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月6日 星期五

中紀委清理門戶 解利益牽絆

<轉載自201716 明報 中國版 欄名:北京聞風 撰文:鍾鳴九>
十八屆中紀委第七次全體會議6日至8日在京召開,將審議《中國共產黨紀律檢查機關監督執紀工作規則(試行)》(簡稱《規則》)。分析人士表示,中共是一個擁有8870多萬名黨員、440多萬個黨組織的大黨。面對其中龐雜的人事利益牽絆,中央接連創新組織制度,不足半個月裏,先開展監察體制改革試點,而後將通過上述《規則》,反映出中央高度重視自我監督,以堅決態度「清理門戶」,嚴防「燈下黑」的決心。
創新監督 邀學校傳媒企業
北京知情人士指出,十八大以來中共管黨、治黨實踐已經留下豐富經驗收穫,將「四種形態」成為開展監督執紀問責的行動指南,即黨內批評和自我批評要經常開展,咬耳扯袖、紅臉出汗成為常態,黨紀輕處分和組織處理要成為大多數,對嚴重違紀的重處分、作出重大職務調整應當是少數,嚴重違紀涉嫌違法立案審查的只能是極極少數,以其中第一種形態「防微杜漸」作為當前中共監督執紀的重要着力點,將成為《規則》的前提。
全會前夕,中紀委官網已發布多篇關於監督執紀的前瞻性文章,關鍵字「創新」引人關注。在加緊「早發現、早處置」問題的同時,文章強調,紀檢監察機關要大膽創新方式方法,延伸監督觸角,及時發現問題、消除隱患。如廣東省中山市紀委成立內務監督委員會,聘請來自人大、政協及市內專上學院、新聞媒體、知名企業的相關人員任委員,初步形成內部監督與外部監督相結合的幹部監督工作體系。
科技防瞞報 1分鐘抽取資料
當前監察權力存在鞭長莫及、九龍治水和事後諸葛亮等缺陷和不足,「一個權力監察到底,一張大網監察到邊」。紀委為突破這些問題創新性的找到不同尋常的路徑。除傳統組織人事上的慣例性調整,圍繞科技與人力兩方面的發展也漸入視野。例如中共信訪舉報檔案已具有資料庫雛形,資料即時更新,各級紀委受理的信訪件在1分鐘內就可被抽取到中紀委。
相較之下,原來地方上的信息都是各級紀委自己受理,通常是紙質文件,留存在地方紀委櫃子裏,而透過新系統,可有效防止瞞報或者遲報,實行即時監督,創新科技令監督執紀效率大幅提升。

2017年1月5日 星期四

特朗普攪局 台未蒙利先受害

<轉載自201715 經濟日報 國事港事 撰文: 江素惠 香江文化交流基金會主席>
特朗普未上台大動作「特蔡通話」,質疑美國奉行的一中政策,搞亂了美中台的政治格局,引起了北京的反制,軍艦飛機繞行台灣警示作用已明,加之非洲國家聖多美普林西比和台灣終結了二十年的邦交,與大陸建交,並且評估台灣還會面臨一連串的斷交潮。
北京施經濟封鎖 對台衝擊大
北京還在經濟上的封鎖,交流的中斷,陸客不來往等,都對台灣造成至大的衝擊。特朗普攪局,對台灣實未蒙其利先受其害。
美國共和黨掌控國會多數且不乏同情台灣處境之議員,在特朗普可能將台灣視為挑動北京敏感神經的工具,或把台灣視為中美關係的談判籌碼,美方改善對台關係的機會應存在。《紐約時報》的報道就稱,特朗普對台示好,必引起北京懲罰台灣,各種打壓的動作一一到來。因之在評估得失之間,蔡政府沒有高興的理由,特朗普是一介商人,一切行事以交易獲利為依歸,需要台灣為棋子,也可用後棄之,讓台灣頓失所據。換言之,特朗普反中,未必友台,台灣不應落於棋子的悲劇。
特朗普視台為棋子 用後可棄
今大陸會對台灣進一步的經濟制裁,兩岸商貿不來往,台灣對大陸達500多億美元的巨額出口,每年貿易順差是200多億美元,台灣不能失去此貿易夥伴,這是現實問題。新年伊始,蔡英文強調振興經濟,然現台灣有三分之一出口要依靠大陸市場的經濟又如何健全,經濟不能改善,必使支持者失去信心與支持度,將陷入執政的更大危機。
台灣經濟發展需要大陸的善意,台灣市場規模不大,當然要重視大陸這世界最大的市場,無論語言文化或地理距離都讓台灣佔了優勢,現今百分之七十七的台灣上市公司在大陸有投資和生產網絡關係,有互補及利害共生,這規律不能打破,否則對台灣的損失巨大。
特朗普是實用主義者,他會用各種手段爭取美國的最大利益,今後也可能在經濟上和中國謀合,為中美謀取長遠的利益,台灣終就會被犧牲。
今在美國支持下,台灣或許可增加一些國際能見度,但是參與國際組織還是需要大陸的同意,目前兩岸關係呈現「冷和」狀態,台灣要加入國際組織難上加難,甚至還要付出邦交國一一減少的代價。
經濟倘無改善 執政危機更大
最近台灣的各項民調出爐,台灣民意基金會的民調顯示蔡英文聲望已跌到百分之三十八,TVBS民調則指蔡英文的施政滿意度已從上任時的七成跌至二成七,兩者都已折半,這對就任7個月的新政府是一項嚴重的否定。若是經濟環境不能改善,斷交潮不斷,則將衝擊蔡英文的執政正當性,危機難免。
近在「特蔡熱綫」電話後,親綠的台灣智庫公布在美、中、日三國中,台灣跟哪一個國家保持密切的關係比較重要?民調結果顯示台灣民眾認為首要是美國,其次是中國大陸,最後才是日本,和過去的民調相比,對美比例下降百分之十三,中國大陸上升十個百分點,超越日本。這最新的民意取向值得蔡英文參考,此即表示修補兩岸關係,維持兩岸和平發展才是正道,全民所期待。

