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自2019年11月3日 明報 社評>
中共十九屆四中全會結束,盛傳的人事異動並無發生,焦點集中在會上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雖然全文尚未公布,但從會議公報內容以及會後國新辦的記者會解讀,可以看出《決定》的大致脈絡。而13項要「堅持和完善」的制度機制,就是中共未來30年治國的大政方針,從中可以窺見,中共未來的制度建設,已告別「摸着石頭過河」的路線,着重統籌協調的「頂層設計」,告別大刀闊斧的改革,實行精雕細琢的完善,由破到立,向世界展示中國模式與中國道路的獨特性。
中共歷屆黨代會的四中全會都是討論政治問題,但專題討論治國機制與能力,尚屬首次。在近6000字的四中全會公報中,77次提及「制度」,13次提及「體制」「機制」,可見,建規立矩是今次四中全會的主題。而通篇「改革」只提了11次,「堅持」一詞卻多達57處,「完善」也多達41次,「堅持」就是制度中不可改變之處,「完善」則是指改良和小修小補。從「堅持和完善」出現的頻率看,北京認為內地現行的政治、經濟、社會治理框架總體適合國情,即生產力與生產關係是匹配的,今後至少30年內的主要任務是「堅持和完善」之,這也是其道路、理論、制度、文化「四個自信」的基礎。這是否意味着政治和經濟體制改革今後不再是施政重點,值得觀察。
而《決定》的中心內容,即「堅持和完善」13項制度體系和政策,其中除「一國兩制」之外,還包括黨領導一切制度體系、人民當家作主制度體系、中國特色法治體系、行政體制、基本經濟制度、文化制度、民生保障制度、社會治理制度、生態文明制度體系、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制度、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黨和國家監督體系,幾乎無所不包。值得欣慰的是,既然「一國兩制」已位列國家重要制度,時間跨度至2049年,應無輕易改變之虞。
對台灣反獨轉向促統 一國兩制仍是大框架
在列舉的國家制度和治理體系13項「顯著優勢」中,「堅持『一國兩制』」排在第12位,而列舉的要堅持和完善的13項重要制度中,「『一國兩制』制度體系」排在第11位。其中在對台方面,強調「一國兩制」是「實現祖國和平統一的一項重要制度」,雖然未再提「一國兩制台灣方案」,但表示要堅定推進和平統一進程,完善促進兩岸交流合作、深化兩岸融合發展、保障台灣同胞福祉的制度安排和政策措施,團結台灣同胞反對「台獨」、促進統一。在這段200多字的部分,「統一」二字出現了4次,顯示北京的對台政策重心,已從反獨轉向促統,而一國兩制,仍是對台統一的大框架。
國家治理體系與治理能力的現代化,是中共十八大報告中提出的新概念,中共過去多用專政、管理這類詞,現在改用治理,即治國理政,既有中國傳統色彩,治大國如烹小鮮;又與國際的良治、善治接軌。四中全會公報定下了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時間表:即中共建黨100年(2021年)時,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上取得明顯成效;到2035年,制度更加完善,基本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到新中國成立100年(2049年)時,全面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強調禍起蕭牆危險 能力不足最大考驗
從四中全會內容看,中共對自身的領導地位沒有絲毫放鬆,高層人事亦未有異動,顯示習近平作為權力的核心,地位依然穩固。但這並不代表中南海可高枕無憂,習近平就曾表示,中共作為有8900多萬名黨員、450多萬個基層黨組織的世界第一大黨,「我看能打敗我們的只有我們自己,沒有第二人」。因此,「自身必須始終過硬。」「敢於刀刃向內,敢於刮骨療傷,敢於壯士斷腕,防止禍起蕭牆」。他列舉了幾個「不容易」:功成名就時居安思危、勵精圖治不容易,執掌政權後節儉內斂、敬終如始不容易,承平時期嚴以治吏、防腐戒奢不容易,重大變革關頭順乎潮流、順應民心不容易。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