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30日 星期三

對台灣中期選舉的觀察

<轉載自2022121 AM730 欄名:C觀點版 撰文:施永青>

台灣中期選舉有結果,在6(直轄市)13縣、3縣市的主要席位的爭奪戰中,國民黨奪得13席,民進黨只得5席,可謂輸得十分明顯。蔡英文總統不得不為今次選舉的失敗辭去民進黨主席一職。

今次地方選舉共有1,023個公職供選民投票,結果國民黨奪得367個職位,共增加了38個,比上次贏多了4.2%,民進黨則只奪得277個職位,比上次少了28個,比例上少了3%

若果計兩黨的得票率,國民黨共得4,306,343票,得票率佔37.75%;而民進黨則得3,796,575票,得票率為33.28%。兩黨都沒法過半。

例如,民進黨在台南與嘉義的議會內取得多數席位,但卻沒有過半數的壓倒性優勢。如是令國民黨可以透過與第三勢力合作,在議會內難為民進黨。

歷史上的中期選舉,大都對執政黨不利,原因是選舉時所開的空頭支票,執政時大都無法一一兌現。不過,國民黨雖然成功在中期選舉中勝出,但這並不代表國民黨能在下次總統選舉時勝出。原因是中期選舉的焦點,並不過度集中在陸台關係,候選人在地方的政績與個人的魅力會起一定的作用。

不過,一到總統選舉,國民黨就會因歷史上與大陸的關係,而背上扔不掉的包袱。台灣民眾普遍不接受由中共主導的一國兩制。國民黨雖然多次重申,他們不會在一國兩制的問題上向大陸讓步,但台灣民眾不敢相信國民黨,擔心國民黨上台後會在這方面讓步。在這種情況下,「抗中保台」仍將是民進黨在下屆總統選舉時,必然會反覆使用的策略。

今次中期選舉,民進黨其實依然想在「抗中保台」的議題上做文章。他們起草了一份名為「捍衛台灣絕不投降」的承諾書,要其他政黨的候選人一起聯簽。但國民黨的候選人與柯文哲的民眾黨(非民進黨)的候選人並沒有接受要脅。而選民在投票時,亦沒有多加理會,沒有簽這份承諾書的候選人一樣可以當選。

我認識一些相對開明的台灣年輕人,他們覺得很奇怪,為何台灣人已多次表態,對中共構思出來的一國兩制完全沒有興趣,而中共仍是十年如一日地不停地推銷那套台灣人決不會接受的制度。他們認為:如果中共真是尊重台灣人的意願的話,應虛心聽取新一代年輕人的意見,而不是食古不化地,把原有的那套,反反覆覆地講完又講。

他們覺得,北京的政治體制一定在溝通上出了問題,否則,為何台灣人的意見,北京的領導人總是聽不到?他們擔心:中共主催的一國兩制,本身就是一種只容北京說了算的制度,而沒法容納台灣人意見的制度。中共不改變這種給台灣人的形象,國民黨就不容易在總統選舉中勝出。

2022年11月27日 星期日

藍綠6都議席均未過半 議長之爭存變數

<轉載自20221128 明報 加東版 中國版>

今年台灣藍綠兩大黨在六都議員選戰均未單獨過半,為日後議長之爭埋下變數。而小黨力拚下有收穫,時代力量獲6席,比上届少兩席;台灣團結聯盟宣布有3席議員連任;台灣基進取得兩席議員,是創黨以來最佳成績;新黨表示1席台北市議員連任。

綠營無縣市席次過半

台灣九合一選舉縣市議員選舉昨晚揭曉,共選出910席議員,其中國民黨拿下367席、民進黨拿下277席。有別於縣市長選戰國民黨取得壓倒性勝利,議員選舉部分,藍綠兩黨在六都議會均未單獨過半。以全台各地區來看,國民黨在彰化縣、新竹縣、花蓮縣、台東縣和連江縣拿下過半席次,而民進黨沒有在任何縣市拿下過半席次。

據中央社報道,時代力量現有8席現任議員,在新竹市就有3名議員連任成功,台中市、苗栗縣、嘉義市分別有1名成功當選。時代力量發布新聞稿指出,這次當選1名直轄市議員、5名縣市議員、1名鄉民代表以及1名里長。時代力量表示,相比2018年選舉取得16席縣市議員,2022年地方選舉的結果不如預期,顯見時力仍有許多不足之處。

本土小黨基進獲兩席 創黨最佳

至於台灣基進,這次提名24名議員參選人,僅在高雄與台南各取得1席議員。台灣基進發布新聞稿指出,雖然本土派政黨在此次選舉成績不盡理想,卻是為台灣基進創黨以來最佳成績。

此外,台聯發布新聞稿表示,提名5人參選縣市議員有3名當選,雲林縣、台南市、高雄市各1名。台聯主席劉一德表示,台聯雖然是小黨,但仍將繼續追求轉型正義,正名制憲。新黨此次分別在台北市、新北市、桃園市共提名10名議員候選人,但僅有現任的台北市議員侯漢廷成功連任。

2022年11月26日 星期六

蔡英文抗中牌失效 年輕人拋棄民進黨

<轉載自20221127 明報 社評>

台灣包括縣市長在內的地方公職人員選舉(九合一選舉)昨天落幕,在選戰焦點的六大都會(六都)市長角逐中,國民黨不僅保住新北、台中兩市的既有優勢,還一舉贏得台北、桃園兩市,六佔其四;民進黨的執政縣市則由選前的7個萎縮到5個,不僅台北市長鎩羽,更丟掉在北台灣的最大堡壘桃園。民進黨今次大敗,除了台灣選民在地方選舉慣常的鐘擺平衡心理外,與綠營慣用「抗中保台」牌失效有關,而蔡英文政府近年在防疫等方面的施政備遭詬病,很多中間選民特別是年輕選民拋棄民進黨,是其敗選的重要因素。

目前在台灣的22個縣市中,除國民黨執政的嘉義市因突然有候選人病逝,市長選舉要押後到下月18日外,21個縣市長都在昨天選出。從得失看,綠營民進黨由75,藍營暫維持13,白色力量的民眾黨保持一席,無黨籍斬獲兩席。單看數字似乎變化不大,但國民黨失去的3個縣市,苗栗、金門兩縣都是輸給無黨籍候選人,只有澎湖是敗於民進黨,但贏的卻是台北、桃園兩大都市,且桃園是從民進黨手上奪回。在南部民進黨票倉屏東,國民黨候選人僅以些微差距負於民進黨,台南與綠營的差距亦有縮小,而在國民黨連任市長的新北、台中兩大都市,贏綠營的比例都較之前擴大。

由於今次選舉被視為蔡英文的「期中考試」,亦是2024年總統選舉的「前哨戰」。所以綠營十分重視,總統蔡英文親自提名各地候選人,對重點地區更傾全力助選,更聲言投票給他們就是投蔡英文本人,可謂深度綑綁,結果遭遇慘敗,她已宣布辭去民進黨主席,未來兩年她也勢必成為「跛腳鴨總統」。

國民黨六都佔其四 民進黨慘敗蔡跛腳

一般認為,蔡英文在提名人選的剛愎自用和民進黨的文宣策略,是敗選的直接原因。蔡英文力推新竹市長林智堅出選桃園市長,在林的碩士論文被揭發抄襲、學位被兩間大學撤銷的情况下,她仍下令全黨挺林,這一醜聞的發酵,重挫民進黨選情;面對民眾黨新竹市長候選人高虹安唱了一首諷刺綠營的歌,民進黨開動各種宣傳機器口誅筆伐,反招來民眾不滿,自動發起棄保投票,硬是將高送上市長寶座。