台灣要定立航向,不做美國棋子,才能謀取台灣在中美台之間的最大利益。

2017年1月4日 星期三

中國抗美升級 主動挑釁反制

<轉載自201714 經濟日報 國事港事 欄名: 大國博弈 撰文: 凌鵾 經濟分析員>
最近連串事件顯示中美對抗正不斷升級,情況令人關注。筆者早已論述了中美鬥爭前景惡化的大趨勢,並提出了在經貿及軍事兩方面要進行「雙綫備戰」的觀點(本版1228日「美打雙綫戰華需及早部署」文),但實際的惡化看來還比想像中快。
人們要面對的已非理論問題,而是切實的事態發展,故難怪當年力促中美和解的基辛格,最近也憂心地指出兩國關係正處於重要關頭。這確是一針見血的驚世之言,中美鬥爭失控的可能性正不斷增加。
奧巴馬臨別 台海經貿挑爭端
現時世人均普遍憂慮特朗普上台後中美關係會急速惡化,但首先要關注者卻是奧巴馬的臨別秋波。他卸任前還在對華政策上使出兩記辣招:一是在經貿上宣布繼續不承認中國的市場經濟地位,公然違反世貿協議及規章。二是在台海問題上落實2017國防預算案,當中包括安排美台軍方交往,公然違反中美有關台灣的協議及挑戰中國底綫。單此兩項便足以挑起中美間貿易戰及軍事對抗的兩綫戰事,根本就毋須等特朗普上台。這還為新政府的遏華政策提供新的高起點,和為特朗普進一步與華交惡奠定良好的基礎。
中國方面的回應也同樣令人驚訝。7月南海兩軍對峙顯示了中國對美抗爭取態升級,由忍讓到準備硬碰,結果美國不敢造次,證明了以戰止戰之可行性,和美國的吃硬不吃軟只懂看拳頭語言。在剛過去的2016年末南海相對平靜,但中國卻選擇在此撈了美國間諜船放置的無人深潛器,最終雖經協商後歸還,卻顯示中國對美抗爭取態又再升一級:由你硬來我硬碰上升為主動「挑釁」的反制策略。奇怪者是美國官方及國會、民間鷹派人士都沒甚麼激烈回應,反有評論擔心這事件會令東亞盟友對美國失去信心:這樣被明「剃眼眉」也只低調處理,想依託美國實力與中國周旋的區內小國,自然看在眼裏心中明白。
撈走美深潛器 是搶不是偷
南海波濤消霸氣,東亞的地緣格局已悄悄轉變換了新天。要明白事件的重大意義必須掌握有關細節。事發在菲律賓蘇碧灣外約50海里小域,雖出了菲國領海但仍十分靠近海岸,且離中國擁有的黃岩島很遠(200公里以上),離南沙西沙則更遠,也是在美方所說的國際水域中。特朗普指摘中國「偷」(steal)了深潛器,實際上是中國海軍救護船在美方人員面前明目張膽拿走的,且沒理會美方通訊,故說是「搶」也不為過。中國還為這次「蠻」來構想了一個理由:發現不明物體故撈起查證以保航道安全,可謂心思巧妙。
中國由啞忍退讓到硬碰到敢在老虎頭上叮蝨乸,確是個驚天大轉變,以前中國是站起來了,現在則是崛起來了,崛與站性質不同氣派自也不同。近期對日本也採同樣態度,在釣魚島紛爭上,由過去派船機巡邏由日方報道,到現在即行公報,並明言船隻編號及數目,並曾進入12海里領海,分明是在挑日本。此舉還有更深層意義:反駁了美國所說釣魚島的管理權已交給日本。中國的公報表明管理權在中方,而聲言美日安保條約涵蓋釣魚島的美國,對此卻無甚反應。
中國對美國近期的挑釁正作出回應,且絕不限於南海捕撈。在經貿戰綫上,外媒已有一些報道指中國正計劃報復美國的措施,為貿易戰做準備。在台灣問題上,新一輪外交封殺或已開始,非洲小國聖美已與台斷交轉與大陸建交,傳言還有跟隨者。在軍事上近日遼寧艦航母群繞台航行乃歷來首次,自引起台方關注,更疑慮航母群會否由台海回程北返。過去台軍防範大陸進襲主要是防西面來犯,東面則視為安全避難所,現時情況逆轉東面不再安全,增防東面進犯必分散兵力及增加成本。
加大對美日反介入 利武統台灣
此外,中國機艦近月頻繁到台東海域演練,還有擴大對美日的反介入作戰意義:過去是在台海的近岸反介入,現在已可在外海作遠岸反介入,並突破了第一島鏈的局限。這為武力統一提供更佳條件,對台灣則可起到雙重的軍事壓力。
上述情況顯示中國正以「挑釁」來反制挑釁,以新招回應奧巴馬的臨別秋波,好戲或還在後頭。

