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3日 星期三

馬辭任主席 學者:國民黨轉機4人接棒呼聲高

<轉載自2014123 明報 加東版 中國>

台灣總統馬英九2日請辭國民黨主席一職,為國民黨在「九合一」縣市長選舉大敗負責。1日提出辭職的副主席吳敦義經馬挽留後改變初衷,留任副主席兼代理黨主席,國民黨已決定加速黨主席補選,料明年1月下旬產生。有力問鼎黨主席的,除吳敦義外,還有立法院長王金平、將卸任台北市長的郝龍斌以及新北市長朱立倫。學者認為,馬英九辭職後,國民黨內意見或變多元,不是壞事,但要贏得2016年總統選舉則仍困難。

國台辦:盼依九二共識發展

馬英九2日主持中山會報時說,國民黨在選舉中遇到前所未有的重大挫敗,他身為黨主席,願意負起最大責任。他表示,會在3日舉行的國民黨中常會上宣布辭任國民黨主席的職務,並鞠躬向黨員和支持者道歉。馬說:「國民黨雖然這次選舉輸了,但是我們堅信國家總路線沒有輸,朝向自由開放的改革路線也沒有輸。對於人民的聲音,我們願意謙卑聆聽;對於未來的責任,我們一定勇敢承擔。」

他說,「在這關鍵時刻,交棒也是一種承擔」,9年前首任黨主席時曾說「沒有榮華富貴可以享受,只有千斤重擔必須承受」,此話仍有效。國台辦發言人范麗青被問及馬英九的請辭時表示,希望在「九二共識」的基礎上,兩岸各領域交流合作繼續深化,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繼續推進。

中央社援引與會者轉述,馬英九昨指,希望前天辭任副主席的吳敦義及郝龍斌都可勉為其難續任國民黨副主席,在此過渡期間,繼續為黨努力。經馬慰留後,郝說願意重新思考,吳則即時答應留任。根據國民黨黨章,黨主席缺位時,由排第一的副主席代理,並在3個月內補選主席。

吳敦義暫代主席職

台灣政治評論員南方朔對本報表示,國民黨在九合一選舉中大敗後,台灣的民眾都預期馬英九起碼會辭去國民黨主席一職。他說,要贏得2016年的總統選舉很難,但並非沒有機會。國民黨下一任的黨主席,應該是一個能重建國民黨改革形象、有改革意圖的人選,才可能收復失去的人心。

「被馬壓住的人才可發揮作用」

對於馬英九辭職後,黨內權鬥或將白熱化的說法,南方朔稱,國民黨過往宣傳要鞏固領導中心,但其實民進黨從來沒領導中心,同樣可以出到像樣的領袖。馬喜歡同質性的人,喜歡親信,內閣因此缺不同意見變得平庸。他說,國民黨沒有了馬,恐怕是好事,因為過往被馬壓住、無法出頭的人才,可以發揮更大作用。例如吳敦義地方經驗充足,在黨內也有很大的影響力。王金平長期管立法院,熟悉立法、釋法,兩人的總體印象較正面。朱立倫更像一個總統候選人,不適合當黨主席。




















馬英九於20141129日為國民黨於「九合一」選舉中大敗鞠躬致歉。










九合一選舉結束,敗選的國民黨黨主席馬英九2014122日宣布請辭黨主席,國民黨進入中生代群雄並起的時代。

關夠了 藍議員學者倡放扁

<轉載自2014123 明報 加東版 中國版>

九合一選舉國民黨潰敗,黨內湧現檢討馬聲浪,包括呼籲馬英九總統趁此釋放前總統陳水扁,展現總統高度,便可彌補對他的責難。如國民黨台北市議員楊實秋就指出,全世界涉嫌貪污的元首不計其數,「但像阿扁這樣坐牢6年的情況真的找不到!」

據《中國時報》報道,楊實秋認為,陳水扁是「中華民國」卸任總統,且「中華民國」不分黨派,阿扁起碼當過2,300萬人的最高領導者,「你應該要給他起碼的尊嚴吧?況且他都65歲了,還有孫子,這也是國際慣例中的人道考量」。

而世新大學人文社會學院長彭懷恩2日參與台灣太平洋發展協會舉辦的「2014台灣地方大選的省思」座談會時,也談及釋放阿扁的問題,「阿扁應該對自己的行為致歉,但即使扁不講,他也真的關夠了吧!」

