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自2023年4月17日 明報 加東版 中國版>
台灣前總統馬英九以「祭祖」名義訪問大陸,在幾乎重疊的時間段,現任總統蔡英文過境美國,展現了兩條不同的兩岸路線。最新民調顯示,國民黨的支持度較上月升了8個百分點。這場歷史性的訪問,將如何影響2024年的大選?有學者認為,馬此行只是固化國民黨本身的價值定位,對藍營選情是「利空」,而北京也不對2024大選抱有期待。
據台灣民意基金會上周六民調顯示,在野的國民黨支持相較上月,回升8個百分點,達25.9%。同時,28.6%台灣民眾支持民進黨,15%支持民眾黨。基金會稱,國民黨支持度回升的因素,包括馬英九赴陸祭祖之行,大談「中華民國」、自稱「總統」等,帶動一波專屬於國民黨的熱潮。
作為兩岸分治73年來,首名赴陸的台灣卸任總統,馬英九在南京、武漢、長沙、重慶與上海,到訪一系列對國民黨抗戰史意義重大的場所,強調「追求和平、避免戰爭,是兩岸中國人的共同責任」。馬此行最受關注的言論,莫過於在湖南大學座談期間,解釋《中華民國憲法》對兩岸關係的定義,強調「兩岸同屬一中」。行程結束時,他還高呼「九二共識活過來了」。
「馬英九此行對兩岸最大的貢獻,在於重新連結兩岸,包括歷史、文化上的連結。」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榮譽教授趙春山指出,馬對九二共識的內涵作了詳細詮釋,「台灣很多人對其來源和產生的正面效應不是十分了解,(九二)被刻意扭曲,等同於一國兩制」,形容馬此行是回到了原汁原味的九二共識,是「撥亂反正」。
馬「避戰求和」 蔡「重在備戰」
在馬訪大陸的同一時間,蔡英文在美會見眾議院議長麥卡錫。趙指出,「雙英」同一時間出訪,馬展現了「避戰求和」,在「九二」基礎上才有對話的可能;而蔡則是重在備戰,即當大陸對台採取非和平手段時,爭取美國對台灣的支持。
不過近期在台灣島內,藍營對馬英九此行強調「九二共識」的反應,可謂戰戰兢兢。被視為總統大選中,國民黨的有力人選、新北市長侯友宜,迴避表態支持「九二」,僅稱「尊重並理解1992年的歷史與時空環境」。較早前傳出黨內部討論兩岸政策論述,研擬「九二共識就是中華民國」,也遭到黨主席朱立倫否認。
「對於九二共識、一中各表與台灣社會主流民意的距離,中間隔着有多遠,每個國民黨人都在不斷惦量」,新加坡國立大學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助理教授陸曦指出,國民黨多年來仍在「刻舟求劍」,但目前台灣社會的主流共識被蔡在2021年提出的「四個堅持」所代表了。「四個堅持」的其中一項,「堅持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這是一個既不違背中華民國憲法,又更符合台灣社會共識的論述,「等於是民進黨先作了論述的調整,把國民黨原來這張中華民國的神主牌,變成了民進黨自己的」。
馬出訪固深藍 或引黨內分裂危機
陸指出,馬出訪沒有改變國民黨在光譜上的定位,反而是固化了既有定位,因此可以團結深藍的一部分,但對中間選民應該是無感的,未必能爭取選票向中間靠攏,而這有可能導致黨內分裂的危機。目前國民黨內潛在的候選人,包括侯友宜和郭台銘,與馬英九的政治光譜不完全一致,「他們可能會受到深藍排擠」。
目前,針對馬在大陸發表的言論,大陸官方並未作公開回應。國台辦上周三(12日)在總結馬英九此行稱,馬一行人「感受大陸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成果」,還稱「對促進兩岸同胞交流往來、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具有積極意義」,強調此訪充分體現了九二共識是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定海神針」。
學者陸曦認為,大陸官方接待規格總體上「不算特別高」。一度傳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王滬寧會與馬會面,但最終由國台辦主任宋濤為馬餞行。他認為,這符合當下政治環境,以及馬作為「退位的台灣地區領導人」的身分。「北京表現友好、客氣,盡地主之誼,表達兩岸交流的可能和希望,但他(大陸)很清楚,國民黨與台灣社會主流民意之間的差距。因此北京不會對馬有過高的政治期待。」
京主張「我為主」 台大選無影響
陸曦稱,大陸的策略基本上是「以我為主」,特別自2020年韓國瑜敗選後,趨勢愈明,即不再寄望於像連戰或馬英九時期,通過影響島內主要政黨,進而影響台灣本土的身分認同。「他(大陸)發現身分認同是不可逆的趨勢,基本上躺平了,現在一切只是從大陸本身出發。對明年選舉也不抱什麼操縱的希望,可能會有影響,但這個結果不會對現行方針有太大影響。」
趙春山則相信,在2024年大選,國民黨將以「和平與戰爭的選擇題」為主軸,而民進黨則是「倚美抗中」。「馬的路線還是比較符合北京的期待,大陸不期望兵戎相見,現在就要看台灣人明年大選要不要買單。」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