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6月24日 星期日

否認服務如廉航 盼經營「袋鼠路線」

<轉載自2012624 明報 港聞版>
 
2006年成立的港航近年知名度上升,但外間評價參差,更有乘客揶揄港航提供猶如廉航的服務,港航國際航務企業事務總監湯衛平不諱言,得悉有乘客和員工對公司存有怨氣,但重申公司尚在起步階段,有改善空間,稍後姊妹公司香港快運會提供廉航服務,亦會記取當年甘泉航空的教訓。
 
緊記甘泉航空教訓

各大網上討論區時有乘客和員工投訴港航服務及待遇欠佳,經常誤班等,最近便傳出今年
3月始推出的倫敦商務航機,雖然票價較對手便宜兩成,仍然反應欠佳,部分航班只有三數名乘客,航線有意在今年內停飛。

湯衛平承認該航線「間中客量較少」,認為吸納客源需時,惟無意叫停或割價,但可能會因應新航點調整服務。港航總裁助理兼商務總監汪彥錕稱,港航正申請增加飛澳洲航點,揚言只要開通倫敦至澳洲這條黃金「袋鼠路線」,有信心可令客量上升。

目前全球約有
20間航空公司經營這條「袋鼠路線(Kangaroo Route)」,由於路途遠,需設中途站,汪彥錕稱,香港為理想的中途站,又指各航空公司的經驗反映這條航線潛力很大,相信會吸引大批商務客。

本港首家廉航甘泉航空,當年同樣有一條飛倫敦航線,更以
1000元的超低價招徠,最終因航線成本太高,成為甘泉不足兩年便極速清盤的原兇之一。

將推快運廉航
「密食當三番」

湯衛平認為,當年甘泉正是劈價與英航、國泰等巨頭直接競爭,加上負擔不起長途機的高昂成本而清盤,港航會致力控制成本,而即將推出的快運廉航,亦會以「密密做」短途來平衡收入和成本。他重申,港航並非廉航,會致力改善服務,並透過設監察小組,改善員工和乘客的關係。

港航延誤因無拖車拖飛機

<轉載自2012624日 蘋果日報 港聞版>  
 
香港航空及其姊妹公司香港快運航空近期頻頻航班延誤,服務乘客的機組人員首當其衝,有職員大吐苦水,指公司自從轉用兩間維修商後,因欠缺拖車把飛機拖出跑道而導致延誤,常被鼓譟乘客鬧爆,飽受壓力。

快航往冲繩機延一天

 
香港航空職員陳先生表示,公司高層應變能力差,無視新用的維修商缺乏拖車的問題:「我哋面對乘客,有乜唔妥就搵我哋出氣,一鬧就係幾個鐘頭,日日都要面對咁嘅場面,真係好惡頂。」並指公司高層位於幕後,根本不理前線員工死活。
 
此外,原定前日早上1125分由香港飛往冲繩的香港快運航空編號 UO658班機,因客機引擎故障而滯留,直至昨晨1004分才起飛。
 
香港航空 HX312班機,原定前日下午150分由香港飛赴北京,疑機件故障延至昨凌晨208分才出發,乘客折騰逾12小時。
 
乘搭 UO658赴冲繩的蕭小姐指,昨凌晨4時突然收到航空公司電話,指航機已修復,要求她早上7時到機場登機,據她所知,有30名乘客放棄行程,她因小朋友未試過搭飛機,而且已有家人在冲繩等她,不得不繼續行程。

中國設三沙市有底線 警告周邊無迂迴餘地

<轉載自2012624 明報 社評>
 
中國國務院批准海南設立三沙巿,在行政上管轄西沙、中沙、南沙群島及周邊主權。這一片區域的海陸面積約200萬平方公里,幅員廣大不在話下,而其中牽涉的所謂具爭議島嶼,包括與越南各稱擁有主權的西沙群島,近期成為焦點的中沙群島黃岩島,以及越南、菲律賓、馬來西亞及台灣各有控制的南沙群島。中國這一舉動是南海糾紛以來最大的動作,勢必引起區內以及區外各方的注目,探討中國是否從根本上調整了對南海的政策。
 
南海主權糾紛以及相關的爭議,不是今天才出現的事,事實上,70年代中國曾在南海與當時的南越海軍爆發海戰,之後相安無事一段時間。這是因為南海的各個聲稱擁有主權的國家,在80年代以來都持守一種「各有各做」的取態,中國則採取單邊會談的立場,力拒南海問題多邊化、國際化。這種取態看來是有其階段性的,當美國國務卿希拉里年前高調插手南海之後,整個南海局勢出現了急劇變化。

