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0月28日 星期日

鳩山籲野田承認釣島糾紛

<轉載自20121028日 明報 加東版 中國版>

據日本新聞網28日報道,日本前首相鳩山由紀夫27日就引發中日緊張關係的釣魚島問題表示,不管日方說多少次不存在領土問題,但是中國一直在主張自己擁有主權。在此情況下,「不議論是不行的」。

報道指出,作為日本執政的民主黨最高顧問的鳩山,其這番發言被認為是承認「釣魚島存在領土糾紛」。

日產暫停對華出口汽車

另外,日產汽車公司決定暫停向中國出口汽車,直至明年1月。日產表示,中日釣魚島爭議持續,中國民間接連發起抵制日貨運動,令該公司最近兩個月汽車銷量持續低迷。

深夜開吹風會 警告日勿挑戰中方底線 副外長:購島如中日關係原子彈

<轉載自20121028日 明報 加東版 中國版>  

外交部副部長張志軍前晚罕有於深夜召開中外媒體吹風會,談及因釣魚島問題而僵持不下的中日關係。他曾向日方指出「購島」對中日關係的殺傷力將不亞於「原子彈」,又警告日本如果繼續在領土主權問題上挑戰中國底線,中國會作出「強而有力的回應」。有中日關係專家認為張志軍是針對之前中日副外長級官員秘密會面,目的是重申中方立場,同時警告日方中方不會退讓。

共同社引述日政府相關人士說,野田佳彥於下月初老撾亞歐峰會上,將不會與中國總理溫家寶舉行會談。

日逼中方「兩劑毒藥中擇一」

張志軍對出席吹風會的新華社、中央電視台、路透社、《華爾街日報》和《朝日新聞》等13家傳媒重申了中國對釣魚島的立場,他指摘這次「購島」鬧劇是日本右翼勢力蓄意挑起的,日本政府對此不僅不加以制止,反而出面「購島」。最終實現了右翼想做的事情、想要達到的目標,「日方說日本政府『購島』比右翼『購島』好,讓中國在其中作出選擇,就好比讓中方在兩劑毒藥中選擇一劑,中方絕不接受這種荒謬邏輯」。

批日政治右傾將重演悲劇

張志軍重申國家主席胡錦濤之前對日相野田所言,日方必須充分認識事態的嚴重性,不要作出任何錯誤的決定。張志軍說,日方應該知道這番話的分量。

張志軍說,中國不會去主動惹事,但也不怕事。中國願同日本友好相處,但是也是有原則、有底線的,也就是在涉及國家領土主權的問題上,絕對不會作出退讓。他又批評日本國內政治右傾化的形勢,稱再發展下去,歷史悲劇重演不是完全沒有可能,這不僅會把亞洲甚至世界拖入災難,最終也將會禍害日本自身。

學者:重申中方不退讓

清華大學當代國際關係研究院副院長劉江永認為,張志軍安排吹風會,是向日本和其他國家說明在釣魚島這個問題上,中方不會退讓的立場。外交學院教授周永生分析指出,「中國特別擔心日本右翼勢力抬頭,因為對外強硬和對外擴張只是一步之遙,如果日本右翼得勢,那中日關係就有可能出現更多摩擦。」

他認為,張志軍敦促日本認清形勢,就是指日本之前未認清中國底線,以為中國會默認日本的「購島」行為,結果錯判形勢。

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亞太研究中心副主任廉德瑰估計,張志軍本月中旬與日本外務省事務次官河相周夫的秘密會談談過程並不順利,雙方無法達到共識,所以張志軍前晚要與中外媒體見面,再表明中方的立場。

日本取消下月日美奪島軍演

<轉載自20121028日 明報 中國版>    
 
中日釣島爭端以來,日本逾七成地方政府要求中央對華採取強硬手段。日本共同社昨報道,統計顯示全國47個都道府縣中,有35個道府縣曾就釣魚島問題表決通過意見書或決議,要求日本政府採取「堅決的外交態度」。

