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6月5日 星期三

反填海未分輕重 徒推高樓價

<轉載自201365日 經濟日報 國事港事 撰文:關焯照 經濟學家(作者長期從事金融與計量經濟研究、曾於中文大學經濟系任教授)>
上月25日,筆者以專家身份參加「優化土地策略」的第二場公眾論壇,參加論壇者大部分來自工程界、環保組織、大學、智庫、社區團體等。
雖然參加的市民和團體對填海持有不同的意見,但在討論期間氣氛總算良好。作為學者,也樂見大家能和平及理性表達自己的論點,這類型的論壇不失為一個有效的渠道讓政府吸納意見。
從整個討論的過程,筆者發現反對填海的人士主要認為政府沒有做好發展現有手上的土地儲備和開拓新界區土地,並主張填海應該是最後的選擇。另外,亦有指填海地多用作興建豪宅,未能解決普通市民的房屋需求。至於在環境保護方面,填海永久破壞海洋生態,尤其是近年白海豚的數目大幅下降。如果政府將來以填海補充土地儲備,這將會扼殺海豚的生存空間。
筆者認為反對填海的市民和團體的批評,過分聚焦於政府的土地儲備和新界用地,未有考慮香港的中長期整體城市發展,一個健康和有活力的城市發展計劃,會考慮大量因素包括人口增長、老齡化、經濟發展模式、居住問題、生活質素、吸引人才的能力等。香港要達至一個富平衡也具有持續性發展的大都會,有需要有效地增加土地面積。
填海地大減 市民捱貴樓
香港政府一向以開拓新界區和填海補充土地資源,但在20041月,終審法院作出一項重要判決——在維港內填海受到法律約束。在這判決後,政府將填海速度大幅降低(自2005年起,香港總土地面積使維持在1,108平方公里(見表))。根據發展局常任秘書長韋志成對傳媒表示,在2004年前,政府在平均每5年便完成57平方公里填海地,但由20072009年,新增的填海範圍只是0.85平方公里。以這樣慢的填海速度,香港的土地儲備又怎能不跌呢!
缺地不但令土地供應量和新樓落成量低企,更驅使樓價瘋狂上升,附圖是市民的置業負擔能力(樓價 / (家庭入息中位數×12)),這倍數指標量度市民要用多少年的家庭入息才可以購入一個約400平方呎的單位。以19976月為例,市民要用11.78年才可買入一個小型單位,但在今年2月已升至15.36年。如以國際大城市的標準69年來比較,香港現在的樓價簡直已升天了!
8%填海地建豪宅 比例太高?
梁振英政府考慮填海增加土地儲備是一個正確決定。筆者相信只要利用新的填海技術減低對海洋的破壞,填海是會改善城市發展的靈活性。而在穩定土地供應和增加新樓落成量兩方面,亦將發揮重要影響。
至於市民批評政府用大量填海地興建豪宅,是沒有實質理據支持的,因為根據土地拓展處處長韓志強在公眾論壇交代的資料:在過去二、三十年,只有少於8%的填海地是用作興建豪宅。如果市民仍然認為這比例太高,處長也無話可說。
筆者同意填海對海洋生態的破壞一定要處理,因此在填海時,政府需要慎重考慮環境保護,因為要破壞大自然是很容易,但修補它便極之昂貴和費時。在今次論壇上,筆者聽到一些關於白海豚數目下降的合理解釋。但如果以填海的理由解釋白海豚數量急速減少是站不住腳的,原因是政府在過去9年多已差不多停止大部分填海項目,但在論壇上,一位城大教授卻指出白海豚的數目下降,可能與海上的船速過快和輪船數目增加有關。
填海解決「土荒」 未雨綢繆
雖然筆者不是海洋和航運專家,但這解釋聽來也有一定說服力。在經濟學上,有一金句是「Saving For Rainy Days」,意思是未雨綢繆。政府以填海增加長遠土地儲備以應付不時之需,這是值得理解的,而香港的樓價飈升的其中一個原因正是沒有足夠土地供應,現政府能夠鼓起勇氣,以填海作為解決「土荒」的其中一個方法,相信大部分市民最終會支持政府的決定。

香港土地面積及住宅面積。

 
 
市民置業負擔能力指標。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