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自2019年12月10日 經濟日報 欄名:國是港事 撰文:李兆波 香港中文大學國際貿易與中國企業課程(IBCE)聯席主任及會計學院高級講師>
隨着中大及理大之戰落幕,以及美國通過香港人權法,街頭暴力的情況似乎漸漸減少,是時候為香港作出「災後重建」。但要重建的事項實在太多,因為在過去的10多20年,政府在多方面也沒有作為,即沒有考好試卷。
延遲半年交稅 非真正赤字
由於亂局是政府弄出來的,解鈴還須繫鈴人,要用上非常的手段去紓困。
舉例說,香港的經濟在上半年是不錯的,但隨着示威在6月中發生,香港的經濟開始走向下坡,而即將要交的稅款是以示威活動前一年的財務狀況去決定的,到交稅時已是一年之後,不少中小企甚至是個人現在已面對困難,實在有很好的理由去把整個繳稅的期限延長半年。
現時政府的建議是要先申請,卻費時失事,畢竟亂局的始作俑者是政府,收拾殘局的當然也應該是政府。財政司司長指延遲半年交稅會令政府出現千億元的赤字,這只是事實的一半,因為這些稅是會收回來的,只是遲了收,而不是真正的赤字,只是財務報表上的年結問題。
當然,這對於評級機構、國際性組織如世界銀行等會有一些影響,他們會報道香港出現財赤,但他們亦會明白這是年結的問題,不是結構性的問題。但在這次修例風波中,更重要的反而是香港關於人權、警暴的負面新聞,這些對香港聲譽的影響比起赤字來得嚴重得多。
保護重要幹綫 渡輪分流交通
既然香港的底子厚,1千億元的所謂赤字,亦是小兒科,因為香港剛經歷了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最大的危機,區區延遲半年交稅,實在是一個很值得做的小措施。
此外,香港的重要設施以及大學的保安更在在需更要加強。因為過去數月,在最壞的情況下,吐露港公路、紅隧及東鐵部分路段皆不能運作。由市區前往新界北,只有大欖隧道甚至要乘高鐵往福田再向南走。
災後重建的關鍵,是要防止橫跨這些重要幹綫的公路再被雜物堵塞,相信政府要盡快把這些橫跨幹綫的行人天橋作密封式設計,當然以旅遊的角度可用上透明的圍板加上空調,而行車的如中大二號橋,則要完全密封;可進入公路及鐵路的範圍日後不妨加上高壓電的保護綫,務求令重要幹綫不能隨便被堵。
港鐵一直沒有保安,最近才見到一些保安在車站的出入口當值。檢查行李與否可再作考慮,但我會建議聘請魁梧的保安如來自俄羅斯、尼泊爾等地的人,即使要付上住宿費,也比起花上數億元於被破壞後的車站維修及重建好得多。
大學的情況也是一樣,沒有證件的人基本上要申請才可以入內,很多商業大廈也有這樣的安排,如IFC,我看不出有不限制的理由。如果市民想參觀,可以向大學的公關署申請,每天有一定的限額。另一個方案是把大學校園劃為開放區和管制區,總之就是有一些地方是限制進入,以保障安全。
至於公共交通系統上,一直以來政府奉行「鐵路為主」的交通設計,這次港鐵卻是受襲的目標。但是,除了鐵路,我們還有沒有其他選擇呢?
傳統上,渡輪便有很好的分流作用,在未進大學工作前,我也是乘小輪由尖沙咀或紅磡到灣仔。原來由大埔至馬鞍山有渡輪的需求,而九龍城到灣仔、中環等,亦是可以考慮的航綫,如果沒有船公司在現階段願意經營,政府每年在港鐵上收了數十億元的收入,實在可以經營一些航綫去疏導人流,以提供另外的選擇。
普及法律教育 告知違法後果
再退一步看房屋問題就更不用多說,弄了超過20年也是這樣子,令普通市民特別是年輕人看不到將來。
也有不少人批評教育,我認為最迫切的是在大、中、小學加入基本的法律元素,令年輕人知道作了某些違法事情的後果,相信會減少一些如中學生進入暴動現場的機會。
要做的事情太多了,政府在過去20多年為大多數香港人做了甚麼事情呢?官員有否令香港變得更好,還是更差?這次亂局看出了治港班子的惡劣水平,而警隊特別是前綫警員無論在操守、紀律、誠信、基本溝通技巧方面也達不到應有的水平。
議員方面,可以把有關醫療設施的撥款拖延,又是低水平的表現,他們不知道醫療是香港的強項,兩大醫學院在全球排50位之內,而培養一位專科醫生需時10多年,他們拖撥款和有警察在示威中不讓醫護人員去拯救的罪名不相伯仲,我想這三批人要大換血,否則香港會永無寧日,而他們也浪費了納稅人的稅款。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