針對香港「啟豐二號」8月登島和中國主張擁有釣魚島主權,這些道府縣議會要求日本政府「提出強烈抗議並防止類似事件再次發生」,其中山形縣議會認為要保衛日本的領土和主權有必要「完善相關法律」,而富山縣議會就認為日本政府有必要「堅決應對」。

逾七成府縣贊同對華強硬

與此同時,昨再有4艘中國海監船在釣魚島領海巡航,並要求日本海上保安廳巡邏船離開。另外,日本決定取消原定計劃在11月舉行的日美聯合奪島演習,原因是日方擔心演習會令本已緊張的中日關係繼續惡化,同時也顧慮到沖繩居民反對演習。而日本前首相鳩山由紀夫近日就發表演講,提到日本雖不承認釣魚島存在領土問題,但中國一直主張自己擁有主權,所以「不議論是不行的」。

2012年10月27日 星期六

台北札記﹕謝系逼宮 蘇貞昌使拖刀計

<轉載自2012年10月27日 明報 中國版 作者:金柚子>
 
謝長廷在大陸見過國務委員戴秉國與國台辦主任王毅,令謝系軍心大振,謝返台後不斷放話逼民進黨主席蘇貞昌表態,但蘇卻巍然不動,相應不理。面對黨內路線重大轉變,身為主席不能沒有應對之策,但老謀深算的蘇貞昌並未倉皇應戰,反以拖刀之計應對來勢洶洶的逼宮壓力

近來謝長廷及其派系成員,利用各種任何場合不斷就其大陸政策主張反覆陳述,在「憲法」、「一中」、「各表」等文字中穿梭,其主導大陸政策辯論的企圖明顯,謝系成員同時不斷放話要黨主席表態,指明黨內應提供討論平台,開展大陸政策辯論。謝長廷以私人身分往大陸,黨內早已冷言冷語,返台後的強勢作為,更引起黨內反感。現在大家為顧及黨的形象與彼此顏面,大多數忍氣吞聲,氣氛僵持卻暗潮洶湧。

鼓勵討論助凝共識

蘇貞昌在大陸政策上當然有自己想法,雖然主席在政策未經討論前主動表態未必合適,但總能營造辯論平台,否則黨內同志何以經由討論凝聚路線共識?應對黨內的政策逼宮,蘇只有以黨內體制抗衡,但現在不僅是黨的「中國事務委員會」負責人選未定,大陸政策的討論亦未全面開展。令人不禁納悶,到底蘇打的什麼算盤?

謝路線或成綠營眾矢之的

謝系步步進逼,令外界認為民進黨的中國政策路線之爭已浮上面,實質上卻是意圖主導路線的謝系與其他派系之間的對陣。謝系乘訪問大陸的氣勢一路強攻,逐步把黨內對手逼到不得不集結起來,而今反對由謝出任中國務委員會主任的意見似已牢不可破。政策上許多派系領導與黨內研究中國問題的學者,則陸續對外表態,認為謝的「憲法各表」過度傾向國民黨的兩岸路線,違反台灣主權與民進黨價值觀。

一方乘勢逼宮,一方則低調集結,民進黨內何時才會真正展開大陸政策辯論呢?現在黨內反謝系意見已開始醞釀,謝系聲調愈高,其他派系反彈勢必愈大,待各派系領袖意見整合完成,便是召開政策辯論的時機,此時冒進的謝系遇上各方炮火,其結果不問可知。

釣島主權 巴拿馬:未撐日本

<轉載自20121027日 明報 加東版 中國版>

巴拿馬總統馬丁內利表達支持日本對釣魚台列嶼立場引發台灣關注,外交部昨晚指出,巴國外交部已發布新聞稿,強調巴國總統訪日期間對釣魚台列嶼所述是遭媒體片面解讀,巴國了解解決國際爭端須透過和平及相關機制進行,巴國一向致力協助各國解決國際爭端。

