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7月30日 星期六

佩洛西玩迷航外交 中美台海底線較量

<轉載自2022731 明報 社評>

美國眾議院議長佩洛西啟程訪問亞洲,確定到訪日本、韓國、馬來西亞和新加坡,而台灣被列為「暫定」到訪地。佩洛西的訪台計劃,在中美兩國之間掀起一場外交「完美風暴」,甚至蓋過兩國元首通話的風頭。中方警告「嚴陣以待」,將作「堅決反制」;美國政府對她訪台有不同意見,但就稱「無權」干涉,軍方還稱要為其出訪「保駕護航」。當輿論關注佩洛西此行會否在台海引發中美衝突的危機之際,她在啟程前記者會上仍對行程保密,大玩「迷航外交」遊戲。

所謂「迷航外交」,是指20065月台灣總統陳水扁出訪中南美洲,因美國只准他在夏威夷與阿拉斯加過境,陳取消過境美國,去程經阿聯酋、荷蘭,回程繞道北非利比亞,且不公布航線,以致媒體一度失去其蹤迹。那時陳水扁因挑戰「一個中國」底線,大搞「烽火外交」,被時任美國總統小布殊指為「麻煩製造者」,落得如此境遇。

京嚴正警告輿論熱炒 訪台之事已騎虎難下

佩洛西訪台與否,至昨晚仍未揭盅,但從其個人理念和美國國內政治生態來看,訪台絕非臨時起意。早在1991年,還是眾議院新丁的佩洛西,就因訪華時到天安門廣場拉橫額抗議,被中方扣押並驅逐出境,從那時起,反對中國政府就成為其終身職志。今年4月就傳出她計劃訪台,以紀念美國國會通過《台灣關係法》43周年,名義更刺激挑釁。只不過她後來確診新冠未能成事,但其團隊據報一直在對她訪台作準備。由於今次訪台計劃引發中方高調警告,在共和黨人及輿論熱炒下,令她本人和拜登政府都騎虎難下,訪台勢必升高中美在台海衝突的風險,取消訪台則會招致對中國威脅軟弱的指摘,在當下美國國內的政治氣氛下,這一指摘對任何政客都足以致命。

中方對佩洛西訪台的警告,分別由外交部、國防部發出,強調「說到做到」、「不會坐視不管」,習近平上周四與拜登通話時更嚴詞警告,「堅決維護中國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是14億多中國人民的堅定意志。民意不可違,玩火必自焚。」對於中方的應對措施,外界有多種猜測,包括派軍機攔截或伴飛佩洛西座機、大陸戰機飛越台灣空域、在台海舉行軍演等,果真如此,台海將面臨真正的戰爭危機,佩洛西將成為破壞台海和平的歷史罪人。

美國眾議院議長是繼副總統之後總統的第二順位繼任者、政壇第三號人物。佩洛西若訪台,將是25年來首名訪台的眾議院議長。但現時情勢與1997年大不相同,首先,當時的議長金里奇訪台前,先到訪大陸,表面平衡了與兩岸的關係;其次,金里奇與時任總統克林頓分屬對立政黨,訪台更多是國內黨爭的延伸,而今佩洛西與拜登同屬民主黨。拜登借軍方之口稱她現時訪台「不是好主意」,但又以政府無權干預為由,縱容其訪台,軍方還派「列根號」航母戰鬥群進入南海,牽制中方。有分析認為,美方此舉是企圖以憑空製造的事件,逼中方在俄烏戰爭等諸多立場上讓步,還可平衡習拜通話,爭取在外交上加分,挽救民主黨在11月國會中期選舉低迷的選情,背後打的是可進可退的如意算盤。

中方打一拳免百拳來 中美衝突台最大輸家

對北京來說,25年前的中美關係、世界形勢,與今日相比迥然不同,現時中美博弈日趨白熱化,國際上否定「一中原則」的逆流甚囂塵上,若允許佩洛西惡例一開,效尤者料將陸續有來。所以,中方必須認真對待,「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

從白宮關於習拜通話的官方新聞稿及事後簡報看,美方意圖安撫中方,重申美國的「一中政策」沒有改變,佩洛西日前也公開宣示「不支持台獨」,顯然美方也意識到佩洛西訪台可能造成的嚴重後果。事實上,美國輿論的風向也有所轉變,《華盛頓郵報》罕見發表社論指出,從現實主義角度看,佩洛西短期內訪台「尤其不合時宜」(especially inopportune)。外界對佩洛西訪台的可能「降溫」猜測,包括以過境加油名義僅在台北松山機場短暫逗留;或在經過台灣空域時,致電蔡英文致意;或者由隨行議員訪台,而她則在外國發表支持台灣的演講等等。