面對低迷選情,民進黨故伎重施,打「抗中保台」牌,蔡英文在助選時宣稱,今次選舉「會決定我們要向世界傳遞什麼樣的信息」,獨派團體更在選前最後一周公布全台簽署「不投降承諾書」的縣市長候選人名單,以圖將選舉拉升至藍綠對決的高度。不過,這招今次並不奏效,因為這畢竟是地方選舉,選民更注重候選人在地方行政的政績和能力,而藍營執政的地方政績較佳,選情較為穩固,國民黨候選人亦不隨之起舞,令國安議題無法炒熱,所以蔡英文熱炒的「芒果乾」(亡國感)今次「滯銷」。

而今次民進黨敗選的最大原因,還是近年執政的種種劣迹,激怒了廣大中間選民甚至曾經是民進黨票倉的年輕選民。台灣在疫情防控方面出現種種亂象,如死亡率居高不下,自產的高端疫苗效果不彰並涉嫌利益輸送,當局阻撓民間團體進口疫苗。另外,島內治安問題叢生、東南亞綁架騙案處置不力,乃至8月大陸軍演時國防部瞞報導彈飛越台灣上空的消息等,都引發民眾不滿。民進黨自恃府院全面執政,自大驕橫,聽不進意見,反而利用網絡水軍,抹黑打壓提出意見的人。因此,有分析指出,今次選舉是近年來「仇恨值」最高的一次選舉,「下架民進黨」成了最大的選民公約數,而參選台北市長的台灣抗疫前總指揮陳時中,也成了選民泄憤的對象。

施政劣迹引發不滿 抹黑打壓激起公憤

曾幾何時,教育程度較高的年輕選民曾經是民進黨的主要支持者,但近年面對蔡英文政府的種種倒行逆施,青年選民也與民進黨漸行漸遠。在民進黨號召青年返鄉投票的宣傳片的留言區,就被上千網民「洗版」,紛紛抱怨物價房價高漲及對生活的絕望。民進黨丟失的桃園、新竹兩市,也是高科技知識青年雲集之地。台灣今次投票,包含一項修憲公投,將選民年齡由20歲降至18歲,18歲也是台灣兵役法的「役齡」,有評論就指出,對於隨時必須面對戰爭風險的年輕人而言,「他們應該有權力,選擇讓自己距離戰爭遠一點或近一點的政黨或政治人物」。

今次選舉,也被視為台灣2024年總統大選的前哨戰,從目前形勢看,經此一役,國民黨似乎恢復生機,形象清新的蔣萬安當選台北市長,連任的新北市長侯友宜大勝對手40萬票,都令藍營看到希望;白色力量民眾黨,雖失去台北卻贏得新竹,黨主席柯文哲有望成為藍綠之外的第三勢力共主;民進黨今次敗選,黨內派系必會再有一輪傾軋整合,誰能出戰總統大位仍難逆料。

不過,必須認清,今次選舉不是島內對兩岸政策的公投,國民黨也非統派。自2010年至今的台灣選舉,藍綠的輸贏具有明顯的鐘擺效應,2014年的柯文哲旋風、2018年的「韓(國瑜)流」,都未能撼動民進黨在全台的執政地位。所以說,以今次選舉的輸贏,判斷2024年總統大選的結果,不僅為時過早,而且可能會大謬不然。

民進黨慘敗剩5縣市 蔡再辭黨主席 國民黨奏捷掌13 國台辦:反映求和平穩定主流民意

<轉載自20221127 明報 加東版 中國版>

台灣2022九合一地方選舉昨日(26)舉行,結果當晚出爐,國民黨再度大勝,囊括13縣市執政權;民進黨則錄史上敗績,雖攻下澎湖縣,但只守住原本執政的4縣市,共獲5席。有如4年前,台灣總統蔡英文昨晚宣布即時辭去民進黨主席,承擔選舉結果。原本冷對今次選舉的大陸官媒,第一時間發布蔡辭職消息;國台辦稱,選舉結果「反映了島內求和平、求穩定、要過好日子的主流民意」。明報記者

在爭奪激烈的六都部分,國民黨時隔8年重奪台北,又從民進黨手中拿下桃園,守住新北、台中,執政兩都變四都;民進黨則守住南部傳統票倉高雄、台南,在六都中只剩兩席。受天氣、選情等因素影響,今次九合一選舉投票率下跌,直轄市長投票率為59.86%、縣市長64.2%4年前分別為66.11%68.87%。回顧2018年藍綠版圖,國民黨當年獲15席,民進黨6席;但高雄市在2020年罷免案及補選後「藍天變綠地」,令民進黨升至7席,國民黨降至14席。

蔣萬安掌台北 六都藍42

九合一共有22席縣市長選舉,除了因有候選人病逝而推遲選舉的嘉義市,這次21席分佈是國民黨13席、民進黨5席、民眾黨1席,餘下兩縣市由無黨籍候選人取得。拿下苗栗縣長的無黨籍鍾東錦,選前遭國民黨以「排黑」為由拒絕提名,他仍堅持參選遭開除黨籍;他說永遠都會在藍營。

今次廣受關注的台北市長三強爭霸,投票率67.7%,國民黨候選人蔣萬安拿下其中42.29%,以575,590票當選,43歲的他成為台北史上最年輕市長。蔣萬安宣布當選時,感謝投票及沒投票給他的市民,承諾未來會更謙卑,「戰戰兢兢如履薄冰」。民進黨候選人陳時中稍早宣布敗選,他向支持者致歉稱「讓大家失望了」,同時祝福蔣萬安,呼籲市民「一起給他支持,讓他未來把台北市治理得更好」。

大熱連任的新北市長侯友宜,再次展現高人氣,以逾115萬票(得票率62.42%)當選,比民進黨新北市長候選人林佳龍多46萬票。侯友宜昨在開票晚會感謝市民支持,並透露和敗選的林佳龍「是認識的朋友,稍早在電話中也聊了」,互相祝福,也分享很多對於新北的看法。盧秀燕則打破台中市長「不連任魔咒」,上台謝票時幾度激動落淚,承諾未來4年更謙卑更努力,回報「台中的家人們」。

高雄市長陳其邁今日(27)謝票,表示周一就會回到市政府準時開工。台南市長黃偉哲說「讓台南更好不會改變」,又因得票數未如預期,會深切檢討。

陳其邁料任民進黨代理主席

民進黨選舉成績不如預期,蔡英文昨晚910分舉行記者會,宣布即刻辭去黨主席一職。她表示身為執政黨主席必須承擔所有責任,「雖然中央執政很努力,但沒有突破現有地方執政的結構,地方深耕與人才養成不足」。蔡英文向所有當選者致以祝福,表示選舉激情過去,攜手團結正要開始,特別是在台灣面臨重大挑戰、疫後振興之際,有賴不分黨派、中央與地方緊密合作。民進黨2018年九合一選舉大敗,蔡英文當時也辭去民進黨主席一職。

台灣行政院長蘇貞昌口頭請辭,獲蔡英文慰留。台媒引消息稱,民進黨代理主席將由高雄市長陳其邁擔任,隨後再補選。大陸國台辦昨晚稱,選舉結果反映了島內「求和平、求穩定、要過好日子」的主流民意,「我們將繼續團結廣大台灣同胞,共同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融合發展,增進兩岸同胞福祉,堅決反對台獨分裂和外部勢力干涉,共創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明未來」。九合一落幕,外界目光隨即投向一年多後的總統大選。地方選舉的勝利給國民黨增加了可能性,除黨主席朱立倫,侯友宜、蔣萬安亦被視為明日之星。台灣副總統賴清德被認為是將代表民進黨出馬的人選,前副總統陳建仁亦傳出參選。而高虹安當選,亦成為民眾黨主席柯文哲的「強心針」。

