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1日 星期五

中國反制稅率應對關稅戰 搞好周邊國家關係保太平

<轉載自2025412 明報 社評>

中美兩國關稅戰每天加碼升溫,中國應對美國除了提高對等的反制稅率外,還有「遠攻近交」的招數,本月8日起舉行的中央周邊工作會議即是一例。搞好睦鄰惠鄰,穩住周邊國家,可以增添本錢與遠方的美國打一場硬仗,即使關稅戰可能會有所消停,友鄰富鄰也能促進我們邊遠地區的經濟發展。中美關稅戰、貿易戰要比併的是國內經濟韌力,中國國內市場龐大,有完整的供應鏈和產業鏈,足以跟美國比長短,更多的友好國家幫襯,共建命運共同體,更是長治久安的保證。

中國應戰有決心有手段 主動出擊親近周邊國家

美國對中國加徵的關稅稅率已經高達145%,中國的反制稅率也提升到125%,稅率再提高已經毫無意義,因為生意已經無法進行,再加也只不過是數字上的變化而已。但在美方做初一,中國別無選擇,只有做十五,而且下決心戰鬥到最後勝利為止,沒有退縮的餘地。而且,中國決不止於守城,其實,早已有所部署,主動出擊爭取與更多同道一起抗擊美國的脅迫。國家主席習近平將於下周出訪周邊國家越南、馬來西亞和柬埔寨,有何成果,值得期待。

重視與周邊國家關係,互相訪問等交往只是形式的一種,近日首次舉行的中央周邊工作會議,可見的工具箱還有很多內涵。中國是全球兩個擁有最多陸上鄰國的國家之一,歷來奉行友鄰睦鄰的外交政策,201310月曾經舉行周邊外交會議,當年習近平在會上發言,首次使用了「親誠惠容」這個原則與周邊國家交往,親加誠,還要互惠共容,仍然為周邊國家所「獨享」。

這次舉行的中央周邊工作會議,有兩個新意,一是不局限於14個跟中國有陸上和幾個海上邊界的國家,29個周邊國家包括中亞地區的土庫曼斯坦和烏茲別克斯坦,南亞的斯里蘭卡、孟加拉和馬爾代夫等,以及東南亞包括柬埔寨和東帝汶等。二是提高級別到中央會議,研究統籌範圍不僅限於外交,還擴大到經貿與人文交流等其他領域,由中央協調多個部門共同搞好周邊國家的工作,而且是將周邊工作放在全球的全局視野來考慮問題。

目前全球的全局,就是百年不遇的大變局正在加速演化,這個大變局不僅是美國從唯一霸主地位滑落,中國急速崛起,還有是多極世界的逐步形成,歐洲和發展中國家興起成為一極,也在國際政治中扮演愈來愈重要的作用。中國崛起,政治經濟實力大幅提升,成為一股強大的吸力,已經成為18個周邊國家的最大貿易伙伴,引領周邊國家共同富裕。這些周邊國家除了依仗中國的龐大市場,以及在供應鏈和產業鏈方面承接中國外溢的技術與資金投資,還希望中國支持這些國家基建設備建設,為進一步發展奠定更大的基礎。

越南醞釀多年修築鐵路,礙於缺乏資金,以及在決定合作國家方面踟躕不前,直到去年12月終於有了初步決定,中越兩國簽訂協議,積極推進全長400公里的三條與中國連接跨境鐵路的實施。柬埔寨與中國共建雲壤聯合保障基地今年落成,中柬兩國海軍可以使用該中心進行反恐、救災和人道救援等任務,該中心還在擴建中,未來使用範圍會增加。

雲南昆明到老撾首都萬象的中老鐵路,是中國興建的第一條出國鐵路,促進老撾人員與貨物運輸的便捷,還為今後整個東南亞鐵路網連通奠定基礎。這樣的出國鐵路還有新疆喀什經吉爾吉斯坦到烏茲別克斯坦的高鐵,也將在今年七月動工。

供應鏈產業鏈延伸周邊國家 協助基建為共同富裕奠基礎

這些基建項目,以及經貿關係發展,都是這次中央周邊工作會議提出,要共建和平、安寧、繁榮、美麗、友好「五大家園」的共同願景。然而,中國與其周邊國家這樣一個美好的願景,是美國所不願看到的,美國原來提出的加徵關稅計劃,柬埔寨加徵稅率為49%,老撾為48%,越南為46%,足見美國要藉打擊中國周邊國家,以達到遏制中國崛起的狼子野心。

中共已故領袖毛澤東提出過,凡是敵人反對的我們擁護。這樣的做法未必是最好的,但在美國明目張膽打響第一槍的情况下,中國就沒有選擇的餘地。况且,無論美國干預的動機為何,支持鄰邦發展,走共同富裕的道路,互惠共贏,一定不會錯。中央周邊工作會議在過去一周舉行,是經過長時間部署的,與中國總體外交與睦鄰政策脗合,並非一時興起之舉,只不過是與美國所謂的「對等關稅」政策恰逢其時而已。也應驗了中國跟周邊國家關係的一貫主張,無論外部環境如何變化,中國都將堅定信心、保持定力,集中精力辦好自己的事。

習近平在會見來訪的西班牙首相桑切斯時,首次就美國的關稅戰發表看法,他表示,打關稅戰沒有贏家,同世界作對,將孤立自己。相信這個說法,不單止應用於關稅戰,而是泛指美國的對外行為準則,用單方面的強制手段脅迫弱小國家,形同與世界作對,最後必將成為孤家寡人。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