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6月9日 星期四

外交部斥菲「沒談判就提南海仲裁」

<轉載自201669 明報 加東版 中國版>

荷蘭海牙的常設仲裁法院將於近日裁決菲律賓提出的南海仲裁案,中國外交部昨日發表聲明指出,在領土主權和海洋劃界問題上,中方不接受任何訴諸第三方或強加於中國的爭端解決方式,強調透過雙邊談判解決中國和菲律賓在南海有關爭議。

這篇題為《堅持通過雙邊談判解決中國和菲律賓在南海有關爭議》的聲明全文約2500字,開篇即指2013年菲律賓單方面提起南海仲裁案,因此單方面關閉了與中國透過談判解決南海有關爭議的大門。

聲明重申中方「不接受、不參與」仲裁案的立場,卻無提及以往官方表明的「不承認、不執行」裁決結果。

聲明列出多份雙邊、多邊文件指出透過雙邊談判解決中菲南海爭議是兩國達成的明確共識,並駁斥菲方「繼續談判沒有意義才提起仲裁」的說法稱,兩國從未就菲律賓所提仲裁事項談判過。

同時重申仲裁案違背中菲透過談判解決爭議的共識,也不符合《聯合國海洋法公約》規定。

「中菲談判大門始終敞開」

外交部稱,「中菲雙邊談判的大門始終是敞開的」,中國將繼續堅持透過雙邊談判解決中菲南海爭議,並敦促菲方立刻停止推進仲裁程序的「錯誤舉動」。

2016年6月8日 星期三

南沙再增兩燈塔 永暑醫院將開幕

<轉載自201668 明報 加東版 中國版>

中國在南海擴建島礁上加緊建築。新華社報道,在美濟、永暑、渚碧礁上,工人們正忙於裝修燈塔,而永暑醫院正準備安裝各類醫療設備,即將開業;另外島上還有農場,共飼養500多隻家禽及68隻豬及各式瓜果蔬菜。

華陽、赤瓜和渚碧礁的燈塔,在不到1年時間內相繼落成,為航經該海域的各國船隻提供導航服務,美濟、永暑燈塔也會在年內投入使用。其中美濟礁東頭燈塔,高達60多米,是南沙諸多島礁上最高建築。燈塔夜間發白光,燈光射程可達20多海里。

永暑醫院從去年11月動工,預計在六月底完工,很快會開業。據有關方面負責人稱,永暑醫院無論硬件設施,還是醫務人員配備,現代化程度都很高,一些重大手術及疑難病症診治,還可通過遠程影片會診作技術指導。


















永暑礁上將建起醫院,燈塔也將在年內啟用。

2016年6月7日 星期二

陸客縮減 台中機場10條兩岸航線停飛

<轉載自201667 明報 加東版 中國版>

據到台灣觀光陸客簽證資料顯示,陸客到台灣全面縮減,團客減幅超過35,到台灣自由行減幅更達65,遠超過原先預估的3成,影響所及,起降台中航空站的立榮航空、華信航空等10條兩岸航線早已停飛,避免營運空轉。

據《中評網》報道,民航局台中航空站主任張瑞澍表示,從今年三月開始,陸陸續續有航空公司停飛兩岸航線,包括台籍立榮航空、華信航空,大陸籍山東航空、天津航空及中國國際航空停飛南京、長沙、鄭州、濟南、青島、成都等10條兩岸航線,都是因為陸客團大幅減少,未來陸客何時會止跌回升,就要看兩岸政策的發展,但目前沒有航空公司有新增兩岸航線的申請。張瑞澍表示,航空公司經營兩岸航線運送都是的都是團客、觀光旅遊團體,如果大陸沒有足夠的陸客,航線就會停駛。

國防部長:6月底運4萬枚彈藥到太平島

<轉載自201667 明報 加東版 中國版>

國防部長馮世寬6日表示,不承認中國大陸劃設南海防空識別區,若10年前他擔任國防部長,他會把太平島建得比現在還大;他並透露,6月底、7月初會將4萬枚彈藥運到太平島。

