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自2019年8月5日 明報 觀點版 撰文:林泉忠 東京大學法學博士、台灣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前副研究員>
兩周前本欄拙文〈日本年輕人為何偏愛自民黨?〉無論在香港還是台灣,都引發一定反響。許多讀者紛紛對照自己社會時下年輕世代的精神面貌,感嘆為何同樣都是東亞社會,所呈現的畫面會是如此截然不同;也有人作為思索社會變遷的問題意識,慨嘆如何才能像日本一樣,讓年輕人看到希望?
筆者並無意過度誇大日本年輕世代對現實的接受,及對未來的樂觀程度。然而相對於日本,當下香港年輕人因政治、經濟、社會環境的急速變遷而陷於看不到未來的困境,卻是毋須贅言的客觀事實。
然而,這並不是一直以來的一道風景。
那一代的香港年輕人 曾經意氣風發
筆者30年前由香港負笈東瀛,那時的香港正沉浸在「東方之珠」最為絢爛的光輝歲月裏。當時香港在經濟及各方面的發展均處在巔峰狀態,人均GDP(本地生產總值)在亞洲地區僅次於日本,在「四小龍」之中更拔得頭籌,新加坡、台灣、韓國都給比了下去。
那時台灣人心目中的香港,是一個「進步」、「自由」、「國際化」的大都會。手扶電梯的速度比許多國家都快兩拍的香港社會運作的高效率,與不止於台灣,連亞洲第一個先進國家日本都望塵莫及的廉政公署機制及其背後嚴明的法治,更是「東方之珠」最為亮麗的兩塊金字招牌。
那一代的香港年輕人意氣風發,在面對接踵而來的「六四事件」及「九七問題」等外部因素的衝擊後,一部分中產階級選擇了離開香港,「移民潮」一時蔚然成風。在回歸之前,香港移出的人口連年平均高達1%,合計這股移民潮移走了共約60萬香港人口。然而,無力移民的絕大多數港人,則是以現實的態度,調整心態,從「無奈」轉換為「積極」,努力適應「一國兩制」的新環境,投入到回歸後新香港的建設當中。這是為何儘管2003年出現「反23條立法」的50萬人遊行,香港回歸後首10年的「中國人」身分認同達到高峰,並與「香港人」身分認同發生逆轉的緣由。
經濟被大陸趕上 是不滿主因嗎?
然而,回歸後香港的發展,並沒有給新一代年輕人看到社會的進步與香港未來的光明前景。就在此納悶的過渡期,「兩岸三地」的另外「兩地」,也在經歷「翻天覆地」的變化;相形之下,香港的地位則失去了昔日輝煌,陷於經濟上被大陸追趕、在政治上被台灣拋離在後的尷尬困境。
經濟上,中國大陸在進入20世紀後,「崛起」態勢日趨明顯,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的發展日新月異,深圳的GDP總值,更在去年超越香港。昔日的國際大都會、閃爍耀眼的「東方之珠」,如今只淪為祈求藉「大灣區」的發展藍圖來分一杯羹的地步。
「經濟因素」常被內地輿論,甚至香港官方用來作為分析香港年輕人不滿的最重要原因。其中內地媒體的論述,更傾向於因香港經濟地位下降,造成港人尤其是年輕一代的「心理不平衡」,因此累積了不滿情緒云云。然而,這卻是極不到位的偏頗觀點,尤其用來解讀香港年輕一代的所思所想,更顯得荒謬。
如今在「反修例運動」中成為主體的香港年輕人,既未經歷過當年香港經濟的輝煌歷史,也不具有港英統治時期的殖民地經驗。因此,他們看到香港的「沉淪」,並非和1980年代的殖民地時期比較的結果,而是源自於對現實一天一天「變壞」的危機感。即使是經濟問題,映入他們眼簾的,是地產商掌控香港經濟、特區政府與商界形成互相依存的「庇護關係」(clientelism),以及中資控制香港本土經濟包括媒體、出版業的比例不斷擴大,導致年輕人不僅「再也買不起樓」,連言論空間也在日益縮小的光景。
自由空間縮小 普選遙遙無期
昔日自由度,包括言論自由及新聞自由方面凌駕於台灣的香港,在回歸後因受限於《基本法》的規定及當權者以「國家安全」優先的思維,而在民主發展的道路上舉步維艱。姑且不論在2014年後普選議題陷入死局而遙遙無期,即使根據基本法賦予的「循序漸進」、「最終達至普選」的承諾,能在「50年不變」期限的2047年順利達成「雙普選」,也將慢了台灣足足超過半個世紀(台灣於1992年及1996年分別全面實現立法院改選及總統直選)。如此的民主發展狀况,如何讓公民意識日益高漲的香港年輕一代滿足呢?
香港民意研究所在7月21日「元朗事件」後的7月24日至26日所進行的民意調查,結果顯示,以年輕世代為主體的這場「反修例運動」所提出的主要訴求,都得到大多數香港市民認同,包括79%受訪者支持設立獨立調查委員會、73%要求政府全面撤回修例、63%認為政府應該重啟政改、59%支持不應將示威行動定性為暴動,以及50%認為特首林鄭月娥應該下台。
在這項民調中,尤其值得關注的,是直接問及香港年輕人不滿的原因部分。在14至29歲年齡層中,91%的受訪者認為「不信任中央」是導致年輕人不滿主因,「不信任一國兩制」和「不信任特首」也高達86%和84%;相比之下,對經濟及民生部分的不滿則偏低,分別只有58%和44%的年輕人認為因居住或經濟問題產生不滿情緒。事實上,在這波抗爭運動中被捕的年輕人裏面,就不乏本港的大學高材生。
如何應對年輕世代公民意識的提升?
5年前的「佔中/雨傘運動」後,特區政府傾向於透過民生政策的改善,來撫平社會尤其是年輕人的不滿情緒,也熱中於在教育上強化年輕人對中國歷史與今日國家發展的認識,期望從而讓年輕人產生更強的「中國人」身分認同。然而,當下這波史無前例的「反修例運動」,印證了5年來的這些努力,並無成效。
仍在持續中的「反修例運動」如何發展,尚未明朗。然而,在這場「遍地開花」的運動中,年輕人通過包括「連儂牆」在內的各式各樣的參與,大幅度提高了公民意識,卻是毋庸置疑的。解鈴還須繫鈴人,倘若當權者也能在這場空前的社會運動中,到位地理解到年輕人的所思所想,而制訂出一套到位的青年政策,導向社會的長治久安,仍為時未晚。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