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7日 星期二

中國學者閻學通在香港演講:「逆全球化新秩序 須中美合作重啟經濟全球化」

<轉載自202458 明報 加東版 中國版>

著名內地戰略學者、清華國際關係研究院院長閻學通,周一(6)應香港大學當代中國與世界研究中心邀請來港發表演講。閻學通形容「逆全球化」(counter-globalization)已取代全球化,成為目前世界秩序的主要特徵,儘管中國仍支持經濟全球化,美國卻對中國採取針對科技業的選擇性圍堵,他認為只有共佔全球GDP四成的中美兩國選擇合作並領導各國,才能令經濟全球化重啟。

閻學通認為,全球在不同時代有不同類型秩序——在冷戰時期,大國對立背後是受意識形態擴張驅動,具體表現是代理人戰爭;冷戰結束後是以全球化為主調的自由主義秩序,由經濟(市場上)和政治(民主化)領域自由化規範所引導;惟這種秩序很可能已結束,只是新秩序未有公認稱呼,他會稱之為「逆全球化」。

烏戰啟新趨勢 加沙戰顯西方「偽善」

談到全球化,閻學通形容在中國2001年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後,「我們認為全球化是正面事物,我們在經濟上從全球化受益良多」,故中方政策至今仍是「支持經濟全球化」。然而,全球化除了經濟面向,還有民主化的政治面向,「這不是中國政府支持的部分」。

閻學通認為逆全球化趨勢始於烏克蘭戰爭,既削弱自由貿易原則,打破全球供應鏈,強化「經濟安全」思維,同時加速民粹主義冒起和自由主義的衰落。至於加沙戰爭同時損害領土主權和人權,則是加強逆全球化趨勢的典型「偽善化」例子。

他解釋稱,偽善化見諸那些推動和支持人權的西方國家開始背棄人權原則,他以西方提倡「以規則為基礎的(國際)秩序」主張為例,中美對此有連串分歧甚至爭拗,中方的問題是:「是什麼規則?」

他批評美國從未對「規則」給予清晰定義,只是選擇性地使用規則,並隨意「搬龍門」。以加沙為例子的話,就是西方國家一邊談人權,一邊送武器給殺害婦孺的以色列現屆政府,令人認定這是偽善。

展望未來,閻學通認為民粹主義的動能令許多大國採取各種自我損害的政策,對國家利益反而有害無利,故在「逆全球化」秩序贏得競爭的國家很可能不是因為作出正確決定,而是犯下「較不錯誤」的決定。

中美兩極世界 華務實3層次抗圍堵

閻學通個人認為當前世界秩序是「兩極」,但不同於冷戰時期的兩個(美蘇)集團對抗,現今只是中美兩個國家之間的對立。他認為美國對華政策實際上是「圍堵」,儘管白宮傾向稱之為「去風險化」或「脫鈎」,惟據其個人理解,有別於冷戰時期對蘇聯的全面圍堵,美方當前策略是「選擇性圍堵」,即主動圍堵中國的科技領域——即所謂的「小院高牆」。

中國政策非常務實

對比之下,他認為中國採取非常務實政策,其目標可分三個層次——最低層次是避免新冷戰,這不止意味着不重複蘇聯政策,還是想要避開蘇聯的結局,而他認為這很可能發生,因為一隻手掌拍不響,中方對打新冷戰(包括意識形態競爭和代理人戰爭)不感興趣;中間層次是避免中國對比美國的權力和國力差距(包括科技和GDP差距)重新擴大;最高層次是在亞太地區以至全球塑造有利的戰略環境,但這不容易,畢竟美國仍有這麼多盟友。

蔡英文據報擬卸任前特赦陳水扁 國民黨促先讓扁認罪

<轉載自202458 明報 加東版 中國版>

台媒報道總統蔡英文已決定在520日卸任前,特赦涉貪弊案的前總統陳水扁。國民黨昨(7)質疑蔡英文在卸任前特赦扁是在賣人情,建議應讓陳水扁認罪再特赦。總統府表示現階段的立場仍是希望確保陳水扁獲得妥善的健康照顧,並依照相關法律規範辦理。

中央社引述陳水扁兒子陳致中稱,自己身為家屬,不便發表意見。陳水扁則在社交平台寫道:「不擔心朝小野大,相信台灣人民是政府最大後盾。」

犯下龍潭購地等涉貪弊案遭判刑20年的陳水扁,入獄6年多後因罹患失智等疾病,2015年獲准保外就醫至今。《鏡週刊》報道,蔡英文幕僚單位已啟動特赦作業,研議相關配套措施。特赦扁最棘手的難題,在於扁家海外遭扣巨款流向,包括瑞士政府凍結的約1000萬美元。為避免衝擊過大,將就扁家已扣案的11億餘元新台幣(2.65億港元)犯罪所得,全部聲請沒收。