18歲公民權」修憲案未過關

與今次地方選舉共同舉行的「18歲公民權」修憲案複決,約565萬人投同意票,比投不同意票者多63萬,但因未獲得法律規定的「選舉人總額半數」(962萬票)未能通過,意味約41萬名1820歲之間的台灣青年,仍需等待至20歲後才能擁有選舉、被選舉、罷免、創制、複決及參加公民投票等權利。



「抗中保台」宣傳失效 台學者:綠營基本盤仍在

<轉載自20221127 明報 加東版 中國版>

九合一選舉塵埃落定,藍綠勝負分曉,基於地區執政的政治版圖亦較上屆顯現變化。就投票結果,中國文化大學國家發展與中國大陸研究所所長趙建民昨向本報分析,是次選舉國民黨「藍軍」可謂大勝,不但在最重要「六都」拿下四城,亦在時隔8年後「光復」基隆,贏勢已與上屆相若。

同樣受訪的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榮譽教授趙春山指出,今次選舉結果與此前民調相符,更體現「非綠營」的整體勝利,顯示出「藍營只要團結就贏,分裂就輸」,就如反例,民進黨陳光復今次在澎湖勝選,實為藍營分裂所致。趙春山認為,今次選情揭示更關鍵迹象,即綠營的失敗甚過藍營的勝利;當下,由民進黨執政所創造的政經社會「大氣候」,包括抗疫不力等問題,正與選舉政治這個「小氣候」聯動起來,反噬着自身的選舉情勢。趙建民亦指,民進黨曾自恃選票和議席優勢傍身,過往推策施政時甚少展現「上善若水」的作風,反而頻頻予人「強渡關山」之感,且缺乏理解社會需求,導致民眾對其主政「真的不滿意」。

兩位受訪學者認為,民進黨今次失利另一因素,在於「抗中保台」宣傳策略失效。趙建民指出,2020年台灣總統大選,蔡英文憑藉彼時香港「反修例」運動對台輿情洗牌,依靠民眾恐懼心態推出類似概念,扭轉選情頹勢,本以為今次可複製相同策略,惟現實是民眾對其在疫情大流行期間的執政不滿,蓋過了對兩岸議題的關注。趙春山亦認為,民進黨「抗中保台」策略如今邊際效應不斷遞減,台年輕世代當下更清晰意識到「抗中無法保台」,在睹見兩岸近年「急凍」,包括解放軍8月軍演及蔡政府反應後,如今不願台陷落戰爭境地。

就今次選舉會否影響兩岸未來走勢,趙建民稱,兩岸關係主軸如今在「中美」,北京優先事項是對美,包括扭轉白宮對台立場等,而早前G20上,習近平已從拜登處「有所斬獲」,包括白宮未宣布的從「四不一無意」擴充至「五不四無意」的承諾,即原先不支持「台獨」擴展到「不支持兩個中國、一中一台」。趙春山則指,是次選情與近期中美關係轉緩、台海風波趨淡等因素有關,但隨着明年美眾議長易主,「反華激進」的麥卡錫(Kevin McCarthy)會否訪台再掀風波,或是再之後的2024年台灣大選綠營情勢會否反彈,皆可能左右兩岸未來。趙春山指出,北京不應忽略今次選舉的一個事實,即綠營的基本盤仍在,藍營得勢主因中間選票漂移,並未撼動綠營票倉,而民進黨今次「抗中保台」失策,主因台海近期相對風平浪靜,綠營未來政治走向本質上與北京舉動密不可分,取決於北京是否想做民進黨的「助選人」。

2022年11月24日 星期四

小三通農曆年重啓 陸委會:可行方案

<轉載自20221125 明報 加東版 中國版>

海峽兩岸「小三通」客運直航因新冠疫情於2020年暫停,各方關注何時能恢復。就「小三通」能否在農曆年前開放客運,台灣陸委會副主委邱垂正昨日(24日)表示會「全力以赴」,認為重要假日重啟是「可行方案」,強調「沒有技術拖延復航、更沒有選舉考量」。

「小三通」是指台灣金門、媽祖等靠近大陸離島與福建通商、通航和通郵。中央社報道,邱垂正昨上午到台立法院作報告並接受質詢。會上,國民黨立委江啟臣詢問「小三通」何時恢復,邱答稱21項兩岸協議目前仍有效,因此兩岸相關聯繫窗口、資訊傳達都還是在運作。

邱垂正:恢復小三通須考量兩岸情勢

邱垂正表示,大陸方面同樣認為,短期內可努力看過年前有無可能恢復,且已公開說沒有障礙,台灣則在做安全評估,要評估台灣整體利益與民眾權益,目前主要障礙是大陸針對疫情還在做「動態清零」。邱指,大陸用統一的前提阻礙兩岸正常互動,因此雙邊目前互動還屬較低層次。至於未來是否有機會高層互動,他稱,台灣總統蔡英文已多次提出正常交流是緩和兩岸緊張情勢第一步。同日下午陸委會記者會上,邱垂正重申,恢復小三通客運,除考量整體疫情,尚須考量兩岸互動最新情勢。

《聯合報》報道,國民黨金門縣黨部與縣長候選人楊鎮浯競選總部早前發起「爭取小三通復航連署」活動,經逾1個月簽名連署,共蒐集8245份連署書,22日交由立委陳玉珍代轉蔡政府。陳玉珍表示,台灣入境已實施「0+7」,「小三通」當然也可,盼蔡政府能早日讓「小三通」復航,「不要再裝聾作啞」。

大陸國台辦發言人朱鳳蓮上周五(18日)曾稱,對於恢復「小三通」客運直航大陸沒任何障礙。有關方面已做好充分準備,隨時可投入運營。她又奉勸民進黨當局不要再以欺騙性伎倆繼續損害兩岸同胞,特別是台灣同胞切身利益,應盡快取消單方面設置的人為限制。

2022年11月23日 星期三

內地網文「十問」衛健委熱傳 質問世盃球迷可不戴罩

<轉載自20221124 明報 加東版 中國版>

內地疫情持續蔓延之際,一篇名為「十問」的文章昨(23日)在社交平台廣傳,文章向國家衛健委提出十大疑問,包括國產疫苗的有效性、有無客觀標準解除管控,以及為何內地與香港疫情政策不同、世界盃現場球迷不用戴口罩等。文章發布後在網絡熱傳,瀏覽量達到十萬以上。發布文章的微信公眾號「長安課堂」帳號已被封,原文亦已無法查看。

文章作者自稱是「升斗小民」,對衛生主管機構衛健委提出十個疑問盼當局解答。文章首問衛健委認為新疆、西藏等地連續數月封控是否合適;又質疑人們憑什麼可以消滅新冠病毒、「要付出什麼代價才能對一個看不見摸不着的病毒進行清零」。文章繼續問道,「為何絕大多數民眾都打了3劑以上的國產疫苗,還是不斷感染」、「和流感病毒相比,Omicron的致死率到底是低還是高」、「針對COVID-19病毒,當局解除管控的標準又是什麼」等。

港及逾百國家已放開 問「難道新冠不傷他們」

文章第八問還針對中國境內和世界其他地方的疫情比較,稱人口稠密程度遠高於內地的香港已放開管控數月,世界逾百個國家早已取消疫情管控,甚至於卡塔爾世界盃開幕,現場球迷不用戴口罩和核酸證明,作者反問「難道新冠病毒不傷害他們嗎」,更質疑當局為何一直聚焦和比較美國疫情,卻不去對標與本國國情差不多的印度。