外交部說明,台駐巴拿馬大使周麟於巴國時間1025日會見巴國代理外長戴索托,戴索托強調,巴國無意支持爭端的任何一方,所謂「巴國支持日本」的說法是遭媒體斷章取義。外交部肯定巴國外交部對本案的正面回應。

不過,外界質疑真正讓巴國「改口」的原因,恐怕是中國給了巴拿馬「冷眼色」。部分政治觀察家將中國外交部發言人23日表示希望他國不要以任何形式插手釣魚台問題的動作,解讀就是給馬丁內利總統一個冷眼色。外電之前報道,馬丁內利22日與日本首相野田佳彥在聯合記者會上談到釣魚台列嶼問題。馬丁內利說,有關中國與日本對釣魚台列嶼的立場,他支持日本。

外交部至今兩度說明周麟向巴國交涉此案情形,但僅顯示周麟對口層級只到巴國「代理外長」,並未顯示能與出訪中的馬丁內利親自對話。

2012年10月26日 星期五

人幣債券在台交易 年底前上路

<轉載自2012年10月26日 明報 加東版 中國版>

旺報報道,台灣將成為人民幣債券交易平台。金管會昨日表示,有關開放國內外企業在台發行人民幣計價債券的準備工作,10月底前會基本完成,預估年底前正式上路。金管會強調,年底前人民幣債券將能在台掛牌買賣,不僅企業能在台灣籌募人民幣資金,機構法人也無需再遠赴香港交易,「要把人民幣商機都拉回台灣!」

業者對此大力「按讚」。永豐金策略長張晉源表示,這是非常重要的開放,是台灣成為離岸人民幣市場必要的關鍵。至於外傳在台發行的人民幣債券將取名為「寶島債」,金管會副主委李紀珠表示,名稱尚未定案。

免再遠赴香港交易

金管會昨日在行政院院會就「提升證券市場競爭力及永續發展」提出報告,指出未來將推動開放具台商背景的優質企業回台上市(櫃)、開放國內公開發行公司發行人民幣計價債券等。報告提到,針對開放國內外發行人於國內發行人民幣計價的國際債券,櫃買中心已提報具體規畫方向,預計年底前完成「外幣計價國際債券管理規則」相關規定修正及交易系統建置。

證期局長黃天牧表示,相關準備工作10月底前將基本完成,年底前國際板債市將正式加掛人民幣債券。以往企業要籌募人民幣資金和法人交易人民幣債券都要在香港進行,以後在台灣就可以做了,不需再遠赴香港。

一名外資銀行高層表示,由於台灣無法發行和交易人民幣債券,把商機拱手送給香港。台灣開放人民幣債券掛牌和買賣後,機構法人除可節省交易費用,也能將交易員留在國內,不用再送去香港或聘用當地人,有助增加國內就業機會;對政府而言,還能增加額外的稅收。

與陸委會主委王郁琦會面 謝長廷籲藍綠對話兩岸問題

<轉載自2012年10月26日 明報 加東版 中國版>

台灣當局前行政機構負責人謝長廷訪陸歸來,台灣「陸委會主委」王郁琦25日特地前往拜會。據轉述,謝長廷表示兩岸問題應超越黨派,藍綠應對話,否則不利台灣。

據台灣《聯合報》報道,自從謝長廷訪問大陸返台後,王郁琦就有意和謝長廷會面,雙方幕僚聯繫後,敲定25日會面。據指出,王郁琦為示尊重,特別前往台北市民生西路「長工辦公室」拜會謝長廷,且一見面就客氣地說是來「請益」,會談約1個小時。

據指出,王郁琦由「陸委會」主秘陪同;謝長廷方面還有「立委」李應元、陳其邁作陪。台媒記者25日晚查證時,謝長廷幕僚證實2人已會面,謝長廷強調,為了符合台灣利益,藍綠應對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