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自2022年12月1日 明報 觀點版 撰文:陳星 北京聯合大學台灣研究院教授>
2022年台灣「九合一」選舉落幕,民進黨僅得5席,這是1986年民進黨建黨以來在縣市基層選舉的最差結果,台灣有媒體甚至稱其為「雪崩式潰敗」。這次選舉挫折是「蔡英文式」執政模式的失敗,同時也是自「太陽花學運」以來政治秩序的崩解。經過這次選舉衝擊,民進黨的「後蔡英文時代」已經到來,該黨兩岸政策的走向亦再度引起廣泛關注。
這次選舉一個顯著現象是「抗中保台」牌失效,不過很難斷定民進黨會因此調整兩岸政策。由於這是一次基層選舉,兩岸因素產生的影響不大;另方面,島內對於這次選舉的檢討主要集中於民進黨的選舉失誤上,諸如不當提名、地方弊案叢生、執政者官箴敗壞等,「抗中保台」牌失效只是檢討內容之一。易言之,這次選舉的主軸本來就不是兩岸關係,而是執政績效,民進黨當然可將敗選責任推給兩岸關係,惟不能指望他們據此調整兩岸關係。
民進黨政治考量遠超經濟民生
以歷史視角來看,民進黨兩岸政策調整,絕大部分情况下都是其內部權力鬥爭的產物。民進黨兩岸政策決策的依據,是內部權力平衡及政治利益獲取,而不是民眾福祉。因此可看到,民進黨政治人物在權力卡位、話語權爭奪等政治鬥爭場域,均會動用兩岸政策工具;而兩岸政策的最終形態,就是民進黨內各方政治勢力相互妥協的結果。因此在民進黨兩岸政策決策過程中,政治考量遠超經濟與民生考量。民進黨自2016年重新執政以來,不斷打壓兩岸交流與合作,即是這種政治考量的體現。
以兩岸經濟關聯之緊密及兩岸關係對民眾生計之重要,從正常的經濟與社會邏輯來說,民進黨不應打壓兩岸交流與合作;但現實卻是民進黨不但打壓兩岸交流與合作,而且用力非常猛。
民進黨對操弄兩岸關係已形成路徑依賴。說實在,民進黨執政能力確實不怎麼樣。以民進黨上台以來荒腔走板的執政表現,大致可掂量出其執政能力到底有多少斤両。由於無法依靠執政能力取信於民,民進黨轉而選擇了製造衝突與對立作政治動員。因此可看到,無論是對內還是對外,強烈的「鬥性」一直是民進黨政治性格的鮮明特徵。
政策調整取決於中美關係
民進黨重新上台後,大陸政策更多強調對抗性,不但在經濟與交流層面強調要與大陸脫鈎,而且每到選舉,就把炒作兩岸對抗作為謀取政治利益的工具,拿出來耍弄一番。這已是民進黨選舉的保留項目,現在驟然要他們放棄,顯然是不現實。離開了政治對抗的操作,他們就不會選舉了。
話說回來,即使民進黨內政治人物有調整兩岸政策的念頭,估計都要被強行壓下去。經過長期洗腦,有相當一部分支持者對民進黨對抗性的政策和所謂「本土」論述深信不疑,他們是民進黨調整政策的主要障礙。更重要是,由於對美國依賴過深,民進黨即使想調整兩岸政策,還得過美國這一關。對美國來說,台灣不過是其亞太棋局的一枚棋子而已,台灣社會大概亦不會對這個判斷有什麼異議。
既然民進黨當局甘為美國遏制中國大陸崛起的馬前卒,其兩岸政策調整在相當大程度上取決於中美關係變化。雖近期中美關係有緩和迹象,惟美國遏制中國發展的態度無改變,美國沒有推動民進黨調整兩岸政策的動力。從這個意義上說,民進黨在中美競爭結構中,事實上是一個相當邊緣的角色,很大程度上不過是美國台海戰略的道具而已,只能仰美國鼻息行事,無多少政策自主性可言。
民進黨兩岸對抗思維根深柢固,不是一次選舉結果可以改變;相反,遇到困境時民進黨反而可能進一步加強兩岸對抗作危機動員。從邏輯上說,民進黨這種利用兩岸對抗製造緊張與危機的方法肯定不能持久,即使民進黨能利用這種動員上台執政,卻無法用這種方式實現長期執政。
另方面,與美國緊密綑綁的消極後果亦逐漸顯露。美國支持民進黨,主要還是為實現自己的戰略利益,不會考慮台灣利益。最近美國強迫台積電在美國設廠就是典型個案。在此案例中,民進黨別無選擇,只能充當美國掏空台灣的幫兇。
或一時放低姿態 勿期望大幅調整
雖然民眾早晚會看破民進黨的手段,但政治人物卻看不了那麼遠,他們只在乎眼前政治利益。因此民進黨只有遭受足夠沉重的打擊,才有可能在兩岸政策上改弦更張。在這次選舉失敗衝擊下,民進黨可能一時放低操作兩岸政策的姿態,惟不能期望他們大範圍調整兩岸政策,更不可能觸動「台獨」政治立場。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