圍繞佩洛西訪台,中美進行的是一場底線較量,一場意志和力量的較量。一旦中美在台海攤牌,無論誰勝誰負,台灣都會是最大的輸家,因此,亦有人建議,民進黨政府若真想維護台海和平、保護人民福祉,就該發聲婉拒佩洛西在此時來訪。習拜通話後,雙方相互交底,此事的爆炸性威力或已稍減,但25年後的今天,世界已發生巨變,值此中共二十大召開前夕,任何輕舉妄動,都可能引發擦槍走火,釀成台海滔天巨浪,如何妥善化解這場危機,考驗北京與華府的政治智慧與勇氣。

2022年7月25日 星期一

國台辦「視頻講座」斥民進黨歪曲「九二共識」

<轉載自2022726 大公報 兩岸版>

據中新社報道,《「九二共識」系列微講座》25日播出第八集,這是國務院台灣事務辦公室首次以視頻微講座新媒體形式分享有關「九二共識」的話題。

718日起在官方微博「國台辦發布」上播出以來,每日更新一集,共八集。此次微講座前四集的內容為「『九二共識』是如何達成的?」「『九二共識』的核心要義是什麼?」「『九二共識』白紙黑字,不容否認!」「為什麼說『九二共識』是兩岸關係的定海神針?」,由國台辦新聞局局長、發言人馬曉光講解。

台海形勢嚴峻 責任在台當局

馬曉光在講述中強調,海協會和海基會達成共識的歷史原貌是十分清晰的。任何否認達成共識、任意歪曲共識的做法,都不符合客觀事實。當前台海形勢複雜嚴峻,責任完全在民進黨當局。

後四集則聚焦「2008年之後兩岸雙方在堅持『九二共識』基礎上取得哪些重要成果?」「民進黨當局所謂兩岸對話『不設政治前提』有什麼企圖?」「『九二共識』是否會限縮台灣人民選擇權,限縮台灣自主空間?」「『九二共識』與『一國兩制』是一回事嗎?」,由國台辦新聞局副局長、發言人朱鳳蓮講述。

朱鳳蓮在講座中指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碩果纍纍,廣泛惠及兩岸同胞,維護和增進了台灣同胞的利益福祉,為兩岸關係互利雙贏開創了廣闊的前景。反觀2016年之後民進黨當局上台,拒絕接受一個中國原則,以各種說辭和詭辯來歪曲、誣衊「九二共識」,破壞兩岸關係共同的政治基礎,致使兩岸協商的大門關閉,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成果受損,台灣同胞的切身利益受到了嚴重傷害,民進黨當局的所作所為才是對台灣民眾選擇權、台灣自主空間的極大限縮。

朱鳳蓮表示,希望兩岸的民眾能夠一道努力,推動在「九二共識」共同政治基礎上盡快地改善和發展兩岸關係,提升兩岸民眾的利益福祉。該系列微講座播出後,在互聯網上廣泛傳播,並被中時新聞網、聯合新聞網等台灣媒體及微博、微信自媒體賬號刊播轉載。

2022年7月23日 星期六

立陶宛駐台辦9‧12開館 台立法院長擬邀立議長赴開幕禮

<轉載自2022724 明報 加東版 中國版>

不顧北京方面的反對,立陶宛確定其駐台灣辦事處將於912日開館。剛剛結束訪問立陶宛的台灣立法院長游錫堃早前表示,擬邀請立陶宛國會議長希米利特(Viktorija Cmilyte-Nielsen)出席該辦事處開幕典禮。辦事處據傳設於台北世界貿易中心國際貿易大樓,此前已有逾10個國家在此址設處。

或選址台北國貿 多國駐台機構設處

波羅的海新聞通訊社(Baltic News Service)報道,立陶宛經濟暨創新部政務次長聶琉嫻娜(Jovita Neliupsiene)22日受訪時透露了開館的消息。同日,《波羅的海時報》(The Baltic Times)引述游錫堃稱,其擬邀請持親台立場的希米利特出席開幕典禮。中央社引述外國駐台人士消息,指立陶宛駐台辦事處或設於台北世界貿易中心國際貿易大樓。該大樓位於台北市中心的信義區,毗鄰當地地標建築「台北101」,於1988年落成啟用。目前已有包括德國、印度、韓國、意大利、斯洛伐克等逾10個外國的駐台灣機構設立於此。

游錫堃昨上午在facebook發文表示,獲邀到立陶宛國會大樓,拜會立陶宛國會多名議員。游稱,雙方出席的國會議員會中分享自己對於台立關係現况的看法及未來的展望,見到曾來台灣拜訪的老朋友,還有聽聞已久但初次見面的新朋友,相當開心。