台法務部:不因特赦還海外扣款

對於是否特赦陳水扁,台法務部稱,目前未接到總統府或行政院指示要求研議陳水扁的特赦作業,若接獲指示,法務部會由專人擬定報告,探討可行性。法務部強調,不會因為陳水扁獲特赦不用執行刑期,就把扁家海外遭扣巨款還給扁家。

國民黨立法院黨團為此召開記者會,書記長洪孟楷表示,特赦是總統權責,但全民想要真相,應讓陳水扁承認犯罪,並把審理中的案件三審定讞。副書記長羅智強說,憲法規定總統可特赦已定讞判決,若要赦扁,應先說明清楚,要特赦扁哪部分的罪。同時,很多暫停的涉扁訴訟是否可以開始繼續進行。

2024年5月6日 星期一

藍營立委押後太平島考察 稱考量台立院許多重要議案表決

<轉載自202457 明報 加東版 中國版>

國民黨昨日突然決議取消原預計本月16日太平島考察行程,稱是考量17日台灣立法院會有許多重要議案要表決,為避免因「天候因素」導致立委無法返台開會表決,決定延後考察日期。民進黨立委王定宇對國民黨的決定表示「知錯能改,善莫大焉」。

「太平島港側浚深及碼頭整修工程」在今年1月竣工,立法院副院長江啟臣在26日呼籲總統蔡英文卸任前應登上太平島,用行動捍衛主權,掀起國民黨籍立委力促蔡登島的呼聲,馬文君更以外交國防委員會召委身分,安排立委516日赴太平島,共包括江啟臣等20名國民黨、民眾黨立委報名,不過民進黨立委則抨擊此行是「給自家人添亂」。

原定516出發 擬押後兩天

《聯合報》報道,國民黨總召傅崐萁昨晨與馬文君商量希望延期,隨後突然宣布前往太平島考察計劃有變。馬文君受訪表示,原預計16日要前往太平島考察,但17日國民黨要在院會闖關立法院改革、0403震災重建條例、花東交通三法等重要議案。馬文君稱,國民黨在立法院推動立法院改革這麼久,真的不希望院會表決有任何萬一,若飛機回程時遇到天候不佳等因素,「一口氣有20個立委沒辦法回來,就麻煩大了」。

至於藍委會改何時再度登太平島考察,馬文君表示,目前她傾向改到518日出發,考量到台國防部已有所準備,不希望把時間拖太久,會在前一天517日立法院院會結束後,先南下屏東,隔日一大早搭乘C-130運輸機出發,這樣比較不影響立院運作,也可以彰顯立委捍衛領土主權的決心。

不過國民黨大動作宣示登太平島,突然在民進黨立委質疑後取消,也有外界質疑恐與美方壓力有關。據中央社報道,立法院外交委員會在上周拜會美國在台協會(AIT),藍綠白三黨國防外交立委都有參加。馬文君表示,AIT與三黨立委溝通交流,會中並無談到太平島一事。

民進黨立委王定宇對國民黨突然取消太平島行程表示,迷途知返,知錯能改,善莫大焉。他稱國民黨前一天還信誓旦旦,該去、非去不可,12小時之後,為什麼會迷途知返,知錯能改,是誰讓國民黨突然醒過來,當然國民黨講是氣候,但背後原因外界可以去問國民黨。


 










國民黨昨突然決議取消原預計2024516日的太平島考察行程。圖為南沙太平島上豎立「南疆鎖鑰」碑。

2024年5月2日 星期四

菲召華外交官 抗議水炮驅菲船

<轉載自202453 明報 加東版 中國版>

菲律賓外交部昨(2)召見中國駐菲律賓臨時代辦周志勇,抗議中國海警船在南海黃岩島附近海域以水炮襲擊菲律賓海警及公務船隻,並導致船身設備受損,菲方認為此舉非常危險。

路透社報道,菲外交部表示,召見中國外交官員是為表達菲律賓今年針對中國提出的第20次抗議,這也是菲國現任政府所對中方提出的第153次抗議。中國駐菲使館發言人昨回應稱,就430日菲方船隻非法侵闖黃岩島,中方已在北京和馬尼拉分別向菲方提出嚴正交涉,要求菲方立即停止侵權挑釁。

另據《菲律賓商報》報道,菲海岸警衛隊的西菲律賓海發言人塔列拉準將表示,小馬可斯總統建議他們保持專業,不要用高壓水炮對抗高壓水炮。塔列拉說,菲方不準備就黃岩島衝突報復中方,但將繼續到該海域巡邏。


 



















菲海警公布日前在南海遭中方水炮噴射後受損船身情况。

台禁民眾任職孔子學院

<轉載自202453 明報 加東版 中國版>

台灣陸委會昨(2)通報,修正禁止台灣民眾擔任中共黨政軍職務公告附件,增列孔子學院、海峽兩岸關係協會(海協會)、中華全國台灣同胞聯誼會(全國台聯)、中華全國青年聯合會(全國青聯)等政治機關機構和團體,修正內容當日生效。

