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4月27日 星期四

國產航母下水意義大 彰顯綜合國力再提升

<轉載自2017427 明報 社評>

中國第一艘國產航空母艦在大連舉行下水儀式,稍後將進一步組裝電子設備和武器,完成一連串測試後,預料2020年正式服役。新航母2013年底開始動工,短短3年完成主船體建造和動力系統組裝,標誌中國自主設計和建造航母的能力取得重要進展,亦反映中國綜合國力的提升。論船艦規格和作戰能力,新航母雖仍遠遠不及美國的航空母艦,然而對於中國逐步建立「藍水海軍」,保障遠洋貿易和國家安全,無疑是邁出了重要一步。
安全利益不再囿於近海 建設藍水海軍邁進一步
新航母是中國第一艘完全自主研發和建造的航母,亦是繼「遼寧艦」之後的第二艘航母。「遼寧艦」前身是蘇聯的「瓦良格」號,1998年中國從烏克蘭購入後加以研究改造,2012年正式服役。與「遼寧艦」相比,新航母除了排水量更大、雷達和航空控制系統更為先進,可載戰機數目也更多,據報可達36架,比「遼寧艦」多出五成。雖然它和「遼寧艦」一樣,仍有着很強的試驗性質,然而放眼全球,能夠自主設計建造航母的國家屈指可數,中國第一艘國產航母下水的歷史意義相當重大。
自晚清以來,中國海軍實力一直相當薄弱,面對列強鐵甲炮艦來犯,只能任人魚肉,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北洋水師一敗塗地,更成為中日國運一沉一浮的分水嶺。隨着20世紀戰爭科技的發展,戰列艦稱霸海上的角色,漸漸由航空母艦所取代。航空母艦的重要,在於運載戰機出擊的遠洋投射能力,由於必須有龐大艦隊護航,建立一支現代化航母戰鬥群,不僅需要先進軍事科技,亦需雄厚財力,只有綜合國力強大的國家,才有辦法做到。
中共建政後,毛澤東表示毋須發展航母,一大原因是當時中國在海外並無多少國家利益需要保護,只需搞好近海防衛,沒有必要耗費國力去發展航母艦隊。然而時移世易,隨着中國經濟崛起,北京不僅需要確保海外僑民和投資的安全,也要保障貿易航道暢通,不會受制於其他國家。當國家安全利益不再囿於本土和近海範圍,建造航空母艦、發展藍水海軍,實屬大勢使然。中國短短數年間即初步建造出一艘國產航母,正正突顯了綜合國力顯著上升。據悉中國正在上海加緊建造第三艘航母,一旦竣工,便可形成一艘戰備巡邏、一艘用來訓練、一艘留在船廠維修的基本格局。在印度,有軍事分析便指出,中國現已跟美俄英法等國一樣,擁有自行研製航母的能力,反觀新德里政府2009年便開始籌建一艘可搭載30架戰機的國產航母,可是由於電子系統和對空導彈裝備遲遲無法到位,估計最快2023年才有可能竣工。
當然,「遼寧艦」和新航母的技術水平,跟美國航母仍有極大差距。與美國航母採用平直甲板蒸汽彈射技術相比,中國兩艘航母並無彈射裝置,僅採用滑躍式甲板,艦載戰機滑躍起飛,必須盡量減輕負載,可攜飛彈和燃料都會較少,不利空戰;兩艦僅屬常規動力,亦很難長時間遠航,遠不如美國核動力母艦。此外,現時中國航母戰鬥群編隊的規模和實力仍然有限,遼寧艦編隊只有3艘導彈驅逐艦、3艘護衛艦和多艘補給船,相比之下,美國現役10個航母戰鬥群,平均每個都配備70架戰機、神盾級導彈巡洋艦、68艘驅逐艦和護衛隊,以及先進攻擊潛艇。保護航母,艦隊戰鬥群的反潛能力也相當重要,中國在這方面亦明顯落後於美國和日本。
萬丈高樓從地起,如何由零到有、再由有到好,必然需要一段時間。對中國來說,今次下水的新航母,嚴格來說也不過是一次試驗作。外國軍事專家認為,現時解放軍應已掌握了蒸汽彈射技術,建造中的第三艘航母,極可能採取美國航母的平直甲板設計,艦載戰機數目可顯著增加;此外,中國也在興建新型補給艦及多艘巡洋艦,充實航母戰鬥群。外界相信,中國的目標是在2025年前擁有6個航母戰鬥群(包括兩艘核動力航母),兩個戰鬥群部署在西太平洋,兩個在印度洋。
勿墮美國軍事競賽陷阱 船堅炮利還需軍改配合
鑑於美國打算在2020年將六成海軍力量部署在亞太區,總統特朗普又倡建80艘先進戰船,中國確有需要加強海上實力,不過北京必須避免墮入軍事競賽陷阱。1996年台海危機期間,美軍航母尼米茲號到台灣海峽游弋,解放軍束手無策,北京固然不會容許類似情况再度發生,惟中國建設藍水海軍,為的是保障國家在亞洲區內的利益,而不是像美國般謀求全球海上霸權,航母戰鬥群的規模,最重要是符合國家安全需要,而非盲目求大求多。中國海軍由晚清積弱到現在第一艘國產航母下水,一路走來殊不容易,然而一個國家的軍事實力,並非單靠船堅炮利,還需優良管理訓練。百多年前北洋水師縱有購自德國的「鎮遠號」和「定遠號」,最終難逃慘敗厄運,正是由於士兵訓練不足,軍隊管理不善。深化軍隊改革,完善管理體制,令解放軍變成一支專業化武裝部隊,對中國來說同樣重要。
New aircraft carrier bears witness to China's national strength