另據日本產經新聞昨報道,日本及中國外交系統的人士透露,日本首相岸田文雄上周四(17日)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泰國會談時,曾當面呼籲放寬中國過嚴的防疫政策,他說過嚴的防疫措施已成日系企業在中國經商發展的障礙。

目前入境中國必須在專用設施及自家隔離8天,即使在中國境內從出差地返回居住地,也頻繁地受到限制。

2022年11月21日 星期一

中美全方位博弈 怎「逼」美國講道理

<轉載自20221122 經濟日報 評論版 撰文:楊玉川 華大證券首席宏觀經濟學家、行政總裁、香港金融管理學院客座教授>

開國領袖毛澤東主席被視為博弈聖手,他以手中遠弱於對手的力量縱橫捭闔,在幾十年時間裏,先是打敗了美國支持的國民黨,消滅了美國武器大量武裝的800萬國民黨軍,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再在朝鮮幾乎憑只有簡陋武器的中國人民志願軍一己之力,打敗了美國軍隊為主組織的16國「聯合國軍」加南韓軍隊共17國聯軍,將戰綫從志願軍入朝時的鴨綠江邊,推回到南北韓分界的「三八綫」,創下了震驚世界軍事史的奇迹;然後在晚年,又憑藉「乒乓外交」小球撥動大球,打開了中美交往的大門,為中美建交、改革開放奠定了基礎。

1953年,毛主席在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第24次會議上,用他常年與美國博弈並戰而勝之的經驗,對如何與美國博弈,進行了精闢總結:「美帝國主義者很傲慢,凡是可以不講理的地方就一定不講理,要是講一點理的話,那是被迫得不得已了。」

美傲慢拒講理 藉謊言滅伊拉克

在毛主席的這個總結裏,真正支配美國行動的不是什甚麼民主、自由、愛與和平一類的道義原則,而是徹頭徹尾的實力原則。當美國實力優勝時,內心根本沒有平等對待他人、講道理的意願,因此再有理也是無意義的。比如被美國前國務卿鮑威爾拿着一小管粉末指控藏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薩達姆,這個指控當然是個謊言,多年後的鮑威爾也承認這是自己履歷的一個污點,但是謊言又如何?伊拉克還不是照樣被滅了國、薩達姆本人還不是也被處以絞刑?

所以,要想讓美國講道理,靠自己有道理是不行的,僅有實力恐怕也未必足夠,在毛主席的經驗裏,要想讓美國講道理,要靠「逼」,美國不願意講道理,我們要「逼」她講。

這個「逼」就是與美國博弈的精髓,具體怎麼「逼」呢?毛主席也給後人作了示範。19536月,朝鮮停戰談判進入尾聲,但在最後時刻,南韓方面以「就地釋放」為名,強行扣留朝鮮人民軍被俘人員2.7萬餘名(含志願軍被俘人員50名),並且宣稱南韓準備單方面繼續打下去,企圖破壞停戰的實現。為實現穩定可靠的停戰,志願軍司令員彭德懷於620日建議,推遲停戰協定簽字時間,再給南朝鮮軍一次打擊。毛主席於21日指示:「停戰簽字必須推遲。再給南朝鮮軍以打擊,極為必要。」

此次戰役(金城戰役)歷時15天,志願軍突破南朝鮮軍4個師防守的正面寬達25公里之堅固陣地,向南擴展陣地160多平方公里,重創南朝鮮軍4個師,逼得美國只好趕緊回到談判桌前,我們可從以下節錄的金城戰役後中美談判代表對話,看到這一戰「逼」出來的效果:

朝鮮停戰談判 毛澤東最佳示範

我方代表直接質問美方代表:「聯合國軍」究竟能不能控制南朝鮮政府和軍隊?

美方代表回答:是的,韓軍屬於「聯合國軍」司令部。

我方代表繼續質問:對於已經達成的停戰協定的實施,你方能保證南朝鮮政府和軍隊不進行阻撓和破壞嗎?

在得到美方代表的確定回答之後,我方繼續質問:我問的是如果它進行阻撓和破壞怎麼辦?

美方代表回答道:大韓民國進行任何破壞停戰的侵略行為時,「聯合國軍」將不予以支持。

一般人可能日常所見,都是美國制裁、審判別人的情景,恐怕很難想像美國也有被人審判、質問的時候;但在抗美援朝中,這樣的罕見卻真實發生了,可見毛主席這個「逼」的厲害。

今天的美國,其實本質上與過去差不多,還是秉持實力原則行事,例如美國打壓華為,說華為的通訊系統不安全,至今提不出任何證據,可並不妨礙美國照樣無所不用其極地制裁華為;再如美國叫加拿大利用華為創辦人任正非女兒孟晚舟過境的機會抓捕她,完全是蔑視國際法,將商業競爭變成了類似土匪綁票的惡劣行為,還不是照樣幹,可曾有一丁點道德底綫!

從美國發起貿易戰至今,美國在貿易、台海、金融、科技、人權等領域全面向中國進攻,所持的理據基本都是謊言,或只考慮美國利益,目的也與公平正義或者其他道德標準無關,而是要遏制中國發展,保護美國的全球霸權。

美國今天的所做所為,跑不出「可以不講道理的地方就一定不講理」這個總結,對中國來說,想要實現國家領導人提出的與美國「相互尊重、和平共處、合作共贏」,就要努力讓美國講道理。

中國續沽美債 有助對美施壓

讓美國講道理的條件,中國已經比當年好得太多。抗美援朝時,中國的工業能力基本是零,而現在中國是全球最大的工業國,工業產值大約是美國的兩倍;不過條件更好了,並不必然代表美國就會更講道理,起碼到現在為止,美國和中國相處中講道理的時候仍然不多。

所以,即使實力更強了,如果不「逼」美國,美國恐怕也不會自動回到講道理的路上。1116日,據路透社報道,美國財政部發布的9月財政部國際資本(TIC)報告顯示,中國9月減持美國國債382億美元,持有規模減至9,336億美元,持有量降至20105月後的最低水平。

1114日,國家主席習近平與美國總統拜登在印尼峇里島(Bali)進行了3個多小時的會談,就中美關係中的戰略問題,以及重大全球和地區問題坦誠深入交換看法。這次會談美國方面十分重視,美國財長耶倫(Janet Yellen)也陪同參加。

財政部部長參加一個主要是外交方面的會議,本來就有些奇怪,聯繫到耶倫之前有關「美國國債市場流動性不足」,以及最近「中美之間的關係緊張,主要根源是在於中方對美國有『誤解』,美國並沒有試圖阻止中國的經濟發展」之言論,她似有緩和雙方敵意的意圖。看起來,中國沽售美債很明顯對美國造成了壓力,對「逼」美國講道理有利,這類的事情看來以後還可以多做一些,幫助美國愈來愈講道理。

2022年11月19日 星期六

重返國際舞台中心 習近平掀外交旋風

<轉載自20221120 明報 社評>

國家主席習近平上周接連出席了二十國集團(G20)和亞太經合組織(APEC)兩場峰會,並訪問泰國,是他中共二十大後首次出訪,亦是疫情爆發近3年來他首度出席上述國際峰會。短短6日內,從印尼峇里島,到泰國曼谷,習近平發表多場演講,並與至少19國領袖雙邊會談,掀起「外交旋風」,其中與美、日、法、澳等西方國家領袖的會面,尤為引人注目。習近平利用今次機會,重啟中國與西方國家關係,重申中國對全球治理的主張,標誌着疫後時代,中國向國際舞台中心地位的強勢回歸。

