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自2012年8月31日 經濟日報 國事港事 欄名: 北京觀察撰文: 林美芬>
在經濟增速持續放緩和樓市調控下,消失了二十多年的三角債問題有捲土重來的迹象。
新三角債問題已引起國務院的高度關注,並批示銀監會、商務部、發改委、住建部、國資委、人民銀行調等相關部委,對三角債問題進行摸底。
新危機擴大 涉政府銀行國企
據內地《經濟參考報》報道,從工信部摸底的情況看,「三角債」問題在不同行業不同程度存在,並有進一步蔓延擴大的風險,其中機械製造、煤炭、鋼鐵行業的企業債務問題較為突出。
所謂「三角債」,在20多年前主要是國企之間的拖欠,但是,當前出現的三角債比當年更複雜,是企業間貸款、銀企間信貸、政府與銀行、政府與企業之間款項支付等,相互拖欠所產生的逾期應收債務鏈。上一次債務危機以國有企業為主角,但此輪新的三角債危機涉及地方政府、銀行、以及包括國企、私營企業等各種類型企業。
當前內地企業間帳款相互拖欠的問題又多嚴重?國家統計局的資料顯示,截至2012年7月末,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應收帳款78,319萬億元(人民幣,下同),比去年同期(同比)增長15.4%,這相當於7月末金融機構本外幣貸款餘額63.88萬億元的12.26%。這說明,企業「三角債」的風險不斷積累形成。
1至7月,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同比增長10.6%,但是利潤比去年同期下降2.7%,其中,7月份的利潤更下降5.4%,降幅比6月的1.7%擴大3.7個百分點。值得注意的是,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的利潤同比卻在大幅下降12.2%。此外,收入增幅比應收帳款增幅低4.9個百分點。
經濟弱樓市熱 寬信貸導火綫
今年以來曾多次傳出裁員30%的內地機械企業龍頭企業三一重工,是其中一個受到三角債拖累出現資金困局企業。今年一季度末,三一重工應收帳款達到了201.23億元,較年初增加88億元,增幅達78%,但公司帳面貨幣資金僅68.93億元,較年初減少了33.53億元,較去年同期減少了30.29%。同期,公司應付帳款達到76億元,較期初增加了35億元,這是典型的「三角債」現象。
外需疲弱、經濟增速急速放緩,以及樓市調控的疊加效應,是引發此輪新三角債的直接導火索,而源頭是過去10年各地片面追求GDP增長速度,以及08年底4萬億刺激投資方案和過度寬鬆的貨幣政策和信貸。為大型基建項目的大趕快上融資,地方政府承擔了強大的還本付息壓力,形成地方債務危機。
國家審計署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10年底,全國地方政府融資平台的債務達到10.7萬億元,當中大部分是在09年和10年產生的,而今、明兩年是地方還貸高峰。由於地方財政過度依賴賣地收入,樓市調控令不少地方出現財政困難,並拖欠企業工程款項,地方政府成為此輪新三角債的重要源頭。
據估計,各個政府融資平台拖欠的項目工程款在30%以上,由此推算,僅政府融資平台引發的「三角債」就可能在3萬億元以上。
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的鵬博士日前發布的2012年半年報顯示,本期公司營業收入約11.77億元,而應收帳款餘額約6.02億元,欠款客戶包括了眾多的政府部門或企事業單位。
企業的債務壓力已傳導致銀行,7月末,溫州地區的不良貸款率上升到2.85%。事實上,長三角不少無力償還貸款和擔保金的企業老闆外逃,浙江省近期出手營救浦江一家負債包裝業小企業,目的就是防止因爆發生新一輪的企業破產潮。
「無數角」欠債 勢拖累經濟
虛假抵押、相互擔保、房地產投機、高息拆借等形成新一輪三角債。三角債死灰復燃,經濟下行引發的各個行業企業資金鏈都在斷裂,這種斷裂最終將波及到銀行信貸,不排除引發金融風險。
上世紀80年代中後期到90年代初,內地曾經發生過嚴重的三角債問題,當時企業「應收而未收帳款」規模幾乎佔了信貸總額三分之一。為了防止三角債蔓延,朱鎔基臨危受命負責解決三角債問題,1991年9月,中央政府在全國展開了清理三角債的行動。到1992年底,國家共注入500多億元資金,採取多種手段才成功化解了三角債問題。
此次的三角債問題,此次出現「新三角債」更加複雜,欠款數額巨大,相互拖欠的已不止三角,而是無數角,而欠債的主角,新加進了地方政府,被拖欠的還涉及銀行等金融機構。
三角債死灰復燃的現象,反映內地經營環境在惡化。在「三角債務鏈」下,企業破產或出走逃債,都可能引發骨牌效應危機,造成大量工業企業倒閉,拖累工業和經濟,對內地經濟和金融風險不能忽視,也說明內地的經濟發展模式必須改變。因此,內地必須積極解決問題,以防止三角債問題的擴大,並演變成為經濟金融危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