CHINA'S first domestically manufactured aircraft carrier went into production in late 2013. Within merely three years, the construction of its body and assembly of the mechanical system were completed. This attests to China's significant progress in designing and manufacturing aircraft carriers on its own as well as the enhancement of the country's composite strength.
The new aircraft carrier is the first to be developed and built by China completely on its own. It is also China's second aircraft carrier after Liaoning. Compared with Liaoning, not only has the new aircraft carrier a greater displacement and more advanced radar and air control systems, but it can also carry more warplanes (reportedly 36 of them, which is 50 per cent more than Liaoning). True, like Liaoning, the new aircraft carrier is largely an experiment. However, not many countries around the world have the ability to develop and build an aircraft carrier by themselves. The launch of China's first domestically manufactured aircraft carrier is of huge historical significance.
Since the late Qing dynasty, China's naval power had been weak, rendering the country at the mercy of the powerful nations equipped with armoured warships. Following the advancements of military technology in the 20th century, the role of battleships has been taken gradually by aircraft carriers. As aircraft carriers have to be flanked by a large fleet of warships, it takes not only advanced military technology but also huge financial resources to build a modernised carrier battle group. Only a country with considerable composite strength manages to do that.
After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Chinese Communist government, Mao Zedong said that an aircraft carrier was not needed. One major reason was that China did not have many national interests overseas that had to be protected. The building of a carrier battle group, which would have required the use of national resources, was considered not necessary. With the passing of time and China's economic rise, however, Beijing has to ensure that Chinese people living abroad and its investments are safe, and that the trade routes are open and not restricted by other countries. China is reportedly stepping up the building of a third aircraft carrier in Shanghai. In India, some military observers have pointed out that China, just like the United States, Russia, Britain and France, is now able to develop an aircraft carrier on its own. By comparison, the New Delhi government, which started building an aircraft carrier that can carry 30 warplanes in 2009, cannot complete the project until 2023 at the earliest, as its electronic systems and surface-to-air missile equipment are still not in place.
As the United States is planning to deploy 60 per cent of its naval power to the Asia-Pacific Region by 2020 and US president Trump is advocating the building of 80 advanced warships, it is necessary for China to strengthen its naval power. However, the Beijing authorities have to be careful not to fall into the trap of an arms race. During the 1996 Taiwan Strait crisis, USS Nimitz, a US aircraft carrier, patrolled the Taiwan Strait, and the Liberation Army was at a loss what to do. Obviously, the Beijing authorities do not want a repeat of such scenarios. However, the building of a blue-water naval force should be aimed at protecting its interests in Asia instead of trying to build a naval hegemony, which the US does. The size of China's carrier battle group should be proportionate to its national security needs.
國產航母下水意義大 彰顯綜合國力再提升
中國第一艘國產航空母艦2013年底開始動工,短短3年完成主船體建造和動力系統組裝,標誌中國自主設計和建造航母的能力取得重要進展,亦反映中國綜合國力的提升。
新航母是中國第一艘完全自主研發和建造的航母,亦是繼「遼寧艦」之後的第二艘航母。與「遼寧艦」相比,新航母除了排水量更大、雷達和航空控制系統更為先進,可載戰機數目也更多,據報可達36架,比「遼寧艦」多出五成。雖然它和「遼寧艦」一樣,仍有着很強的試驗性質,然而放眼全球,能夠自主設計建造航母的國家屈指可數,中國第一艘國產航母下水的歷史意義相當重大。
自晚清以來,中國海軍實力一直相當薄弱,面對列強鐵甲炮艦來犯,只能任人魚肉。隨着20世紀戰爭科技的發展,戰列艦稱霸海上的角色,漸漸由航空母艦所取代。航空母艦由於必須有龐大艦隊護航,建立一支現代化航母戰鬥群,不僅需要先進軍事科技,亦需雄厚財力,只有綜合國力強大的國家,才有辦法做到。
中共建政後,毛澤東表示毋須發展航母,一大原因是當時中國在海外並無多少國家利益需要保護,沒有必要耗費國力去發展航母艦隊。然而時移世易,隨着中國經濟崛起,北京不僅需要確保海外僑民和投資的安全,也要保障貿易航道暢通,不會受制於其他國家。據悉中國正在上海加緊建造第三艘航母。在印度,有軍事分析便指出,中國現已跟美俄英法等國一樣,擁有自行研製航母的能力,反觀新德里政府2009年便開始籌建一艘可搭載30架戰機的國產航母,可是由於電子系統和對空導彈裝備遲遲無法到位,估計最快2023年才有可能竣工。

