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9月14日 星期四

一帶一路10周年 用事實拆穿謊言

<轉載自2023915 明報 觀點版 撰文:趙會榮 中國社會科學院俄羅斯東歐中亞研究所研究員>

今年10月中國將舉辦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屆時共建一帶一路國家政要、各界代表和國際組織負責人將齊聚北京,共同總結一帶一路倡儀提出10周年的合作歷程,擘畫未來發展藍圖。

一帶一路是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於2013年面向世界發出的合作倡議,體現中共十八大以來中國外交主動創造和開放包容的合作精神。然而,一帶一路建設10年並非一路頌歌、滿地鮮花;伴隨着建設者汗水與心血的還有各種質疑和雜音,其中最典型的大概是所謂過剩產能轉移論、債務陷阱論、環境污染論。

那麼10年過去了,這些說法是真是假?筆者主要從事東歐、中亞問題研究,這裏就以東歐、中亞國家為例一探究竟。

產能合作優勢互補 助他國經濟造血

東歐、中亞國家因蘇聯時期的產業分工,在獨立以後不同程度上面臨經濟結構單一、產業結構失衡問題,因此都把建立獨立自主和比較完整的經濟體系作為發展目標,希望引進本國稀缺的產能合作項目。

在這種情况下,中國一些具比較優勢的技術和產業受到他們青睞。例如,吉利集團與白俄羅斯重型礦山機械製造廠、白俄國家零部件集團合資公司,組建了合資企業——吉利(白俄羅斯)汽車有限公司,填補了白俄汽車產業的空白,產品除了滿足白國內市場需求,還向俄羅斯出口;中石油運用先進的伴生氣回收技術,令幾近荒廢的哈薩克阿克糾賓油田重新煥發生機,年產油氣作業當量3000萬噸,直接和間接為當地解決約2萬人就業。

近年,東歐中亞國家爭相與中國在光伏、新能源汽車、生物科技等領域開展合作。這也表明,中國與東歐中亞國家的產能合作實現了優勢互補,增強了對象國經濟的造血功能。

沒有國家稱落入債務陷阱

中亞國家處於內陸,交通基礎設施欠發達,內外交通不便;然而,由於投資規模大、建設周期長、資本回收困難,很多國家都不願意投資基礎設施。中國把設施聯通看作國家發展的必要條件,提出「六廊六路多國多港」,大力發展中歐班列和雙西公路(中國西部到西歐)。哈薩克藉此打破交通閉塞狀態,成為歐亞交通樞紐,並通過中哈連雲港物流場站,取得太平洋出海口,向東南亞出口貨物。烏茲別克因為中國公司承建的安格連-帕普(Angren-Pap)電氣化鐵路,實現了費爾干納谷地(Fergana Valley)與中心地區的鐵路聯通。

除了鐵路,中國企業還參與了中亞國家的公路、管道和電網建設。中亞國家依靠中國援助、貸款和投資,大幅改善了本國的基礎設施面貌。

截至目前,不僅沒有一個國家表示落入所謂的「債務陷阱」,而且紛紛向中方提出開展新的貸款合作項目。今年5月首屆中國-中亞峰會召開後,中國國家開發銀行與哈薩克開發銀行、烏茲別克外經銀行、塔吉克儲蓄銀行分別簽署兩份貸款協議和兩份合作文件,涵蓋中小企業、農業、產能合作、社會民生等領域項目合作。

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基本上是發展中國家,如何平衡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是各國高度重視的問題。中國提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核心之一是堅持綠色發展。中國政府要求,境外中國企業在項目開展前,必須評估環境影響、制定環境保護計劃、遵守當地環保法律,將對環境的不利影響降至最低。

據中白工業園(位於白俄羅斯)前首席執行官胡政介紹,為減少園區開發對環境的影響,園區拉起近3000米的生態保護紅線,用航拍器監控開發過程,防止誤伐;伐樹產生的沃土,收集後全部交給白俄政府。中白工業園完全保留了園區範圍內的15個村莊和13個種植園,綠化率近50%,獲得歐盟環境管理與審計計劃證書。中國在哈薩克的奇姆肯特(Shymkent)煉廠現代化改造工程,不僅大幅提升了哈國原油加工能力,結束了哈國不能生產高標號燃油的歷史,而且多次獲得哈總統頒發的安全環保獎項。

10年合作 成績亮麗

10年來,中國已與152個國家、32個國際組織簽署了200多份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文件,與共建國家貨物貿易進出口額、非金融類直接投資額,年均分別增長8.6%5.8%,與沿線國家雙向投資累計逾2700億美元。這份亮麗的成績單,表明中國兌現了互利共贏、共同發展的承諾,一帶一路已成為具強大吸引力和影響力的重要合作平台。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