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自2019年12月30日 明報 觀點版 撰文:林泉忠 東京大學法學博士、台灣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前副研究員>
轉眼2019年已走到尾聲,對兩岸三地而言,2019年究竟是如何的一年?
所謂「逢九之年,多事之秋」。由二十世紀至今,許多大事都發生或始起於逢九之年,包括「五四」與「新文化」運動(1919)、中共建政與兩岸分治(1949)、西藏騷亂與達賴喇嘛出走(1959)、中蘇衝突與珍寶島戰役(1969)、中越戰爭與台灣「美麗島事件」(1979)、「六四事件」與東歐劇變(1989)、以及今年震驚世界的「香港反修例風暴」(2019)。日前台灣從42个候选字中也選出了「亂」作爲2019年的代表字,似乎也與「逢九」之說吻合,一脈相承。
「亂」源與兩岸三地的發展道路
誠然,「亂」並非台灣獨有,2019年兩岸三地不約而同地出現了程度與性質不一的「亂」象。然而,2019 年此起彼伏的亂象,問題迥異的彼此之間卻有著微妙的相通之處,可以說「都是意識形態惹的禍」。
30年前,柏林圍墻倒塌,東歐社會主義陣營分崩離析,象徵著冷戰時期對壘近半個世紀的社會主義對資本主義的較量走向終結,美國爲首的「西方」以壓倒「東方」之姿,成爲歐洲冷戰的「勝利者」。
然而,亞洲的冷戰並未因歐洲冷戰的終結而拉下帷幕。其中一個重點,是中國的應變與另闢蹊徑,即使發生了「生死存亡」的「六四事件」,仍能透過堅持「改革開放」及引進市場經濟,使中國共產黨獲得了治理中國的合法性,中國也得以維持原有的政治體制。然而,也正因爲中共在經濟騰飛之後仍堅持拒絕西方所期待的「政治民主化」,為中國崛起當下的中美新冷戰格局埋下了伏筆。
與「改革開放」後40年來中國大陸繼續堅守「一黨體制」相對照的,是40年前的「美麗島事件」,成爲台灣海峽另一邊的中國國民黨放棄一黨威權統治的契機。如此迥異的政治與社會發展道路,也造就了今日中國大陸與台灣社會乃至於與香港社會崇尚民主與自由的兩套價值體系無從交集的緊張局面。
香港與台灣的2019「亂」象
2019年的台灣是大選選戰開打年,台灣的「亂」象,聚焦在上半年國民黨與民進黨總統候選人初選過程所爆發的内訌。只不過民進黨初選後曾經的對手蔡英文與賴清德能夠摒棄彼此的成見,而雙雙聯手對外;然而國民黨卻在初選後走向分裂。雖然最終還是選出了2018年在「九合一選舉」中創造了奇跡的韓國瑜做爲國民黨的總統候選人,但是郭台銘的退黨及選後在黨外合縱連橫動作頻頻,如此格局也暗示著大選勝負的走向。
沒有「中國因素」,不會有「藍綠」,這是筆者多年來對兩岸關係變遷的定見之一。如果說年初習近平親自提出的「一國兩制、台灣方案」,讓蔡英文「意外」地撿到了槍,那麽下半年波瀾壯闊的「香港反修例運動」則直接使小英重新獲得了另外四年的總統府鑰匙。
2019年的「香港風暴」,使香港史無前例地成爲國際媒體的焦點超過半年。這一場風暴,暴露了香港回歸22年來特區政府在治理上不斷纍積的結構性問題,也揭示了「一國」與「兩制」之間難以調和的内在矛盾。自從8月底北京將抗爭運動定性爲「顔色革命」之後,9月港澳辦的「止暴之亂」呼籲、10月四中全會的「一國」論述、11月習近平的巴西講話,中央政府的「平亂」思路已經逐漸明朗。不過,11月24日香港區會選舉結果的震撼,多少打亂了原來的佈局與應對政策的推進,增加了北京駕馭香港社會的難度。
期盼穩定安泰的2020年
儘管茂名化州(火葬場抗議事件)、武漢(垃圾焚燒項目事件)、金湖縣(疫苗過期事件)等地的「群體事件」此起彼伏,不過2019年中國在國家治理與相關政策推動上的困境,主要來自外在的壓力。除了兩岸關係持續僵持,民意流向與北京對立的民進黨;以及應對香港問題措手無策,並因此失去香港兩代香港人信任之外,一年下來美國國會先後高頻率地通過了對香港、台灣、新疆、西藏的相關支持法案,此舉也暗示了中美兩國儘管在年末好不容易達成了第一階段在重新建立經貿關係上的共識,迎來總統選舉年的華盛頓對北京的遏制力度,不會在2020年有所減弱。
倘若蔡英文能在剩下不足兩周的大選中,如選前大部分輿論所預測的「毫無懸念」勝出總統大選,意味著兩岸關係恐怕將延續過去四年的冰冷狀態,雙邊關係將難以獲得改善。不過,北京對台政策如何調整,要經過過年後的對台工作會議才能確定。包括對過去兩年來開始落實的「惠台31條」及「惠台26條」的成效,以及2019年8月開始實施的「自由行禁令」的正負面評估,也會在會議中經過討論。
2020年的香港問題,仍舊會是北京最頭痛的燙手山芋。目前北京已經定調的挺林鄭的姿態,將持續到何時,仍是2020年的焦點之一,但是雙方的最大戰場無疑將會是9月的立法會選舉,而該兩大議題又將成爲黃絲陣營凝聚及延續抗爭力量的主要來源。
在北京及林鄭政府方面,如何藉立法會換屆選舉的機會,穩住處在分崩離析邊緣的建制派陣營,並爭取主流的中間及淺黃選民,將是2020年的兩大政治難題。尤其是後者,曾鈺成等「開明建制派」包括呼籲「重啓政改」的意見,是否能獲得北京的幾率不高的「重視」,將會是觀察的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