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28日 星期二

化解美國經貿攻勢 中方「以戰止戰」奏效

<轉載自20251028 明報 社評>

中國、美國第五輪經貿磋商達成基本共識,具體細節有待確定,過去一個月的緊張對峙局面,相信有望暫時緩解。回顧中美這一回合的經貿交鋒,9月底美方推出「穿透式監管」措施,變相擴大對華出口限制,無疑是令事態顯著惡化的關鍵,只是美方並未料到,北京會祭出「稀土牌」,仿效華府經貿戰招數,直擊美方要害。經此一役,華府即使想展開新一波攻勢,相信也會有較多顧慮。中美貿易戰風起雲湧,中歐經貿關係同樣因為稀土問題及荷蘭政府接管安世半導體而趨於緊張。雖然荷方否認因應美方壓力而為,但北京以行動證明不會被忽悠,稀土牌殺傷力之大,正正提醒美國陣營盟友,想清楚幫助華府打壓中國的代價。

以彼之道還治彼身 中國稀土牌抗美國

4月美方發起關稅戰以來,中美先後舉行過4輪經貿磋商,剛於周六周日在大馬吉隆坡舉行的磋商是第五輪。根據中方說法,中美代表就美國對華海事物流和造船業301措施、延長「對等關稅」暫停期、芬太尼關稅及執法合作、農產品貿易,以及出口管制等問題,進行了富有建設性的交流磋商,就解決各自關切的安排達成基本共識。美國財長貝森特則說,此番貿易談判制定了「非常成功的框架」,討論包括採購美國農產品、TikTok、芬太尼、貿易、稀土及整體雙邊關係等議題。外界預料中美元首在本周韓國亞太經合峰會會晤後,將公布協議內容。

觀乎中方談判代表會後說法,美方表達的立場雖強硬,但中方堅定維護自身利益,最終得出的磋商成果來之不易,需要雙方共同維護。有關說法顯示,中方認為已化解美方這一輪攻勢,反而擔心美方變卦不肯「共同維護」。

特朗普善變難測,即使是原先談妥了的協議來到其案頭,也可能突然被他「大筆一改」,協議細節一日未公布,始終無法作準。不過近期中美經貿交鋒,全世界已清楚看到,稀土供應和農產品採購問題,是當下特朗普的「死穴」。貝森特稱,預計中國將暫緩稀土出口管制措施一年,以及恢復購買美國大豆,美國則不會向中方加徵100%關稅,惟既然中方強調是就「解決各自關切的安排達成共識」,相信美方在暫緩對等關稅、入港船舶額外徵費,以及技術出口限制等問題上,亦將相應向中方讓步。

本回合的中美經貿角力,始於上月美方更新「實體清單」,將涉及無人機、智能技術及軍民兩用領域的數十個內地實體納入其中,實施技術出口管制,其後更於929日推出所謂「穿透式監管」,將技術出口管制範圍從實體清單上的企業,擴大至它們直接或間接持股50%以上的子公司,不管這些子公司從事的業務是否跟國家安全相關。就在有關措施公布後,荷蘭政府旋即展開司法程序,以國安為由,引用冷戰時代亦鮮有使用的法例,宣布「接管」由內地企業聞泰科技持有的荷蘭安世半導體(Nexperia)及其全球30個主體一年。本月初,美方還宣布,所有中國籍、中國造以至中國企業經營的船舶,只要進入美國港口,就額外重徵「港口服務費」。

特朗普慣用的勒索伎倆,是以關稅或所謂「制裁」等措施,憑空製造施壓籌碼,但中方已深諳其策略,更能以其人之道還治彼身。109日,北京宣布稀土出口管制新措施,只要境外物項含有中國稀土技術或成分價值佔比超過0.1%,即須向中方申請許可,有關做法正是仿效華府之前打壓華為所採取的「美國技術含量」出口管制;其後公布的額外徵收美國船舶港務費措施,將「美資持股25%以上」的船舶納入徵費範圍,則跟美方的「穿透式監管」異曲同工。

中國在稀土市場佔壓倒比重,一方面是數十年致力發展相關產業及技術的結果,另一方面則是西方多年來嫌不環保及成本高而不去開採所致,即使現在重建稀土產業,也要多年才見到效果。以往西方視中國為世界工廠,以低廉價錢便能買到中國稀土,情况其實一如1970年代石油危機之前,西方得享中東廉價石油供應一樣,市場完全向需求方傾斜。現在中方不過是伸張供應方在稀土市場上應有的話語權,而不是全面由西方話事。事實上,中方並不介意西方加強開採稀土,因為如果西方肯自行開採,若要抵消偏高生產成本及有利可圖,稀土在國際市場的價值亦需升至較為合理的水平,只要市場調整穩步有序,中方也可受惠。事實上,對於美國、澳洲最近拍板85億美元稀土協議 ,外交部便表示,稀土資源豐富國應該採取主動角色,穩定自身供應鏈。

中歐關係雖受牽連 須提醒莫助美制華

今次是貿易戰爆發以來,中方首度仿效美國「長臂管轄」做法,以稀土為切入點,推出反制措施。歐洲作為稀土主要買家,對中方出口管制表示不滿,雙方同意盡快召開「升級版」中歐出口管制對話機制會議,化解分歧。中歐關係因稀土問題進一步緊張,然而雙方仍有不少合作空間,只要歐洲不在中美經貿角力選邊站,相信北京也樂意顧及歐洲利益。

由俄烏戰爭到稀土問題,美方不斷慫恿歐洲「制裁」中國企業,一些歐洲政客似乎也樂於附和;安世半導體事件,雖然荷蘭政府堅稱跟美國無關,但中方官員表示,荷蘭法院公開的文件顯示,荷美雙方曾就「穿透規則」溝通協調過,美國還向荷蘭提出更換安世半導體華人總裁及「調整治理結構」等要求。當年加拿大作為美國盟友,在拘控孟晚舟一事上如何配合華府,並非詭辯一下就能蒙混過去。北京今次提出的稀土出口管制出手雖重,但可以提醒美國盟友,不要因為華府軟硬兼施就配合制華、以為損害中國利益不會有嚴重後果。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