不過,與會的前民進黨主席施明德則認為,釋放阿扁的「關鍵鑰匙」不在馬英九身上,也不在扁迷身上,「是在陳水扁自己手中」,「阿扁什麼時候覺悟,深深懺悔、認錯交還已被發現的不當利益給國家人民,大牢就會為阿扁而打開」。

扁函報章 籲馬「微罪減刑」

<轉載自2014123 明報 加東版 中國版>

選後藍綠均呼籲「讓扁保外就醫」,前總統陳水扁早在選前的1121日親筆寫信致函《中國時報》,肯定近年馬英九的獄政改革。他也呼籲馬英九,兩蔣過世兩度全面減刑,「建國60年」(1971)、「建國80年」(1991)也大規模減刑,最富時代意義的「建國百年」(2011)反而沒有,馬仁民愛物,審慎思考任內「微罪減刑」,讓受刑人感念政府憫恤誤觸法網,良心未泯,社會將多點祥和之氣。

對培德的照護 心存感謝

據《中國時報》報道,陳水扁寫滿滿3張半稿紙的文章,他指出,來到培德醫院重症醫療專區已過一年半載,感謝監方為維護他的健康,並兼顧適法性及對卸任元首尊重,所給予的特別處遇及醫療照護。但最近發生高階監官涉案弊端,1年多來負責他的副座突然不見了,讓他非常驚懼!若有所失。

他問﹕「一位口碑不錯的好長官,把矯正工作當作畢生志業,有辦法穩定我的囚情,促使改悔向上有良好表現的人,就這樣毀了大好前程?!」

獄吏傳弊 不能抹殺革新

扁說自己無意也不能干預司法個案。但這陣子部分媒體有關監獄風雲報道諸多不實,對銳意革新的矯正機關極不公平。28年前他待過北所,6年前二度進宮,後來又關過北監,移監台中,很多不堪聞問的次文化,都是二三十年前的事,不是現在。從馬英九、陳定南以降,歷任部長種種改革已有長足進步,尤其在矯正署成立後。

陳水扁肯定法務部,有關聲請保外醫治,屬監獄行刑法上矯正機關之處遇措施,而為廣義的司法行政處分範疇。如不服否准決定,得參酌司法院大法官會議解釋要旨,依規定向法院聲明「異議」。如此具憲法意識的進步獄政思潮,應予肯定按讚!

馬推獄改 德政為人樂道

他強調,台灣監獄行政採取教育刑,而非報復刑。不難理解監獄長官在監禁戒護、教化給養、衛生醫治接見、通信假釋等用心良苦。基於教育刑之目的,監獄長官給予適度關懷協助是必要的。否則一味隔離禁絕,是報復。

「馬英九擔任法務部長期間,獄政改革做最多也最好。解除煙禁、開放可有收音機,不但幫助穩定囚情,並有效杜絕違禁品流通的弊病。此外,假釋門檻降為三分之一,在獄中確有悛悔實據受刑人得以提前出獄、重新做人。」扁認為,馬體認教育刑的重要性,推動獄政改革的德政,迄今仍為人所樂道。

過去因兩蔣過世,19751988年曾兩度全面減刑;「建國60年」、「建國80年」也大規模減刑。但最富時代意義的「建國百年」反而沒有。

陳水扁說,16年之內連續4次減刑,台灣社會沒有比較亂;馬仁民愛物,審慎思考任內「微罪減刑」或是其時。讓受刑人感念政府憫恤誤觸法網,良心未泯,上可感化的恩澤,社會將多點祥和之氣。

扁指出,如何使受刑人改悔向上適於社會生活,強化教誨,增加親友支持,刻不容緩。受刑人是社會邊緣人,被輕賤鄙棄的一群,不值得關注重視,爭取不到政府預算,也是很多人不願前來的鬼地方。我們要選擇遠離垃圾堆?還是資源可以回收呢?

談有條件廢死 是時候了

他記得,馬英九2008年就任曾承諾暫時停止執行死刑,延攬王清峰擔任法務部長。如今部長羅瑩雪對死刑存廢也有一定見解。

扁呼籲,在台灣不可能無條件廢除死刑,但討論有條件廢死該是時候了。不然違背社會期待,未判死刑的「恐龍法官」只會更多不會更少。如果取代死刑的是「沒有假釋」、「沒有減刑」、「沒有赦免」的終身監禁,也就是關在死囚專區,自力更生,是否可行?