鑑於美國打算在2020年將六成海軍力量部署在亞太區,總統特朗普又倡建80艘先進戰船,中國確有需要加強海上實力,不過北京必須避免墮入軍事競賽陷阱。1996年台海危機期間,美軍航母尼米茲號到台灣海峽游弋,解放軍束手無策,北京固然不會容許類似情况再度發生,惟中國建設藍水海軍,為的是保障國家在亞洲區內的利益,而不是像美國般謀求全球海上霸權,航母戰鬥群的規模,最重要是符合國家安全需要。

2017年4月25日 星期二

藥石亂投樓價反升 撤辣歸正途

<轉載自2017425 經濟日報 國事港事 欄名: 房策透視 撰文: 鄭宏泰 香港中文大學香港亞太研究所助理所長、陸觀豪 退休銀行家、香港中文大學香港亞太研究所名譽研究員>

19851212日,雅羅航空(Arrow Air)包機從加拿大紐芬蘭省甘達機場起飛不久即失事,無人生還,空難調查深入調查後推斷是超載及機翼結冰雙重失誤之故。不過航空安全局意見分歧,有委員不苟同,另撰少數報告交代了事。
4年後安大略航空發生同類空難,確證專組當年判斷正確,加拿大政府乃隨即重組航空安全局,平息民憤,然後撥亂反正,之後才再沒同類空難重演。
特區政府處理近年香港房屋問題的手法,與當年加拿大政府處理雅羅空難事件有不少相似之處。具體地說,現屆政府上場後,連番辣招抑壓樓價,卻事與願違,5年來反攀升5成多,顯然未對症下藥。各方出謀獻策,政府卻堅持,官民分歧,有如當年雅羅空難調查報告。特區政府換屆在即,冀新人新風,了解當前問題的癥結所在,正視前朝失誤,撥亂反正,妥善處理問題。
誤將供求錯配 簡化成供不應求
現屆特區政府2012年上場時,樓市熾熱,樓價節節上升,供求脫節固然是底因,利息偏低也推波助瀾。從官方統計推算,公屋居屋空置約5%,屬正常水平,私樓則高達14%,明顯偏高,可見市情錯綜複雜。政府尋求良方治標治本,各方也出謀獻策。綜合眾議,公屋供不應求,私樓供求錯配,停建居屋及「勾地」(申請拍賣)代替定期拍賣令情況變本加厲。復建居屋重塑租置階梯,恢復定期賣地,是社會共識。不過早屆政府實施「孫九招」緊縮供應多年,要趕上需求糾正錯配非三年五載可成,也無短途捷徑可達。
惟政府反將失衡錯配簡化為供不應求,先成立專責委員會作長遠規劃,推算得10年需求增加460萬多伙,再擴大供應遏抑需求雙管齊下,務必令樓市降溫。其實地盡其用擴大供應談何容易,見縫插針及提高地積比等乃杯水車薪。但政府則以此為診症的結論,並以樓市辣招作為遏抑置業需求的手段,爭取時間興建房屋,增加供應。若此斷症正確,在此政策下,供求此消彼長,樓價應是回順可期,市場回穩則應指日可待。
誠然,長遠而言,增加樓宇供應乃正確方法,但屬套套邏輯,沒甚特別。政府以「辣招」遏抑當前需求,則屬藥石亂投的應對策略而已。所謂樓市「辣招」,其實由兩部分組成:其一是稅務辣招,此為寓禁於徵,排斥炒賣投資,讓路置業安居。其二為按揭辣招,此為管制借貸,排斥邊緣買家,減低拖欠風險。對於稅務辣招,由於是讓路首次置業者,我們並不反對,但按揭辣招則明顯矯枉過正,因而產生諸多顧此失彼的問題,尤以如下四端最為突出。
其一是辣招頻出,愈加愈辣,但樓價卻愈壓愈升,且令房屋問題變得愈為糾纏複雜,不但影響私樓市場,令新樓愈建愈細,亦牽動劏房愈趨嚴重、公屋輪候日長,以及二按和「財仔」(放債人)急增等問題。當中的現實,是當前房屋問題並非簡單的供求失衡問題,而是多重錯配所致,政府診斷以偏概全,過去5年的處理手法乃令問題不斷加劇,而非紓緩。
按揭辣招 令發展商主導樓市
其二是辣招令樓市由用家主導,變成發展商主導,因用家難以獲得足夠首期上樓,只能「將貨就價」,發展商則投其所好,不但削減單位面積,亦提供二按「墊支」,所以近年一手樓成交大升,反而應是市場主導的二手樓成交則大幅萎縮,令市場效率大跌,無從發揮配對供求、議價平衡等固有功能。由此產生的,不但是換樓鏈被打斷,更令發展商掌控了樓市的定價權。
