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月1日 星期二

2019年兩岸關係 蔡英文喊出「四個必須」

<轉載自201911 明報 加東版 中國版>

蔡英文出席元旦升旗典禮,並將在總統府內發表「2019新年談話」,揭示新階段政府將努力的目標,並期待全體台灣人在這個目標上團結協力。而在受注目的兩岸關係上,蔡英文向對岸喊出四個必須。這四個必須是對岸必須遵守中華民國台灣存在的事實,必須遵守2300萬台灣人民對自由民主的堅持,必須以和平對等的方式來處理台灣問題,必須以是政府和政府所授權的公權力機構坐下來談。

過去在馬英九任內,每年都會發表元旦文告,蔡英文上任後即取消,改為與媒體的年終茶敘。去年1228日即已邀媒體到官邸茶敘,但此次蔡英文一改過往僅與媒體茶敘,在出席總統府升旗典禮後,於八點半發表「2019新年談話」。

蔡英文提到從她上任以來,一直注重國際局勢的變化。身為領導人,她的責任就是在充滿不確定的國際環境下,為台灣找到發展的空間。2019年,她的責任更加重大,她已指揮國安團隊跟政府各部門,展開各項的因應作為。

蔡英文表示,台灣的經濟體質深受中美兩國的牽動,所以絕對不能掉以輕心。所幸在這兩年,政府一直在為這一刻做準備。不論是產業創新或是產業轉型和前瞻計劃,都在擴大台灣內需。或是新南向政策的多元化布局,都在調整過往台灣過度依賴大陸的政策,都是為了因應國際激烈的局勢變化。

蔡英文更指出,這兩年許多在對岸的台商都告訴她,他們都想回到台灣投資。而行政院長賴清德所領導的行政團隊,也聽到他們的問題,過去一年都在解決他們的問題。而今年歡迎台商的回台行動方案,將從今天開始,實施三年,目的就是要讓回鄉的台商,有一條平坦的道路。談到這次九合一的敗選,蔡英文表示,這是對執政者最嚴肅的檢驗,但她必須強調,這場選舉的結果,不代表台灣基層的民意想要放棄台灣的主權,也絕不代表台灣的民眾想要在台灣主體性上,作出退讓。他們從未反對兩岸正常互動,更不反對兩岸之間的城市交流,不過,兩岸之間的交流要健康,要正常,不能靠模糊的政治前提,或者強迫就範的通關密語,兩岸之間需要的是務實理解,雙方在價值信仰,生活方式跟政治制度上面的根本差異。

對於兩岸問題上,蔡英文喊出四個必須。認為對岸必須遵守中華民國台灣存在的事實,必須遵守2300萬台灣人民對自由民主的堅持,必須以和平對等的方式來處理台灣問題,必須以是政府和政府所授權的公權力機構坐下來談。這四個必須才是兩岸關係能否朝向正常關係發展的最基本,也是最關鍵的基礎。

中將憶炮戰 金門老家被炸3次

<轉載自201911 明報 加東版 中國版>

台灣國防部政戰局長黃開森中將是金門人,也是金門人第一位當上政戰局長、做政戰龍頭老大的人。黃開森回憶823炮戰說,小時單打雙不打,家裏房子被打到3次,都是文宣彈,雖沒有彈藥,但幾十公斤重的鐵掉下來,房子還是被打個大洞。聽炮聲有經驗,遠遠就能判斷落在哪。

曾任中時記者的楊肅民,也曾為文回憶單打雙不打的兒時記憶,並說金、馬子弟都是在國共炮火下成長。兩岸分治的不幸,讓金馬人夾在當中,承受不堪負荷的沉重,許多金門人,幾乎都歷經「單打雙不打」、「逢單躲防空洞」的歲月。軍管時期,軍方頒布單行法,人民吃陳年的戰備糧、車子大燈要塗黑一半,碰到紅線要停車、十點就宵禁、夜間燈光不得外洩等。

事實上,那段時期,金門每一座村莊都有防空洞,有大有小,防空洞外面漆上迷彩,洞內是長方形,用來抵擋炮擊的厚實屋頂則以野草遮掩。每月單日,炮擊時間大多在晚餐過後,多為定點射擊。也就是說,炮口射程方位固定之後就不再改變。

