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29日 星期六

「美長期對華競爭成型 未來10年科技決勝」 8大學者內地期刊撰文 預判美選對中美前景影響

<轉載自2024629 明報 加東版 中國版>

美國總統大選會如何牽頭中美關係走向,是中美專家的重要關注焦點。王緝思、賈慶國等內地8名頂尖國際關係學者今年3月在中國知名期刊《國際經濟評論》共同發表「美國戰略探析與中美關係前景展望」系列文章,各自闡述對中美角力趨勢的觀點。系列引言總結稱,美國以長期競爭為主要基調的對華全面競爭戰略已基本成型,科技競爭將是兩國未來10年戰略競爭的關鍵「戰役」,美國大選雖會製造新的不確定性,但中美關係總體穩定的局面不會出現根本變化。明報記者 【美國大選與中美關係前瞻系列】

王緝思:四套邏輯奠定中美難復舊交

8名撰文學者是王緝思、賈慶國、唐永勝、倪峰、朱鋒、謝韜、達巍和李巍,他們都是內地研究中美關係的知名專家(見表)。其中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前院長王緝思的文章以「中美角力背後的四套邏輯」為題,他主張可從4個「相互交叉的變量和視角」來解讀中美關係為何走進長期困難時期:(1)兩國實力消長;(2)兩國意識形態、政治制度對立以及文明、文化差異;(3)國際大環境變化;(4)中美兩國的國內政治構成。

王緝思強調以上任何一個因素都不能獨立解釋中美關係變化,但以第四點屬「變動最大、影響最大的因素」。他解釋,當今美國的政治極化和社會分裂,主要來源於美國經濟結構的變化和收入分配的失衡——2008年金融海嘯促發美國右翼(茶黨)和左翼(佔領華爾街)的民粹主義政治運動,反映美國階級矛盾和不同政策觀念,卻被(涉及美國黑人和拉美裔的)族群矛盾和身分政治所掩蓋,造成政治鬥爭的扭曲和戰場的轉移,把美國帶向困境和分裂。他質疑美國共和、民主兩黨的政治精英都「諉過於人」,企圖通過誇大外部威脅恢復國內凝聚力。故在大選年期間,預料兩黨候選人將競相宣示對華強硬態度。

與此同時,中國「全面加強了黨的領導……與美國和其他西方國家的敵對勢力展開堅決鬥爭,維護中國的意識形態安全和政治安全、政權安全和制度安全」,惟美國和部分西方國家變本加厲打壓中國。王緝思認為,根據以上邏輯推導的結論是,中美關係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不可能恢復到21世紀初的交往深度和合作水平,惟兩國各自的長遠利益和戰略考慮,決定兩國必須避免戰爭,同時維持一定程度的經濟合作和社會交往。

中國社會科學院美國研究所所長倪峰則撰寫「美國對華全面競爭戰略與中美關係」一文,從下述四條基本線索剖析,主張美國「以中國為戰略競爭的重心、以長期競爭為主要基調的對華全面競爭戰略」已基本成型:

(1)在經貿領域對中國實施漸進性、有選擇的「脫鈎」:拜登政府以「去風險化」代替特朗普政府率先提出的「脫鈎」概念,但本質上只是脫鈎的委婉說法;

(2)在地緣政治領域複製冷戰時期美國應對蘇聯的做法:拜登政府加強雙邊同盟和少邊伙伴體系,「實質上就是通過疊牀架屋的盟友、盟伴體系將中國包圍起來」,目的近似冷戰時遏制(圍堵)蘇聯戰略,「對中國實施成本強加」;

(3)在美國國內激活美式「軍國」體制:提出「全政府」概念,試圖改變「政出多頭」亂象,統一步調,動員所有資源與中國進行戰略競爭;

(4)大力推行意識形態和價值觀外交:渲染西方世界注定無法與中國和平相處,以此來進行國內和國際動員。

倪峰認為,中美競爭最終取決於國力比拼,中國的經濟結構門類齊全,也是世界上最大的貨物貿易國,在某些產業可替代性較低,具備一定的外部被依賴性,因此美國短期內很難與中國全面切割,更無法阻斷中國與世界其他地區的廣泛聯繫——換言之,「反脫鈎」應成為中國最主要發力的領域。

中國人民大學美國研究中心主任李巍在文章標題直接點出「科技是中美戰略競爭的最關鍵『戰場』」,他由2017年底特朗普任內首份《國家安全戰略》正式將中國定位為「戰略競爭者」談起,指出在近6年以來美國連續兩屆政府先後發動「三大戰役」:關稅戰、科技戰和金融戰,試圖在市場、技術和資本三方面削弱中國的「世界工廠」地位,全面遏制中國經濟發展。

李巍認為,「三大戰役」旨在通過政治手段,加大中國的產業離心力,推動全球產業格局的重組,削弱中國在全球產業鏈的樞紐地位,尋求實現中美經濟關係的「去相互依賴化」。他形容未來10年中美將展開戰略競爭的「決勝局」,即如果期間美國未能遏制中國崛起的戰略態勢,中美將在新的力量對比中形成新的戰略平衡。

在這10年「決勝局」中,科技競爭將是關鍵因素。李巍分析指,中美的科技競爭分為「技術創新」和「技術應用」兩個維度。他指美國在技術創新生態未受太多影響,但由於大量產業轉移和國內產業衰落,美國在技術應用和技術產業化上受較大負面影響。故拜登政府在半導體、人工智能、太空等領域大力開展科技外交,構建跨國科技合作網絡,以提升自身在科技領域的引領能力。