其三是辣招嚴令銀行採取「逆周期措施」,收緊按揭,惟這樣卻令「財仔」借機壯大,發展商則以賣方提供二按化解收緊按揭措施。在按揭辣招下,銀行礙於自身地位及長遠利益不敢越軌,按揭業務無從發展。但「財仔」則乘勢坐大,物業加按再按,手續從簡,費用全免,不斷侵佔市場。問題是「財仔」不收受存款,也不受金融監管,卻涉足樓宇按揭,當局鞭長莫及,必然留下無窮後患。發展商因本身財雄勢大以提供二按協助置業者上樓,本屬無可厚非,但「世上不會有免費午餐」,發展商的做法,其實只是內部記帳,毋須融資周轉,但卻能化解辣招於無形,既不會令樓市降溫,又可癱瘓二手市場,反客為主,令本身坐大,所以便有了新樓開盤主導市場的格局。
其四是私樓高不可攀,令劏房愈趨嚴重,公屋則輪候愈長。樓市有公營與私營兩大板塊,一向相輔相成。出租公屋照顧經濟能力低者,租置私樓滿足經濟能力高者,公營居屋介乎兩者之間,乃資助置業,三者組成租置階梯。市民在何處何時切入,視乎個人能力及需求而定。近年私樓樓價不斷攀升,租金如影隨形,劏房租金亦然,不少人自覺置業無望,只好改排公屋,輪候上樓,因而令公屋申請大增,且不乏具大學資歷之年輕單身者輪候,以求早獲安全網,此點實已偏離安置經濟能力最低層之原意,亦突顯了當前房屋問題在藥石亂投下的嚴重失衡。
過往10年樓價愈壓愈升自有客觀背景,與雅羅空難源於天氣地理異曲同工。2005年人民幣外滙改革,連年升值,市場憧憬港元跟隨,游資流港投入房地產,預期賺價賺滙,加速樓市升溫。2008年環球金融海嘯後,貨幣寬鬆利率超低,美元氾濫,游資變本加厲,港元首當其衝,「孫九招」政策實已過時。梁振英政府接過燙手山芋,轉打心理牌,滿以為寓禁於徵收緊按揭,可遏抑置業需求,讓供應趕上,扭轉樓價升勢預期。不過銀根寬鬆利率近零,欠天時更欠人和,事倍功半是意料之中。
雅羅航空及安大略航空的事故,肇因是機師對風雪影響升降動力一知半解,低空失速回天乏術。香港樓價失控,肇因是官僚對按揭實務一知半解,辣招扭曲市場,發展商反客為主。
分期付息還本是按揭業務靈魂,只要月供在月入50%安全區以內,便不愁拖欠。供款(I)取決於本金(P)、年期(N)、利率(R3個因素(I=FP,N,R),若有加息,必然觸動加年期或減本金,供款方維持不變。銀行大多加年期而不愁風險,因為業主約每隔7年換樓,實際清還年期遠較按揭年期短。
本金是成交價折讓按揭成數,加首期減成數等於減本金,若年期及供款不變,反會提高供樓能力。成交價是面積乘呎價之積,若購買力提高,試問發展商選擇加大面積或加價為先?
減辣釋放二手供應 恢復換樓鏈
按揭辣招,其實假設買方倚賴銀行按揭,賣方不會「墊支」首期,排除邊緣買家,需求大減,樓價自當回落。理論歸理論,現實是利息似有若無,發展商財雄勢大,優惠促銷機會成本低,買家預購樓花並即時按揭,建築期內分期繳付首期,化解辣招於無形。所以政府再三加辣,均無助新樓市場降溫,因發展商已反客為主,主導市場定價權之故。
最近有人鑽稅務辣招的法律空子,以同一張合約購買多個單位,繞過印花稅辣招,正顯示官僚粗心大意。為此,政府最近終於出手堵塞漏洞,算是知錯能改,其志可嘉。但更大的漏洞或問題,其實是辣招的藥石亂投,惟政府仍固執己見,未肯正視問題,實令人失望。
綜合而言,近年樓價失控,其實並非坊間所言乃市場出現「炒賣」或「泡沫」之故,元兇其實是按揭辣招過猶不及之故,而此辣招既不治標也不治本,反滋生各種問題,尤其扭曲市場運作以添煩亂。官僚既對按揭實務一知半解,有如雅羅航空機師,忽視風雪天氣影響飛航動力,亦剛愎自用,有如航空安全局個別委員,否定雅羅調查結論,意外重演後方如夢初醒。
新一屆政府上任在即,實應以退為進,按揭撤辣,讓樓市恢復常態,釋放二手樓供應,恢復換樓鏈,樓價自必調整,返回正軌可期。

