分清晰,但還是沒有點名美國。

中國和美國的關係,和70年前不能比擬,現在雙方在經貿關係上有共同利益,雙方也十分清楚,即使是打貿易戰,也會導致全球的經濟發展停滯不前,更何况是熱戰,而且,中美兩國的人命都比以前矜貴得多,誰也不可能以付出大量軍隊的性命作為代價去發動戰爭。

中國在高調紀念抗美援朝出國作戰,目的是為了鼓舞國民士氣,表達渴望和平、珍惜和平,秉承不想戰爭但不怕以戰爭保家衛國的精神,畢竟在這個年代,以實力避戰,才是利國利民之道,當然也要理直氣壯地說不怕戰爭,否則還真的有可能再一次被欺壓到家門口。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