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自2020年2月24日 經濟日報 國是港事 撰文:李兆波 香港中文大學國際貿易與中國企業課程(IBCE)聯席主任及會計學院高級講師>
特區政府在《逃犯條例》修訂及這次處理新冠肺炎的手法,顯示了決策的官員水平相當低。我及很多人相信一直以來被視為精英的政務官根本沒有能力處理危機,做事慢條斯理,和應要做的背道而馳,把危機變成災難。
金融商人撲口罩 處事更果斷
中央政府實在要慎重考慮,以後的局長、司長及特首基本上不要再找政務官擔任好了,否則超過百年基業的香港會毁在他們手上,是真正的千古罪人。
我以採購口罩為例,大家也知道那個「在今時今日價低者得」的招標笑話,1月初時在日本可以用1元多港幣從零售層面買到高質素的防細菌口罩,一個月後,需要4至5港元,參考一貫的做法不是不對,但在非常時期,要用上非常的方法,這令我想起在1998年亞洲金融風暴時,金管局果斷地花了千億元入市,打退了投機港元,甚至是想破壞聯繫滙率的國際金融大鱷,當時港府的做法便是把港元拆息加至200多厘,切斷了資金的來源。
假如這次是由金融人來處理肺炎帶來的「口罩荒」,相信他們會在幾秒鐘便作出以溢價在全球搜購的決定,早就買到了大量的口罩,一定不會用上官僚的程序,令事情愈弄愈糟,以至一個也買不到,累市民要到處撲口罩。
商人的反應同樣迅速,如李嘉誠基金會發放「應急錢」予受示威影響的飲食業、零售業、旅遊業及小販,程序簡單,效果甚佳。收的一方得到支援,付的一方也可以大大減省行政的成本。
政務人慢條斯理 簡單變複雜
另一個反應迅速的例子是2月初時,我曾到李先生位於黃埔酒店的中餐廳午膳,餐廳會贈送一個外科口罩給用完膳的客人,最近更增加至兩個,即是你去那餐廳用膳後,可以繼續用原本的口罩,而餐廳會再給你兩個新的外科口罩,有朋友知道後常到那餐廳用膳,因為可享用相關人士的折扣之餘,也有口罩贈送,而且那裏客人不多,減少感染的風險,這說明了甚麼?說明了商人善於迅速地解決問題。
說了那麼多關於金融人、商人的風格,可見他們處事果斷,以秒速的時間便得到更好的結果,否則機會便會溜失了。政務人呢?(留意是政務人,不是政治人。)回歸20多年來,很多深層次問題沒有解決,而自去年6月以來的示威及肺炎事件,更顯示了特首及一些司局長的無能,香港現時最優秀的人才不是在政界,而是在醫療界、金融界、商界。可惜政務圈子多年以來總是聘請相同風格的人,他們不是一無是處,但卻相當沒有擔當,小事化大,簡單變複雜,而正正是這樣,才會弄至香港有口罩荒、資源分配不均、而之前的土地荒、貧富懸殊等,也是長期以來沒有果斷地處理而帶來的社會問題。
示威肺炎人禍 派1萬落後形勢
而自去年6月以來的示威及肺炎事件更顯示了特首及一些司局長的無能,為甚麼安排駿洋邨作為隔離營時不同時宣布會給予津貼或在入伙後免去數月的租金?商人會這樣想,政務人恐怕不會了。香港現時最優秀的人才不是在政界。
財政預算案快將公布,近日不同的政黨提出全民派1萬元,其實1萬元已是落後於人,單是處理《逃犯條例》時的過失已有足夠的理由派1萬元,而政府在肺炎的表現更是差強人意,市民要冒着危險及在寒風下通宵排隊買口罩,又是另一個派1萬元以補償市民的損失,即共派兩萬元。
從理財方面看,這當然會導致赤字,但這只是短暫的,香港有豐厚的財政儲備,現時香港處於歷史上最困難的時期,值得花上千多億元去拯救,況且兩次事件都是「人禍」造成的,甚麼「赤字令評級下跌」,也比不上特區政府在處理《逃犯條例》修訂,及這次肺炎時顯示的無能對整體經濟的影響。
要是不派錢或只派得區區數千元,又是不果斷又落後於形勢的好例子。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