游錫堃此訪也引起了中國大陸的抗議,據中央社報道,希米利特昨回應媒體問題時說,立陶宛遵循國際協議與承諾,但作為主權獨立國家,可自行決定與誰發展經貿和文化關係。

近年台立互動頻繁,台灣駐立陶宛台灣代表處早於去年1118日已掛牌運作,這也是台灣在歐洲首次以「台灣」名義設立的辦事處。事件也引起北京的強烈不滿,將與立陶宛的外交關係從大使級降至代辦級,又要求立國使館改名及為外交人員重新申請證件,最終立陶宛撤離駐華使館人員。而自去年12月起,立陶宛對華出口與上年度同期相比也下跌約九成。



















在立陶宛訪問的台灣立法院長游錫堃(前排左)21日獲邀到國會,受到議長希米利特(前排右)的歡迎。游錫堃表示擬邀請希米利特訪台,出席立陶宛駐台辦事處的開幕禮。

2022年7月19日 星期二

柯文哲稱陸機繞台「傷感情」 雙城論壇致辭 龔正:兩岸不離共同政治基礎

<轉載自2022720 明報 加東版 中國版>

今屆由台北市主辦的上海台北「雙城論壇」昨日上午登場,該以「韌性 永續 人文」為主題的論壇,以視像形式舉行。台北市長柯文哲在致辭時首次提到大陸軍機頻現台灣西南海域,以及大陸限制台灣農水產進口等問題,稱這樣傷害兩岸民眾之間的感情。上海市長龔正則回應,這些問題在過去都曾得到解決,也再度證明,兩岸交流離不開共同的政治基礎。

台北的雙城論壇主會場設在晶華酒店,據《聯合報》報道,柯文哲表示,近年台海緊張,兩岸對立加劇,如台灣希望參與WHA(世衛大會),大陸軍機頻繁出現在台灣西南海域,台灣鳳梨、蓮霧、芒果、石斑魚輸出大陸受阻等等,這些都成了爭議的焦點,傷害兩岸民眾之間的感情。中央社指出,柯態度較往年強硬,會後還表示,因疫情無法親自拜訪,「很多東西要拿到枱面上講」。

龔正:兩岸一家親 問題過去曾可解決

柯文哲並沒有再提「兩岸一家親」。他說,兩岸繼續爭吵、雙方已讀不回,甚至進行政治操弄只會讓兩岸關係越來越糟,透過溝通協商、尋求互相諒解,才能讓這些台灣人民關心的民生問題得到解決。這也是繼續舉辦雙城論壇的初衷。他又稱自己的兩岸立場一直沒變, 他一向主張「五個互相」的原則,就是「互相認識、互相了解、互相尊重、互相合作和互相諒解」,相信「交流比交惡好、對話比對抗好、友善比仇恨好」。

陸委會:大陸不應設政治前提脅迫

「上觀新聞」引述龔正說:「我們將秉持『兩岸一家親』的理念,一如既往為台企來滬投資興業創造良好環境,為台胞在上海學習、就業、創業、生活提供更多便利。期待兩地同心同行,攜手打拼,為雙城謀發展,為同胞增福祉,為民族創未來。」《聯合報》稱,龔正也回應了柯文哲提到大陸軍機繞台等爭議,表示柯文哲提到兩岸交流當中的一些問題,在過去都曾經得到很好解決,這些問題也再度證明,兩岸交流離不開共同的政治基礎。

不過,在大陸對雙城論壇報道中,並沒有提到柯文哲談大陸軍機繞台及龔正回應的事。台陸委會透過Facebook表示,大陸不應設置政治前提,脅迫另一方接受。又指在大陸長期對台武力威脅下,「政治基礎」就是沒有台灣的存在空間,這是「不會接受的」。

倘當選續辦否?陳時中:現不宜辦

雙城論壇整個議程約一個半鐘,ETtoday新聞網稱,創下論壇舉辦以來最短紀錄。兩市簽署了循環經濟、圍棋運動、智慧交通經驗交流合作備忘錄,還共同發布上海市政府製作的《上海台北城市論壇回眸》紀念冊。

今次論壇也是柯文哲任內最後一次,民進黨台北市長參選人陳時中昨被問到若當選是否會續辦時表示,目前來看「不宜辦」,認為有需要意義就會辦。不過,台北副市長黃珊珊批陳是空口說白話。東南網此前引述出席雙城論壇13次的上海社會科學院台灣研究中心主任盛九元稱,雙城論壇是兩岸交流「惠及民生的最好體現」,體現了不可替代的價值。

2022年7月17日 星期日

中國海事機構進駐南沙島礁

<轉載自2022718 明報 加東版 中國版>

繼美軍導彈驅逐艦「本福德號」上周二度在南海執行「航行自由」任務後,中方宣布從周日(17)起開始在南海水域舉行軍事訓練,海事機構近日亦進駐南沙島礁,承擔南沙海域海上應急救助任務。

