滙豐銀行打算在香港裁員3,000人,以降低集團的成本效益率。有讀者看了我周一的評論不甚理解,問我可不可以先介紹一下成本效益率是甚麼?為甚麼成本效益率愈低愈好?
王冬勝先生並沒有詳細解釋滙豐銀行的成本效益率是怎樣計算的。從他的行文中去理解,我認為應該是指人力資源的成本效益率,是以公司在人力資源上的花費作分子,以公司的收益作分母,而得出來的;所以是一個百分比。這個比率愈低,表示不用花這麼多的錢在人力資源上,一樣可以得到同樣的收益。因此,成本效益率愈低,代表這間公司的賺錢能力愈強。
很多公司在計算效益成本時,所用的方法與滙豐相反,喜歡以公司收益除以人力成本,這樣得出來的是一個倍數。反映公司每在人力資源上花掉一元,可得到多少收益。從這個角度去思考問題會比較積極,公司應該做的是增加員工的賺錢能力,去提升效益成本的倍率;而不是透過裁員去降低成本效益的比率。
要提升員工的賺錢能力,方法很多。最直接的是加強培訓,提升員工的技能。較複雜的是改善工作流程,加強管理指導。此外,分行的選址,與恰當的廣告宣傳,都可以提升人力資源的效益。
可惜,以上都是難度較高的動作,滙豐的高層管理人員或者都已經努力過,但已經黔驢技窮,無法再增加效益,所以才不得不作出裁員下策了。
我從事管理工作三十多年,明白當公司要減成本時,最容易落刀的是裁員。因為大部分公司的主要成本都是人力與舖租;舖租有租約責任,要待租約期滿後才可以停。而僱傭合約的通知期,一般只有一至三個月,話炒就炒。尤其是有了強積金之後,僱主已供的強積金,部分可以用作炒人時要賠償的長期服務金,令僱主炒人時的額外成本大幅減少,以致機構在裁員時,沒有以前那麼多的顧慮。
然而,裁員是不是一定可以改善公司的成本效益呢?這卻不是必然的。如果公司的營運模式與戰略部署都有問題,公司不在這些關鍵問題上作改善,而只在人力開支上動腦筋,那就不可能光靠裁員便可解決問題。
公司是一個複雜的生命體,要調校得作全面的考慮,不能單向一面開刀,否則可能牽一髮動全身,削了某一方面的成本,卻拖累了整間公司的營運效益。
今次滙豐落刀的位置,似乎考慮得簡單一些。留下前線賺錢的銷售人員,削掉後勤的支援人員,表面上可削減成本而不影響收益;但有時支援不足一樣可以影響前線人員的賺錢能力,以致裁員後,公司成本效益不進反退。
一個人要瘦身,只能削肥膏,不能削筋肌;一間公司亦是一樣。如果滙豐今次落刀不當,削多幾次之後,大銀行可能變成小銀行。滙豐管理層慎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