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27日 星期六

西藏新疆促凝心聚力 發展安全協調才融和

<轉載自2025928 明報 社評>

國家主席習近平上月和本周先後到西藏與新疆,出席西藏自治區成立60周年,和新疆自治區成立70周年大會,昭示對兩個地區的重視,並宣示民族融和的政策。西藏與新疆近十多年來社會穩定,經濟得以大力發展,充分說明安全是發展的基礎,發展又反過來促成更加安全的環境,兩者協調才能更好地促進民族地區,與整個民族大家庭融和。西藏與新疆的歷史,民族的宗教信仰和民俗習慣,跟漢族有很大差別,要做到中華民族融和,要尊重西藏與新疆的民族特色,西藏與新疆的民族也要對中華民族共同體有向心力,兩者不能偏棄,否則難以做到民族融和。

西藏新疆經濟發展速度快於全國 中央投資促成發展有利社會穩定

2008年和2009年,西藏與新疆分別發生大規模的騷亂事件,這兩個民族地區,在宗教與民族問題,以及兩者交織因素出現偏差,造成與整個國家的民族關係產生隔閡。國家需要花很大的精力去調和矛盾,以維護地區安全。

近十多年來,西藏與新疆經濟均有長足發展。2014年西藏GDP總值僅925億元人民幣(下同)2024年增長到2765億元。新疆2014GDP總值9264億元,2024年達到20534億元。西藏人口近十年從312萬,去年增加到365萬。新疆人口從2264萬增加到2598萬。人均生產總值方面,西藏十年前低於全國人均總值61%2024年人均生產總值超過一萬美元,僅低於全國平均人均總值21%,新疆則從十年前的低於45%,至去年僅低於全國平均人均總值17%

西藏與新疆近十多年來的經濟發展,得益於全國經濟規模的擴充,同時跟社會穩定有很大的關係。西藏2014年旅遊收入僅195億元,2024年增加至735億元,新疆十年間從629億元增加至3274億元,社會環境穩定才能吸引遊客絡繹於途,亦可以吸引其他方面的投資,增加就業機會,帶動整體經濟發展。反過來,社會不穩定,不但窒礙經濟發展,國家還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與資金去維穩。

國家對西藏與新疆的投資起到關鍵作用,2006年全線通車的青藏鐵路,不但促進旅遊業發展,對於降低各種物資的運輸成本亦十分重要,正在修建的川藏鐵路將於2032年全線通車,以及七月份動工興建的雅魯藏佈江水電工程,投資額達到1.2萬億元,將為西藏迎來另一個飛躍發展階段。

蘭州至新疆高鐵2014年啟用,近年在新疆修建大型水利工程,令幾千年來乾旱的新疆,可以養殖三文魚出口到歐洲及中東地區。新疆是國家的西部大門戶,近年國家對中亞地區投資增大,促進該地區經濟迅速發展,新疆從中受惠,未來發展潛力可以預期。

由治及興安全是必要條件 經濟發展為安全提供保障

西藏與新疆由亂及治,由治及興,得益於社會穩定。說明安全是經濟發展的必要條件,而經濟發展又為長遠大發展提供安全保障。目前西藏與新疆經過十多年的發展,國民安居樂業,社會穩定帶來民心穩定。國家主席習近平提出,「統籌發展和安全,牢牢扭住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工作總目標」,說明中央政府對發展與安全兩者協調的重視程度。

西藏與新疆將迎來新的發展階段,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兩個自治區均強調,西藏與新疆都有各自的特色,在探索未來發展路向都要「因地制宜」。意思十分明顯,國家對西藏與新疆的支持、扶持將會繼續,但都要符合當地的特點。與此同時,習近平在西藏與新疆都提出一個相同的要求:「要進一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推進中華民族共同體建設」。意思是要引領西藏與新疆的民族,要同心同德共同推進中華民族共同體。

核心問題是,在民族大家庭佔絕對主導地位的漢族,不能以自身的現代化觀念、經濟發展法則,以及社會進步標準,強加於有差異的民族,否則,對於共同建立中華民族共同體並非出於百分百的自願,這個共同體也缺乏可持續發展的韌力。

西藏與新疆的民族,特點鮮明,但過分強調自身的特點,而不去了解、理解中華民族的共性,不去尋求融入民族大家庭的路徑,則會流於偏頗而為發展空間自我設限,不利於本民族的發展。

綜觀中華民族幾千年歷史,民族矛盾甚至衝突,只會為不同民族以及整體帶來混亂,民族相對融和則會帶來各民族共同發展,出現大繁榮的太平盛世。西藏與新疆近幾十年的變化,是整個民族大家庭從貧窮走向富裕的一個寫照,少數民族與漢族之間的關係,時有起伏,是歷史長河的一個縮影。從各種關係的發展趨勢看,民族融和將會持續一段長時間的機率很大,但要各方面共同努力,才可以加速實現。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