受疫情影響,過去兩年多,習近平一直未出國訪問,今年9月,才首度踏出國門,出訪中亞哈薩克、烏茲別克,並出席上合組織峰會。前年的G20峰會和過去兩年的APEC峰會,都在線上舉行。去年意大利羅馬的G20峰會,中方也由外長王毅出席,習近平發表視像講話。所以,今次習近平親身出席兩個峰會,格外引人矚目。

中美峰會營造寬鬆氣氛 19國領袖遍佈五大洲

獲習近平今次單獨會晤的19國領袖中,既有美法意西荷等歐美領袖,亦有南非、塞內加爾、阿根廷、智利等非洲、拉美發展中國家元首,既有日、韓、星、泰、菲、印尼和文萊等周邊國家領導人,亦有澳紐和巴布亞新幾內亞等大洋洲南太平洋國家首腦,可謂遍佈五大洲。

在各場會晤中,中美峰會最引人注目,習近平抵達峇里島的首個行程,就是與美國總統拜登會談。雖然長達3小時的會談成果不多,且美國眾議院熱門新議長人選、共和黨眾議員麥卡錫(Kevin McCarthy)或在上任前後訪台,輿論擔心中美會有新一波齟齬,但畢竟這是兩年來首度習拜親身會面,有助穩定中美關係,而習近平與美副總統賀錦麗的「短暫交談」,更將緩和氣氛從峇里島帶到曼谷,亦為習近平與其他西方國家領袖的晤面,營造了寬鬆環境,讓不想選邊站的領袖們鬆一口氣。

從連串會晤可見,習近平對西方領袖多強調求同存異,如對拜登細數中美的差異及利益共同點,對澳洲總理阿爾巴內塞指出中澳並無根本利害衝突;對歐洲國家強調政經分離、戰略自主,希望法國推動歐盟奉行獨立和積極的對華政策,呼籲荷蘭維持產業鏈供應鏈的穩定等;對周邊國家領袖,則強調地區安全,共存共榮,與岸田達成重開經濟高層對話、開通軍方海空聯絡機制熱線等五點共識,對小馬可斯強調中菲同為亞洲發展中國家,要守護地區和平穩定等;對發展中國家則表達支持,增加進口對方產品等。透露出中國疫後外交的總體格局,即改善與西方關係,穩固周邊環境,繼續擴大在發展中國家影響力。在會晤的外國領袖中,馬克龍、李顯龍、意大利總理梅洛尼、荷蘭首相呂特、新西蘭總理阿德恩等人,都收到訪華邀請,小馬可斯更已確定1月初的訪華行程。可以預料,走出疫情陰霾的北京,明年將迎來更多外國領袖。

西方輿論認為,習近平這次出訪,意味中國外交在疫後「追落後」,其實近3年中國外交從未缺席。除北京冬奧邀請多國元首到訪外,在全球治理方面,習近平的「全球發展倡議」和「全球安全倡議」,都是針對疫後世界變局而提出。前者於20219月聯合國大會提出,已獲逾百國家和國際組織呼應,「全球發展倡議之友小組」已逾60國參與;後者於今年4月博鰲論壇提出,其中既有「堅持尊重各國主權、領土完整」內容,又強調「堅持重視各國合理安全關切,秉持安全不可分割原則」,「反對把本國安全建立在他國不安全的基礎之上」,這也是北京對俄烏戰爭的標準表態。習近平今次在兩個峰會上,親身重提兩項倡議,恐怕很難被解讀為中方對俄烏戰爭態度有變。

利用今次重返國際舞台的機會,習近平亦向外界展示中共二十大的政策利好。他在APEC峰會上指出,迄今為止,全球實現工業化的國家不超過30個,人口總數不超過10億,而中國中等收入群體在未來15年將超過8億,勢推動超大規模市場不斷發展。中方將繼續推進加入《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伙伴關係協定》(CPTPP),並考慮明年舉辦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這些願景與承諾,既為亞太和全球發展繁榮注入新動力,亦體現中國對外開放大門只會愈開愈大。

重申發展安全兩大倡議 與英加關係未走出低谷

雖然中國與西方國家的關係整體呈緩和氣氛,但西方國家對華的取態短期較難有根本變化。而在與會的G7和五眼聯盟國家中,剔除之前單獨訪華的德國總理朔爾茨,只有英國、加拿大兩國領袖未與習近平雙邊會談。與辛偉誠的會晤因「行程關係」臨時取消,與杜魯多的短暫交談更釀成「教訓」風波,反映出中國與兩國關係仍未走出低谷,這與兩國近期頻頻指摘中國間諜、干涉內政以及逼退中資企業的舉措,恐怕不無關係。而中英、中加關係的持續低迷,對於同兩國有深厚歷史與人文關係的香港而言,亦非好事。

學者料版圖無大變化 不影響2024總統大選

<轉載自20221120 明報 加東版 中國版>

2018年九合一選舉前轟轟烈烈的「韓流」相比,今次選戰較為淡靜,未出現如韓國瑜般的政治明星。台灣學者分析表示,藍綠六都現任市長選情穩固,整體結果藍綠版圖料無太大變化,也不會太影響兩年後的總統大選。其中,因首次出戰的民眾黨有望拿下有「第七都」之稱的新竹市,該市成為一個重要的指標性選區,或為縣市版圖添上全新「白色力量」。

台灣俗稱「六都」是指台北、高雄、新北、台中、台南、桃園6個直轄市。台灣時事評論員、中國文化大學教授鈕則勳對本報表示,目前藍營選情總體佔優,在六都裏「坐三」(台北、新北和台中選情穩定),桃園則屬於「望四」,「總體情况可能和18年差不多」。他預計今年整體投票率為六成五到七成,「不算很高,且現任者選情都比較穩」,惟台北、桃園和新竹逢換屆年(現任縣市長已任兩届不得連任)相對屬「激戰區」,「選戰打起來才比較兇」。

鈕則勳認為,此前陳時中面臨「人設混亂」的問題,目前才找回疫情指揮官的形象設定,選情慢慢回穩,但要勝出有相當難度。「指揮官需要的沉着冷靜、抗壓力強,這些特質之前他為了追求年輕選票,都沒有表現出來。」此外,民進黨在市政部分政績不夠亮眼,之前出現桃園市長參選人林智堅論文抄襲退選、柬埔寨電騙案等,令民眾覺得危機處理能力不足、治安不好,這些都可能影響到綠營今次選舉。

台灣師範大學東亞學系教授范世平則認為,國民黨在台北的選情未必非常穩固,「從蔣萬安10日辭去立委職務『拼選舉』就可以看出」。加上目前民調仍多以電話訪問形式進行,未必準確反映不同年齡段選民數據,且台北作為泛藍大本營,部分綠營選民傾向不透露真實想法。「現在蔣萬安可能是民調的『天花板』,陳時中和黃珊珊則是『樓地板』。」而在台中、新北「因為是求連任,選戰愈冷清,愈符合藍營期待」。他也表示,從過往經驗來看,因議題和關注點的不同,地方選舉的結果並不會太影響兩年後的大選。

二人均指出,因網絡人氣高企的高虹安可望為民眾黨在新竹市拿下一席縣市長,該市成為本次選舉的一個重要指標性選區,其結果或影響國民黨及民眾黨的2024年大選佈局。還有脫離國民黨參選苗栗縣長的鍾東錦亦與柯文哲互動緊密,鈕則勳說,若高虹安加上鍾東錦,「對柯文哲競逐2024就會非常有利」。不過他也補充,民進黨候選人沈慧虹在新竹仍有相當競爭力。范世平亦指出,新竹作為半導體等高科技產業重鎮,對執政的民進黨具有重要戰略意義。此外,新竹是柯文哲家鄉,「能否拿下」對其是一個檢驗,「如果高虹安最後落選,也會給民眾黨一定打擊」。