扁向馬喊話,總統任期剩1年半,獄政改革不會是重點,但多點教育刑、少些報復刑還有努力空間。並籲請馬英九在任內將分裂社會團結起來,讓台灣成為正常完整而偉大的國家,應不過分。馬英九的歷史定位就在這裡。

















在藍綠和解氛圍下,全台13新當選及連任綠營縣市首長2日齊聲呼籲,讓前總統陳水扁保外就醫,甚至特赦。
 


















圖為陳水扁親筆信。

2014年12月2日 星期二

大陸對台部門該解放思想啦

<轉載自2014122 明報 中國版 撰文:王彥晨(作者是台灣資深傳媒人)>

台灣九合一選舉投票日當天早晨,筆者在上海和某位涉台智庫的領導學者晤面,話題當然離不開選舉,想不到,投票的結果雖然知道國民黨會敗,但誰也料不到會輸到脫褲子,回想起來,那位台灣研究智庫學者的話,也就特別值得探索,同時伴隨著一個核心命題:大陸該如何解讀這次的九合一選舉結果。

這位學者既是私下和筆者談話,話題也就輕鬆而自由,他透露幾項觀點:台北市的柯文哲既是墨綠,連九二共識都不承認,大陸沒有理由一定和台北市交流,未來,依他的看法,柯的台獨立場如果沒有改變,台北上海雙城論壇要中止,他還補了一句,「又不是非和台北市開論壇,新北也可以,桃園也可以呀!」

這位學者還問筆者,連勝文會輸嗎?我說,「輸定了」!但當時他認為大陸還有其他的選擇,在投票結果出爐後,國民黨在地方22縣市中竟然勉強只有6席首長,難怪有人說大陸幾乎看傻了!

藍營慘敗 北京企硬喊話

北京的反應第一時間出現一種緊急喊話式的態度,馬上說民進黨不要錯誤解讀,認為可以挾一時的民意而在自己的意識形態上走得更遠,或是認為北京就「必須」和「新」民意所代表的民進黨接觸,這不但不現實,而且很危險。對照上海智庫學者的投票前態度,充分說明北京由上到下的一貫立場,就是以「九二共識」為鐵板一塊的底線,不論選舉結果如何,在這個立場上民進黨不調整,北京是斷不會鬆動。

大陸這些年下來對台灣的民情掌握,甚至政治經濟的研究可說是鋪天蓋地,培養了一批批智庫人才,把台灣底都摸透了,相反的,台灣學界知識界對大陸卻很難做到同樣的探究深度和廣度;然而這些「知台派」本身都有著大陸學者共同的特性,特別是在對台研究這部分,多數能做的就是傳達或反覆貫徹北京的政策,很難做到「open mind」,用大陸的術語就是「解放思想」。何以故?在閉鎖和相對封閉而非自由的學術討論環境中,隱藏著禁區,這些大陸學者自然明白紅線在哪裏,不至於踰越雷池冒著葬送自己前途的風險,去摸索兩岸未來真正的解決問題之道。

更簡單地說,大陸學者本身就是被訓練有素的一群學術傳聲筒,他們的責任往往並不在根本地解決兩岸華人共同的「統獨」爭論,而是如何以北京的考量出發,切實有效地把握住北京當下的立場和政策。因此,面對台灣翻盤的變局,瞬間也只能將北京立場再表態。

綠營大勝 台民意難忽視

筆者想要強調的是,民進黨這次大勝雖是地方選舉,但卻是最新民意,與兩岸關係和國民黨的兩岸政策雖然未必是正相關,但民進黨的民意厚實度絕不容大陸淡化處理,北京可以讓民共接觸的時點再往後挪,或任由兩岸關係因此停滯,但也可以更「解放思想」,嚴肅評估其中透露出的台灣民意意向,台灣畢竟是民主社會,悖逆這股浪潮對大陸不會有利,漠視它則會將台灣民心愈推愈遠。如果得不到民心又如何得(台灣)天下呢!?

具體來說,筆者在這次會談向這位涉台學者表達,如果「九二共識」是北京可以接受的底線,那麼,讓民進黨也能接受「一中各表」,會不會成為國、民、共(藍綠紅)都能妥協的最可能方案?