2017年1月2日 星期一

南海9島礁齊升五星旗:堅持維權

<轉載自201712 明報 加東版 中國版>

海南省三沙市元旦早晨同時在南海9個島礁及相關船舶上舉行元旦升國旗儀式。三沙市委書記在元旦獻辭中表示,2017年三沙將堅持維權、維穩、保護、開發方針,探索發展特色經濟和文化。

中新社報道,昨日上午650分,三沙市政府所在地西沙永興島奏響國歌,數百名駐島軍警民注視五星紅旗升起。與此同時,三沙市的趙述島、北島、晉卿島、鴨公島、甘泉島、銀嶼、羚羊礁、美濟礁等8個島礁,及綜合執法船和漁船也舉行了升旗儀式。

實施發展環保規劃綱要

三沙市委書記、市長蕭傑在元旦獻辭中表示,2016年三沙交通、水電等基礎設施建設加快推進,永興機場實現民航公務包機航班常態飛行,島礁綠化工程共植樹200多萬株,軍民實現團結融合發展。2017年將堅持維權、維穩、保護、開發方針,實施總體發展規劃和生態環保規劃綱要,探索發展特色經濟和文化,爭創生態循環、資源節約、島礁風格、軍民融合發展典範。


















海南省三沙市昨日同時在南海9島礁及靠泊的三沙市執法船、漁船上舉行了升旗儀式。圖為三沙市政府所在地永興島上的升旗儀式。

2017年1月1日 星期日

海洋局今起預報 南海三礁海

<轉載自201711 明報 加東版 中國版>

國家海洋局由今日起,每日預報南海永暑、渚碧、美濟三大島礁附近海域的波浪、潮汐、海溫、風及海洋災害警報等,內容在海洋預報網發布。該局對三大島礁的海洋氣象和水文觀測,還涵蓋風向風速、氣溫氣壓、濕度降水、能見度、潮汐、鹽度、浪高浪向、溶解氧、透明度等方面,下一步將展開海嘯地震觀測和專項海洋生態環境監測。

談外交 「不必與大陸金錢競逐」

<轉載自201711 明報 加東版 中國版>

台灣總統蔡英文昨被問到金錢外交時回應稱,「真的沒有必要在外交場域與中國大陸進行金錢的競逐」,未來台灣的國際合作計劃以公共衛生、農業、基礎建設、能源、教育為主,促進邦交國的整體發展。