2017年4月22日 星期六

美國兩岸專家警告:台灣不應依賴美國保護

<轉載自2017422 明報 加東版 中國版>

美國前駐陸大使芮效儉(J. Stapleton Roy)近日在研討會中表示,勸台灣不要完全依賴美國來保證自身安全,而要透過處理好兩岸關係來管控風險。他同時也希望美方不要玩弄「一個中國」政策的模糊性,因為處理不當反而會讓台灣付出代價。

美國智庫全國亞洲研究局(NBR)周三舉辦的「美國的一中政策:解疑模糊性」研討會,邀請芮效儉、卜睿哲等多位前美國政府高官,研討美國的「一中」政策由來。這些美方權威專家總體的共識是,美國的「一中」政策架構是適用的,符合推進美國利益的需要,惟在如何處理「一中」政策的模糊性,以及與之相關的對台軍售政策模糊性方面的觀點不盡相同。

芮效儉強調,今後30年內,覺得維持兩岸軍事平衡要獨立於兩岸政治平衡之外是不可行。他指出,如果台灣變成依賴美國,這是一種古巴化的台灣,亦即完全依賴外國的安全保證來保其利益,如果利益發生變化,則受保護一方很快會失去依靠。台灣可以透過處理兩岸關係來減低自己面臨的威脅。

芮效儉表示,模糊性是好東西,但美國以往在這方面的記錄顯示,「我們不知道底線在哪裏,當我們跨越底線時會有後果,終究還是由台灣來付出代價。這不是我們應當玩弄的」。



















美國前駐陸大使芮效儉。

菲防長登中業島 中方提交涉

<轉載自2017422 明報 加東版 中國版>

菲律賓國防部長洛倫薩納(Delfin Lorenzana)昨日乘搭軍方C-130「大力神」運輸機,帶菲武裝部隊總參謀長安諾(Eduardo Ano)及多名菲國媒體記者,登上由菲國佔領的南海中業島宣示主權。中國外交部昨晚回應稱,菲方這一舉動不符合兩國高層達成的妥善處理南海問題的重要共識,中方表示嚴重關切和不滿,已向菲方提出交涉。