相比之下,中國具有強大的產業基礎和完善的產業生態,但在基礎科學、人才引進、開放程度、社會氛圍等多個方面存在各種不足,不利於進行顛覆性的技術創新。一旦美國聯合其他西方國家形成排華的科技聯盟,切斷中國技術的海外來源,中國依靠一國之力進行系統性科技創新將面臨極其高昂的成本。



2024年6月27日 星期四

國台辦:「台獨」分子棄分裂可免刑責 海基會:與政院同立場 陸無司法權

<轉載自2024627 明報 加東版 中國版>

大陸上周發布22條意見作為「台獨」定罪量刑規範,國台辦發言人朱鳳蓮昨(26)在例行記者會上指出,國家依法懲治「台獨」頑固分子分裂國家、煽動分裂國家犯罪,具備堅實的法理基礎和充分的法律依據,是捍衛國家主權、統一和領土完整的應有之義,凡是以身試法的「台獨」頑固分子,不管其身在何處,國家執法司法機關都將一追到底,依法嚴懲。

《意見》如何對台生效 朱:法律依據充分

大陸中央政法系統五大機關上周聯合發布《關於依法懲治「台獨」頑固分子分裂國家、煽動分裂國家犯罪的意見》(下稱《意見》),台灣陸委會回應「兩岸互不隸屬,制裁非法無效」。對於《意見》如何對台灣產生效力,朱鳳蓮昨表示,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這是無可辯駁的法理事實,也是國際社會普遍共識。國家依法懲治「台獨」頑固分子分裂國家、煽動分裂國家犯罪,具備堅實的法理基礎和充分的法律依據,是捍衛國家主權、統一和領土完整的應有之義,也是維護兩岸同胞共同利益和中華民族根本利益的正義之舉。

對於島內一些過去曾主張「台獨」、但目前立場已發生轉變的人,大陸方面是否還會追究其刑事責任;朱鳳蓮表示,《意見》嚴格依法制定,堅持寬嚴相濟、罰當其罪。「台獨」頑固分子主動放棄「台獨」分裂立場,不再實施「台獨」分裂活動,並且採取措施減輕、消除危害後果或者防止危害擴大,符合相關規定的,可以依法不追究部分甚至全部刑事責任。

朱鳳蓮強調,這份司法文件不針對、不涉及廣大台灣同胞。「我們始終尊重、關愛、造福台灣同胞。」希望台灣民眾堅決反對「台獨」分裂勢力及其活動,積極參與兩岸交流合作,安心享受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紅利。

海基會斥破壞兩岸正向交流

另據中央社報道,台灣的海基會副董事長羅文嘉昨表示,以「22條意見」這類方式威脅、恐嚇,對兩岸正向交流不僅沒幫助,且會造成破壞與傷害。

羅文嘉說,海基會立場與台總統府、行政院、陸委會一致,「中華人民共和國對我們不具司法管轄權,任何的法律規範對台灣民眾沒有拘束力」。他指出,希望兩岸能夠透過正常交流、健康有序對話解決雙方歧異、促進理解,「如果促進正向交流是兩岸的共同目標,對岸應該要避免利用這種方式」。

2024年6月23日 星期日

聲索西沙南沙主權 越稱願與菲對話

<轉載自2024624 明報 加東版 中國版>

越南外交部發言人范秋姮上周五(21)表示,越南願意與菲律賓就南海領土爭議展開對話,尋求符合雙方利益的解決方案,重申越南對西沙群島和南沙群島擁有主權。

籲中菲克制和平解決

彭博社報道,范秋姮在另一份聲明中表示,越方對中國和菲律賓船舶相撞事件非常高度關注和擔憂,呼籲各方保持克制,遵守國際法,尊重各方按《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確立的在專屬經濟區和大陸架的主權和管轄權,以和平方式解決各爭端和分歧。越南早前曾要求中國「海洋地質二十六號」科學考察船停止在越南的經濟專屬區和大陸架進行「非法調查活動」。

報道稱,中國與菲律賓近期在南海的衝突可能是令越南向菲律賓伸出橄欖枝的誘因。越南與菲律賓兩國在南海存在爭議,但雙方並未發生過暴力衝突。越南與中國之間的領海紛爭導致越南停止海上石油開發。

中國駐越南使館發言人昨強調,中國對南海諸島擁有無可爭辯的主權,對相關海域擁有主權權利和管轄權。中國在南海的領土主權和海洋權益具有充分的歷史和法理依據。

降溫南海 菲總統:無意挑起戰爭 菲官員連開腔 有稱上周衝突或誤會 有稱不觸發美防約

<轉載自2024624 明報 加東版 中國版>

中國與菲律賓近期在南海摩擦升級,菲律賓官員連日表態嘗試降溫,總統小馬可斯昨(23)表示,菲律賓不會挑起戰爭,將始終致力於和平解決爭端;菲國家海事委員會主席貝薩明(Lucas Bersamin)上周五表示,雙方上周的衝突「可能是誤會或意外」,尚未將此歸類為武裝襲擊;總統海洋事務助理森蒂諾(Andres Centino)則表示,菲律賓無考慮因此觸發《美菲共同防禦條約》。此前,中方多次呼籲菲方立即停止侵權挑釁行徑,表示中方維護自身領土主權和海洋權益的決心堅定不移。

補給擬常態化 官員倡任務日程公開

綜合路透社、法新社報道,菲律賓海岸防衛隊西菲律賓海發言人塔瑞耶拉(Jay Tarriela)昨表示,目前當局正考慮將仁愛礁的輪更補給任務變為菲律賓政府常態化的合法行動,有待總統小馬可斯簽署。貝薩明建議總統未來公開補給任務日程表。