假設各方都只是重複光譜兩端的立場,民進黨已經是新民意和大勝的一方,共產黨難道真覺得不理會是最佳良策?

兩岸出路 正視中華民國

筆者走在滬上豫園這處明清園林,思想著辜汪二人會談時,辜振甫曾明白提出中華民國既存的事實,同時引波茲坦宣言強調這點,依中華民國憲法,一個中國就是中華民國,現在北京有意無意讓「九二共識」成為「一個中國」的代名詞,因為大陸力量的強大,話語權滑向北京,卻不容「一中各表」的「各表」同樣成為「九二共識」的重要元素,不肯正視中華民國,不能解放思想的結果就是原地踏步或愈離愈遠。

積極地要求民進黨也靠近「九二共識」的「一中各表」,共同尋求兩岸三黨的最大公約數──中華民國,對共產黨來說,不違反一個中國,對民進黨來說,可以「各表」,但要求他們正視1912年誕生的中華民國,對國民黨來說,等於是自己的主張被具體實現,這是兩岸關係最有利的做法,蒙上眼看不到民進黨或者善用北京的力量,主導引導這樣的趨勢,使民進黨也看清這點,路才能走得下去。

選後國民黨或將邊緣化,藍營出現紅朝買辦權貴階級(被名之曰兩岸祭司集團),選舉結果反映台灣有人對此反感,但不能以此廢言,紅綠方不妨由藍的主張找出路,能解決僵局才是王道!

2014年12月1日 星期一

懶理日巡邏船警告 華海警船再巡釣島

<轉載自2014121 明報 加東版 國際版>

日本海上保安廳巡邏船昨晨10時許,發現3艘中國海警船駛入釣魚島附近的海域,航行約2小時後駛離。這是中國公務船今年第29次駛入「日本領海」,上次是在本月25日。

日本共同社報道,據日本第11管區海上保安總部(位於那霸)稱,3艘船分別為「海警2102」、「海警2151」和「海警2337」。船隻駛入「領海」後,日本海保巡邏船發出警告,「海警2337」回覆稱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自古以來是中國的固有領土。中國海警船從20日開始在釣魚島附近毗連區航行,前日曾一度駛離毗連區,昨日凌晨再次駛入。昨日上午駛離「領海」後,海警船繼續在毗鄰區航行。











「海警2102」(左上)、「海警2151」(右上)和「海警2337」(右下)3艘海警船駛入釣魚島(左下)附近海域。

中越船隻南海再撞 或掀對立 中方發射水炮後登船

<轉載自2014121 明報 加東版 國際版>

日媒引述越南國有媒體報道稱,在中國和越南等國存在主權爭議的南海西沙群島海域,1126日發生越南漁船遭中國公務船碰撞並被噴水的事件。兩國今年57月曾因中國在西沙海域開採石油發生公務船隻之間的衝突。其後雖然為修復關係進行了努力,但如果接連不斷出現衝突仍可能重新引發對立。

據日本《每日新聞》報道,1126日清早在西沙海域作業的兩艘越南漁船遭到了中國海警船的干擾。隨後又有兩艘中國船隻加入,開始向越方漁船噴水並衝撞船體。據悉部分中國公務船工作人員登上越南漁船,破壞了船艙和船上設施。

兩國今年57月曾因中國在西沙海域開採石油發生公務船隻之間的衝突。越南對此強烈抗議,其國內還爆發了大規模的反中遊行。其後雖然為修復關係進行了努力,但如果接連不斷出現衝突仍可能重新引發對立。

中國於7月撤離了鑽井平台。8月中國接待了訪中的越南特使,以此顯示兩國關係已得到改善。本月在緬甸召開的東盟系列會議上,越南等國在批評中國的問題上有所克制,中國也成功營造了與東盟的和諧氣氛。

報道稱,但在與越南和菲律賓等國存在領土爭議的南沙群島,中國仍在通過填海作業加強實際控制。

另一方面,由於中國因素的存在,越南和菲律賓也加緊了合作。越南海軍的兩艘軍艦1124日首次進入馬尼拉港,開始對菲律賓的友好訪問。雖然表示「無意挑戰中國」,但在軍艦內招待各國外交人士之際,仍不忘彰顯兩國將聯手應對與中國在南海的主權爭議。

