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0月7日 星期四

武昌起義功臣後人:兩岸同紀念別具意義

<轉載自2021107 明報 加東版 中國版>

在上個月10日,來自重慶、武漢、廣州及台北的辛亥志士後裔及史研專家相聚網絡,紀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其中台北出席的組織中,包括武昌首義同志會。

武昌首義同志會在1946615日由倖存1644名首義志士於湖北武昌成立,196566日在台復會。現任理事長周永璋對本報說,武昌首義同志會也算是在台灣最早的愛國組織之一。

根據該會章程,會員包括參與辛亥武昌首義或從事與武昌首義有關工作的人,不過這些人均已凋零;以及首義志士後裔等。周永璋就是武昌首義志士後人,據他說他的爺爺周占奎,當年就是將清廷大搜捕消息通報給首義主力工程八營的共進會代表熊秉坤,導致提前打響辛亥革命第一槍。

爺爺助打響革命第一槍

據史料記載,1911109日,在漢口俄租界寶善里14號的秘密機關裏,革命黨人孫武等試製炸彈時,意外發生爆炸,孫武被燒傷後和其他人一道緊急逃脫。而爆炸聲引來俄國巡捕,並在秘密地點發現炸藥等物,搜走起義文件、旗幟等,漢口總機關暴露。清廷軍警全城戒嚴,連夜搜捕革命黨人,多個革命據點成為目標,包括武昌小朝街85號起義指揮部。

周永璋說,聽家中長輩說,爺爺當日聽到革命黨人名冊被清廷搜去的消息,名冊中工程八營的人最多,清廷計劃派軍警包圍該營,按名捕殺。「我爺爺當時在工程八營當班長,由於清廷封城到處抓人,所有人都不能隨便走動。但由於爺爺又是舍衛長,負責營區警衛,掌管營門鑰匙,可以自由出入。所以他收到消息後,就馬上去找熊秉坤」,於是原定1016日的起義,被迫改在當晚。

武昌起事後,周永璋的爺爺和熊秉坤等40餘眾迅速攻佔楚望台軍械庫,隨後參加了長達41日的陽夏保衛戰,「這完全是一場不對等的戰事,」周永璋說。這場仗最終促成南北議和,1225日,孫中山回國,並於191211日在南京宣誓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辛亥革命宣告勝利。

周永璋說,辛亥革命是中國歷史上很重要的一塊豐碑,很多革命志士不求官不求名,在革命後功成身退,包括他的爺爺。現在在兩岸關係十分複雜的情勢下,紀念辛亥革命別具意義,他表示「和」很重要,兩岸間可以互補的東西很多,例如科技,「不要被少數人利用,不要做遺憾的事情」。現在他正和廣州辛亥革命紀念館合作編寫由1895年至1912年的《辛亥英烈譜》,「希望出版後,能夠送進忠烈祠」。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