變化之一,是美國的插手有其明顯傾向,這和美國整個亞太戰略的調整有直接關係,美國通過南海再起波瀾來糾集一股力量,從而制衡中國。菲律賓在黃岩島事件的強硬取態,越南通過《越南海洋法》,把西沙和南沙列入主權管轄範圍,俱是在美國再度介入南海後發生,孰因孰果,一目了然。變化之二,是中國因應南海諸國及美國的取態,調整過去的以和為貴、以忍為上的態度,最終是以設立三沙巿為最新態度。

美國插手中國反彈
北京調整溫和政策

這兩大變化都是在過去兩年內發生的,面對嶄新的國際形勢,中國開始明白,持守多年的「擱置爭議,共同開發」只是孤芳自賞,在美國在後面撐腰的情下,南海一些國家開始向中國的底線挑戰。今天的中國不同以往,經濟力量上升,主權不容侵犯,黃岩島對峙多天之後,中國副外長傅瑩撰文表示,大國不能輕視和欺負小國,「小國也不能肆意侵犯和挑釁大國」。這番話要旨不在於陳腔濫調的大國不應欺侮小國,話中有話的是「小國不能挑釁大國」。人們也許記得,六、七十年代,中國與亞非拉小國聯成第三世界,與第一世界的美國蘇聯、第二世界的英法意加等鼎足而三,當年聲聲「我們的朋友遍天下」,說的便是這些小國朋友。如今傅瑩把小國不應挑釁大國宣諸於口,目標顯然是某些挑戰中國的「小國」。

這次海南設三沙巿,內地學者的解說是管理法制化,這是從行政管理的層次而言。任何行為都有動機,中國這次設三沙巿的動機,在於把西沙、中沙和南沙正式宣布為主權下的國土,也就是說,中國以後在三沙巿的任何政策和行為,是在主權之下的合法行為,不必諮詢其他國家,甚至開採鑽探亦毋須知會其他聲稱擁有主權的國家。中國敢於大幅度調整以和為貴的原則,攤開底線
——一旦觸碰三沙,即屬涉及中國內政——在觸碰三沙和不觸碰三沙之間沒有迂迴空間,要麼不觸及,觸及的話,等於直接硬碰中國。到底與中國硬碰硬勝算及利益為何,這不是中國的事,是其他國家要考慮的。

三沙既然成巿,中國把球踢了出來,就得要看南海區內其他聲稱擁有主權國家的回應,更重要的是看美國的態度。前面說過,南海主權再起波瀾,是因為美國興風作浪;如今中國宣布設立三沙巿,美國一向極為倚重的南海航運生命線,大部分在三沙巿可觸及的範圍裏,中國這次等於住美國、日本、韓國的海路咽喉,未來南海中美之間如何互動,是區內局勢發展的其中極重要指標。

球落美國場區之內
華府反應重要指標

中國處理三沙的做法,人們期待成為處理一些具爭議島嶼的範例,如釣魚島,值得鼓勵照比三沙巿處理。倘若處理之道東海和南海有別,其他國家看穿中國只是紙老虎,肆意伸手搶奪,那時得不償失,不僅是貽笑天下,更是愧對列祖列宗。

2012年6月23日 星期六

台北札記﹕藍營勢糜爛 回天已乏術

<轉載自2012年6月23日 明報 中國版 作者:金柚子>
 
台灣藍綠政治情勢近來反差愈來愈大:馬英九推動政務屢遭挫折,新內閣的首個國會會期幾乎一事無成,黨員及官員意興闌珊或耽於內鬥,眼見情勢惡化竟束手無策。而綠營新任黨主席蘇貞昌整軍備戰,在人事佈局、派系協調等黨務上分批落定,爭議較大的兩岸政策也初現基本格局,雖尚整軍待發,但蓄積的氣勢已不可遏抑。藍綠形勢此消彼長,下一場選舉勝敗已見端倪。
 
馬「消毒」自辯 難救形象

藍營今年形勢雖說本就不被看好,但敗壞到如此地步也跌破各界眼鏡。從美牛瘦肉精、油電與物價、證所稅到颱風水災,無一倖免地一敗塗地。連最後想奮力一擊而加開院會要讓美牛案闖關都軟弱無力,藍營在國會過半的多數像個銀樣蠟槍頭,讓少數綠營立委完全主導議場秩序,硬是讓包括美牛在內的385個法案全部泡湯。僅美牛一案就丟盔卸甲至此,其他的案子就更不堪聞問了。

輿論對馬英九的評語從「跛腳」到「斷腿」,馬本人顯然極為在意,因而不斷在各種場合作「消毒」發言,不外是「情沒有那麼壞」、「物價沒漲那麼多」、「災情沒有那麼嚴重」之類的辯解。持續糾纏於外界的批評並未令他聲望上升,反而荒廢了執政的要務。馬英九過去是以形象來領導藍營,現在形象破滅,領導力也隨之崩解。