台灣藍天變綠 藍營勢輸總統選

<轉載自2014121 經濟日報 國事港事 撰文: 江素惠 香江文化交流基金會主席>
九合一選舉國民黨大敗,選民以手中的選票對馬英九的施政表示不滿,並教訓背離民意的國民黨。
直轄市六都只剩一都,全台22縣市,國民黨僅佔9縣市,國民黨幾近全軍覆歿,馬政府的危機隨之到來,行政院長江宜樺辭職,內閣將改組,黨內開始對馬英九逼宮,要求馬英九負責任下台,馬英九失去了威信也成了跛腳馬,今後將是難有作為的看守政府,難以走出重重困境。
指標區台北台中 綠營天下
此次選舉指標性的台北,台中市均輸20多萬票,這原本是藍大於綠的社會結構,現都藍天變綠地,台北市柯文哲的勝出乃是庶民打敗了權貴之戰,無黨籍的柯文哲誓言要跳脫藍綠發揮白色力量,創造社會和諧,他的路綫獲得了支持,顯然台灣社會厭惡了長期以來藍綠的惡鬥,響應了柯文哲的號召推倒權貴及藍綠的高牆,追求平安喜樂之社會,台中市胡志強敗給民進黨林佳龍亦是台灣人民求新求變的表徵。
台灣自太陽花學運後,公民運動的崛起,台灣社會的氛圍改變了,民眾對馬政府積極推動的兩岸政策存有疑慮,而馬政府未能說明於前,化解於後,以至服貿協議受阻,這次綠營壓倒性的勝利,也代表對國民黨推動兩岸政策的不信任,同時向國民黨權貴們說不,青年們也有更大自主性,網路世代的興起改變了傳統的選戰方式,但國民黨均忽略了社會的悸動,仍倚靠舊組織戰來發揮選舉優勢,不能與時俱進,老朽的國民黨已到了必須改造的時刻。
蔡英文以民進黨主席帶領民進黨征戰南北取得了漂亮的成績單,民進黨於6都中像狂風掃落葉大勝5都,國民黨僅保有新北市,朱立倫也只有小贏兩萬多票,漂亮選戰讓蔡英文直接取得2016大選成為民進黨候選人的資格,綠營選戰均是壓倒性的勝利,且在總票數上民進黨已取台灣6成選票,2016政黨輪替已為民進黨奠基,國民黨難有翻轉之餘地。
破北藍南綠 蔡英文戰大選
這次民進黨的選戰打得漂亮,總體目標是翻轉中台灣,要突破國民黨設下的北藍南綠的濁水溪防綫,因之蔡英文主打中彰投提出聯合治理要翻轉中台灣,力拼把執政版圖向北推進跨越大安溪直達基隆河,蔡英文選戰期間駐守台中,黨大會搬至彰化舉行,來回地助選造勢,終於漂亮地拿下了513縣市的大勝,氣勢如虹,蔡英文稱這次的勝選是「人民的勝利」、「因台灣不是國民黨的,不是民進黨的,是我們大家的,贏回台灣是民進黨對人民的承諾。」
這次的選戰國民黨會如此慘敗,乃在不能輸的壓力下歇斯底里,攻擊謾罵對手是混蛋,是「皇民子弟」,傷害了大部分台灣人的感情,更由於選民普遍對馬政府的政績不滿,因之讓藍營冷漠,提不起投票的熱忱,國民黨內部由於馬王政爭而分裂,成了沉默的多數,國民黨為尋回投票熱忱,不惜激起藍綠對決,亦造成另類的族群分裂,打出悲情牌、恐嚇牌,稱國民黨如果敗了,中華民國就敗亡了。陳水扁當過台北市長及8年總統,中華民國仍屹立不移,國民黨選戰毫無章法,全台氣勢低弱,不滿情緒的氾濫,對馬金體制的不滿,不管黨政大老如何南北助選,氣勢總難以拉抬。
這次的選舉出現了「柯文哲現象」,這位無黨籍政治素人成了台灣政壇的新星,他打出和傳統完全不同的選戰,以歡樂歌舞嘉年華的方式打選戰,不見選舉的煙硝,他當選後表示,承認中華民國,建立開放政府全民參與,他的獨立性將來執政未必全然偏向綠營,總之,這次選舉彰顯台灣的民主價值,人民用選票表達了內心的不滿與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