學者也認為到總統大選時,執政黨在外交、防務等範疇比在野黨有優勢,2020年蔡英文勝選主因的「抗中保台」牌或仍能奏效。至於民進黨在地方選舉若大敗,會否引起黨內結構洗牌仍有待觀察。ETtoday民調顯示,目前呼聲最高的2024總統參選人分別是民進黨副總統賴清德、國民黨新北市長侯友宜、民眾黨台北市長柯文哲。

居港台人冷對選戰:選民長大了 候選人沒有

<轉載自20221120 明報 加東版 中國版>

4年前不同,許多居港台人目前對選戰冷感。新冠疫情下台港封關兩年半,至10月始先後鬆綁入境措施。家鄉台南、在港生活工作的李先生甫返鄉探親再返港,今年決定不再特意回鄉投票,「該怎樣就怎樣,有正好回去便投,沒有(回去)就不特意去投,一票對結果沒什麼影響」。

身在香港,李先生一直關注台灣消息,選舉是其中一部分,「有看到、聽到、曉得,但不會follow,今年的選情也特別冷清」。對這次選戰的冷感,一方面也因他覺得「選民已經長大了,政黨和候選人並沒有」。「這是一個地方性選舉,各縣市在地的一些建設、民生相關的(議題)才是最貼切」,但他看到候選人仍用老方法打選戰,「講一些和選舉無關的事,比如候選人參加過什麼樂隊、儀隊,甚至交往對象、學歷問題,這根本跟公共領域無關」。

「我覺得這個也是一個民主選舉的悲哀,到一定程度後沒有新花樣,變成只能夠『新瓶裝舊酒』、『老狗玩不出新把戲』,事實上選民已經很成熟了,他們能夠得到信息的管道太多,所以還在用很八卦的、人身(攻擊)的方式在打選戰,其實對選民起不了作用,民眾很厭倦」,「媒體也要負責,因為他們和政治人物bonding很深,思維和套路有時也是為了迎合或配合政治人物和政黨」。李先生說,家鄉親友也持類似態度,「可以預估今年的投票率會蠻低」。

高雄人林醫師在大陸江蘇蘇州經營診所,目前人在台灣,他表示今年選情比2018年「涼很多」,感覺就像不同陣營選民「各自歸隊」,但他周六會去投票:「投票是公民責任,選舉兩年一次,台灣人看選舉是日常。」在大陸生活20年,雖過了對政治熱血的年紀,他還是會留意相關資訊,「現在台灣電視上百分之六七十都是政論節目,無趣也還是會看一看」。他回憶稱以前選舉靠人情,候選人父母、親友會過來說「拜託你投××一票」,現在選民了解選情的渠道多了,不過好像又變成「誰曝光度高誰上任」,選舉新聞往往負面多於正面,「像台灣人說,政見『和紅綠燈一樣』,都是參考用的;願景都是『開支票』」。

2022年11月18日 星期五

習近平密集元首外交 疫後破圍堵 晤拜登打頭陣 華與美日澳關係重啟

<轉載自20221119 明報 加東版 中國版>

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中共二十大後的首次外訪,從本周一至周六,先赴印尼峇里出席G20峰會,再轉場泰國曼谷APEC峰會,密集的場邊外交讓他與美法意澳日韓等近20國家領導人(見表)密切互動,創下3年多來最密集的「元首外交」紀錄,「習拜會」更被視為中美關係重啓關鍵。在媒體鏡頭下,習近平除下口罩,既有握手言歡,亦有性情對話,領導人之間的互動,反映出中國與世界的關係。

德總理來華屬「小試牛刀」 西方起漣漪

這次中國元首外訪,也是新冠疫情後,習近平跟近年關係不佳的西方多國領導人的首次會談。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歐盟研究中心主任王義桅昨日對本報表示,外訪具有重要意義,中國藉國際多邊舞台闡釋了二十大精神,是習近平「元首外交」鮮活的體現。「比如和拜登傳遞了解決台灣問題的一些思路,拜登(會後)說,『我看起來(中國)好像不是要軍事解決台灣問題』;又比如解釋『偉大鬥爭、國家安全、意識形態』是怎麼回事,他()強調『發展是第一要務』,用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理念(去闡釋),是顯示中國高水平開放的一個姿態。」

王義桅用兩句諺語形容今次習近平與西方國家領導人的會面,一是「擒賊先擒王」,和拜登先會面,為接下來和他國的會談奠定基礎,之前德國總理朔爾茨來華訪問也是「小試牛刀」,西方開始產生漣漪;二是「形勢比人強」,不管再如何炒作脫鈎斷供、新冷戰,最後還需講求利益。王義桅認為,中國市場這麽大,市場原則、經濟規律、經濟全球化不可逆轉。

這次中外互動中,除了美國,一直跟着美國圍堵中國的日本、澳洲領導人,也與習近平破冰會晤。中日還達成了5點共識,不僅强調中日關係的重要性沒有變,也不會變,要盡早舉行新一輪中日經濟高層對話,更提出開通防務部門海空聯絡機制直通電話,加強防務、涉海部門對話溝通的共識。這對於防止東海、台海發生兩軍不測事件十分重要。

至於澳洲總理阿爾巴內塞,見完習近平後,前日向記者表示CPTPP(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伙伴關係協定)是「被公認的國家」之間簽署的合作協議,台灣不屬於此類,強調澳洲兩黨都支持「一個中國」政策。引起國內輿論關注後,澳洲政府要出面澄清對於台灣加入CPTPP的立場未變,仍歡迎所有符合標準的經濟體加入。

「基本上所有國家都不願意在中美之間站隊,脅迫盟友對能力、手段、他國意願都是挑戰,很多國家事實上不可能跟中國真的鬧掰。」王義桅補充,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脫鈎斷供最大軟肋是政治決定,「以國家安全,意識形態為理由脫鈎成本極高。」

分析:英務實型大國 料再有機會見面

紛雜的國際時局牽動着會場,據稱一顆落在波蘭導彈妨礙了中英峰會。英國首相辛偉誠(Rishi Sunak)因「行程問題」取消與習會面,中國外交部則未曾發布消息。「會面的取消有偶然性。」王義桅認為,這也反映出英國脫歐後面臨的一些矛盾——新首相難處理內部對華的不同聲音;對外,為彌補脫歐失去歐洲單一市場的損失,倚重和美國關係,在俄烏等問題上找不到準確方向,造成了自我孤立。「如果對會面早做安排,就不會被這個事攪黃;或者寒暄也好,寒暄都沒有看到,這就非常遺憾。」他另稱,英國是務實型西方大國,國內問題處理好以後,相信還會創造機會見面。

正式會面之餘,媒體鏡頭也記錄下一些領導人互動花絮,反映出外交場上國與國的微妙關係。習近平和加拿大總理杜魯多(Justin Trudeau)10分鐘的站立交談,雖非會談,但也被認為中加關係有望回暖,不料隔日習近平見杜魯多時指摘對方向媒體放料,「教育」他這樣做不合適,臨走還拋出「很天真」三字評語,片段在網上受到廣泛關注和討論。台灣政治大學外交系副教授黃奎博對《聯合報》表示,中美競爭本質不變,現在再築起「護欄」,代表中國雖在美國之下,但綜合實力無法再被美壓制,因此兩國需尋求妥協。台灣成功大學政治系副教授蒙志成說,兩國是否真正合作還有賴繼續觀察,包括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明年初訪華、中美是否真的在氣候議題上合作、美國若繼續對華經濟脫鈎,中國是否接受。