綠營重新佈局 來勢洶洶

反觀民進黨在選出新主席後,低調而快速地進行黨務與人事佈局,派系整合有序進行,政策上除承續傳統,還開放最困難的兩岸議題討論,雖未完全整合,但已初具格局。若馬政府持續委靡,綠營未來兩岸政策只求不嚴重失分,奪回睽違8年的政權將如探囊取物。

許多藍營人士憂心忡忡,甚至期望後馬時期的權力接班佈局盡快成形。不過,現任副總統吳敦義尚不願掩蓋馬英九鋒芒,中生代、新北市長朱立倫則氣候未成,連在颱風休假議題上都無視馬英九協調結果,與台北市長郝龍斌互別苗頭,招來外界訕笑。如果黨內持續處於領導真空,政情再惡化下去,只怕連神仙都救不了。

2012年6月22日 星期五

海南設三沙市 護南海主權 全國最大海洋城市 專家:管理法制化

<轉載自2012622日 明報 中國版>  
 
中國與越南、菲律賓等國在南海的領土爭議升溫之際,北京昨宣布設立三沙市,管轄西沙、中沙、南沙群島及周邊海域。它將成為中國地理位置最南、面積最大但人口最少的城市,轄區海陸面積達200萬平方公里,相當於中國陸地面積約四分之一。北京專家指出,設立三沙市是中國因應南海不斷出現糾紛而採取的應對措施,既表明南海屬中國有效管轄的領土,亦有利加強當地的保衛力量。
 
民政部昨在網站刊登通告指出,國務院近日批准在海南省設立地級三沙市,取代原本屬縣級規劃的海南省西沙群島、南沙群島、中沙群島辦事處,市政府駐地在西沙最大島嶼永興島。民政部發言人表示,中國通過設立三沙市,調整及完善3個群島的行政管理體制,有利加強開發建設南海及保護當地海洋環境。

5
年前擬定 顯示態度趨強硬

海南籌建三沙市的消息最早於2007年曝光,該省文昌市官員當年向本報證實,國務院批准將三沙辦升級為三沙市。但此事後來一直沒有下文,外界相信是因中方不想惹起南海鄰國的強烈反彈而低調處理。

然而最近數月中國與越南、菲律賓對南海的主權爭議持續升溫,越南國會昨日更通過《海洋法》,把西沙和南沙列為領土。中方在此時宣布設立三沙市,顯示中方在南海問題上的態度趨向強硬。

北京外交學院國際關係教授周永生向本報表示,中方藉設立三沙市表明南海屬中國有效行政管轄的領土,對南海的管理亦趨向正規化、制度化、法制化。

他比較道,辦事處級別低,容易權責不明,地級市則可搭建各種架構,促進地方各項事業的發展。以前南海糾紛基本由南海漁政總隊負責,每次事件皆要花大量時間派執法船南下處理。三沙市成立後,就可自設保衛力量及常年駐守的執法機構,執法更靈活。

專家倡移民活化島礁

周永生指出,中方將來應盡可能向南海的島嶼移民,加強對各島的實質控制,並應用市場經濟機制把島礁變成「活地」。「有人和無人大不一樣,人是第一位的」,周永生說,在南海搞漁業養殖和旅遊開發「很有價值」,旅遊業可讓外界了解這區域的情况,亦可培養國人保衛領土的實感基礎。

他又認為,南海可採取全民皆兵體制,邊生產邊軍訓和防衛,「比方說,退役軍人可帶家屬,幫助建立小學幼稚園,強化對這些爭議地區的實際控制」。

 
海南設三沙市保護南海主權。

菲威脅重新部署黃岩島軍力

<轉載自2012622日 明報 中國版>  
 
中菲黃岩島主權爭拗再起,菲律賓總統阿基諾三世威脅稱,一旦黃岩島地區天氣轉晴,而到時中國仍不從黃岩島海域撤走所有船隻,他將下令重新部署政府船隻到該海域。菲方並決定向韓國引進12架高級教練機,增強空軍戰鬥力。
 
周末將派機巡查

據美聯社報道,阿基諾三世周三(20日)被問及黃岩島問題時稱:「若在我們的海域有外國力量存在,我們將重新部署。」他還稱,黃岩島海域天氣周末預計將轉晴,菲政府將派飛機巡查,以確定是否需要重新部署。

菲律賓上周因颱風撤走在黃岩島與中方對峙的兩艘公務船,並要求中方也撤走船隻,但遭中國拒絕。

菲律賓已確定在今後兩年內引進12架韓國產高級教練機TA-50。當地媒體報道稱,菲方確定中國有兩架軍用戰鬥機飛臨黃岩島上空,故決定增強空軍戰鬥力。

中國外交部召越大使交涉

另外,中國外交部副部長張志軍昨日召見越南駐華大使阮文詩,就越南國會審議通過《越南海洋法》提出嚴正交涉。張志軍指出,越方立法把西沙與南沙列入主權管轄範圍,嚴重侵犯中國主權。中國外交部前日亦就越南空軍派蘇27戰鬥機飛往南沙執行巡邏和偵查任務表示強烈不滿。