塔瑞耶拉譴責中方暴力干涉菲方在其所稱專屬經濟區內的補給行動,表示中方不計代價阻止菲方的補給任務,但菲方無意升級為更大規模的武裝衝突。

小馬可斯昨到距離仁愛礁約200公里的菲律賓武裝部隊西方司令部視察。小馬可斯强調菲律賓「不會被任何人嚇倒或欺壓……我們冷靜和平的態度,不應被誤認為默許」,他為衝突中受傷的士兵頒獎,稱讚軍隊與中方衝突時表現克制,「在保衛國家的過程中,我們忠於菲律賓人的本性,希望和平解決這所有問題……在履行職責時,我們不會訴諸武力或恐嚇,也不會故意傷害任何人」。小馬克斯講話時,並未點名中國。

小馬可斯稱「不被嚇」 和平非默許

另邊廂,負責亞太事務的美國助理國務卿康達(Daniel Joseph Kritenbrink)前天到越南訪問,強調美國與越南合作的承諾,確保印度太平洋地區「自由開放」。他對南海局勢表達憂慮,指摘中國在仁愛礁的行為是「不負責任」、「具有侵略性和危險性」、「嚴重破壞穩定」,表示堅定承擔美菲共同防衛義務。

美助卿批華損穩定 中方斥挑撥謀利

中國駐越南使館發言人昨駁斥美方言論,指仁愛礁歷來是中國南沙群島的一部分,中方在本國管轄海域展開正常的巡航執法等活動符合國際法,批評美國為自身地緣政治私利,屢屢插手、挑撥中菲涉海問題,明目張膽為菲撐腰打氣。

此外,中國駐加拿大使館發言人、中國駐英國使館發言人近日也就加拿大外交部及英國外交部涉南海言論駁斥,批評加、英有關言論顛倒黑白,中方予以強烈譴責。

對於仁愛礁紛爭,外交部發言人林劍上周五表示,「我們奉勸菲方,立即停止侵權挑釁行徑,盡快回到通過對話協商妥善管控分歧的正確軌道。中方維護自身領土主權和海洋權益的決心堅定不移。」


 

















菲律賓軍方上周三(
619日)發布影片,稱616日中菲在仁愛礁附近海域衝突時,中方海警人員手持刀具(紅圈示)。衝突中一名菲律賓海軍人員失去拇指,菲方表示是因船衝撞。

2024年6月21日 星期五

楊智淵成觸犯分裂國家罪首人

<轉載自2024622 明報 加東版 中國版>

大陸近年強化打擊和震懾「台獨」,台灣民族黨副主席楊智淵去年4月被浙江溫州逮捕,成為公開報道首名被大陸以「分裂國家罪」逮捕的台灣居民,此後「特別」身分人士赴陸後被留置情况增多。

曾推動台灣入聯合國

20228月,大陸以「長期從事台獨分裂活動、涉嫌危害國家安全」為由拘捕楊智淵,時間點恰逢時任美國眾院議長佩洛西高調訪台之後。國台辦當時針對楊案回應,稱此舉旨在「進一步敲響嚴懲台獨分裂勢力的警鐘」。

34歲的楊智淵曾以「推動台灣成為主權獨立國家並加入聯合國」為目標,共同創辦台灣民族黨。島內人士說他因債務糾紛才前往大陸。

曾被大陸以顛覆國家政權罪名判刑入獄的台灣人權工作者李明哲當時指出,楊案狀况特殊,因為他「沒有批評過中國政府」,且北京對他所提出的指控活動「都是發生在台灣」,代表大陸已經跳脫過去的做法。

台灣陸委會前天透露,最近一年來,台灣具有退伍、退休軍警身分人士赴大陸旅遊時遭陸方留置和調查,共計至少有8宗個案。此外,一般的台商或宗教人士赴陸後也曾遇過類似情形。

陸明確台獨行為 涵教育傳媒領域 最高死刑境外可照審 國台辦強調針對台獨頑固分子

<轉載自2024622 明報 加東版 中國版>

大陸中央政法系統五大機關昨(21)聯合發布《關於依法懲治「台獨」頑固分子分裂國家、煽動分裂國家犯罪的意見》(下稱《意見》)22條定罪量刑規範,包括認定觸犯分裂國家罪的5種「台獨行為」(見表),涵蓋教育、文化、歷史、新聞傳媒等領域,最高可判處死刑,並可對境外被告缺席審判。針對有關措施可能打壓言論自由、造成寒蟬效應的疑慮,國台辦強調手段僅針對極少數台獨分子。

新華社報道,國台辦昨日舉行專題記者會,介紹最高法院、最高檢察院、公安部、國家安全部、司法部聯合發布的《意見》,根據《反分裂國家法》和《刑法》等法律規定,對「台獨」頑固分子分裂國家、煽動分裂國家犯罪的定罪量刑標準和程序規範等作出具體規定。《意見》印發予全國省份和新疆建設兵團的公檢法、國安和司法機關,以及軍事法院、軍事檢察院,要求認真貫徹執行,即日實施。

追訴期20 情節嚴重過期仍可訴

對於適用分裂國家罪的具體行為,《意見》認定有5種組織、策劃、實施行為,包括成立台獨組織、發動公投台獨、推動台灣加入國際組織,以及「利用職權在教育、文化、歷史、新聞傳媒等領域大肆歪曲、篡改台灣是中國一部分的事實,或者打壓支持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和國家統一的政黨、團體、人員的」。

公安部法制局副局長孫萍補充,分裂國家犯罪最高是死刑,追訴期是20年,「台獨頑固分子的分裂行為一天不停止,法律追究的利劍就會始終高懸,無論他們逃到哪,都將依法終身追責。」如果分裂國家犯罪情節特別惡劣嚴重,即使超過20年追訴期限,只要經最高檢察院核准,仍可依法起訴。