雖然要着力重啓全球外交局面,但作為近鄰的東南亞,依然是中國重點外交方向。習近平在和印尼總統佐科會談前,二人通過視像下達印尼雅萬高鐵(雅加達至萬隆)試驗運行指令。萬隆是被載入中國外交史冊的地名,在1955年召開的萬隆會議上,周恩來提出「求同存異」打開了新中國的外交局面,促進了中國同亞非各國的團結合作,也成為萬隆會議「不結盟」的精神體現。

明年,當中國標準高速列車於「一帶一路」標誌工程的雅萬高鐵上疾馳之際,中國正力推的更環保版本「一帶一路」倡議會否得到更多國家垂青,以作為疫情後引領經濟復蘇引擎之一,值得外界期待和關注。

2022年11月17日 星期四

台自建千噸級巡防艦彰化號交船

<轉載自20221118 明報 加東版 中國版>

台灣國際造船公司為台海巡署建造61,000噸級巡防艦,首艦彰化號完成驗收,周三(16)在基隆廠舉行交船儀式,而第二艘同級台中號也在同日舉行命名下水典禮。台船表示,全新的彰化號搭載中科院開發的鎮海武器系統,取代40快炮,對10公里射程內的目標具威嚇與攻擊能力。

台船表示,新的千噸級巡航艦更長更大,耐浪性更強,也具備夜間海上搜救能力。彰化號滿載排水量2,167噸,船速可達24節,如有需要可在5級以下的風浪,供直升機緊急起降,並配有新式衞星寬頻網絡系統,提升各艦與陸基通訊與交換即時資料。該艦亦具夜視系統,並配備4支射程120米的高壓水炮,左右兩舷有兩艘最高航速35節的救難艇,可從母艦放下執行救援及緝私任務。

武器系統方面,彰化號搭載鎮海武器系統,可裝載422.75吋火箭彈,負責水面近戰防禦任務。系統具備遙控與集火模式射擊,配搭熱顯像系統及選用夜間照明彈,可加強海上阻嚇及夜間搜救能力,全天候負起艦艇警戒任務,降低人員臨戰風險,節省人力操作。

台船表示,未來仍將全力配合海巡及海軍造艦需求,爭取各型巡防作戰與後勤艦艇設計建造與維修保養工作,滿足艦艇汰舊換新,並配合政府「自建艦艇與造修合一」的政策。



2022年11月16日 星期三

馬英九:九二共識屆滿30年仍有效 國台辦:兩岸關係和平定海神針

<轉載自20221117 明報 加東版 中國版>

台灣前總統馬英九昨日表示,「九二共識」屆滿30年現在仍然有效,呼籲蔡英文接受前總統李登輝任內兩岸達成的「九二共識」。大陸國台辦當天表示,「九二共識」的達成,體現了求同存異的政治智慧,證明只要兩岸雙方以民族利益為要、以民族大義為重,就完全有能力有智慧處理好兩岸關係。

馬英九透過facebook表示,19921116日,大陸海協會以傳真信函回覆台灣海基會提出的建議(兩岸均堅持一個中國原則,但認知各有不同,雙方同意以口頭聲明的方式各自表達),稱「充分尊重並接受」,雙方乃達成共識,這就是後來被稱為「九二共識」達成的經過。

馬英九:蔡英文既接受ECFA 為何不接受「九二共識」

馬英九稱,李登輝以及他執政的8年,兩岸憑藉着「九二共識」達成了「辜汪會談」、三通直航、簽署包括ECFA(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在內的23項協議,以及「馬習會」等和平、穩定、繁榮的重大成果。

馬英九認為蔡英文迄今仍然接受的ECFA,就是「九二共識」的產物;蔡英文既然可以接受ECFA,為何不能接受李登輝任內兩岸達成的「九二共識」,台灣的安全、百姓的福祉,就在蔡的一念之間。

中新社報道,國台辦發言人馬曉光昨亦表示,「九二共識」是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政治基礎,是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定海神針。

30年來兩岸關係發展事實反覆證明,堅持「九二共識」、反對台獨的共同政治基礎,兩岸關係才能和平穩定發展,兩岸同胞才能受益,台海和平穩定才有保障。

2022年11月15日 星期二

習拜會重啟中美關係 釐清紅線未掃除陰霾

<轉載自20221116 明報 社評>

印尼峇里二十國集團(G20)峰會,國家主席習近平與美國總統拜登面對面會談,成為國際焦點。過去數年,中美關係每况愈下,今夏美國眾議院議長佩洛西訪台,更令台海局勢空前緊張,北京中斷與華府多方面接觸合作。今次「習拜會」,可視為佩洛西訪台後,中美關係一次重啟。二人重申了各自原則及底線,同意採取切實行動,就外交、安全、經貿、氣候變化等領域,保持戰略溝通與聯繫,對於劃清紅線防止衝突,具有積極意義,然而拜登有關美中「激烈競爭」的表述,突顯美國的科技經貿打壓,不會緩和下來;美國政客放眼2024年大選,反華操作層出不窮,倘若不知收斂、踰越中方紅線,有可能令避免兩國衝突的努力前功盡廢。

中美多方面恢復溝通 台灣問題紅線說清楚

拜登2021年初上台以來,先後與習近平舉行過兩次視像峰會,至於面對面會談,今次才是第一次,兩人見面微笑握手,氣氛友好。習近平與拜登相識多時,兩人首次視像峰會,習近平還稱呼拜登為「老朋友」,反觀拜登上台未幾卻劃清界線,強調兩人「純粹公務往來,不是老朋友」,不過這次兩人峇里會晤,拜登作為主動邀約一方,表現相當熱情,除了伸出雙手緊握習近平右手,又主動提到兩人相識多年,雖有經常保持溝通,但始終代替不了面對面會晤,顯得對今次峰會充滿期待。

過去數年,中美關係急速惡化,新冷戰寒風勁吹,熱戰風險亦見增加,台海擦槍走火的可能,備受關注。白宮再三「切香腸」,掏空「一個中國」政策內涵,國會政客為了一己之私,操作台灣牌更是肆無忌憚。今年8月佩洛西訪台,挑起台海緊張局勢,破壞中美關係,政治衝擊波延續多時,近期總算逐步緩和下來,解放軍連串舉措重塑了「台海新常態」,適逢中共二十大及美國中期選舉相繼落幕,習近平作為中共中央總書記,步入第三個任期;拜登所屬的民主黨,逆境下保住參議院控制權,也為拜登注入政治強心針。佩洛西訪台重挫中美關係,今次習拜會正是合適時機,重啟(reset)中美關係。

習拜會歷時超過3小時,比原定時間為長,觀乎會後兩國政府反應,雙方似乎都對今次峰會感到滿意。根據中方說法,兩國元首會談達成6項「同意」,包括:1)兩國外交團隊保持戰略溝通,開展經常磋商;2)兩國財金團隊就宏觀經濟政策、經貿等問題開展對話協調;3)共同努力推動氣候變化大會取得成功,開展公共衛生、農業和糧食安全對話合作;4)用好中美聯合工作組,推動解決更多具體問題;5)中美人文交流十分重要,鼓勵擴大兩國各領域人員交往;6)兩國元首繼續保持經常聯繫。白宮則表示,美中同意恢復在應對跨國挑戰上的合作,包括氣候變化、衛生安全及糧食安全等。