馮世寬上午列席立法院外交及國防委員會報告「近期東亞區域情勢對我國家安全之衝擊與因應」,包括中國國民黨籍立委江啟臣、民主進步黨籍立委陳亭妃、時代力量立委林昶佐等人質詢時都關心太平島議題。馮世寬答覆陳亭妃詢問時指出,要是他10年前就擔任部長,會把太平島建設得比現在還大,成為據點。中國大陸的勢力確實是向南伸展,台灣相對而言是比較落後,未來會加強海巡署建設太平島。

馮世寬透露,會在6月底、7月初派海軍軍艦協助海巡署,把所需4萬枚四砲的彈藥運到太平島。

江啟臣詢問馮世寬會不會到太平島宣示主權,馮世寬說,可能不會,因為他每天都要到立法院備詢,沒有時間去。若國防委員會安排前往,他會陪同立委前去。

民進黨立委王定宇質詢時指出,中國大陸在東海劃設「東海防空識別區」,國防部是否承認?馮世寬說,他是戰鬥機飛行員出身,絕對不會承認,也不會通報中國大陸。
至於中國大陸宣布將劃設南海防空識別區,馮世寬說,絕對不會接受,未來實施運補不會報入、報離。

2016年6月5日 星期日

平反六四只是時間問題

<轉載自201666 明報 觀點版 撰文:關慶寧 資深傳媒人>
北京當局始終堅持當年對六四事件的結論,認為沒有當時的「果斷行動」,就沒有今日改革開放的大好局面。針對此提法,筆者兩年前就在《明報》撰文指出,六四的鎮壓行動雖然穩定了局勢,但卻令改革開放一度停滯不前;直到1992年鄧小平南巡,改革才重上軌道。
事實上,當局的結論是很難經受歷史檢驗的,對事件的重新評價只是時間問題。以往人們都把「平反六四」的希望寄託在現政權的垮台上,本文則着重探討在體制內重新評價六四事件的可能性與必要性。
歷史無情地重演
1989年春夏之交在北京發生的事情,歸根究柢是一場以一位總書記(胡耀邦)下台開始,以另一位總書記(趙紫陽)下台結束的黨內鬥爭。胡耀邦和趙紫陽都是推動中國改革開放的主將,在幹部和民眾中深孚眾望,卻都黯然下台。胡耀邦在所謂高層民主生活會被批鬥後辭職,而參加高層生活會的老人,很多連中央委員都不是。他們不經過任何正式程序,就把一個總書記趕下台,這顯然不符合中共的組織原則,亦因而激起民怨,導致大規模抗議行動。
趙紫陽則在數十萬大軍開進京城後被迫靠邊站。197610月,當華國鋒、葉劍英、汪東興等人出動中央警衛團官兵拘捕江青等人時,中共元老陳雲就指出,以這種手段解決黨內鬥爭是不正常的。陳雲事前曾試圖透過開中央全會解決四人幫的問題。他反覆研究了中共第十屆中央委員會的名單,覺得沒有把握,才改變主意,但強調「下不為例」。然而,歷史卻無情地重演。
另外,給趙紫陽定的「分裂黨」、「支持動亂」兩大罪名也很難站得住腳。他是中共十三大選出來的總書記,是第一把手。全黨本應「與以趙紫陽為總書記的黨中央保持一致」,但一班老人卻分頭私下召集各方面負責人開會,要求大家支持戒嚴。有元老更提出:「支持以鄧小平為頭子黨中央。」究竟誰分裂黨?
至於所謂「支持動亂」,直到1992年宣布對趙紫陽的審查結束為止,都查不到他在幕後指使或支持學生抗爭的證據。他主張用疏導的辦法,而不是用武力解決問題。如按他的意見辦,當局可能不會那麼被動。說到底,當時部分元老出動軍隊把合法最高領導人趕下台,開了用武力解決黨內矛盾的先河,遺下無法估量的後患。