美聯社報道,洛倫薩納稱,其所乘飛機在途中遭到中方以無線電喊話至少4次,他推測應是來自距中業島約14海里的渚碧礁基地。早前,菲律賓總統杜特爾特(Rodrigo Duterte)曾揚言要去登中業島插國旗,但於本月12日聲稱已接受中方建議,取消登島計劃。當時正在沙特訪問的杜特爾特對約2000名旅沙菲僑說:「因為我們與中國的友誼,因為我們珍視這份友誼,我將不去那裏升菲律賓國旗。」中國外交部當時對此回應稱,當前南海形勢持續向好,中菲關係健康快速發展,樂見菲方同中方進一步相向而行,妥善管控分歧,推進合作。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陸慷昨日回應稱,菲方有關人士的這一舉動不符合兩國高層達成的妥善處理南海問題的重要共識,中方對此表示嚴重關切和不滿,已就此向菲方提出交涉。陸慷表示,希望菲方珍視當前中菲關係來之不易的良好發展勢頭,切實遵循兩國高層已經達成的共識,維護南海和平穩定大局,促進中菲關係健康穩定發展。


















菲律賓國防部長洛倫薩納(左)昨日與其他菲國官員登上南海中業島,中方對此嚴重關切及表示抗議。

2017年4月19日 星期三

旅遊扶貧 3年後造福1200萬人

<轉載自2017419 明報 加東版 中國版>

透過旅遊扶貧具有獨特優勢,主要是門檻低、投資少、就業容量大、見效快。學者指出,預計到2020年,旅遊將帶動中國約1200萬貧困人口脫貧,約佔貧困人口的17%

在甘肅酒泉衛星發射基地觀看衛星發射,在貴州「天眼」小鎮坐觀星雲變幻,在西雙版納研究基地觀察熱帶植物生長……。中國的「旅遊+科技」已融合發展,在科技元素進入傳統旅遊業後,多個科技聖地變身為旅遊勝地,既豐富當地產業,提供更多就業機會。

隨著科學發展,科學研究基地逐漸開放,發展成新興的旅遊景點。就以貴州「天眼」為例,今年清明假期接待遊客36.92萬人次。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每年接待遊客在70萬人次以上。近年來,上海科技館年均接待遊客量近400萬人次,已超過部分風景名勝類標杆旅遊景區的遊客總量。

包括天眼在內,首批中國十大科技旅遊基地如今都已具備開展旅遊發展的條件,有些科技旅遊產品早已成熟。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湖北宜昌三峽水利樞紐工程、南京紫金山天文台、中國科技館等景區更是5A級景區,創造更佳的社會經濟效應。