根據有關法例,台灣民眾不得擔任公告禁止的中共黨政軍組織職務或成為其成員,並將其所屬機構、事業單位、團體、辦事處、分支機構等納入規範。違者按照《台灣地區與大陸地區人民關係條例(兩岸條例)》處罰。

陸委會表示,這次禁止公告修正是因應中共黨政軍系統現行架構做出調整,防止中共對台統戰、滲透分化,維護台灣的安全與安定。

台灣海基會表示,會對往返兩岸民眾多加說明,以免民眾由於不夠了解,誤觸了法令。

綠委提案遭「正名」 國民黨要求「中國」改「大陸」

<轉載自202453 明報 加東版 中國版>

台灣立法院內政委員會前日(1)邀請內政部、交通部、陸委會、海基會、原住民族委員會就「陸方開放大陸觀光客來台具體回應及作為」進行專題報告並備質詢,其間民進黨立委的臨時提案內文,遭國民黨立委要求「正名」,包括把「中國」用字改為「大陸」,幾經協調修改後,臨時提案才得以通過。事件連日引起島內輿論熱議。

中央社報道,民進黨立委於會上提出臨時提案,內容提及「期望我國與中國同時開放禁團令」等字句,國民黨立委對於用字有疑慮,要求把「中國」改為「大陸」,「我國」改為「台灣」。民進黨立委蘇巧慧、王美惠一度發出異議,直問「為什麼」。

傅崐萁:任何提案不能牴觸憲法

剛率團訪問大陸返台的國民黨立院黨團總召傅崐萁期間進入內政委員會會議室,與同黨籍立委齊聚一桌討論。傅崐萁之後對民進黨立委說,「立法院任何提案都不能牴觸憲法」,蘇巧慧、王美惠等人才接受更改用字要求。

本屆立法院內政委員會有14席,國民黨立委加上長期合作的無黨籍高金素梅有7席,民進黨6席,民眾黨1席。根據《立法院各委員會組織法》,委員會之議事,以出席委員過半數之同意決之;同意及否決同數時,取決於主席。當天主席是召委高金素梅。

綠營斥傅「逢中必軟」 傅反擊「有種實施台獨黨綱」

民進黨立法院黨團幹事長吳思瑤、書記長莊瑞雄等人昨就此事件召開記者會。吳思瑤說,在傅崐萁壓陣下,硬要更改臨時提案文字,根本是「逢中必軟」。莊瑞雄稱,傅崐萁在提案文字上自我設限、字字斟酌,就是「怕中國不開心」。

即將接掌海基會的行政院副院長鄭文燦稱,沒有必要刻意把「中國」改「大陸」,過去在不同場合用語中均有使用兩者,主要突顯兩岸分立分治事實。

傅崐萁則回應稱,全世界民主國家都不支持「台獨」,民進黨的「台獨黨綱」只能詐騙、洗腦台灣島內的青年;呼籲民進黨有種就立法實施「台獨黨綱」,不要淪於口水只說不做。

近年台灣政客及傳媒用字已逐漸習慣用「中國」代指大陸,「我國」代指台灣。立法院內政委員會成員、民進黨立委蘇巧慧就指出,翻查傅崐萁過去在立法院的臨時提案,至少有11次提到「我國」;她也揶揄「中國國民黨」要不要改為「大陸國民黨」。

2024年5月1日 星期三

黃岩島海域水炮驅菲海警船 華促停侵權

<轉載自202451 明報 加東版 中國版>

中國與菲律賓昨(30)又在南海發生衝突,中國海警在黃岩島鄰近海域噴射高壓水炮,驅離菲律賓海警船和公務船。中國海警局表示,現場操作專業規範、正當合法;外交部警告,中方奉勸菲方立即停止侵權挑釁的舉動,不要挑戰中方維護主權的堅定決心。

中國海警局通報,菲律賓4410海警船、3004公務船昨日不顧中方一再勸阻和警告,執意侵闖中國黃岩島鄰近海域。中國海警依法採取跟監外逼、水炮警示、攔阻管制等必要措施,驅離非法侵闖的菲船舶。法新社報道,中方兩艘海警船夾攻之下,菲方海警船的兩側都被水炮衝擊,欄杆和頂篷受損。菲海岸警衛隊昨發聲明指,中國海警再次在黃岩島附近設置長達380米的浮動屏障,覆蓋整個淺灘入口。聲明稱儘管遭到中國海警的「騷擾和挑釁」,但菲海警船仍堅定不移繼續海上巡邏。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林劍昨就此事回應表示,黃岩島是中國固有領土,菲方海警船和公務船未經中方同意侵闖黃岩島海域,嚴重侵犯中方主權。


 








2024430日菲律賓4410海警船(中)試圖闖入中國實控的黃岩島潟湖,兩艘中國海警船左右夾擊,以水炮射擊菲方船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