更嚴重的是,事件造成慘重傷亡,而且死傷者多數是青年學生。這不是一句「已有結論」就可以搪塞過去的。1980年南韓當局在光州鎮壓民眾抗議行動,導致191人死亡。1996年,前總統全斗煥及盧泰愚等16人被起訴。全斗煥被判死刑,盧泰愚則被判監禁226個月。
把問題弄清 對歷史作交代
六四事件的傷亡人數遠遠超過光州事件,更有必要查清事件的來龍去脈:當時究竟死了多少人?誰決定開槍?在什麼情况下作的決定?這一切都應該有結論。要趁多數當事人仍在世,把問題弄清,對歷史作出交代。
多年來,當局一直採取鴕鳥政策,閉口不提八九民運,並封鎖一切相關信息,以致國內35歲以下的年輕人,都不知道當年曾發生過血染京城事件。不過,真相是封鎖不了的。民眾不講,不等於把事件給忘掉了。
中央電視台前主播杜憲和薛飛於198964日晚間新聞節目穿黑衣出鏡,語速緩慢、沉重地播報戒嚴部隊清場等新聞。事後,兩人都被停止主播工作。杜憲其後離開央視。2000年,她獲聘到鳳凰衛視擔任節目主持。有關新聞剛上網,就有過萬條留言,網民紛紛為她「當年的勇敢行為」向她致敬。
前國防部長張愛萍將軍於2003年去世時,網上也出現數千條向他致敬的留言。有網民直言:「中國人民不會忘記張將軍在1989年所做的一切。」當年5月下旬,張愛萍與陳再道、楊得志等7名將軍聯名上書中央反對戒嚴。信中明確表示:人民軍隊的槍口絕不能對準人民!
人心向背還表現在對趙紫陽的態度上。他1989年後一直被軟禁,偶然可以離開北京,但不能到廣東等工作過的地方。有一年,他獲准前往廣西。廣東省的老幹部聯袂前往探望,浩浩蕩蕩的車隊,無言地展示了對趙的深切同情。2005年趙紫陽去世,廣東、四川、內蒙等地的老幹部踴躍赴京告別。
另一方面,當年支持鎮壓的領導人,卻往往成為網民抨擊的對象。例如,前總理李鵬的女兒寫了一篇反映「父女情」的散文,文章登出後,網上一片罵聲。有人直言:你爸爸的名字一定會上史冊!讀者都明白說的是什麼。
善良中國人的願望
對於民眾的態度,這些領導人心知肚明,他們千方百計為自己撇清責任。有幾位老人家去世時,其子女都拒絕在悼辭中讚揚他們對「平暴」的貢獻。連「挽救共和國」這麼大的功勞都不願意要,難道僅僅因為謙虛?
趙紫陽生前曾上書中央,要求重新評價六四事件。他表示,此事件已成為中央的包袱,拖得愈久愈被動。他並指出,中共歷來有糾正自身錯誤的傳統,連文化大革命這樣長期的、全局性的錯誤都糾正了,相信一定有能力糾正六四的錯誤。
這也是多數善良的中國人的願望。因為在體制內還原六四事件的真相,並作出重新評價,將會把動盪降到最小。

2016年6月4日 星期六

日外務省曝光東海油氣田噴火照

<轉載自201664 明報 加東版 中國版>

日本外務省日前公布中國在東海開發油氣田的最新照片,顯示在東海中日中間線附近的16處油氣田鑽井平台中,7處正在建設開採設施,並因天然氣燃燒而噴出火苗,相比約1年前多了3處。日本外相岸田文雄前日在記者會上表示,對中國單方面推進開發「很遺憾」。