中國最早提出旅遊扶貧是在20世紀80年代,一方面讓貧困地區人們增加收入,實現脫貧致富;另方面讓貧困地區內高品質的風景區陸續開發,豐富旅遊市場。

2017年4月18日 星期二

遏「一約多伙」 愈加辣愈扭曲樓市

<轉載自2017418 經濟日報 國事港事 欄名: 房策透視 撰文: 麥萃才 香港浸會大學財務及決策系副教授>
早前政府宣布了收緊從價印花稅機制,「一約多伙」買家須劃一繳付百分之十五印花稅,目的是堵塞避稅漏洞。而有關修訂,其實是「正確」的,但市場上的交易,通常會順應遊戲規則而改,往往出現一法立,一弊生的情況。遊戲規則更改,會令遊戲參與者改變行為,以達到利益極大化的結果。利之愈深,誘因就愈大。這亦是政府加重樓市辣招,對市場扭曲的結果。
SSDBSD打擊投機者 已奏效
政府在2013年引入雙倍印花稅(DSD),目的是打擊投資者購買物業的意慾。要了解政府辣招,首要了解樓市有哪些參與者,而辣招的設定,目標又何在?
香港樓市的參與者,基本是3類人:(1)投機者、(2)投資者及(3)用家。而這3類人,又分為本地及非本地(以及公司客)。而政府的需求管理措施(Demand Management),是把這些參與者的優先次序排序,如果是本地人,又是用家,特別是首次置業者就會優先,而其他參與者,政府會運用印花稅去加重他們的交易成本,達到政策目標的要求。香港最先引入的,是特別印花稅(SSD),在上屆政府,20101120日出現。現時徵收的稅率是20121027日修訂的,持有物業但在6個月內沽售,要繳交20% SSD12個月內沽出,要付15% SSD,而36個月以內沽出,要付10%。而措施推出之後,已有效打擊短綫炒賣物業的人士,投機者所佔的百分比,大幅下降,讓自用者有更多機會購買物業,這點目的算是達到。
買家印花稅(BSD),是針對非港人買家以及公司客的。如果是非本港永久性居民,又或利用公司名義購買物業,便要付出15%BSD。背後的理念是,利用公司名義去購買物業,目的可以是為了日後轉讓之時慳印花稅,而很多時以公司名義購買物業,是有投資成分在內,因此BSD的出現,便要減少非本地居民及公司投資客對本地用家的競爭。而有關措施也是在20121027日推出的,措施實行4年,整體也大幅減少非本地居民及公司客的交易數量,讓用家有更多空間去購買物業。
上述所談的SSDBSD是有針對性,針對特定人士增加他們的交易費用,讓本地用家在購買物業之時更具競爭力,這些SSDBSD的需求管理,背後理念是可以了解,而結果也是有效。如果市民想規避有關稅務,信息亦很清晰的,(1)不要炒賣物業,持貨起碼3年以上,便可迴避SSD;(2)不要使用公司名義購買,要買的話,便以個人名義,那麼亦可規避BSD。使用個人名義購買,令政府更易掌握個人持有本港物業的狀況。
本地買家 自住或投資難區分
SSDBSD對於港人優先、用家優先的效果有效,但到了DSD便開始出現問題,因為SSDBSD把投機者、非本地買家及公司客剔走(或把他們的需求大幅壓低之後),市場只剩下本地的投資者及用家,而這兩種客源是最難區分的。如果去訪問初次置業者,問他為何要購買物業,他們通常會答自住。如果這是唯一答案的話,那麼政府政策的訂定就容易很多。但他們心裏,很多會想,因為物業能夠保值,又是財富儲存方式之一,如果將來物業升值,自己賺了住,財富又能增值,又何樂而不為?而存在這種心態的置業者,多數在樓市上升周期之中出現,就算是只有一層物業的人士,他置業的目的也可以是自用及投資性需求合併的,很難區分出來。
至於本地投資者,他們購買物業的目的就簡單得多,是唯利是圖。可以為了買樓收租,又或者待物業善價而沽。這些投資者與用家的區別,可能只是擁有多過一個物業而已。
政府物業市場的政策,是本地優先,用家優先,當樓價再上,用家置業的能力被削弱後,政府便再出招。這就是201323日所推出的從價印花稅修正版,簡稱雙倍印花稅(DSD)。現時物業交易所要付的基本印花稅,是按價格大小收取的。樓價愈平,稅率愈低;樓價愈高,稅率就愈高,所以才叫從價印花稅。而雙倍印花稅的定義,就是以個人名義,持有多於一個物業之時,任何新增物業買賣,便要繳付雙倍稅率。目的是加重投資者交易成本。
投資者為慳稅 湧細價樓市場
措施推出之時,投資性需求一度降低,但對樓市亦造成扭曲。因為不同樓價的稅率不一致,會誘導市場去細價樓交易,特別是投資者。如果樓價超逾2,173萬,投資者要繳付的DSD達到8.5%!如果樓價低於200萬元,只需繳付1.5%,而300萬至400萬元物業,平均只付4.5% DSD。於是投資者便集中於細價樓,因為較慳稅,但這些細價樓,亦是首次置業者之選,所以有段時間,細單位的需求大增,因為細單位的銀碼較小,所付的DSD也較便宜。而這個措施,就是扭曲市場,令到細小單位好像好受歡迎似的。
但當政府發覺,細小物業樓價不斷攀升,用家置業開始困難,於是再加辣,在2016114日作出修訂,把持有物業人士的新物業買賣,一概徵收15%(簡稱15% AVD)的從價印花稅,希望把投資者排除在外,但結果卻預期以外!香港過往實施簡單稅制,是有其重要哲學原因。因為對市場愈少干預,市場分配資源就愈有效率。除非市場失效,政府才有介入誘因。而稅項會影響市場價格,繼而影響資源分配。稅率愈高,對市場的影響就愈大。
樓市投資者,會長期存在的,辣招愈辣,愈令他們想辦法規避。例如2016年前,投資一個400萬元物業,只需付4.5% BSD,如果首次置業者,也要付2.25%從價印花稅,那麼投資者所額外付出的稅費,只是多了2.25%而已。以細價物業收益率3%一年來說,不足一年的租值,便可抵銷DSD的效用,所以犯不着去刻意避稅。因為物業用自己名義持有,會較有保障。簡單來說,合規成本較平。
父母藉子女首置 「置業靠父幹」
但到了2016114日以後,所有物業一概徵付15% AVD,那麼新增稅項就等於細價樓5年租值!這大大加大誘因去避稅,因為合規成本太高!要規避稅款,最簡單做法,是找未持有物業的親人去購買。這就解釋了為何有一段時間,首次置業人士增加,而不少父母要提早「分身家」,協助剛成年子女「置業」,出現了「置業靠父幹」、「置業靠母幹」的情況!試問剛成年的子女,沒有家庭,仍然在學,是否有那麼急切的居住需要?還是因為能慳稅,作為投資品,進可攻,退可守?即樓價下跌之時,可讓子女自住;樓價上升,可以沽出套利。因為已慳15% AVD,所以贏面較大!這情況亦說明了,第一次購買物業,其背後的目的,一定是自住嗎?真的沒有任何投資成分?
「一約多伙」問題出現,是因為辣招加辣所衍生出來的。首先「一約多伙」不是新事物,是一直存在的。根據政府的數據顯示,2013年以前,「一約多伙」約佔整體交易量3.3%3.4%左右,但15% AVD實施,「一約多伙」交易量升4.7%,升幅可觀。
加辣上有政策 市場下有對策
例如有些發展商,喜歡興建細小單位,但設計上亦保留彈性,可以把兩個物業打通,讓住戶可以住大些。買相連單位,亦是出現「一約多伙」原因之一。而住宅的「一約多伙」是多數出現於一手樓的。用回上述慳稅的例子,既然要避15% AVD,拆解辦法是找未持有過物業人士去購買。而每名市民,原則上只有一次購買機會!既然只得一次,當然希望慳得愈多,賺得愈多!於投資者,借用他人「首次置業」的名義,以「一約多伙」去購買多間物業,目的是慳15% AVD。所以技術上他仍然是「首次置業」,不用付辣稅的,但實質上其背後目的是投資。要慳得愈多,一約購買伙數愈多,就慳得愈多!這自然推高了一約多伙的數目及成交金額。2017412日政府再修訂15% AVD,「一約多伙」要全繳15% AVD,是修補了漏洞。但這已是自2013年以來,第3次修訂AVD的稅率,反映修改遊戲規則,對市場的影響有時是意想不到,稅愈重,對市場的扭曲反而愈大!
(文章僅代表個人立場)