金門人從小就養成聽聲辨位的能力,只要聽到第一發炮彈飛越屋頂後落地聲響的大小與聲音特性,便知道今天是否需跑進防空洞躲避,因為防空洞裏黝黑狹窄,人多擁擠,沒人喜歡待在其中。如果第一發炮彈就正巧落在民居屋頂,那就只能聽天由命。



















走過烽火歲月的金門老屋,斷垣殘壁承載大時代的故事。


















用中共的炮彈打造的菜刀,成為金門的特產之一。

21年烽火歲月 金門人有餘悸

<轉載自201911 明報 加東版 中國版>

「金門廈門門對門,大炮小炮炮打炮」,長達21年「單打雙不打」烽火歲月,曾讓金防部考量軍民安全,一度下令戲院禁映晚場電影,縣府則是明令單日可以結婚,但喜宴必須延至雙日舉辦,迄今不少金門鄉親仍難忘這段硝煙瀰漫,與天爭命的艱苦日子。

雖說是單打雙不打,但只要一過午夜零時,對岸就可能一輪炮火過來,連幾天都聽到炮聲是常有的事,讓當地居民疲於奔命。尤其冬天逼近零度的氣溫,要不要爬起來躲防空洞?就可能是一場生命抉擇。

老家在金門城的成麗容回憶,當年常半夜被大人挖起來躲炮彈,金門春季潮溼多雨,土洞積水又滲水,進出都弄得全身髒兮兮,炮聲過後繼續睡覺,床被都是一團黃泥土,苦不堪言!

民眾聽炮聲就知遠近

珠山村民薛永妥說,通常晚上7時到9時是炮擊時間,同一地帶打完3發就轉移方向,但也可能再打來回頭炮,常嚇壞已經離洞,在外抽煙聊天的民眾。也有剛新婚不久的村民從防空洞回來,發現「新娘房」變成廢墟,只能慶幸躲過一劫。

民眾聽炮聲就知道遠近,有些人還可準確算出落彈點。家長每逢單日就提醒大家早點做完事,村裏蹬著3寸金蓮的老太婆,擔心炮聲一近走不動,更是早早進洞等待,小孩子到田邊汲水洗澡,光著屁股跑回村裏躲防空洞,也是常有的事。

自家沒防空洞的鄉親,只能選擇就地掩蔽,高齡83歲的蔡敏治老阿嬤哽咽說道,當年帶著孩子們就躲在床板下,全家人相互偎依,度過無數個驚恐夜晚,能夠活下來都靠天公伯保庇。「單打雙不打」期間,對岸炮火濫射,不但時有官兵傷亡,曾發生急著返營的年輕尉官,因計程車天黑漲價,步行回部隊途中罹難,還驚動金防部下令調查。

炮彈製鋼刀意外竄紅

1972年,也曾發生炮宣彈打中舉辦喜宴的古厝,造成2死多人輕重傷,血染筵席的憾事,縣府同樣明令單日可以結婚,但喜宴必須延至雙日舉辦,以確保安全。

「單打雙不打」,金門承受了97萬發炮彈,150平方公里地皮翻了好幾層,在物力維艱的歲月,有些人在炮聲過後就提著水桶,澆灌還火燙發紅的炮彈和碎片,賣給收廢鐵的業者,而1顆炮彈約可打造60把鋼刀,在今日成為金門的特產之一。

對岸宣布結束「單打雙不打」後,當地居民起初還不太相信,時間一到照樣進洞等待,一段時間後才確認真的停火。如今金廈「小三通」往來旅客年逾180萬人次,對走過烽火的鄉親來說,真的沒想到會有這樣一天。


















金門「單打雙不打」期間,確保軍民安全的防空避難洞。

兩岸停火40年 未簽協議靠共識

<轉載自201911 明報 加東版 中國版>

2019年元旦,是中國國防部宣布停止炮轟金門、台灣也在共識下下令停止回擊的40周年,兩岸因此停火至今。前行政院長郝柏村說,1979兩岸並未簽署協議停火,是靠共識,讓兩岸維持40年和平。如今兩岸因蔡政府不承認「九二共識」而陷入冰凍,學者指出,兩岸要記取以共識停火的歷史經驗,保持良好關係,更要避免明年總統大選年候選人炒作兩岸關係反而引起兩岸緊張。

