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6月24日 星期六

李強德法行 拆穿「去風險」

<轉載自2023625 明報 社評>

在美國國務卿布林肯訪華的同時,國務院總理李強展開他3月就任後首度出訪。與布林肯中國行的政治色彩濃厚相比,李強的歐洲行更突顯經貿性質,行程中頻密與德法兩國工商界交流。惟這些經貿交流亦不離政治背景,李強在德國針對歐洲流行的所謂「去風險」,指出「不合作才是最大的風險,不發展才是最大的不安全」,強調「去風險」應是企業的自主經濟行為而非政府行為。在巴黎,他盛讚法國是「具有獨立自主精神的大國」,又出席馬克龍倡議舉辦的國際峰會,支持其戰略自主。在維護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為中國商品擴大出口之餘,亦推動與德法兩國「求同存異,聚同化異」,以中歐關係的穩定性,應對國際形勢不確定性。

「去風險」掩飾「脫鈎」 難阻德企投資中國大勢

所謂「去風險」(derisk)是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首創的概念,現已成為西方國家用以掩蓋在產業鏈、供應鏈與中國「脫鈎(decoupling)」的替代用詞。就在李強訪歐之際,歐委會上周公布了「新貿易提案」,是歐盟推進對華「去風險」的最新佈局。在李強訪德期間,德國總理朔爾茨亦多次強調,德國無意「脫鈎」,但希望「去風險」。

歐洲各國「去風險」蔚然成風,對中歐經貿合作已經造成傷害。根據中國歐盟商會(EU Chamber of Commerce in China)上周三公布的調查報告,在華歐企對中國的商業信心跌至史上最低點,這其中除因中國在疫情期間的封控措施外,政治影響亦不可忽視。據德國傳媒報道,主管經濟的副總理哈貝克(Robert Habeck)上任大約兩年以來,德國國家擔保的對華投資申請數量從10年前的37宗跌至去年的9宗。德國政府4次拒絕德企在華投資的新申請,總值5.54億歐元的4份延期申請未獲批,而金額達40億歐元的審核新申請未獲接納。在這種政策氛圍下,在華企業信心很難不受影響。

即使如此,獨立智庫歐洲對外關係委員會(ECFR)月初對11個歐盟國家6000多人的民調顯示,多數歐洲人仍視中國為「一個必要的合作伙伴」。中國德國商會對288家在華德企的調查結果亦顯示,逾半數公司計劃兩年內增加投資,尤其是汽車和化工公司,對內地市場仍然欲罷不能。近期,西門子再次宣布增加在華投資,包括在成都的工業自動化產品中國智造基地新增投資11億元人民幣。德意志聯邦銀行數據顯示,德企去年在華投資額達到115億歐元,創歷史新高。去年中德雙邊貿易額達2979億歐元,中國已連續7年是德國第一大貿易伙伴。

正是經貿合作大勢難阻,李強與朔爾茨共同主持第七輪中德政府磋商,哈貝克和對華立場強硬的德國外長貝爾伯克都有出席,李強並出席多場與德國企業家的交流活動,希望德方保持市場開放,呼籲將「去風險」的主導權還給企業。曾幾何時,呼籲開放市場和尊重企業自主權,是西方對中方的訴求,如今由中方發出類似呼籲,反映滄海桑田,時移世變。李強在發言中指出,德系汽車曾經在中國市場「獨佔鰲頭」,在一些地方甚至是「一統天下」,他本人在上海任職五年期間,座駕就是與德國合資生產的大眾汽車(Volkswagen ,「我並沒有覺得這有什麼風險,我們到醫院去做CT檢查、核磁檢查,都是西門子的,我們躺在那裏沒覺得不安全,很安全啊!我們覺得這些都不應該是風險,中國也從來沒有對這些問題搞所謂的去風險。」

出席峰會撐法戰略自主 保產供應鏈穩中歐大局

有別於以往領導人訪歐,李強今次未聞簽任何買賣大單,但國家發改委與西門子、寶馬、平治、大眾、巴斯夫(BASF)、空巴等公司簽署合作意向書。由政府部門出面與企業簽約,一方面是顯示中國開放的誠意,向其他歐企作出示範;另一方面亦是將這些行業巨擘與中國市場深度綑綁,利用他們在國內的影響力,防止中德、中歐關係發生顛覆波動。

李強到訪法國,重點在鼓勵歐洲的「戰略自主」,同時維護中歐產業鏈供應鏈的安全。法國總統馬克龍4月訪華後,呼籲歐洲應避免成為「美國追隨者」的言論,一度遭歐美輿論「圍剿」。他主辦「新全球金融契約峰會」(Summit for a New Global Financial Pact),倡建南北「新共識」,應對減貧和應對氣候等全球目標,西方大國領袖幾乎全數缺席,美國僅派財長耶倫參加,李強出席並發表演講,就是中方表達對馬克龍的支持。李強在多個場合盛讚法國是「具有獨立自主精神的大國」,中法「具有共同的戰略觀、大局觀」,希望法方繼續發揮影響力,「推動歐洲形成更加客觀、理性的對華認知和政策」。

本周四、五,歐盟國家領導人將在布魯塞爾舉行峰會,經濟安全與對華政策將是主要議題,據報閉幕聲明草案與上月的七國集團(G7)峰會聲明內容大體一致,重彈「不脫鈎」與「去風險」老調。應該看到,在目前的國際大格局下,無論法國還是德國,都無力扭轉歐洲對華的兩面態度,經貿作為中歐關係的「壓艙石」,產業鏈供應鏈穩住,中歐關係可保基本穩定。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