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自2015年3月2日 明報
觀點版 撰文:林泉忠 台灣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
台灣國立政治大學選舉研究中心日前發表調查分析,「台灣人認同指數」增至歷史新高,同時傾向終極獨立者領先傾向終極統一者的比例,也創了新高。為何當中國強勢崛起之際,台灣反而更不願當「中國人」、更不願意與大陸統一呢?
回顧30年來台灣民衆身分認同及國家認同的趨勢與同時期中國的發展趨勢,會得出一個有趣的對照圖。台灣本土認同的擴大起源於1980年代,同時期是中國走向「改革開放」的第一個10年。直到1990年代初台灣的本土認同者仍非主流,台灣行政院大陸委員會於1993年所做的民調,顯示當時有48.5%的台灣民衆自稱「中國人」,稱既「是台灣人也是中國人」的佔32.7%,選擇自稱「台灣人」的僅16.7%。
「八九」中國民主運動期間,和香港市民一樣,台灣人民也誠心支持,數千年輕人參加了在中正紀念堂廣場舉辦的「血脈相連 兩岸對歌」的聚會,令人動容。然而,中國政府無情鎮壓了民主運動,兩岸三地同心期待的「民主中國夢」碎,台灣民衆的認同發生轉向。短短幾年,到了1990年代末,台灣社會自認是「台灣人」的已成為主流。
進入21世紀後,中國迎來「中國崛起」飛躍期,台灣則選擇了主張台灣獨立的民進黨籍總統陳水扁,兩岸分道揚鑣的趨勢日益明顯。2008年國民黨重新執政,儘管馬英九堅持捍衛中華民國尊嚴與強調中華民族利益,卻也無法扭轉台灣社會對大陸離心力的趨勢。此一趨勢也印證了台灣離心力並非台灣某領導人所能左右,而是台灣社會的人心所向。
如今香港社會的離心力經「普選」風暴後也升到歷史新高,不過北京仍然把責任推給他人,說是「外國勢力」的陰謀,「香港年輕人被利用了」,與早年批「台獨」或「八九學運」,同一思維。
擺在人們面前的事實是:倘若北京仍堅持拒絕民主、繼續壓制新聞言論自由、繼續壓制香港民主運動,台港人心只會愈走愈遠。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