重奠框架穩定關係 只怕華府政客作梗

元首峰會最大作用是引領兩國關係朝正確方向發展,實務工作留待相關部門跟進。這次習拜會,除了恢復因佩洛西訪台而中斷的氣候變化商討,以及兩國一些溝通合作,更重要是重訂中美關係發展方向,嘗試奠下一個有助兩國關係穩定的框架,避免嚴重衝突發生。拜登政府峰會前談期望,提到美中須弄清彼此紅線,盼跟中方找出一條可以「既競爭亦共存」的方程式。習近平在峰會上就此清晰回應:台灣問題是中國核心利益中的核心,也是中美關係政治基礎中的基礎,是「中美關係第一條不可踰越的紅線」。習近平表示,拜登多次說過不支持台獨,無意將台灣作為遏制中國的工具,希望美方將拜登承諾落到實處。有關說法既是申明立場,同時亦暗批過去一段時間,美方講一套做一套,沒有將承諾「落到實處」。倘若華府繼續玩兩面派以台制華,中美關係無法保持穩定。

世界百年不遇變局,拜登表明美國會繼續與中國激烈競爭,反映之前的貿易戰、金融戰、科技戰將持續,中美鬥爭摩擦迭起,倘若兩國關係下滑太快,容易出現不可預測事態。釐清紅線、設定底線,有助妥善管控分歧,穩定關係。習近平強調,不衝突、不對抗、和平共處,是中美最根本共同利益;拜登則表示,美中兩國激烈競爭,但不尋求衝突。這些大原則,可以成為新時期穩定中美關係的框架,至於這個框架是否穩固,則取決於履行承諾的誠意和決心。

今年初習拜視像會議,根據中方說法,美方作出了「四不一無意」承諾,即不尋求與中國打新冷戰、不尋求改變中國體制、不尋求通過強化同盟關係反對中國、不支持台獨、無意與中國發生衝突。今次峰會,有評論認為拜登所作承諾,加碼至「五不四無意」,包括不支持兩個中國或一中一台、無意尋求與中國脫鈎、無意圍堵中國、無意阻撓中國經濟發展,不過美方如何理解,又是另一回事,近年事態發展亦令人懷疑美方這類承諾有多可信。美國中期選舉過去,2024年大選又來,華府政客為爭取支持,操作反華牌樂此不疲;台灣未來兩年政局如何變化,同樣惹人關注。習拜會後,中美關係似見緩和,能夠維持多久,仍是一大疑問。

The Reset of Sino-US Relations

At the G20 summit in Bali, Indonesia, Chinese President Xi Jinping had a face-to-face meeting with US president Joe Biden, which has become an international focus. Over the past few years, there has been a downward spiral in Sino-US relations. This "Xi-Biden summit" could be seen as a reset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countries. The two reiterated their respective principles and bottom lines and agreed to maintain strategic communication and contact in areas such as diplomacy, security, economy and trade and climate change. This is of positive significance for the prevention of conflict by drawing a red line. However, Biden's remarks about the "vigorous competition" between the US and China highlight that Washington will not ease up on its suppression of China's technology and economy and trade. US politicians eyeing the 2024 general elections have been inexhaustible in playing the anti-China card. If they do not know how to exercise restraint and cross Beijing's red line, all the previous efforts made to avoid conflict between the two countries may go down the drain.

Over the past few years, Sino-US relations have deteriorated rapidly, and a new Cold War is beckoning. In August this year, US House of Representatives Speaker Nancy Pelosi visited Taiwan, stirring up tension across the Taiwan Strait and sabotaging Sino-US relations. Just as the 20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and the US midterm elections have both come to an end, this "Xi-Biden summit" comes exactly at an opportune time to reset Sino-US relations.

The "Xi-Biden summit" lasted over three hours, which was longer than originally planned. Judging from the responses of the two governments after the meeting, both sides seem to be satisfied with the summit. According to China, the two leaders reached six "agreements" during the talk. They include: 1) The diplomatic teams of the two countries will maintain strategic communication and carry out regular consultations; 2) The financial and economic and trade teams of the two countries will conduct communication and coordination on issues such as macroeconomic policies and economic and trade ties; 3) They will work together to facilitate the success of the climate change conference and launch cooperative dialogues on public health, agriculture and food security; 4) The Sino-US joint working group will be fully utilised to help resolve more specific issues; 5) People-to-people exchanges between China and the US are very important, and the expansion of personnel exchanges in various fields between the two countries will be encouraged; 6) The two leaders will continue to maintain frequent contact. Meanwhile, the White House stated that the US and China agreed to resume cooperation on transnational challenges like climate change, health security and food security.

Prior to the summit, the Biden administration talked about its expectations and mentioned that the US and China have to be clear about each other's red lines and that it hopes to find a formula through which the two countries can "both compete and coexist". Xi gave a clear reply to this at the summit —the Taiwan issue is at the very core of China's core interests and it is also the bedrock of the political foundation of Sino-US relations. It is "the first red line that must not be crossed in Sino-US relations".

Clarifying red lines and establishing bottom lines can help properly manage differences and stabilise relationships. Xi stressed that it is in the mutual and fundamental interests of the two countries to avoid conflict and confrontation and coexist peacefully; while Biden said that the US will compete vigorously with China but will not seek conflict. These grand principles can become the framework for stabilising Sino-US relations in the new era. As for whether the framework is solid, it depends on the sincerity and determination of the two sides in fulfilling the promises.

習拜會重啟中美關係 釐清紅線未掃除陰霾

印尼峇里二十國集團(G20)峰會,國家主席習近平與美國總統拜登面對面會談,成為國際焦點。過去數年,中美關係每况愈下,今次「習拜會」,可視為中美關係一次重啟。二人重申了各自原則及底線,同意就外交、安全、經貿、氣候變化等領域,保持戰略溝通與聯繫,對於劃清紅線防止衝突,具有積極意義,然而拜登有關美中「激烈競爭」的表述,突顯美國的科技經貿打壓,不會緩和下來;美國政客放眼2024年大選,反華操作層出不窮,倘若不知收斂、踰越中方紅線,有可能令避免兩國衝突的努力前功盡廢。

過去數年,中美關係急速惡化,新冷戰寒風勁吹。今年8月美國眾議院議長佩洛西訪台,挑起台海緊張局勢,破壞中美關係。適逢中共二十大及美國中期選舉相繼落幕,今次習拜會正是合適時機,重啟(reset)中美關係。

習拜會歷時超過3小時,比原定時間為長,觀乎會後兩國政府反應,雙方似乎都對今次峰會感到滿意。根據中方說法,兩國元首會談達成6項「同意」,包括:1)兩國外交團隊保持戰略溝通,開展經常磋商;2)兩國財金團隊就宏觀經濟政策、經貿等問題開展對話協調;3)共同努力推動氣候變化大會取得成功,開展公共衛生、農業和糧食安全對話合作;4)用好中美聯合工作組,推動解決更多具體問題;5)中美人文交流十分重要,鼓勵擴大兩國各領域人員交往;6)兩國元首繼續保持經常聯繫。白宮則表示,美中同意恢復在應對跨國挑戰上的合作,包括氣候變化、衛生安全及糧食安全等。

拜登政府峰會前談期望,提到美中須弄清彼此紅線,盼跟中方找出一條可以「既競爭亦共存」的方程式。習近平在峰會上就此清晰回應:台灣問題是中國核心利益中的核心,也是中美關係政治基礎中的基礎,是「中美關係第一條不可踰越的紅線」。

釐清紅線、設定底線,有助妥善管控分歧,穩定關係。習近平強調,不衝突、不對抗、和平共處,是中美最根本共同利益;拜登則表示,美中兩國激烈競爭,但不尋求衝突。這些大原則,可以成為新時期穩定中美關係的框架,至於這個框架是否穩固,則取決於履行承諾的誠意和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