2017年4月16日 星期日

陸媒示警 中華台北改成中國台北

<轉載自2017416 明報 加東版 中國版>

23屆亞洲桌球錦標賽近日在中國江蘇舉行,大陸官媒中央電視台報道台灣代表相關賽事時出現變化,11日起,「中華台北隊」稱呼全改成「中國台北隊」。陸媒報道稱,這是北京方面對台灣當局「傳達訊號」。

據報道指出,亞洲桌球錦標賽連爆冷門,排名世界第一的馬龍、丁寧先後被淘汰。隨後朱雨玲、許昕又雙雙失利。但最讓網友們震驚的是央視的報道。因為,央視悄悄改了對台灣地區代表隊的稱呼!

410日及之前,央視的稱呼還是「中華台北隊」,但從11日開始,央視突改稱「中國台北隊」!多家官媒也全面跟進。

「中華台北」是出自1979年國際奧委會的決議,1984年大陸政府決定接受,同意更名,以中華台北(Chinese Taipei)名義參加洛杉磯奧運。

2008年北京奧運會前夕,中國媒體將台灣代表隊稱為「中國台北」而非「中華台北」,台灣各界抗議遭到矮化,當年7月下旬,陸媒又陸續改回「中華台北」稱謂。

這次亞洲桌球錦標賽,「中華台北隊」稱呼又被改成「中國台北隊」,陸媒報道稱,這不是隨便改改這麼簡單,應是北京方面「傳達訊號」。






























2017410日及之前,大陸官媒中央電視台報道台灣代表相關賽事仍稱「中華台北隊」。







































2017411日,大陸官媒中央電視台報道台灣代表相關賽事全改稱「中國台北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