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7日 星期一

監管足負資產少 樓跌未見骨牌效應

<轉載自2022118 明報 觀點版 撰文:阮穎嫻 港大經管學院講師>

近日樓價下跌,有報道指負資產個案急升9倍,施政報告公布前,既得利益者不斷游說減辣,今日來談談樓跌負資產。

樓市勁升6倍後 回跌13%17%

樓市下跌可參考中原城市領先指數(CCL)及差餉物業估價署的指數。CCL20218月高位191下跌至165,累計下跌14%,這是地產經紀反映的,較貼市。分區看,距上次高位,九龍跌幅最勁,達17%,港島及新界東跌16%,新界西13%。差餉物業估價署的售價指數,則是從20219月的398跌至362,下跌9%,這可能是因為數字有所滯後,以及樣本不同所造成。細單位跌幅較大,A類(實用面積小於40平方米)距上次高位跌10%B類(實用面積為4069.9平方米)跌9%C類(實用面積為7099.9平方米)跌7%DE類(實用面積為100平方米或以上)跌8%。總括來說,樓價回到20172018年。

樓是資產,跟其他投資產品一樣,有起跌周期,只是樓的周期較長,一個樓市周期10年以上,甚至有說是30年。由SARS開始,樓價據差餉物業估價署的售價指數,平均已升6倍,當年很多人失業,供不起樓,公務員因為收入穩定,若當年有買樓,再「一爆幾」,就成為大贏家,代表人物有環境局常秘謝小華,共持有18個物業及9個車位。升得較多的是新界細單位。A類細單位升幅接近7倍,B類為約6倍,C類約5倍,DE類約4倍。以地區劃分,CCL指數新界西升最多,新界東次之,然後是九龍及港島。所以說上一代港人賺晒,一般人買一層樓自住已經贏很多。在市場奔高走低期間,不斷有人出市入市,所以有人在高位入市並不出奇,大家成本價不同,因此有人負資產是很自然的。

樓與股的回報、成本與風險

香港人「買磚頭」至上,甚至有人說「不買樓有風險」。樓是資產,持有一間住宅的回報包括租金和賣出時的樓價升值。持有其他資產也有各自的回報,例如銀行的定期存款有利息,買股票可以賺取股息和股票的升值,買債券可以得到債息和把債券賣掉時的市值(或債券到期時的面值)。從資產定價的角度,買一樣資產着數與否,要比較各項資產的預期回報,包括預期回報高還是低、它的不確定性,和它與經濟周期的關係(一般投資者希望資產回報在經濟差時較高)等。

一項大型跨國研究指出,股票和樓的平均回報最高,真實年利率有7%。在二次大戰之後,股票的回報平均比樓高,但股票的回報波動性比樓更大,而且傾向在經濟不好時交出差的回報。因此樓似乎是不錯的投資選擇。

3點補充。第一,很多人認為樓比股票優勝,因為樓可以自住,買了就不用交租。這個推論不正確,因為自住就會失去了租金回報的部分,只是本身出租收的錢變成自己使而已。這兩年買樓的人,有些賣樓業主立輸「一兩球」。以往高位租金佔樓價百分比跌到低過2%,樓價累計跌10%,租金賺埋還不夠價格跌的輸。

第二,樓每間獨一無二,因此買賣起來要睇樓要地產經紀要律師,交易成本相對股票高很多。

第三,絕少人一炮過付出樓價的所有,否則買樓是槓桿行為,要借錢慢慢還,借得愈多風險愈大。首期兩成借八成是5倍槓桿,首期一成借九成即10倍槓桿。

買樓槓桿大 很多人卻面不改容

換着是股票市場做這個倍數的槓桿,正常人一定不會做到那麼大銀碼,孖展被斬倉絕對會「輸到跳樓」。虛擬貨幣更加有100倍槓桿合約,小小波動立刻要補倉,或被斬倉,更不要說虛擬貨幣市場波動超級大。不過去到買樓,突然大家又很放心了,有人會耗盡積蓄到一滴不剩,一夠錢就買。

大家總是覺得買樓安全,因為上次跌一半已是四分之一世紀之前,直至樓價下跌,開始有人問,是不是負資產,銀行就會追差價(call loan)。這樣很好笑,因為你在買樓的時候應該已經知道這個風險,現在才來擔心,即是說買樓時沒有好好諗清楚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

不過,整個系統自從金融危機後,因為有人還不到按揭燒炭跳樓,銀行間好像有了默契,當資不抵債時不會直接call loan,而是待按揭不能償還後,才收做銀主盤。這樣對債主較方便,因為要去衡量一個人是否有還款能力,及持續去監察他的還款能力,成本非常高。因此,做法是不去監察,批核了就算,但一旦還不了款就call loan。因此,只要有份工,仍然有糧出,或有積蓄,不斷供,就未必需要擔心。可是,如果借貸機構銀根短缺,就可能向這些人埋手。

負資產暫時仍屬微不足道

香港是否會廣泛地發生這個情况?供樓的人一般以入息供樓,在大家仍然有工作、失業率仍低的情况下,供樓的都是中產或以上,他們工作較穩定,近來因移民潮多了空缺,到處搶人才,所以暫時不見得有大量失業的情况。傳媒說什麼「負資產急增9倍」,原來只是由55宗增加至533宗,基數低,所以倍數大。根據2021人口普查,全港約有44萬住戶未還完按揭貸款(未計非自住物業),533宗相比起這個數字微不足道。

對於監管機構來說,最重要的是整個金融體系穩定,而不是個別負資產個案。1990年代沒有壓力測試,沒有限制負擔成數,炒家心雄,一變四四變十二,一個人供3間屋甚至7間屋,不斷借上借,樓市一爆,一旦call loan,就會火燒連環船,全部變銀主盤,輸光輸淨。而因為這件事,即使沒有妻離子散,也常常因為錢的問題,家嘈屋閉,不是一件好事。但成功撲水的人,捱過了現在就牙擦。

2010年開始有了一系列的風險控制措施,包括按揭負擔成數、加息壓力測試,正常人不能供幾疊樓。較高風險的是按上按,找私人貸款二按三按,做「呼吸plan」的業主,這些借貸息口較高,在加息周期,他們將會百上加斤。

有咁耐風流,有咁耐折墮;有咁大貪,就要承受相應風險。投資是自負盈虧的,監管機構無責任托市——這會令大家有遐想,使投資者紛紛冒上自己不能承受的風險。今次不如SARS,樓市暫時溫和下降,幅度仍較小,不會一下大跌死人冧樓。樓可以變得較可負擔,可能是官員最想見到的。且看樓市及政策以後如何走。

參考資料:

Òscar Jordà, Katharina Knoll, Dmitry Kuvshinov, Moritz Schularick, Alan Taylor (2019) "The Rate of Return on Everything, 1870-2015". 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