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0月19日 星期五

中國政策偏差 十八大四挑戰

<轉載自20121019日 經濟日報 國事港事 撰文: 宋皇孫 資深中港政經觀察家(作者為資深國際政經戰略評論員,長期研究中外國際關係。)>
中共十八大快要開鑼。此乃中國政治上的大事,然而在封閉的政制下換屆恍如黑箱作業,根本不知新班子的能力與政策取向,對其政綱更只能如瞎子摸象,運用想像力去猜測一番。另一方面,相比下透明得多的是新班子所面臨的經濟形勢,特別是其中的各種挑戰。
第四代胡溫領導班子,上任時承繼了一個正欲起飛的中國經濟,發展勢頭強勁。到今天中國經濟實力更強,發展底氣仍足,但接任新班子所繼承的經濟表面雖好,卻也面臨眾多嚴峻問題,令國內外對它能否維持長久穩定高增長狀態疑問日多。
防止硬着陸 切勿妖魔化投資
一些悲觀者或對中國持有偏見者,更指於幾年內中國經濟有「硬着陸」的可能。新班子接下的雖未能說是個爛攤子,卻也遠非理想,問題來自兩大方面的影響︰國內外形勢已順時而變,和由胡溫班子政策偏差造成的管治失效。
從近期來看,主要困擾是如何處理好幾個問題。首先是要止住經濟下滑,讓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穩住在7%之上,最好是保住7.5%的目標綫。在這方面新班子不必太擔心,因為外圍形勢雖差,出口還有點增長,未致如2008年時大幅下降,而近月當局加快了項目審批,促使投資擴張,將可逐步穩住增長並繼而推動其回升。
抗歐美保護主義 內地須強硬
對新班子來說,更重要的是汲取這次經濟下滑的教訓,究其原因雖部分來自外需轉弱,但更須關注者是內需的管理失誤。當局因受了妖魔化投資思維的影響,卡項目壓投資,特別是去年因一宗事故便弄到近萬億元投資的鐵路項目全面下馬,增長不下滑才怪。現在開「卡」放出項目,並逐步加大鐵路投資,政策方向正確,但早知如此何必當初?由此可見,中央對領導經濟工作的分寸掌握不當。
第二個問題,是未有處理好對外開放政策及國際經貿關係。外需不振非中國所能改變者,但在對抗外國保護主義和滙率政策上,當局的表現確實欠佳。對於歐美不斷提升保護壁壘,中國的抗爭每只限於口頭上的抗議,實際報復性的反擊行動雖非沒有,卻太弱太少。持續讓人民幣升值的做法更不符國家利益。胡溫一邊說滙率政策屬主權問題絕不能讓,要「鐵骨錚錚」云,但實際上是如日本廣場協議般屈從美國,至今累計兌美元升約3成,而且這還是在內地有較高通脹,及工資等成本不斷上升下進行的,對本國的競爭力實是雙重打擊。新班子在對外開放上,必須改變這種軟弱無力的喪權狀態,在應對歐美保護主義上必須有新思路、新策略,否則只會日益被動。
逆轉股冷樓熱 仍須多下苦功
第三個問題是未有管好資產市場,現時中國資產市場出現了很獨特的畸異狀態,樓市偏熱而股市偏冷,前者下調未到位而後者則上升乏勁。當局對樓市調控無力已是眾所周知,政策上連番犯錯自難作出有效管理。相反,對股市卻常無必要地推托,政策干預過多,幸好都暫無顯效。關鍵是要管理好經濟和強化企業質素,否則股市積弱難改。看來新班子在管理資產市場方面,必須力下苦功以提高施政水平。
最後,必須十分注意各種經濟中,尤其金融體系所暗藏的風險。由於這已累積不少,若時勢適合稍一不慎便可觸發危機。一些海外評論早已就此發出警告,並預示會由此導致中國經濟硬着陸。這或許有點誇張,但對其中所涉風險絕不可掉以輕心。問題源自兩年多前的天量放貸,一年間放出逾10萬億元新增貸款,如今已可見到後患無窮,當為糾錯而收緊貨幣政策時,泡沫爆破式的衝擊便逐步浮現,包括銀行壞帳上升,民間金融及地方融資平台出事,中小企業面對嚴重信用緊縮(Credit Squeeze)和企業三角債急速擴大等。
新班子是否有能力逐一化解上述各項風險尚待觀察,如處理不好將令貨幣擴張的效用受制,對宏調技巧帶來更大考驗。
以上種種,都顯示胡溫班子在宏調、對外經貿、市場管理等各方面施政水平低下,以致給接班人留下諸多難題。何況上述的只是短期性宏調問題,從長期看,一些深層及結構性困擾的危險性同樣巨大,也在等候新班子及早和有效地處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