「台獨分子逃到哪都終身追責」

《意見》第3部分列明的司法程序,包括若有被告在境外,但檢察機關認為「有明確的指控犯罪事實」,在符合一定條件下,法庭可在被告缺席下開庭審判。至於認罪的疑犯,司法機關可「從寬處理」。

有記者問,台灣民眾可能擔心這份司法文件影響他們的言論自由,對參與兩岸交流產生顧慮。國台辦發言人陳斌華表示,《意見》從標題到正文都清晰指明,刑事懲治措施是針對極少數涉「獨」言行惡劣、謀「獨」活動猖獗的頑固分子及其實施的分裂國家、煽動分裂國家犯罪,不涉及廣大台灣同胞。

中央社昨晚引述台陸委會強調「北京當局對台灣完全不具司法管轄權,中共所謂的法律與規範對台灣民眾毫無拘束力」,呼籲民眾安心,勿受威脅與恫嚇。陸委會再次提醒台灣民眾,慎重思考前往大陸的必要性,也呼籲在陸民眾注意人身安全。

陸委會籲勿受威脅 赴陸須慎思

新華社發表評論,認為在台海形勢緊張動蕩之際,這項依法打擊「台獨」分裂、推進國家統一進程的戰略性舉措,進一步充實了反「台獨」、反干涉法律工具箱,彰顯了捍衛國家主權、統一和領土完整的堅定立場。



2024年6月16日 星期日

陸委會前副主委:兩岸關係已巨變 可從軟實力入手

<轉載自2024616 明報 加東版 中國版>

在主論壇開幕前一日(14)舉行的兩岸智庫論壇上,台灣陸委會前副主委、中國文化大學大陸研究所所長趙建民提出,兩岸關係已出現巨變,政治現階段很難找到交集,在中華民族歷史連接方面可以有所作為,讓台灣人在情感上願意連接兩岸,「是大陸未來可以考慮的對台工作方向。」

上海「觀察者網」引述趙建民在會上表示,兩岸出現「三大巨變」,第一是風向的變化,過去談「和平紅利」、「和平協議」,如今談「兩岸和平」這4字都很困難,現在兩岸的民意比較敵對。其次,美國過去在兩岸關係中扮演相對持平的角色,但當前看起來更支持台灣「抗中」,侵蝕兩岸和平基本動力。最後,兩岸實力轉變,台方積極規劃交流的信心大不如前,政治人物更多思考的是如何自我防禦。

自稱台灣人不等同台獨

三個不利轉變背景下,趙建議找其它辦法來減少政治衝擊,台灣民眾對大陸的軟實力如「科目三」、電視劇《繁花》都有一些共鳴,兩岸在這方面可以深入合作。他還提到,台灣人自稱「台灣人」有歷史、地理各方面的原因,不一定就是主張「台獨」,尤其是很多年輕人在台灣出生、成長,「就像福建人說自己是福建人一樣,建議一定要把這點分清楚。」

他最後指出,大陸對台灣人提供了很多國民化的待遇,可政策「沒有做到台灣內部去」,這是未來可以考慮的對台工作方向。

王滬寧:統一是福分裂是禍 海峽論壇廈門開幕 陸委會指耗巨資統戰徒勞

<轉載自2024616 明報 加東版 中國版>

第十六屆海峽論壇大會昨日在福建廈門開幕,全國政協主席王滬寧致辭時強調「團結統一是福、分裂動蕩是禍」,台灣自古屬於中國,台灣同胞天生就是中華民族的一分子;中國主權和領土完整從未分裂,只有堅持「一個中國」和「九二共識」,才能確保台海和平。

台灣陸委會昨晚回應稱,海峽論壇是中共每年耗費大量資源所舉辦的對台統戰交流平台,但始終難以獲得台灣民眾的共鳴;如果沒有辦法讓台灣人民感受到對岸也能珍視民主、自由價值,落實人權保障,任何統戰活動與政治宣傳都是徒勞。

「台灣自古屬於中國,台灣同胞天生就是中華民族的一份子,歷史不容扭曲,血緣無法改變。」《聯合報》引述王滬寧在會上表示,70多年來,儘管兩岸尚未完全統一,但「中國主權和領土完整從未分裂」,兩岸同屬一個國家、兩岸同胞同屬一個民族的歷史事實和法理基礎從未改變,也不可能改變。

王稱習已指明兩岸方向 反台獨共護台海和平

據中新社,王滬寧提到,習近平4月在「習馬二會」時發表的重要講話為兩岸關係發展、台海和平穩定指明了方向。他說,兩岸同胞要本着對歷史、對民族負責的態度,堅決反對「台獨」分裂和外來干涉,堅定守護中華民族共同家園,共同維護台海和平安寧,共同推動兩岸關係重回正確道路;要和平、要發展、要交流、要合作是兩岸同胞的主流民意;希望兩岸青年多往來、多交流、多交心,感悟歷史大勢、堅守民族大義、勇擔時代大任,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青春力量。

國民黨連勝文率團赴會 稱和平是台主流民意

大會開始前,王滬寧會見率團參會的國民黨副主席連勝文。連勝文表示,當前台灣多數民眾希望兩岸之間能夠和平相處、互惠友好,這是任何人都不能忽視的台灣主流民意。連勝文隨後於論壇致辭表示,國民黨推動兩岸青年交流的目的,就是不要讓兩岸年輕人之間的友誼,被少數偏激的言論所影響;國民黨十分認同北京提出福建省兩岸人民融合發展示範區,希望大陸能夠繼續延續一些具有戰略意義的做法,讓海峽兩岸進一步正向發展。