據新華社昨日報道,交通運輸部南海第二救助飛行隊和三沙永暑、渚碧、美濟海事處及南沙海上搜救中心,近日進駐南沙島礁,承擔南沙海域海上應急救助任務,履行南沙海域海上交通安全監管和防治船舶污染等職責,為船舶航行安全和沿岸國人民海上正常生產活動提供有力保障。

報道稱,這是中國更好地為國際社會提供公共產品、積極履行國際責任和義務的具體舉措,並舉例指出,中國近10年來在南海海域共組織開展海上搜救行動197宗,成功救助中外遇險人員1721人,海上搜救成功率95.56%,為海區人命財產安全、海上航行和運輸安全提供了堅實保障。

另據央視新聞,海南清瀾海事局上周五(15)發出航行警告,稱從本月17日至20日,將在南海相關水域範圍內舉行軍事訓練,禁止其他船隻駛入。

2022年7月15日 星期五

「雙城論壇」下周開 柯文哲:該做的事做一做

<轉載自2022716 明報 加東版 中國版>

上海、台北「雙城論壇」將在下周二(19)以視像方式舉辦,議程僅半天,規模歷年最小。這也是台北市長柯文哲任內最後一屆雙城論壇,對於被質疑舉辦過於倉卒,他昨日在議會接受備詢時表示「該做的事做一做」。而上海方面,則沒透露相關消息。

雙城論壇自2010年首屆以來,至去年已連續12年不曾中斷。今年主辦方為台北市政府,地點選在晶華酒店,雙方各發表一場永續環境保護演講、簽3項諒解備忘錄(MOU)後閉幕。《聯合報》報道,昨日柯文哲在市議會備詢時,有議員質疑19日舉辦時間過於倉卒,好像是為辦而辦。柯文哲說,5月的疫情把一切都打亂,所以沒有所謂提早開還是晚點開,他的想法就是該做的事做一做,平常心應付。

柯文哲又說,雙城論壇就是保留有一個溝通的形式,兩岸間已經走到這麼僵,能維持就已經不錯了,至於舉辦時間大家等宣布時就知道了,屆時一定網絡直播,公開透明,沒有什麼黑箱。

去年雙城論壇由上海方主辦,受疫情影響延到年底以視像方式舉行,僅有兩市市長對話、演講,取消了「分論壇」。而針對雙城論壇,台北市議會上個會期曾決議如果大陸軍機繞台,台北市府辦就不得動支近140萬新台幣(37萬港元)預算。因近期大陸軍機持續繞台,柯文哲前天在市議會曾和市議員辯論大陸軍機繞台的定義,表示應由陸委會解釋。他又稱自己做總統也會飛越海峽中線。

2022年7月13日 星期三

汪洋:台認「一中原則九二共識」能改善兩岸關係

<轉載自2022714 明報 加東版 中國版>

14屆海峽論壇大會昨(13日)在福建廈門舉行,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汪洋致辭時引用鄭成功「收復台灣」的歷史表示,沒有人能使中國分裂,並稱認同「一中原則、九二共識」就能改善兩岸關係。

海峽論壇 引鄭成功「收復台灣」史

綜合中新社、《聯合報》等媒體報道,汪洋在致辭中表示,兩岸同胞是血濃於水的一家人,並引述「鄭成功收復台灣的歷史」稱,雖然1949年後兩岸處於嚴重的政治對立狀態,但沒有人冒天下之大不韙,把台灣從祖國的懷抱分割出去。他表示,無論是共產黨還是國民黨,都認同一個中國,在兩岸打破隔絕的狀態之後,才會有體現一個中國原則的九二共識。

汪洋亦批評,民進黨當局以一黨之私,人為阻隔兩岸的經濟來往和合作,最後只會事倍功半。他強調,台灣當局只要承認九二共識、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兩岸關係就能改善和發展,兩岸同胞就能受惠,並呼籲台灣同胞看清兩岸關係發展形勢,堅定站在歷史發展正確的一邊、堅決反對台獨的各種行徑。

國民黨副主席錄影致辭 反台獨

國民黨副主席夏立言以錄影致辭方式參與大會,他提出三點呼籲,包括繼續維護兩岸過去已達成的協議,保障兩岸經貿合作,降低兩岸交流可能的不便和成本,以及促進有利於兩岸和平的外在環境。他也強調,國民黨將在「九二共識」務實基礎上,繼續推動海峽兩岸交往對話,堅持反對台獨。

大會開幕前,汪洋接見新黨主席吳成典,就台海兩岸關係交換意見。汪洋提到兩岸持續促進融合發展,吳成典則再強調九二共識是兩岸和平發展的基礎。去年12月舉行的第13屆海峽論壇,汪洋也曾在會前與吳成典見面。

台:不接受北京定義的九二共識

台陸委會回應汪洋的演講,稱不會接受北京定義「一中原則」的「九二共識」,「對岸作法毫無意義、徒勞無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