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6日 星期二

江山待有才人出 各領風騷數百年——回顧江澤民執政年代與時局策略

<轉載自2022127 明報 觀點版 撰文:劉銳紹 時事評論員>

中共前總書記江澤民逝世。他作為中共第三代領導人,內地用極高規格和歷史評價處理其後事,乃正常不過。從民間角度看,江澤民對於他所處的時代來說,也有其貢獻;但人無完人,金無足赤,外界也論及其施政得失。很多人都希望像清代趙翼《論詩》所說:「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此語原用於文壇,現推而廣之,引伸成為範疇更闊的長遠期盼,也是今天的標題。

先旨說明:本文着眼於江澤民年代的中外環境,只作粗線條的概括,不作任何對比;而且他一生事務繁多,不宜瑜瑕互斥,方能客觀分析。

1)完成執政者的階段性目標

──江澤民在「六四」之後上台,外界和國際最關注的是,中國會否走回頭路?這種狀况就像1987年趙紫陽接替胡耀邦擔任中共總書記之後一樣。結果,江澤民繼續奉行鄧小平的改革開放路線,沒有關起中國的大門。他在不少講話中都提到,經濟也是最大的政治之一;民生問題解決不了,或者處理不好,將會引發政治的不穩定。他從這個角度尋求穩定,符合民間要求繼續堅定不移改革開放的最強音。

──尤其在對外開放和外交事務上,江澤民的成績比鄧小平更進一步,皆因鄧小平復出後,主要精力是在扭轉「左」的趨勢,先安定國內的發展方向,重點在於改革,未有足夠時間擴大對外的成績和效果。而江澤民完全按照鄧小平的思路和方針策略,尤其是「韜光養晦,絕不當頭」8個字,落實了由鄧小平構想但是未能完成的實踐。

江澤民當年提出「大國外交」,具體而言,就是要與美歐等強國搞好關係,借助對方處於高位的實力和條件,拉動中國快速提升綜合國力。他還經常說「悶聲發大財」,其實是完成鄧小平沒有公開說的「不挑戰美國的霸權地位」,爭取時間、壯大自己的策略。其後,中國加入各主要國際組織,也是在江澤民年代逐一實現的。這是對世情和時局的準確判斷,也為今天的中外格局打下基礎。

──江澤民當時的策略之一,就是對內也能互借東風、協力發展,最具體的例子就是維持「江朱體制」順暢運作。「六四」之後,時任總理李鵬的經濟政策是「治理整頓」,結果經濟半死不生。朱鎔基接任總理後,推行的經濟政策是「宏觀調控」,管住大方向,並明顯和有序地放開微觀管理。江澤民對他信任和放手,最典型的例子是中國加入世貿的談判。當年朱鎔基與吳儀前往美國簽署有關協議,豈料美國突然加碼,中間很多細節錯綜複雜,朱鎔基還一度被指為「現代李鴻章」。但江澤民對朱鎔基並無非議,最後以大局為重,共同渡過這個難關,為中國的外貿和對外開放敞開大門。中國後來的GDP(本地生產總值)增長,外貿就是一個長期和持續的穩定因素。

2)「一國兩制」嘗試柔性管理

──香港是在江澤民年代回歸的,他由19972003年基本是柔性管理,希望達到「無為而治」的效果。這是基於當時國內外的政治和現實需要:一是要向台灣示範「一國兩制」,希望統一台灣;二是向國際顯示中國繼續改革開放,令中國加快與世界共融,提升綜合國力;三是當時香港與內地的經濟實力對比,仍有明顯優勢,對香港柔性管理,可以進一步發揮「留住英資、吸引外資、鞏固華資、壯大中資」的作用。無論出於什麼動機,客觀效果就是實利。

──基於實利需要,香港回歸初期的一些現象令人懷念,至少是沒有降低「一國」而突顯「兩制」的體現。例如當時除了國慶或回歸典禮等重要場合之外,甚少出現中央駐港代表與特首同場的情况,背後的理念是不要「搶光」,更不要在言行上給外界「影子政府」的印象;又如,港區全國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只適宜談內地事務,如有涉及香港的內容,最好是跨兩地的事務,而不是純粹香港的內部事務,其理念就是避免讓外界感到中央間接干預香港內部事務;又如,左派書店可以銷售多元化的各類書籍。當時這類例子不少,難以臚列。

──但由2003年「七一大遊行」開始,內地認為已出現「深層次矛盾」(溫家寶語)。當時,中央成立港澳工作協調小組,原意是協調解決各種矛盾;但其後的發展顯示北京的顧慮愈來愈重,與各方的溝通時有時無,後來愈來愈少。其實,正如鄧小平所說,「一國兩制」是新生事物,需要長時間磨合。外部勢力固然要警惕,但它們也是因應本地元素才能發揮作用,所以一切主要視乎北京的判斷和耐性了。

3)政治上着重傳統理念和模式

──江澤民作為中共第三代領導人,政治上處於傳統以至保守狀態,也是無法迅速改變的慣性體現。所以,在「六四」之前,他在上海停刊《世界經濟導報》,成為「六四」前國內外關注的事件。此外,1987年中共「十三大」已確立「黨政分開」(見諸公開材料),但江澤民主政後,黨政重新合流的趨勢逐步明顯,很多地方的人大主任由當地黨委書記兼任。喬石出任全國人大委員長期間的改革措施,逐步被修正和改變,「人大橡皮圖章變硬」之說不復存在。

──江澤民坐穩之後,無人能挑戰他的地位,大有條件推行實質的政治改革。他也曾作了一些嘗試,中共高層在換屆時展開內部「海選」,就是一例。不過,這必須視為「謀定而後動」的信心和決心有多大。如果在「謀定」,甚至已達至穩定之後仍巋然不動,那就會浪費大好時機。中共的黨建學者在90周年黨慶的研究文章中,也提過類似觀點(見於當年文集)。

──經濟相對開放和政治穩健(外界則視為保守)是中共施政的特色,也是中國國情的常態。所以在江澤民主政年代,已有建議提出,必須分清行政改革和政治改革。鄧小平和江澤民也嘗試了大量的行政改革,但政治改革則未見大動作;如今,還要看眼前實况而定。總的來說,江澤民仍是提升中國綜合國力的推手,且看能否「江山待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