作為大陸年度大型對台交流活動,論壇今年邀請了台灣各界嘉賓約7000人參加,由兩岸86個單位共同主辦,安排系列活動50場。

中國海警新規准拘外國人 菲要求聯國准擴南海疆界

<轉載自2024616 明報 加東版 中國版>

授權中國海警可拘留進入「中國管轄海域」外國人的新規昨(15)起實施,同日,菲律賓外交部宣布,已向聯合國大陸架界限委員會(CLCS)提交了一份聲明,要求批准菲律賓擴大在南海大陸架的邊界。一旦獲聯合國認定,菲大陸架範圍可能覆蓋中國在南沙群島控制的多個島礁。

菲外交部在社交平台X發表聲明,稱負責海事和海洋事務的外交部助理部長阿爾費雷斯,當地時間14日在紐約向聯合國海洋事務和海洋法司(DOALOS)正式提交了擴展大陸架報告。DOALOS CLCS 提供秘書處服務。

根據《聯合國海洋法公約》,大陸架被視為沿海國陸地的自然延伸,主權國可開採大陸架自然資源。超過(領海基線計起)200海里的大陸架外部界限聲索,須經CLCS審議批准,最闊可達350海里。

菲指有權開發 籲勿怕華新規

菲外交部稱,國家測繪和資源資訊局花了15年時間收集和處理提交所需的數據。阿爾費雷斯強調這份文件是菲方權利聲明,在海洋法允許的最大範圍內,菲大陸架蘊藏巨大潛在資源,將使菲國家和子孫後代受益。他指出國際仲裁庭20167月作出的南海裁決的重要性,該裁決確認菲方海洋主張。中國一向不承認有關裁決。

對於中國海警的新規定昨生效,菲武裝部隊參謀總長布勞納(Romeo Brawner)呼籲本國漁民不要害怕,繼續在菲專屬經濟區正常活動。他說,「我們有權開發這個地區的資源,因此我們的漁民沒有理由害怕。」美國國務院14日表示,中國國內法不適用於他國專屬經濟區或公海懸掛他國國旗的船舶,執行這些法律將會大幅升級局勢。

兩岸政治僵局難解 民間交流空間有限

<轉載自2024616 明報 社評>

大陸影星胡歌上周旋風式訪台,與台灣青年對話,在島內掀起一陣「《繁花》熱潮」,引發對兩岸民間交流的熱議。昨日起第16屆「海峽論壇」又在福建廈門開鑼,是賴清德上台後首度舉辦,今年以「擴大民間交流,深化融合發展」為主題,邀請了約7000名台灣各界人士參加。不過,兩岸近年的政治僵局是「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過往一度熱絡的文化、教育、旅遊觀光乃至經貿領域交流,幾乎全部陷入低谷,且民進黨當局慣用「抹紅」手法,亂扣「統戰」、「第五縱隊」帽子,毒化兩岸民間交流氣氛,令人擔心在政治僵局未解的大氣候下,兩岸民間交流是「皮之不存,毛將焉附」。

民進黨執政加三年疫情 兩岸文化旅遊交流斷崖

胡歌上一次到台北是參加金馬獎活動,當時《琅琊榜》在島內的熱度不減,今次則是乘本港導演王家衛執導的《繁花》熱播的「東風」訪台。他上周三與台灣青年交流時說,自己的滬語中帶台灣口音,「說明我們不分彼此」。又向台灣影視導演喊話,「我是一個既便宜又好用的演員,如果大家有好的劇本一定要找我。」在台灣掀起的這一波熱潮,被認為是民間交流在兩岸關係中演繹出新的想像空間。

曾幾何時,兩岸民間各項交流熱絡,但民進黨執政8年加上3年疫情,現時台灣的大陸遊客人數已斷崖式下降,從2015年最高峰時的400多萬人次,降至去年的20多萬,兩岸螺旋式報復性禁止團客,已重傷台灣旅遊產業;2017年大陸赴台高校升學人數達到9000多人的最高峰後,去年也回落到2000多人。受出生率下降影響,上周剛揭曉的全台大學入學分發結果顯示,招生缺額達1.1萬,為7年來第二多,頂尖大學也難逃缺額,不少學校都期盼陸生回流,改善招生困境;自從2018年「金馬獎」上有獲獎人發表被指「台獨」言論後,引發大陸主流電影和電影人杯葛,但並不影響一些台灣製作電影如《周處除三害》在大陸獲高票房,而大陸的劇集《繁花》、《慶餘年》等,在島內也引發追捧……

應該說,兩岸民間交流的肅殺氣氛,是兩岸政治大氣候使然。民進黨在疫後兩岸觀光團開放問題上,堅持所謂「對等、尊嚴」原則,去年底曾宣布即將開放已禁4年的赴陸旅行團,但今年2月政策急轉彎,再度祭出「禁團令」,不許招攬赴陸團,61日後一律不准出團,引發旅遊業者不滿,痛批民進黨「選前騙票」;民進黨當局不斷操控「抗陸保台」牌,將正常的文化交流說成是大陸的「統戰」、「認知戰」,對有大陸資金背景的視聽平台發難,禁止愛奇藝、騰訊視頻等陸資互聯網影劇平台在台落地,令島內民眾追看大陸電視劇非常困難,如《繁花》這類熱播劇集,都要等到島內的串流媒體平台MyVideo購買了電視劇的版權,直至上周五才開始播放;上周傳出大陸下月將邀台灣網紅拍攝旅遊宣傳影片,介紹大陸景點美食,亦被揣測是大陸「砸錢」的「文化統戰」。