《中國時報》報道,郝柏村曾說過,1979年中共跟美國建交,內地宣布197911日開始,停止對金馬外島炮擊,亦即片面宣布停火,兩岸關係進入新的階段。他說,古今中外,國際上沒有兩個交戰團體是不經過接觸而同意停火的。當時他向蔣經國總統建議,不能公開接受停火,也不能說不接受。所以作了內部處理,就是非奉國防部命令,在1979年後外島司令官不能向內地射擊。到現在40年了。

政黨輪替默契仍在

郝柏村說,1979兩岸停火,是靠共識,台方基於在三不「不接觸不談判不妥協」政策下,雙方並未簽停火協議,只是對岸停了,台方於是下令不打,就在沒有簽署協議的情況下,因共識停火,台灣也是在和平解決問題。這個沒有談判、沒有文字協議,雙方各自採取措施的停火狀態,持續了近40年,這就是戰略模糊的功能。

東吳大學政治系教授劉必榮受訪指出,1979年兩岸未簽協議停火,在談判學上就是屬於「默契式談判」,也就是前方第一線人員雖因各自後台老闆關係不佳,但仍保持不傷感情的交情,就如同兩岸之間海基會與海協會之間,在台灣政黨輪替後仍保持良好關係,未來就算政黨再輪替,兩岸兩會間也有默契式談判,換老闆之後可立刻接續雙方關係。

台應力保兩岸穩定

至於中美台三方未來關係,劉必榮表示,美中貿易應可緩解,台灣做為美台之間衝突夾心,應盡力維持兩岸穩定最好,不要出新的狀況。明年大選年總統候選人也應避免炒作兩岸關係,勿讓兩岸變得更壞,這樣對台灣最好。


















閩南晉江金井鎮圍頭村,是大陸距離金門最近的漁村,是823炮戰的爆發地。圖為圍頭八二三戰地公園內的碉堡。

社科院副台研所長:台大選惹外力干預

<轉載自201911 明報 加東版 中國版>

中國社會科學院台灣研究所副所長朱衛東認為,新年影響兩岸關係的諸多因素將交相激蕩疊加共振,呈現尖銳複雜的博弈狀態,結果直接攸關2020年台灣總統選舉、進而影響未來48年兩岸關係進程。

朱衛東接受中新社專訪時表示,兩岸關係發展平穩與否,深受島內大選的影響。按慣例,「兩岸牌」是選前一年台灣朝野及參選人慣用的籌碼和工具,會引發外力連鎖反應,導致兩岸關係進入敏感複雜期。2020年台灣總統和立委選舉,對民進黨和國民黨都有輸不起的壓力,也為外部勢力提供了插手干預機會。大選牽動各方利益、引發內外聯動,台灣將再臨關鍵抉擇。朱衛東認為,今年台灣九合一選舉已釋放當局施政不得人心的信號,加劇民進黨執政困境,使得總統蔡英文連任之路佈滿荊棘。預計未來一年,民進黨下滑趨勢難以遏止,骨牌效應進一步強化,國民黨東山再起的勢頭增強。

他又表示,美國始終是影響台灣問題最大的外部因素。但另一方面,多方權衡之下,2019年美台互動不會導致中美關係失控;從中長期看,台灣問題中的外部因素影響將會得到有效管控。

《告台胞書》40周年 習明對台定調 國台辦:加強主導兩岸走向 陸委會:非單方決斷


<轉載自201911 明報 加東版 中國版>

北京將在明日(12)隆重紀念《告台灣同胞書》發表40周年,中共總書記習近平將出席大會並發表講話。預計本次紀念活動是習近平上台以來對台問題的通盤定調,重要性不言可喻。國台辦主任劉結一受訪強調,未來大陸將加強主導兩岸走向,並稱北京方面完全有能力戰勝各種風險挑戰,兩岸關係定能朝統一方向邁進。台陸委會強調,兩岸關係發展從不是由單方決斷。