2012年6月21日 星期四

雷曼折騰 證監金管局未反省

<轉載自2012621日 經濟日報 國事港事 撰文: 李兆波 香港中文大學酒店及旅遊管理學院會計與財務高級導師>
立法會的雷曼迷債報告再次成為傳媒焦點,雖然近年的立法會是非多多,但始終立法會是由選舉產生,代表着不少民意,它有一定的代表性及權威,報告內的譴責不可以說當作是一樁小事,因為有關的當事人是要面對歷史的。
認可誤導文件 證監責任大
雷曼事件反映了投資者教育的不足,此不可以完全歸咎於證監會,因為中國人的賭性甚強,不少人視投資為賭,沒有甚麼基礎可言,也不會作分析,道聽塗說,人云亦云。
證監會在金融海嘯後比以前積極不少,如果她一直多推廣投資者教育,多利用淺白的語言把投資的風險推廣給市民,相信會大大減少投資者的盲從附和。
證監會可以借鏡廉政公署的公關工作,經過多年的努力,香港不少市民對於行賄及貪污有一定的認識。
證監會在推廣普遍的投資者教育實在可以做好一點,少一點技術詞彙,多一點人性化的表述,會更令大眾受落。
有一點證監會要負相當責任的,是認可此等複雜的結構性產品的銷售文件,此等文件有不少誤導的地方,例如用上了債券這名字,又在廣告上顯示多間大型機構的名字,令投資者以為此等投資產品的風險極低。
雖然這些產品有在其銷售文件中披露不保本這事實。但產品的風險與回報不成正比,因此證監會的監管工作並不奏效。
監管銀行不力 金管局失職
我對於立法會譴責前金管局總裁任志剛不感驚訝,任先生是一位值得尊重的財金官員,亦可以說是香港財金官員中水平最頂尖的一位。
記起小時候港英時代仍然是洋人作財政司時他是最高級的華人財金官員,負起利用中文解釋財政預算案的責任。
他在9798年帶領香港安然度過亞洲金融風暴,金融海嘯時有銀行擠提,他在媒體的出現令市民放下心頭大石。
這次雷曼事年確實令他蒙上陰影,但人無完人,實在不用花上數頁紙去辯解,歷史上不少人物也不是完美。世衞總幹事陳馮富珍女士也有可以指摘的地方,但她是第一位中國人當上國際組織的最高職位。
作為監管銀行的最高負責人,每年領取近千萬的年薪,不可以說銀行出售各種投資產品與其職責沒有關係。
現在的銀行一定不只是銀行那麼簡單,她集存款提款、保險、投資、強積金於一身。一般客戶不容易察覺不同產品的分別。誠如報告所指,銀行的從業員未必有足夠的知識便推銷此等風險與回報不成比例的產品,也未有為客戶作出風險評估。
香港的投資者着重炒賣,此點可以由認股證及牛熊證平均佔大市成交兩成多反映出來。銀行應否把複雜的投資產品在以為是存款及提款的地方出售給客戶很值得商榷。作為監管機構,不可以置身事外。
一個大商場的業主尚且會限制商場內租客的營業時間、貨品類別,以至其招牌的大小及顏色,金管局卻沒有好好地監管銀行的零售業務,肯定是失職。有關部門的人士不可以一方面收取高薪,一方面只是看定期報告而沒有前瞻性的監管。
投資者沉迷回報 忽視毒性
有受害者認為,報告或是於法庭上為兩宗政府控告銷售職員的案件作證的證人未有指出雷曼迷債的毒性,我對此不表認同。身邊也有朋友或是親友是受害者,當中可能涉及想賺取更高的回報,或是被誤導,甚至是被欺騙。只是如果沒有金融海嘯的出現,雷曼兄弟沒有倒閉,投資者斷不會認為此等投資產品是有毒的。
2008年初時,外滙基金3年期港元票據的息率約為2%3年期雷曼迷債的息率卻有5%,這是否又顯示了一些投資者應要查證的資料及負的責任呢?
在雷曼迷債整件事情上,立法會做了應作的工作,但證監會、金管局及投資者則似乎未有對自己應負的責任作出反省,實在令人失望。
勇對批評 歷史作公正評價
這令我記起《聖經》內一位偉人摩西,他幾乎是無可指摘的人,然而《聖經》內也有對他作出批評。近一點的有蘋果教主喬布斯,他同樣在傳記中有說明自己的缺點及失敗的地方。
中國人喜歡神化一些偉人,如果大家把雷曼迷債事件當作一個教訓,勇敢面對批評,歷史自然會對一些人作出公正的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