就以胡歌今次台灣行為例,由於隨行的上海市台辦主任鍾曉敏,與國民黨籍台北市長蔣萬安會面,商談今年的台北、上海「雙城論壇」事宜,就被質疑此行有「統戰」目的。台灣陸委會雖然否認禁止胡歌談及「繁花」、「上海」等字眼,但亦間接承認胡歌此行未開記者會,是受限申請單位與申請名義的「相關規範」,「怎麼申請就怎麼批准」。發言人承認陸委會對各式「統戰」都很敏感,還陰陽怪氣地表示,「主辦單位是怎樣神通廣大請到胡歌,經費哪裏來的,我們也很好奇」。

抗中保台釀兩岸對立 宜反思交流活動實效

民進黨多年來操弄「抗中保台」議題,製造兩岸民意對立,只要涉及到兩岸交流,哪怕是一件平平常常的小事,總有人用政治的放大鏡檢視,例如對今次台北上海雙城論壇前期接洽,台灣就有輿論質疑為什麼上海市是台辦主任來而非市長本人來,再度炒作「矮化」、「不對等」。近期更有綠營立法委員拋出「第五縱隊」一說,指在大陸生活的台人,以及與對岸接觸較多的政客、基層村(里)長等共數十萬人屬「高風險群」,需要「控管」,更形成風聲鶴唳的寒蟬效應。台灣陸委會已多次「提醒」稱,海峽論壇乃「不樂見參加的統戰活動」,率團出席的國民黨副主席連勝文表示,在兩岸關係上,民進黨永遠都是放火,國民黨是救火,但放火的人有時還變成英雄,救火的卻被污衊,這是非常荒謬的事情。可見,在當前兩岸的政治氣氛下,民間交流的空間仍很有限。

兩岸交流目前這種現狀,亦值得大陸方面反思,多年來斥資舉辦如海峽論壇這樣動輒數以千計人的大型聯誼式活動,真正成效幾何,將民間交流的「紅利」惠及廣大台灣民眾,擴大交流效應的範圍,才是最大的挑戰。現在北京強調兩岸融合發展,在對岸福建設立「示範區」,擴大兩岸民衆的受益面和獲得感。更要設法降低政治色彩,增進兩岸民心相通,例如胡歌訪台這類軟性互動,與《周處除三害》在大陸熱賣、今年多個台灣音樂組合「登陸」演出、台灣饒舌歌手登上了《中國有嘻哈》節目一樣,這些都是兩岸共同流行的文化,同時受到兩岸年輕人的喜歡。

2024年6月15日 星期六

仁愛礁中菲衝突 菲軍被繳械7傷

<轉載自2024616 明報 加東版 中國版>

中菲周一(17)在南沙仁愛礁發生船舶碰撞,中國海警並首度「登臨檢查」菲船。菲媒GMA新聞周二披露,行動中有7名菲士兵受傷,其中一人斷手指,菲軍並被繳械,充氣艇遭刺穿。

華海警登檢菲船 美法日譴責中方行為

GMA新聞引述消息人士稱,菲律賓武裝部隊部署6艘船執行仁愛礁「坐灘」軍艦補給任務,但由於中國阻撓,沒有一艘到達,還被中國沒收8枝槍。

與先前由菲海警負責補給任務不同,這此是菲軍方行動,引發中方反應。

法新社報道,菲「西菲律賓海國家特遣部隊」發聲明,稱中國海軍、海警和海上民兵船舶在事件中作出危險行為,包括衝撞與拖曳,「他們的行徑對我方人員的生命構成威脅,也損及我國船舶」。

美國駐菲律賓大使MaryKay Carlson 在社交平台表示,華府譴責中國「具侵略性的危險行為,造成人身傷害、損壞菲國船舶,並妨礙合法的海上行動」;白宮國安會議發言人柯比表示,中國的行為「具挑釁意味」,恐引發更大規模的衝突。法國和日本也對中國的行為提出譴責。

 

2024年6月13日 星期四

國台辦:快艇闖淡水屬個人行為 會罰 籲台不必草木皆兵 金門空投傳單是「自發行為」

<轉載自2024613 明報 加東版 中國版>

一名大陸阮姓男子駕駛快艇闖台灣淡水河口,事件近日引發台灣朝野震動。大陸國台辦昨回應,事件「純屬個人行為」,當局會在男子回到大陸後「依照相關規定對其進行處罰」,民進黨當局沒有必要「草木皆兵,煞有介事進行政治操弄」。對於福建中利科技操作無人機日前到金門散發政治傳單一事,國台辦稱是大陸網民期盼統一、反對台獨的「自發行為」。

台屬中國一部分 不存在自衛權

台國防部長顧立雄6日表示,可對未經許可進入12海里範圍的飛行器行使自衛權。國台辦發言人陳斌華回應稱,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不存在所謂「自衛權」,民進黨當局妄想給捍衛領土完整「劃線設禁」是不自量力,嚴正警告民進黨當局不要玩火。對於闖入淡水河口的陸男,台海委會主委管碧玲前天表示,阮男曾是解放軍海軍艦艇艇長,其行為引發島內軍事意圖臆測。台國安局長蔡明彥昨表示,不排除是大陸對台灣進行「灰色地帶」襲擾,特別是針對當事人赴台動機、背後有無大陸操作,會進一步了解。

在電視劇《繁花》出演主角「阿寶」的大陸演員胡歌昨應台北市影音公會邀請,赴台北參加「對話青年」影視經驗交流活動,時隔6年再度登台,行程期間被大批媒體、粉絲包圍。

據台媒「風傳媒」報道,胡歌此次訪台正值兩岸關係緊張,海基會董事長鄭文燦為胡歌來台事宜積極疏通台灣陸委會、移民署、文化部、國安局等單位,被大陸方面稱讚。海基會昨回應表示,大陸人士赴台申請案由陸委會及相關機關審查,海基會並無參與,樂見兩岸文化交流順利進行,兩岸能有更多良性互動、善意理解。陸委會表示,胡歌依法申請入台,經當局審查同意入境,樂見兩岸藉由影視作品增進瞭解。