日本經濟新聞報道,日本外務省去年7月開始公布中國東海油氣田開發照片,當時查明中國在該海域共有16處鑽井平台,其中4處正在開發,另12處仍處於基建狀態。

今年3月、5月、6月,日方接連發現3處鑽井平台噴出火苗,並在上方搭建設施,日本外務省相關人士指「看來是用於抽取天然氣作生產的設備」。

中日各自劃定的東海專屬經濟水域有重疊,日本曾就中國的油氣田開發提出抗議,但中方繼續開發。去年中國外交部稱,中國東海油氣開發活動「是在無爭議的中國管轄海域進行」,日方有意製造對立。

















日本外務省日前公布中國在東海開發油氣田的最新照片,顯示在東海中日中間線附近的16處油氣田鑽井平台中,7處正在建設開採設施。圖為鑽井平台噴出火苗。

2016年6月3日 星期五

南沙環保造島 稱「破壞可恢復」 「自然仿真」扮珊瑚礁生長 吸引飛鳥

<轉載自201663 明報 中國版>
中國建設南沙島礁時採用「自然仿真」技術,據指可以在以「珊瑚砂」為主要物質的島上種菜、瓜果,並人工養殖硨磲(音「車渠」,Tridacna)、海藻、海參等,以利珊瑚生長,更吸引飛鳥棲息。自從中國在南沙擴建島礁以來,美國、菲律賓均有反對聲音稱中方破壞環境,指摘中方違反聯合國《海洋法公約》中,各國應盡最大努力保護海洋環境、減少污染的條文。
「在無土壤、無養分的島礁上開展綠化工程,是史無前例的世界性難題。」新華社引述中國交通建設永暑項目經理石海旭說,島礁主要由珊瑚砂構成,鹽分高、養分少,根本不適合普通植物,但是島上新造陸地達到一定面積後,經雨水滲透,珊瑚砂的鹽分減少了90%
泥土「增肥」 栽萬樹「鳥不走了」
報道指出,工程人員最初想從陸地運土壤種樹,但考慮土壤成分與島礁珊瑚砂差異太大,會破壞「原生態」,現用小量營養土「增肥」,令珊瑚砂的植物存活。中國交通建設海南生態島項目部黨委副書記唐堅樂說,已栽種植物包括馬尾葵、羊角樹、木棉、櫻桃、棕櫚等近20種共30萬棵,既可種椰樹、種草綠化,也可種瓜種菜。
唐堅樂說,每個島都有環保中心,近千名環保人員將膠樽、鋁罐等可回收垃圾壓縮運回陸地,其餘放入焚化爐中焚燒,廢渣運回陸地,廚餘、人畜排泄物等用作肥料,建築垃圾如鋼筋、木料等亦有分類處理。「以前南沙看不到鳥類,我們聘請鳥類專家想引進合適的鳥類。沒想到永暑綠化之後,鳥飛來不走了。」唐堅樂說,由於南沙陽光充沛,季風期特別長,目前試驗發展風能和太陽能,望滿足可島礁電力需求,減少排放。
新華社又指,中國採用「吹填」擴建是模仿珊瑚礁自然生長的過程,根據珊瑚礁盤內外特性選擇施工方法。珊瑚礁原本是瀉湖變成沙洲、再變成礁岩而形成,人工「吹填」則是加快其沉積硬化。
稱垃圾分類 吹填法擴建減破壞
國家海洋局亦稱,南海造島工程對環境的破壞是「局部的、暫時的、可控的,也是可恢復的」,工程項目都是在珊瑚基本死亡的內礁坪上規劃,且從不適宜珊瑚生長的平坦瀉湖盆中,絞吸鬆散的珊瑚砂吹填「陸地」,工程採取「控制規模、提高效率、連續作業」等方式,每個島礁的工期僅幾個月,將影響盡量減低。
國家海洋局研究員豐愛平、國家海洋局高級工程師王勇智去年撰文指出,過去1015年,西沙和南沙群島海域珊瑚的覆蓋率從60%下降到20%左右,南沙島礁的珊瑚礁已被列入「亞健康」等級,不過這與全球暖化、漁業過度捕撈有關,和全球珊瑚礁退化趨勢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