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6月9日 星期四

市民對候任特首李家超的期望——不再「三失」、幹實事、穩固基石

<轉載自2022610 明報 觀點版 撰文:周永新 香港大學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榮休教授>

近日朋友相聚,慣常的一句話:「你對李家超的新政府有什麼看法?」各人的看法,在乎他們的立場和取向,及所屬階層和經濟條件,難有統一意見。過去一個多月來,從接觸的人中,我綜合了他們對新一屆政府的期望——這些意見絕對沒有代表性,有些更是自己的解讀,但現在提出來,或可幫助李家超在未來施政上更貼近民情和民意。

休養生息 不再失醫失學失業

第一,市民的普遍願望是不想新政府在最初成立的兩三年「大搞特搞」,因經過過去幾年的動盪日子,市民盼望有較長時間恢復元氣,也是一般理解的「休養生息」。

「休養生息」並非指新政府可以「躺平」、什麼都不做,而是避免展開一些規模大、卻沒有把握可達成目標的民生改善大計,例如翻天覆地改革現行醫療制度,而應集中精神和力量處理一些急待改善的措施,例如長者和殘疾人士所需的醫療和住院照顧、學童恢復正常學校生活後得到適當協助,及打工仔保住飯碗之餘,更能獲取合理報酬和安全的工作環境

市民所以渴望穩定的生活,因為他們發覺,過往看似平凡的日子並非理所當然,而過去幾年經歷的「三失」——失醫、失學、失業——或許再次出現,成為生活常態。因此市民盼望未來兩三年,新政府能以市民福祉為念,協助市民重新踏上正常生活。

第二,李家超決定參選以來常掛在嘴邊的,也是市民聽得最多、印象最深刻的,是他說政府必須「幹實事、幹成事」,施政必須「以結果為目標」。什麼是李家超心裏的「實事」?或許是他提出的「提前一年上樓計劃」,或許是扶持1000名居於劏房的初中生成長,但在市民心裏,什麼才是他們渴望看到的「實事」?以下是一些市民的意見。

通關是市民心中大事

1)香港何時才能與內地通關?何時才能外遊回來後不用隔離?與內地通關的目的,並不單純為了內地居民可來港消費,從而振興本地經濟,而是回歸以來,香港與內地居民已建立千絲萬縷的關係:經貿往來自然以倍數增加,但跨境婚姻更徹底改變了香港人口結構和家庭組織。

2020年新冠疫情開始以來,香港與內地往來受到限制,從此有多少夫婦兩年多來未能相聚?多少孩子未能來港上課?多少在內地/香港工作的子女未能過關探親?總的一句,通關是市民心中的大事、實事。

至於出外旅遊,市民的目的並非單純為吃喝玩樂,而是在繁忙工作中有機會出外抖抖氣、散散心,「充電」是也!兩年未能出外旅遊,不少市民心緒不寧,甚至患上抑鬱症。李家超應體諒市民出外旅遊的迫切盼望,在這方面為他們做點實事。

2)過去兩年,政府先後派發現金及消費券。對於措施應否延續,市民或有不同意見,但不少人覺得,政府與其搞這麼多收入和資產審查的援助計劃,不如簡單地每年向市民派錢,猶如澳門的做法。

這並不是什麼「基本生活收入」,而是讓市民在自己收入以外,多得政府一些補助,令他們生活好過一點——低收入者可有額外金錢購買必需品;收入中等的可全家出外散心或吃幾餐豐富的;高收入者可多捐助有需要人士。政府若能每年派錢,市民欣慰之餘,也會覺得政府顧及市民需要,並非空談。

3)梁振英當特首時,常說「民生無小事」,因為對升斗小民來說,最貼身的小事就是大事;相反,政府什麼雄圖大略,市民常不當一回事。最近申訴專員批評食環署滅鼠不力,相信不少市民都有同感,特別住在人口稠密地區的居民,不但鼠患嚴重,整個地區的環境衛生都十分糟糕,後巷滿佈雜物、街道垃圾堆積如山、污水臭氣熏天(還好現在有口罩相隔)、僭建招牌燈飾雜亂無章。

有意見認為,這是世界大城市的通病;不過香港自上世紀70年代初即推行「清潔運動」運動(Keep Hong Kong Clean Campaign),為什麼半個世紀過去,香港不少地區衛生環境猶如發展中國家的落後城市?在大灣區城市的排名中,香港的潔淨情况並不樂觀!

李家超要做實事,改善市民居住環境應是他首要任務之一。市民的居住面積已十分狹窄,走到街上還要忍耐惡劣衛生環境,怎教市民感到舒暢?政府若然有決心,改善衛生環境並非不可為,而且可以在一兩年間見到成效!這樣,市民會覺得李家超領導的政府,真的為市民做實事。

營造平和氣氛 開創共融新氣象

第三,回歸以來,中央常強調必須保持香港長期繁榮和穩定,所以當2019年「修例風波」造成前所未有的破壞和動盪時,中央即果斷通過《港區國安法》,以及確立「愛國者治港」原則、完善選舉制度,保證「一國兩制」行穩致遠。李家超競選政綱中提出「奠定穩固基石」,但穩定的社會,除了倚重國安法的實施,及「愛國者治港」得到充分落實之外,市民盼望李家超能多走一步,在社會營造平和氣氛,開創市民共融的新氣象。

無可否認,香港近年出現了嚴重矛盾和對立,甚至到了一個地步,爭拗雙方不再尋找共識,只顧重申自己立場和信念,堅信自己所持的才是公義和真理。

在這情况下,李家超怎樣可以營造平和氣氛?首先,平和氣氛並不單單屬於政制發展方面的討論,而是在社會各個不同領域和層面上,政府都盡力營造一種凡事都有商有量、接納共融的氛圍,避免社會出現過往那種互不相讓、一拍兩散的局面。

不過,對立雙方能夠有商有量、接納共融,並不是政府放低雙手便可得到,而是政府透過不同途徑,努力拉近雙方距離的結果。例如最近關於最低工資的檢討,勞資雙方都有意見,政府絕對不能指摘任何一方佔據道德高地便可解決問題;其實,政府必須做的,是首先有自己的立場和意見,這樣才能促使雙方協商、達成共識。又如社福界最關心的整筆撥款制度,社署的態度不能模稜兩可,必須提出制度不足之處,這樣才能結合資助機構和社工的意見,提出雙方都能接受的改善辦法。

市民不會期望李家超出任特首後,社會爭拗隨即一一解除,但只要政府關心市民福祉,把社會建基在平和的基礎上,鼓勵市民凡事有商有量,縱使結果不完美,市民若然相信政府所做的是為了公眾利益,基石自能穩固和堅實。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