胡歌訪台 陳斌華:兩岸同胞樂見

陳斌華表示,「寶總到寶島」是兩岸同胞喜聞樂見的好事,「不需要費盡周折動用什麼人脈去周旋,平平常常的事還是用平平常常的心來處理」。陳又提及另一部近期流行的大陸劇集《慶餘年》第二季,表示該劇在島內受歡迎說明兩岸同胞同文同種,擁有共同的文化根脈,容易對影視劇等優秀文化作品產生情感共鳴。

《繁花》由王家衛執導,講述1990年代上海商人阿寶(胡歌飾)發跡的故事,主題曲採用張學友1994年錄製的國語歌《偷心》,去年底央視首播後在兩岸三地引發熱潮。該劇於3日在香港播出,亦將於明天在台灣播出。

2024年6月9日 星期日

否認阻就醫 華:菲補給運機油未見傷員

<轉載自2024610 明報 加東版 中國版>

中國與菲律賓繼續就菲船上月中旬對「坐灘」(擱淺)軍艦的補給任務相互指摘。內地媒體援引中國海警拍攝片段稱,菲船上未有受傷人員,且出現美國機油。菲國家安全顧問阿諾(Eduardo Ano)斥責北京要求菲海警船通行仁愛礁事前通知「荒唐無稽」。

京促經仁愛礁事先通知 菲斥「荒唐」

菲海岸防衛隊上周五(8)表示,中方519日在南海阻撓菲方撤走一名負責守衛在仁愛礁「坐灘」軍艦的軍人;內地傳媒昨日引述中國海警發放的取證片段稱,菲方當日使用快艇向非法擱淺軍艦實施人員輪換及物資補給,艇上沒有明顯「受傷人員」,反而在船頭船尾放置了大量物資。央視旗下新媒體「玉淵譚天」指出,菲方在非法運送可用於防止船體鏽蝕的機油,「且這一機油品牌還是美國的」。

中國外交部日前提出,菲律賓海警船通行仁愛礁需事前通知中方。彭博社報道,阿諾8日晚間發聲明,斥北京要求「荒唐、無稽且令人無法接受」,強調執行補給任務沒義務尋求任何國家同意,行動範圍在菲律賓所有領海與專屬經濟海域,「菲律賓不會被外國干預或恐嚇」。

阿諾提到,中國海警519日對菲律賓撤離一名生病士兵的任務採取「攻擊行動」,稱其「野蠻、不人道」,違反國際海事法並侵犯基本人權。他又重申,菲國對兩國對話及和平談判保持開放態度,但談判「須建立在相互尊重和遵守國際法的基礎上」。


 


















2024
68日中國海警發布影片稱,519日菲律賓海警用快艇向非法「坐灘」軍艦實施人員輪換、物資補給,其間未見菲船有明顯「受傷人員」。

2024年6月8日 星期六

香會氣氛趨向緩和 董軍硬話警告美台

<轉載自202469 明報 社評>

國防部長董軍上周在新加坡香格里拉對話會上演講時警告,台灣議題是中國核心利益中的核心,「在強大的人民軍隊面前,『台獨』分子就是螳臂當車、自欺欺人」,「中方對任何的『台獨』的極端情景、情勢,準備得非常的充分,也有能力對付『台獨』武裝,就像甕中捉鱉,不足掛齒」,「誰膽敢把台灣從中國分裂出去,必將粉身碎骨、自取滅亡」,被解讀為強硬程度超過以往。其實,今年對話會的火藥味未如往年濃厚。對比過去兩年中國防長在同一場合的表態,對台獨的態度同樣強硬,只不過今年適逢台灣領導人賴清德「5·20」演講公開宣揚「台獨」,而這與美國的背後支持與慫恿有關,董軍今年對美台的警告更加直白而已。

香格里拉對話會(The Shangri-La Dialogue,簡稱「香會」)是由英國國際戰略研究所(IISS)主辦的年度論壇,因每年5月下旬至6月上旬在新加坡香格里拉大酒店召開而得名。對話會近年來多聚焦台海和南海議題,常引發中美兩國唇槍舌劍。中方出席這個西方主場的論壇,自2019年以後參會層級提升至防長,就是為澄清外界的誤解,闡釋中國立場,廣泛接觸各國軍政高官,表現開放對話的自信。今年董軍出席論壇,除順道訪問新加坡,亦重開中美防長面對面對話,還分別會見加拿大、泰國、日本、澳洲、法國、柬埔寨、新西蘭等國防長以及歐盟外交與安全高級代表。

對台表述一如既往 炒作強硬慣用手法

董軍在論壇上的演講以「中國的全球安全觀」為題,闡釋中華傳統戰略文化的「兼愛非攻」,強調中方崇尚以和為貴,尋求共同安全,同時堅決捍衛核心利益,呼籲善用「亞洲智慧」凝聚共識、求同存異。他確認中美重啟軍事熱線,稱中國對與美軍的交流與合作持開放態度。

關於台灣問題,董軍指摘賴清德「5·20」演講「赤裸裸地暴露出『謀獨』的圖謀和野心」,這代表了以民進黨為首的「台獨」勢力長期在搞分裂中國的行動,他首度將台灣軍隊形容為「台獨武裝」。但他亦表示,北京會盡最大的努力「堅持和平統一的道路」。

