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8月19日 星期六

偏安之侯爭大位 整合藍營首難題 從警成名踏政界 「安全距離」成舊債 

<轉載自2023820 明報 加東版 中國版>

無法再偏安一隅「侯侯做代誌」的新北市長侯友宜,近日民調終於有些起色,暫時反超柯文哲成為第二。步入政界後,多年來侯友宜與國民黨若即若離,然而曾經的「安全距離」成了必須要跨越的坎。除此之外,其得到地方民眾人心的平直務實作風,在面對來自角逐總統大位的檢視時,似乎總欠缺那麼點火候。明報中國組

白曉燕案英雄 319槍案探長 攻堅「逼死」鄭南榕受爭議

畢業於台灣中央警察大學,從基層警員做起,年輕時的侯友宜在重大刑案偵破表現亮眼,衝鋒陷陣的精神讓民眾印象深刻。1997年轟動一時的「白曉燕命案」,侯友宜親自與繼續犯案的綁匪周旋,成功救出人質一戰成名;而在號稱史上最難偵辦的「陳水扁、呂秀蓮319槍擊案」中,時任刑事局長龍頭,侯曾日夜不休帶領同袍偵查,也因此受到時任台總統陳水扁的賞識。

1989年,侯友宜帶隊攻堅絕食自囚的時評、社運人士鄭南榕,最後鄭南榕自焚身亡,至今侯仍被質疑當時的做法激進。不過事件無阻他在警界的步步高陞,侯友宜多次獲破格提拔,官及警政署長。2010年,朱立倫當選新北市長,邀請侯友宜擔任副市長,為其2018年、2022年兩度選上新北市長奠定基礎。

兩岸論述受檢視 回歸主軸馬路線

雖有市政治理經驗,身為國民黨籍總統參選人,侯友宜的國際與兩岸論述受到各界檢驗。相較於有「台獨金孫」之稱的民進黨主席賴清德,和任台北市長時就把「兩岸一家親」掛在嘴邊的民眾黨主席柯文哲,此前毋須觸碰兩岸議題的侯,試着重新構建具有個人色彩、可被兩岸同時接受的論述,但效果並不理想。

4月底尚未被國民黨徵召時,侯團隊自創「杯水論」,即「中華民國是杯子,台灣是水」,兩者是「共生體」,要避免「杯破水覆」。模棱兩可的表態並沒有起到加分效果,反而引發爭議。5月初,侯友宜改口表示反對「一國兩制」,「堅持台灣自己的民主價值」,同時「台獨沒有法律根據」。台灣中山大學政治所榮譽教授廖達琪曾評論,侯的說法有如「國民黨裏的蔡英文」。

華府智庫當時亦稱,感到北京對侯友宜不熟悉,他的經歷與出身,令對岸「把他與李登輝作聯想」,因此也不傾向支持侯。直到7月,侯友宜還是回歸了藍營主軸,遵循馬英九路線,稱支持「合乎中華民國憲法的九二共識」。

曾經疏離藍營 「換侯」之聲屢起

而另一層面的問題在於,侯友宜4年前剛就任新北市長時,外界就留意到了他努力與國民黨保持着「安全距離」。前國民黨發言人毛嘉慶當時說,侯為自己「保留了很多轉圜餘地」。侯的警政歷程中,與民進黨有很多友好關係;他也深知支持者不僅來自藍營,部分也來自淺綠選民。也許想保持這種微妙的平衡,也許並非完全認同國民黨理念,那時的侯友宜,或許還在想「要不要跟國民黨走下去,還是走自己的路」。

侯友宜曾經的疏離,成了藍營此時要面對的整合難題,也成了其個人必須彌補的代價。國民黨出於策略而並非眾望選擇了侯友宜,自徵召以來民調不如理想,黨內「換侯」之聲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被視為潛在參選者的鴻海創始人郭台銘亦有不少支持者。一向對黨內事務和助選都「躲很遠」的侯友宜,輪到自己出馬時,終於體會到被人缺席的滋味。被指摘當年對上屆的藍營參選人、前高雄市長韓國瑜「無情無義」,7月底的國民黨全代會上,侯兩度擁抱韓國瑜致歉。

侯友宜的反對者將他稱為「草包」,批評他「說話不夠到位,不停引發議論;又總是四平八穩,欠缺領袖魅力」;支持者則認為,與另兩名參選者相比,出身基層的侯友宜更加了解選民需求,並且身上透出正派、務實和謙卑的氣質,40多年在不同領域都有亮眼工作和政績表現。離選舉仍有不到5個月,選民還有足夠時間判斷這名「最強諸侯」可堪成王;而對於國民黨和侯友宜來說,或許要爭分奪秒,才有望重奪總統大位。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