巴拿馬副外長:不會改變與台關係

此外,路透社引述巴拿馬副外長因卡皮耶(Luis Miguel Hincapie)指出,不會改變與台灣或中國的關係。他說,巴拿馬與台灣的關係一如既往很好,台灣多年來都是巴拿馬的合作伙伴,且將繼續下去。他同時強調與中國的良好關係,並稱中國是該國的投資者及巴拿馬運河一個非常重要的使用者。

至於近日傳出中國與梵蒂岡商談建交,台灣副總統陳建仁昨日重申,日前與教宗方濟各和教廷國務院長帕洛林(Pietro Parolin)樞機主教會面時,對方一再表示中梵對談是關於主教任命問題,教廷希望全世界的天主教徒都受到教宗祝福。陳建仁又說,教廷希望中國的信仰自由、主教任命和傳教自由能夠發揚,教宗亦一再強調台梵分享同樣的普世價值。陳強調台梵最近有很多來往,雙方關係目前穩健,持續往好的方向發展。

蔡英文談兩岸﹕台不走回對抗老路 路透:過境美國將私會特朗普團隊

<轉載自201711 明報 加東版 中國版>

台灣總統蔡英文昨日上午在總統府與傳媒茶敘,並發表年終談話。蔡英文談及兩岸關係時指,北京當局正一步步地退回對台灣分化、打壓、甚至威脅、恫嚇的老路,希望這不是大陸「政策性的抉擇」,強調台灣不會走回對抗的老路。另有報道指,蔡即將出訪拉美4個邦交國,途中過境美國休斯敦和三藩市,屆時將接觸美國候任總統特朗普團隊,但蔡回應稱,外界想像太多,「過境就是過境」。

回應過境猜測:外界想像太多

中央社報道,蔡英文在年終談話中回應記者提問時三度強調,大陸退回對台灣分化、打壓、威脅、恫嚇的老路,希望不是「北京當局政策性的抉擇」。在致辭中,蔡英文稱,去年520日上台以來向對岸持續釋出善意,「但這幾個月來,台灣人民的普遍感受是雙方盡力維持理性及冷靜的立場已經有些變化。」

稱明年兩岸關係取決北京

蔡英文重申,台灣的承諾不變、善意不變,但不會屈服於壓力,也不會走回對抗的老路。她說,「明年兩岸關係能否峰迴路轉,將取決於我們的耐心和堅定的信念。另一方面,也將取決於北京當局如何看待兩岸關係的未來,是否也願意承擔起責任,以新的思維和做法,共同擘劃兩岸互動新模式,來回應兩岸人民及區域內所有成員,對和平發展的共同期待。」

近日解放軍戰機和航空母艦都曾接近台灣,蔡英文表示,「無論是從國防、經濟、社會層面,我們都有足夠能力來因應」,國人同胞無需過度驚恐。被問到國際社會的「一中政策」時,蔡英文表示,「我們不太需要跟外面的人的調子來起舞」,會參考各方對兩岸關係的詮釋、想法及意見,強調「中華民國是一個獨立主權的國家」,這從來沒有動搖過,也是「我們集體的共識」。

談「一中」﹕不必跟外人調子起舞

蔡英文還說,兩岸問題絕對不會是一個總統、一個政黨、一個政府可以單獨地替2300萬人做決定的事,「這確實是一個很大的國家工程……這些議題絕不是一般的公共議題或政策選擇的問題,它牽動的是每個人心裏所堅持的價值,這就需要有一些時間做社會溝通」,她希望雙方在冷靜理性基礎上「坐下來好好談」,「兩岸並不是沒有談的空間,也不是沒有創意的空間」,相信可以找到讓雙方維持和平穩定關係的解決方法。她昨日沒有提到「九二共識」或是「尊重兩岸92年協商的事實」。

17日至15日蔡英文將出訪洪都拉斯、尼加拉瓜、危地馬拉和薩爾瓦多4國,總統府前日稱,去程將過境休士頓,回程則經過三藩市。路透社報道,雖然總統府拒絕評論此行是否與特朗普團隊會面,但美國在台協會(AIT)透露,雙方將會進行「私人和非正式」會晤。一名特朗普過渡團隊成員則認為,在可預見的未來不可能有更高層接觸。

蔡英文昨就此回應稱,外界對其過境美國有很多想像,過境不是正式訪問,議題及行程安排不如外界想像那樣嚴肅、正式,「這是一個過境,過境就是過境」。



















台灣總統蔡英文(右)和副總統陳建仁(左)昨日在總統府與傳媒茶敘,台灣傳媒贈送蔡英文一盞書本樣式的燈,代表點亮台灣、為台灣翻開新的一頁,贈送陳建仁地球儀,代表把台灣帶到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