關於外部干涉勢力,董軍指摘「有的大國」不斷虛化掏空「一中原則」,歪曲事實,包括聯合國決議,「違背了兩國建交的鄭重承諾」,不斷觸犯不允許官方交往等紅線,大肆對台售武,嚴重助長「台獨」氣焰,其用心就是想「以台制華」,這裏顯然是不點名地批評美國。他還首度提出中國對亞太地區的「三個不允許」 :不允許霸權主義、強權政治損害亞太;不允許把地緣衝突、冷戰熱戰引入地區;不允許任何國家、任何勢力在這裏生戰生亂。

對比過去兩年中國防長在同一場合的同類表態,2022年時任防長魏鳳和表示,「當年美國為國家的統一打了南北戰爭,中國非常不願意發生這樣的內戰,但將堅決粉碎任何 『台獨』的圖謀。如果有人膽敢把台灣分裂出去,我們一定會不惜一戰,不惜代價,一定會打到底,這是中國不二的選擇。」當時一間英國傳媒中文網的標題是「中美防長香格里拉會談聚焦台灣 「硬碰硬」同時嘗試設『護欄』」;去年時任防長李尚福在同一場合表示,「我們願以最大誠意,盡最大努力爭取和平統一,但決不承諾放棄使用武力,」「如果有人膽敢把台灣從中國分裂出去,中國軍隊不會有絲毫遲疑,不畏懼任何對手,不管付出多大代價,都將堅決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同一間英國傳媒的新聞標題是「中國國防部長李尚福香格里拉對話會上釋放全方位強硬信號」。可見,中國防長在「香會」上就台灣問題的表態是一以貫之,而炒作中方「強硬」亦是西方輿論的慣用手法。

美國助長台獨氣焰 中方警告更加直白

若說今年中方表態的新意,就是對美方的警告更加直白。台獨氣焰的囂張,與美國背後的支持有很大關係。今年1月,賴清德當選後第3天,美國在台協會(AIT)主席羅森伯格就聲稱,聯合國2758號決議無關台灣地位,之後,美國國務院副助卿藍墨克和助理國務卿康達先後重複了這一論點。這連串動作,給了賴清德鼓吹「新兩國論」的底氣。而賴清德的「5·20」演講首度表述「台灣1624年從台南出發」,美國國務卿布林肯竟表示歡迎其演說;在「香會」結束後,美國再向台灣出售價值3億美元軍備,這一切都證明,董軍的警告並非無的放矢。

不過,今年「香會」氛圍,並未如往年般對立。儘管主辦方邀請菲律賓總統小馬可斯作主旨演講,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在會上埋怨中國支持俄羅斯,但並未引起太多迴響。中美防長時隔一年半恢復面對面對話;澳洲防長希望與中方加強對話,據報澳洲總理與外長都因要接待到訪的國務院總理李強而不出席瑞士的「烏克蘭和會」;歐盟外交與安全政策高級代表博雷利更表示,未有證據證明中國向俄方提供武器。國際戰略研究所(IISS)的最新研究發現,從2003年至2022年,亞太的軍演中,涉及美國有1113次,涉及中國的有130次,顯示中美關係是亞太安全的最大變數。而除日菲等少數國家外,多數亞太國家都不願在中美之間選邊站隊,這也是今年「香會」氣氛緩和的原因。

2024年6月4日 星期二

菲控華奪物資否認槍指 「坐灘」艦員毁中國漁網

<轉載自202465 明報 加東版 中國版>

中菲在南海仁愛礁頻起衝突,菲律賓軍方昨日指控中國船舶「非法扣押」菲空投給仁愛礁「坐灘」軍艦的食品和藥物,控訴「即使在戰爭中,你也不應該沒收其他國家的物資」;又否認「坐灘」軍艦人員上月曾槍指中國海警,稱持槍只是自衛。中方促菲不要再繼續製造事端,並指控菲在仁愛礁破壞2000多米的中方漁網。

菲稱艦員持槍自衛

中國環球電視網(CGTN)旗下「CGTN記者團」微博周日報道,菲律賓519日對「坐灘」仁愛礁的57號軍艦空投補給,中國海警應對時,發現廢艦上至少兩名人員持槍在甲板活動,並用槍指着中國海警方向。

菲參謀總長布勞納(Romeo Brawner)昨在記者會表示,「坐灘」軍艦是菲海軍現役艦艇,因此艦上人員必須自衛,他們有權持有武器。布勞納稱,因為當時中方充氣艇離得很近,菲方人員持槍只為自衛,以防萬一。「我們否認我們任何士兵有故意持槍瞄準中國海警,但不否認他們持有武器這一事實」。

菲律賓於519日空投補給擱淺軍艦,共空投4架次,只成功回收其中3個包裹。第二次空投包裹遭中國海警截獲。軍方表示,這是中國第一次奪走物資,並稱這種奪取或沒收物資的行為是非法的。

布勞納指,兩艘中國硬殼充氣艇在當日接近菲艦10米以內的水域,扣押菲軍方空投的包裹,並指中國強硬且無端干涉。中國充氣艇上的人員其後又將物資丟進水中。

19995月,菲律賓海軍將坦克登陸艦「馬德雷山脈」號開入仁愛礁「坐灘」在礁上,至今一直以定期輪換方式駐守人員。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昨在記者會被問及菲律賓軍方否認中國的指控時,強調菲律賓派軍艦在仁愛礁「坐灘」這個行為本身就是非法的,菲方還一再挑釁、激化矛盾、升級事態,是中國不能接受的。她希望菲方不要再繼續製造事端,而是要回到通過對話協商、解決分歧的正確軌道上來。

新華社昨晚再發放影片,指近日在仁愛礁及其附近海域,菲「坐灘」軍艦派出人員破壞中國漁民所放漁網。總長超過2000多米的漁網遭到破壞,多張漁網被切割,累計超過百米的漁網被拉到「坐灘」軍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