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0月31日 星期三

巴士轉乘安排可登三贏

<轉載自20121031日 明報 觀點版 撰文: 蘇偉文 恒生管理學院商學院院長>
 
九巴上個財政年度據報錄得1500萬元的虧損,對一家公共交通服務機構來說,營運巴士服務有這樣的虧損是很難接受的;對市民來說,九巴有虧損代表票價有加費壓力,在百物騰貴的今天,巴士加價是很難得到認同;對香港來說,九巴有虧損的一個原因是乘客不足,也就是說不少巴士都是在接載「空氣」的情况下行駛,對路面交通阻塞和空氣污染而言都是具負面影響。所以可以這樣的說,巴士公司營運上錄得虧損,對乘客、大眾、巴士公司三方面來說都不是有利的局面。

其實現時巴士一個經營問題是路線上的制約,令到巴士公司的成本大增,以九巴的說法,現時有七成的路線是虧本的。本來專營權的一個理念就是要以有盈利的路線,補貼虧本的路線,在拉上補下的情况下提供公共交通服務給市民。在這種模式中,是以部分有盈利的巴士路線去作為補貼來源,前提應是受補貼的路線數目不是大多數,否則會是長貧難顧,也不是一個可持續經營之道。假如我們可以將巴士路線重組,容許巴士公司將一些虧本路線撇掉,巴士公司也不用承擔太多的虧本路線,對巴士公司的營運會是正面,但對乘客而言卻會造成不便,這也是為何巴士路線重組困難重重。

以票價優惠方式回贈乘客

要達到重組路線的成效,一個可以達到多贏局面的方案,是以巴士轉乘的方法來進行。首先,實行巴士路線轉乘的一個好處,自然是巴士公司的成本可以減低,因為在轉乘安排下,可以將資源更集中運用,以往虧本的路線也可以透過路線重組而得到合適的處理,對巴士公司會是有利。其次,通過轉乘路線的安排,可以減少巴士在路面行駛的數目,對空氣污染、交通阻塞都有幫助。再者,對乘客來說,轉乘代表是可以不用對虧本路線進行過多的補貼,因為在資源較集中下,原來是長途路線可變成區域路線,巴士不用虧本的跑長途,也減輕了巴士加價的壓力。回應引文所說的三個局限,巴士轉乘實行得宜的話,其實可以變成三贏局面,即乘客、大眾和巴士公司都有得益。

當然,巴士轉乘計劃和巴士路線重組安排一樣,都是會對現有乘客帶來不便,也可以預計到會遇上地區人士的強烈反對。要令一個轉乘計劃可以成功推出,除了要教導乘客現在這種每每要求點對點的巴士服務不能持久之外,更要為乘客提供誘因,使其接受巴士的轉乘安排。具體來說,就是要在巴士公司通過路線轉乘計劃所省下來的成本,以票價優惠方式回贈乘客,令乘客覺得有經濟誘因去改變其乘車習慣。不然的話,以現時民情每多以只顧個人利益的方向出發,不管是巴士路線重組,或是巴士轉乘計劃,要得到社會支持並不容易。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