1950年起發表5 官方紀念「七九版」

《告台灣同胞書》是大陸對台發表的公開信,自1950年起共發表5次,其中以全國人大常委會於197911日發表的最著名,內容主要為商討結束兩岸軍事對峙狀態、提出兩岸三通、擴大兩岸交流。官方紀念的也是「七九版」的《告台灣同胞書》。

在兩岸關係史上,這份《告台灣同胞書》是分量極重的綱領性文件。本報去年814日曾報道,北京將舉辦紀念大會,藉此宣示新時期對台方略。習近平上台6年以來,於不同場合提出一系列對台新思想、新主張,十九大報告亦多處涉台,強調反「獨」促統。從時間節點看,上接改革開放40周年,同時世界格局深刻變化,台海出現新情勢,正是盤點經驗啟示、宣示對台政策的上佳時機。

2008年底時任中共總書記胡錦濤在紀念《告台灣同胞書》發表30周年座談會講話中提出「胡六點」,突出恪守一個中國,增進政治互信。外界因此預期習近平可望在40周年紀念大會中發表重要對台講話。而央視新聞上月30日播出國台辦主任劉結一專訪,回顧2018年兩岸關係和展望2019年則格外引人關注。

劉結一指出,2019年是全國人大常委會發表《告台灣同胞書》、和平統一方針提出40周年,對台工作將繼續貫徹落實中共中央提出的大政方針,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和九二共識、堅決反對和遏制台獨分裂圖謀和行徑,堅決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

劉結一表示,2019年北京主導兩岸關係走向的大勢會繼續加強,兩岸同胞合作會更加密切,交流會更加熱絡,親情會更加緊密。他說,兩岸關係不會一帆風順,台獨勢力還會繼續挑釁生事,北京方面完全有能力戰勝各種風險挑戰,兩岸關係一定能克難前行,朝統一方向邁進。

陸委會:兩岸關係主導權在台人

台灣陸委會昨表示,劉結一很多歸責台灣及宣傳對台工作成就等內容,均是混淆視聽的不實言論。「台海和平」與「健康交流」是兩岸人民的共同期待,也是雙方執政者的責任。兩岸關係發展從來不是由單方決斷,也不是一方用強權威脅利誘可讓另一方屈服的。兩岸關係發展和台灣未來的主導權在台灣2300萬人手中。兩岸當務之急,應在不設政治前提下務實溝通,才有化解長期分歧的可能。




















圖為197911日,《人民日報》頭版刊出「告台灣同胞書」全文。

2018年12月31日 星期一

俄擬千島群島部署飛彈

<轉載自20181231 明報 加東版 國際版>

俄羅斯和日本之間在南千島群島(日方稱北方四島)存在主權爭議,不過俄國內部消息人士指出,俄羅斯軍方提出在2020年前在千島群島和北方四島加強建設反艦飛彈防線的構想,外界評估與日本之間的條約談判將受到影響。

日本《共同社》報道,俄羅斯相關部門的內部文件證實俄羅斯軍方有可能進行此軍備計劃,此反艦飛彈防線意在防範他國船艦接近鄂霍次克海,保障俄軍太平洋艦隊的航行自由。俄國消息人士指稱,不清楚軍備計劃是否得到普京同意,但在千島群島增強軍備之傳聞和近期俄媒報道相符。

文件內容顯示,俄國將會在千島群島沿線的幌筵島(俄稱帕拉穆希爾島)、松輪島(俄稱馬圖阿島)、擇捉島、國後島,以及庫頁島(俄稱薩哈林島)和堪察加半島等地,部署射程300公里以上的「棱堡岸基反艦系統」和射程130公里的SS-N-25飛彈等軍備。除了反艦飛彈部署外,俄國也在幌筵島、松輪島推動建設反潛巡邏機專用機場及大型軍港。

文件內容並強調,此部署將使船隻無法橫跨海峽、敵方部隊無法登陸島嶼,透過2020年在千島群島的部署行動,將完成沿線島鏈的統一防衛系統。

另外,除了北方四島的列島全境,北海道的部分地區也將包含在飛彈射程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